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忽必烈的传奇一生,他完成了成吉思汗的遗愿,一统全国

忽必烈的传奇一生,他完成了成吉思汗的遗愿,一统全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大冰讲故事 访问量:719 更新时间:2024/1/18 20:02:16

忽必烈成吉思汗四子拖雷之子。拖雷有十一子,长子即蒙哥,四子忽必烈,六子旭烈兀,七子阿里不哥。蒙哥即汗位后,遣忽必烈开拓南部汉地,令旭烈兀远征西域,以阿里不哥留守和林看管蒙古本土,自己则亲率大军伐宋。不料蒙哥汗于1259年在合州城下阵亡,忽必烈为争夺汗位匆匆北返。按规矩,大汗之确定须由「忽里台」推举,由于阿里不哥在和林颇受诸王公之拥护,忽必烈返至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之石别苏木),乃自行即位为大汗,建年号为中统,并诏告中外。同时阿里不哥则在和林召集「忽里台」,亦称大汗,于是兄弟拔刀相向,内战长达四年之久。中统五年(1264年),阿里不哥败降,忽必烈汗改是年为至元元年,改燕京为中都,以开平为上都,「忽里台」制从此被废。

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汗定都中都。至元八年(1271年),正式建国号为「元」,传系取《易经》「乾元」之义。次年,以中都为大都,蒙语称为「汗八里」(意即汗城)。这样,忽必烈终于在中国北方创立了一个新王朝——元朝。1276年蒙军攻陷临安,1279年攻下山,灭亡南宋,全中国遂统一在元朝之下。

孛尔只斤忽必烈生于1215年,为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蒙哥汗(宪宗)之弟。年轻时的忽必烈就有着远大的抱负。他武艺超群,能征善战,而且对汉族的文化也颇为熟悉。1251年,蒙哥即大汗位后,委托忽必烈全权管理大漠以南汉地军国庶事,以京兆、怀州为分地。1253年,忽必烈统兵灭大理。随后忽必烈的势力不断扩大,蒙哥害怕忽必烈篡权。解除了忽必烈的兵权。

1258年,忽必烈奉蒙哥之命率领东路军,出兵攻打南宋,东路军权再一次落入忽必烈的控制之中。1259年,蒙哥战死,忽必烈得知弟弟欲谋大汗之位,又逢南宋一味求和,遂罢兵北还,与弟弟阿里不哥展开了一场激战。1260年,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夺取了汗位,在开平建立了真正意义的蒙古帝国,建年号“中统”。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平息内乱后,将都城迁至燕京(今北京),是为中都。从1267年起。忽必烈用了10年的时间营建燕京新都。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大元,忽必烈即元世祖。1272年,元世祖改中都为大都,正式迁都燕京(今北京)。

历史上,很多人对蒙古大帝国在1259年走向了分裂一事,甚为惋惜。觉得忽必烈雄才大略,一统南北,他却为什么没能阻止蒙古的分裂呢?其实,仔细研究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不是忽必烈没能阻止蒙古的分裂,而恰恰是忽必烈造成了蒙古的分裂。为什么这么说呢?早在蒙哥当大汗的时候,忽必烈就已经在蒙古内部制造了分裂的迹象。那时候,蒙哥让忽必烈总理漠南。所谓总理漠南,其实就是打理已经占领的金国的土地,为继续侵略南宋做准备。

忽必烈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大肆招募汉人知识分子,包括姚枢、刘秉忠、廉希宪等人(当然了,也不能说这些汉人知识分子就是汉奸,因为他们都是金国人,是金国里面的汉人。那时候,金国已经被蒙古给灭了)。这些汉人知识分子当时给忽必烈提了一个建议:如果想要征服南宋,首先要征服南宋老百姓的心。而要征服南宋老百姓的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汉化。

忽必烈认为这个办法非常好,于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包括日常生活各方面,都实施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这种汉化措施的效果非常好,不但经济得到了发展,税收得到了很大的增加,忽必烈也获得了开明王爷的名声,得到了极大的拥护,获得了很大一批人才。但是,这件事在蒙古本土内部,却引起了极大的非议。蒙古本土很多贵族是非常保守的,他们固执地认为,应该恪守蒙古人的传统文化,维护蒙古人的纲常礼仪,所以他们对忽必烈的做法有很大意见。同时,忽必烈搞的这种“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让那些蒙古贵族们认为,忽必烈这是在另立中央,差不多也就是要造反的意思。于是他们纷纷在蒙哥面前弹劾忽必烈,让蒙哥收拾忽必烈。

蒙哥听了,也对忽必烈产生了怀疑,于是做了一件事儿:查忽必烈的账务。当时这个称为“钩考”。因为漠南收起来的税,很大一部分是要上交中央的,所以就看忽必烈有没有截留。忽必烈当然有截留。为了帮忽必烈蒙混过关,避免忽必烈被蒙哥惩罚,忽必烈的手下都纷纷把责任揽在自己头下。蒙哥惩罚了忽必烈的手下人,同时剥夺了忽必烈的权利,不让他再总理漠南,让他当了一个在家赋闲的富家翁。可以说,从那一刻起,忽必烈已经跟蒙古本土的很多贵族,结下了梁子。

后来蒙哥发动南侵南宋的行动。一开始,他并没有让忽必烈参加。但是,在攻打中原的中路进攻中,其他将领都打得不好。因此。蒙哥又让忽必烈重新统领兵权。再后来,蒙哥在进攻南宋四川钓鱼城的时候,突然被打死。大汗死了,议立新的大汗,就成了蒙古的一件大事。这时候,国内本土的蒙古贵族们,几乎一致认为,应该让蒙哥最小的兄弟阿里不哥当大汗。他们的理由有这几点:一是阿里不哥是拖雷的幼子(嫡子中的幼子),蒙古本来有“幼子守灶”的传统,也就是说,立作为幼子的阿里不哥是理所当然的。二是蒙哥、忽必烈,包括旭烈兀出征的时候,在国内主政的本来就是阿里不哥。阿里不哥继续主政,也是理所当然的。三是阿里不哥是恪守蒙古传统的人,这样的人当大汗,蒙古贵族们放心。

有这三点理由,阿里不哥理所当然被推起来,当了大汗。不过这件事情却遭到了忽必烈的极大不满,忽必烈算得上是蒙哥兄弟中,势力最大的一个。于是他把军队从南宋撤回来,率军往北,攻打阿里不哥。当然了,光是这样打还不行,他必须要获得大家的拥护。但是,蒙古本土的贵族们都没有拥护他的,包括三大汗国(金帐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都不拥护他。唯一态度模糊的,是正在西亚西征的他的三弟旭烈兀。于是忽必烈积极争取旭烈兀的支持,旭烈兀观望了一阵,最后选择支持忽必烈。

这场仗,忽必烈打赢了。但是他和蒙古本土贵族们也彻底决裂了。尤其是三大汗国,他们也趁机不再听从忽必烈的指挥。忽必烈在这种情况下,也只好听之任之。虽然表面上没有承认三大汗国的独立,但这三大汗国实际上已经独立出去了。对于唯一支持他的三弟旭烈兀,他当然也不会干涉他,任他建立伊尔汗国。

稳定了蒙古内部的统治之后,忽必烈开始南下攻宋。他首先攻破襄阳、樊城两地,使得南宋门户大开。又经过多年的讨伐,终于在1279年,将软弱腐败的南宋灭亡。随后,他又陆续将西藏、云南、新疆、东北、台湾等地都纳入自己的权利范围之内,统一了中国。晚年的元世祖思想逐渐趋于保守,甚至顽固僵化,元朝的统治也开始衰落。至元三十一(1294)年,元世祖病逝,享年80岁。

忽必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结束了300年来南北对峙的局面。大元的建立,使得各民族在这幅员辽阔的版图内在经济、思想、文化、科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交流,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更多文章

  • 忽必烈在历史上做出过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忽必烈,元朝,蒙哥,蒙古帝国,成吉思汗,阿里不哥

    元朝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丰功伟绩,当属千古帝王,应为华夏景仰。一、千古帝王元世祖,黄金家族留血脉忽必烈,成吉思汗儿子托雷的第四子,蒙古帝国第五位可汗,也是最后一位可汗,元朝的开国皇帝,蒙古尊号“薛禅汗”。成吉思汗,大蒙古帝国的皇帝,世界上杰出的军事家,多次发动对蒙古以外的战争,

  • 郭靖战死后,杨过之子孤身一人杀入王宫,却被忽必烈几句话劝退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郭靖,杨过,黄蓉,郭襄,元朝,忽必烈,小龙女,金庸笔下,射箭运动员

    当年杨过用一粒飞石打死了蒙古皇帝蒙哥,蒙古士兵见状之后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由于群龙无首,蒙古大军的士气一落千丈,彻底丧失了作战能力。他们一个个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地逃回了蒙古。在华山之巅,江湖群雄对“五绝”重新进行了排位。在黄蓉的建议下,新五绝诞生了,他们分别是:东邪黄药师、西狂杨过、南僧一灯大师、北

  • 忽必烈的噩梦,打不死的海都

    历史解密编辑:帝史标签:大汗,蒙哥,元朝,忽必烈,小说家,阿里不哥,蒙古帝国,成吉思汗,蒙古骑兵,孛儿只斤·窝阔台

    对于征服能力过强,而统治能力过差的蒙古人来说,他们征服的土地过于庞大,这些土地能够维持统一是一种偶然,而分裂却是一种必然。1264年,忽必烈成功击败了弟弟阿里不哥,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于是他将目光再次投向了富庶的南宋,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的身后,一个远比弟弟阿里不哥难缠的对手正在成长,这个对手可不会像

  • 忽必烈创立了元朝,为什么蒙古人讨厌他?汉人却喜欢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忽必烈,蒙古人,元朝,蒙古帝国,蒙哥,阿里不哥

    序言忽必烈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孙子,是蒙古帝国第五任大汗,也是元朝开国皇帝。因为蒙古帝国和元朝是当时世界范围内领土面积数一数二的超级帝国,所以忽必烈在中国乃至东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极具争议的人物。在中国历史的描述中,忽必烈虽来自游牧民族,但统一中国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延续宋代以来繁荣的

  • 元朝察必皇后在国库取了一匹丝帛。忽必烈笑道:国库不是私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宫女,元朝,国库,朱元璋,小说家,察必皇后,慈禧太后,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察必皇后,命宫女去国库取了一匹丝帛,丈夫元世祖忽必烈开玩笑说:国库又不是私人库房,你怎么能派人随便取东西呢?朴实的察必皇后却把玩笑话当了真,想着怎么节俭出丝帛来。经过反复考虑,她组织宫女把大量废弃的旧弓弦熬煮之后,加工成了帛衣,这一下子给宫里省出了许多经费。察必皇后煮弓弦织帛衣的事情,一时传为佳

  • 你可能不知道,忽必烈带着汉人屠杀了蒙古

    历史解密编辑:温伯陵的烟火人间标签:蒙古,蒙哥,元朝,诸王,忽必烈,小说家,成吉思汗,阿里不哥,孛儿只斤·窝阔台

    伯陵说:在我们的印象中,忽必烈是纯正的蒙古皇帝,这么说是没错的,但不全对。忽必烈能做元朝皇帝,是因为得到汉人官僚和世侯的支持,为此不惜屠了蒙古圣地哈拉和林。而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对当下有深刻的参考价值。一、蒙古草原的历史,以成吉思汗为标志,被划分成截然不同的两个阶段。早年间的草原部族,没有稳定的领导核

  • 奇皇后:外国贡女进入中国后宫,怎样花32年爬到皇后之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皇后,奇皇后,后宫,丞相,元朝,皇帝

    古代帝王爱江山也爱美人,有不少人将江山的覆灭归咎到美人的身上,就出现了红颜祸水这一词,可女人真有那么大的本事,能够毁了帝王的江山吗?从古至今,有能力有魄力的女子不在少数,只不过她们的光芒被掩盖住了,或者说根本没有给她们施展才能的机会,有能力有野心的女人完全可以像男人一样取得一番成就。历朝历代的帝王后

  • 高丽奇皇后:手腕毒辣祸害朝政,为私欲恶化元朝与高丽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元朝,朝政,宦官,元史,元顺帝,高丽奇皇后

    奇皇后的人生轨迹就像她的姓氏一样,充满了传“奇”的色彩,身为高丽奇氏家族的幼女,幼年接受过一定的教育,依靠贡女制度,进入元朝宫廷,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烹茶技艺赢得元顺帝的宠爱,一跃成为元朝的第二皇后。奇皇后是一个有野心的女子,她不想仅限于后宫的成功,还插手元朝政治和高丽的政治,她通过结交宦官、大臣,影响

  • 成吉思汗临终托付拖雷:我的死讯封闭,灭西夏后都城中兴府屠城

    历史解密编辑:张艺腾数码知识标签:成吉思汗,西夏,拖雷,金国,木华黎,中兴府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对成吉思汗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贴切。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建立起了蒙古帝国,但当时蒙古人都以游牧为生,他们生产力低下,所以生存只能靠抢夺资源,加上游牧民族勇猛的特性,这就造就了他们掠夺的本性,所以他登基后就开始四处掠夺

  • 成吉思汗宠爱拖雷,为何不把帝位传给他,是害怕蒙古帝国分裂吗?

    历史解密编辑:夏夜意风标签:成吉思汗,拖雷,蒙古帝国,孛儿只斤·窝阔台,大汗,汗位,成吉,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

    成吉思汗那么喜欢拖雷,为什么不直接把帝传给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从我们后世歌颂的内容来看,这位七百多年前的大帝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让我们失去对他的喜爱。相反,我们随着历史的沉积对他产生了更多的敬意。蒙古人虽然比较流行小儿子继承家产,但是拖雷他不具备继承汗位的潜力,这是为什么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