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忽必烈为何要定都北京?

忽必烈为何要定都北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大伽秀 访问量:4981 更新时间:2024/1/18 12:20:25

忽必烈选择北京作为元朝的首都,最根本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便于统治。

元朝和历史上的其他几个大一统王朝都不太一样,它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在统一整个中原之前,元朝在北方已经打下了极为广袤的疆土。如果忽必烈选择像过去几个大一统王朝一样,定都南方的话,元朝对于北方草原的控制,将会十分有限。

忽必烈生于1215年,他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托雷的儿子。成吉思汗去世后,其三子窝阔台继承了汗位。窝阔台在位期间,忽必烈只是一个闲散王爷。在做王爷期间,忽必烈结识了很多汉族文人,受到了汉文化的熏陶,为后来忽必烈选择定都北京,埋下了伏笔。

窝阔台在位12年,窝阔台死后,其子贵由继承汗位。贵由在位时间极短,仅仅在位三年之后就去世了。贵由死后,蒙古帝国内部,围绕着汗位展开了残酷的斗争。最后,忽必烈的大哥,蒙哥,夺得了汗位。

当蒙哥成为第四任蒙古大汗之后,忽必烈这个亲弟弟,自然也得到了重用,负责漠南汉地的全部事务。所谓漠南汉地,就是指蒙古戈壁沙漠以南,当时蒙古帝国已经打下来的全部地盘。因为经受过汉文化的充分熏陶,忽必烈上位后,开始大力推行汉法,任用汉族为幕僚。

公元1252年6月,忽必烈前往草原觐见蒙哥。在这次觐见之后,忽必烈奉蒙哥的命令,率军亲征云南。公元1254年,忽必烈攻克大理国,云南地区自此并入蒙古帝国的版图。

解决了大理之后,南宋就成为蒙哥最后一个要征服的对象了。

不过,此时的忽必烈,羽翼渐渐丰满,也因此引起了蒙哥的猜忌。不久之后,蒙哥给忽必烈设了一个局,先是对忽必烈所辖地区进行审查,然后罗织罪名,大面积清理忽必烈任用的官员。最后,忽必烈还是亲自去朝见蒙哥,和哥哥打出了一套感情牌,蒙哥这才收手。

在清理掉忽必烈任用的官员后,蒙哥开始重新信任忽必烈。所以接下来,当蒙哥大举进攻宋朝的时候,忽必烈也再次被重用,参与对南宋的进攻。

不过,蒙哥这次进攻南宋,并不算顺利。在进攻到四川合州之后,南宋军队抵抗得异常顽强,让蒙古军队再难向前半步。为了解决掉南宋,蒙哥这时不得不派忽必烈前往河南,从北方开辟第二战场,同时进攻南宋。

然而,就在忽必烈刚刚取得一些胜果之后,一个巨大的噩耗传来:远在四川的蒙哥,在进攻钓鱼城的时候,战死了。

蒙哥死后,蒙古帝国大汗的宝座,便又成了无主之物。

对于蒙古大汗的宝座,忽必烈自然也是有想法的。蒙哥虽然有儿子,但蒙哥的几个儿子,都资历不足,按照蒙古习俗,很难继承汗位。而按照当时的情况,最有希望继承汗位的,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忽必烈,另一个是阿里不哥,他们两个都是蒙哥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在汗位面前,就算是亲兄弟,一样要兵戎相见。

原本正在和南宋死磕的忽必烈,迅速放下这边的战事,和南宋方面议和。然后,忽必烈率领大军北返,打算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阿里不哥也不肯善罢甘休,双方直接开战。

这场战争,持续了整整五年。

五年之后,阿里不哥战败,向忽必烈请降。忽必烈接受了阿里不哥的投降,成为了新一任的蒙古大汗。但同时,这场战争,对于蒙古帝国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帝国依然保持着快速扩张的状态。到了蒙哥时代,蒙古帝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帝国。但同时,如此广大的地域,也使得靠近欧洲那边的金帐汗国、伊尔汗国,独立性越来越强。在这场战争当中,几大汗国各自站队。有的支持阿里不哥,有的支持忽必烈。

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忽必烈对几大汗国给出了承诺:只要他登上汗位,几大汗国可以更加独立,只要奉他为宗主国即可。所以,这场战争最后虽然以忽必烈胜利而告终。但同时,也将庞大的蒙古帝国,直接肢解。

忽必烈胜利之后,对于中亚乃至西亚、欧洲那边,根本没有管辖的能力,鞭长莫及。而他主要进攻的方向,又是南宋政权。所以,在哪里建都,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公元1260年,忽必烈将开平提为上都。一年之后,他又将燕京改为中都。公元1272年,忽必烈取‘大哉乾元’之意,将国号改为‘大元’。自此,元朝正式开国。又过了一年之后,忽必烈宣布,将中都改为大都,作为整个元朝的都城。

忽必烈所采用的建都政策,是两京制。上都位于草原,用来影响和辖制北方草原地区。而中都则地处要地,北上可沟通草原,南下可联系传统汉地,向东可以影响东北地区。这个位置,对于当时元朝的所辖疆域来说,最为合适,可以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除此之外,忽必烈选择建都北京,还有几个原因。

首先,北京是当年托雷的领地治所。托雷是忽必烈的父亲,继承托雷的选择,对于忽必烈来说,意义重大。

其次,当时元朝统治的其他几个要地,比如上都、和林等地,都地处草原,无法建造超大规模的城市。忽必烈受汉文化的熏陶极深,更喜欢首都可以成为元朝最繁华的一座城市。而上都、和林等地,显然无法满足忽必烈的建城需求。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有些迷信的原因。当时负责建都的,是忽必烈手下的两位汉臣:刘秉忠郭守敬。刘、郭二人在选择建都位置的时候,走访了很多地方,最终认为北京这边的风水最好,所以建议忽必烈选择这里。

自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后,后来的明、清两代,也都选择了北京作为都城。北京也因此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之一。

更多文章

  • 文韬武略忽必烈—卓越的用兵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忽必烈,元军,伯颜,拖雷,平定,成吉思汗

    忽必烈(公元1215年—公元1294年),即元世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笫四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忽必烈于元太祖十年八月二十八日(公元1215年9月23日),生于漠北。童年时代正是蒙古民族发展壮大、征战不断、影响极盛的时期。战争的环境熏陶了他度量弘广、志于伟业的性格。其父拖雷是一个智勇兼

  • 忽必烈万里“斡腹”灭大理

    历史解密编辑:休闲读品杂志标签:元朝,大理市,忽必烈,小说家

    文/顾宏义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实施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从江西瑞金到陕北延安,行程两万五千里,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其中最为艰险的路段是从云南昆明到宁夏六盘山之间,大约5000公里,金沙江、大渡河横亘其间,雪山、草地、天险腊子口亦分布于此区域,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长征中

  • 郭靖怎么死的?金庸:忽必烈喊来3位反派高手,修为不在法王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金宝哥讲故事标签:郭靖,杨过,编剧,忽必烈,张三丰,张无忌,小说家,金庸笔下

    凡是读过金庸武侠小说的朋友们,势必都幻想着能够穿越到金庸笔下的江湖世界,体验一把什么叫做大侠,在邂逅奇遇、练成神功之后,邂逅红颜之手、退隐江湖。不过金庸笔下的主角并非都能完美收官,萧峰和郭靖就是一对悲剧英雄。在《天龙八部》里,万念俱灰的萧峰拾起断箭狠狠插进了自己的胸膛,结束了自己短暂又悲壮的一生,而

  • 战无不胜的蒙古铁骑,在忽必烈三次远征时,为何都以失败而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忽必烈,元朝,元军,金国,成吉思汗,西夏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战斗力简直堪称13世纪的巅峰,放眼整个地球,还真没有哪个军团可以和蒙古骑兵一较高下的。因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 建立了一个非常庞大的蒙古帝国。在这个蒙古帝国的庞大版图之下,至少有5大组成部分:第一,元朝。元朝是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托雷的儿子忽必烈建立起来的帝国,占据东亚大部分地区

  • 贪官遭刺杀后,家中搜出2张人皮,忽必烈大怒:开棺戮尸拿去喂狗

    历史解密编辑:阿娇表情包标签:元朝,宰相,贪官,人皮,忽必烈,阿合马,小说家,蒙古帝国,成吉思汗

    元朝的统治者们,也就开国前后的那几代君主大家印象比较深,比如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再比如说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这里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蒙古帝国跟元朝的区别。蒙古帝国是自成吉思汗之后,他的后代们一起打下来的全都是蒙古统治的政权,版图最大时不仅占领了绝大半的亚洲,连欧洲都有所染指。元朝属于蒙古帝国的范

  • 忽必烈有多厉害?在位期间差点众叛亲离,他是如何反转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漫今生标签:元朝,蒙哥,忽必烈,小说家,成吉思汗,阿里不哥,蒙古帝国

    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想必对郭靖和托雷二人的友情十分熟悉,郭靖乃是金庸老师在小说里虚构的人物,但是托雷这个角色实实在在的,而且还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成吉思汗之子,而忽必烈则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同时他也是托雷的第四个儿子,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皇帝,每一位帝皇的身后都有着波澜壮阔的历史,

  • 为什么有人说忽必烈建立元朝实际上是分裂了蒙古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忽必烈,蒙古帝国,蒙哥,成吉思汗,拖雷,孛儿只斤·窝阔台

    蒙古帝国作为人类历史上连续版图最大的帝国在全盛时期的疆域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蒙古人自东向西从中亚一直打到西亚乃至深入欧洲腹地,又从严寒的漠北草原一路向南直达南海之滨。如今在昔日蒙古帝国的版图上分布着蒙古、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伊朗、

  • 「蒙古大乱斗」忽必烈兄弟之争:帝国大厦轰然倒塌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忽必烈,阿里不哥,蒙哥,蒙古,成吉思汗,蒙哥汗

    1206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了“大蒙古国”。他和他的子孙们,几乎征服了十三世纪人口最为稠密的诸文明世界。细密画中的成吉思汗与诸子就像美国历史学家杰克·威泽弗德所说的,“(数十年间)蒙古军队征服的土地和人民,比罗马人花费四百年征服的还要多。”但是,这个如日中天的庞大帝国,如昙花一

  • 忽必烈的传奇一生,他完成了成吉思汗的遗愿,一统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大冰讲故事标签:忽必烈,成吉思汗,蒙哥,阿里不哥,拖雷,蒙哥汗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之子。拖雷有十一子,长子即蒙哥,四子忽必烈,六子旭烈兀,七子阿里不哥。蒙哥即汗位后,遣忽必烈开拓南部汉地,令旭烈兀远征西域,以阿里不哥留守和林看管蒙古本土,自己则亲率大军伐宋。不料蒙哥汗于1259年在合州城下阵亡,忽必烈为争夺汗位匆匆北返。按规矩,大汗之确定须由「忽里台」推举

  • 忽必烈在历史上做出过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忽必烈,元朝,蒙哥,蒙古帝国,成吉思汗,阿里不哥

    元朝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丰功伟绩,当属千古帝王,应为华夏景仰。一、千古帝王元世祖,黄金家族留血脉忽必烈,成吉思汗儿子托雷的第四子,蒙古帝国第五位可汗,也是最后一位可汗,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成吉思汗,大蒙古帝国的皇帝,世界上杰出的军事家,多次发动对蒙古以外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