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天京,打开其国库后,突然大喊:我命休矣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天京,打开其国库后,突然大喊:我命休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金牌娱乐酱酱 访问量:3630 更新时间:2024/1/24 11:37:21

曾国藩是晚清的重臣,他在清廷无法抵挡太平军时,一手创建了湘勇,最后慢慢发展壮大直至攻破天京,这些举措绝对能称得上力挽狂澜。

但清廷其实一直并未真正地信任过他,甚至从未相信过汉人,清廷的本意不过是扶持他们这些地方势力来平定太平天国,等‘长毛’一灭就该收回兵权。有趣的是,太平天国覆灭后,曾国藩这股势力已经成长为清廷不敢擅动的庞然大物。

清廷自然不甘心大权旁落,所以双方暗地里还展开了多次的交锋。

1861年,曾国藩的胞弟曾国荃率军猛攻安庆,在付出惨烈的代价后最终轰开城墙,曾国荃仰天含泪大呼

“贼破矣”

!随后冲进了城内,将英王府设成曾国督帅行署,其内的财物不翼而飞。

安庆一失,天京(南京)就失去了西线屏障、断绝了与安徽两湖的联系,太平天国腹地毫无保留地暴露在湘军的刀口之下,沦陷只是时间问题。

3年后,还是曾国荃领兵,于6月份攻破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这可是大功一件,曾国荃心中是极其喜悦的,一面让人继续在城内清剿残敌,一面细心寻找太平天国的国库。

这个国库可不一般,太平天国实行的是“圣库制度”,自1851年太平军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就下诏:

“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逆者议罪。”

也就是说,只要是在太平天国治下,所有财产都得充公,凡是私藏5两银子以上的百姓就会被治罪。

太平天国最强盛时占据了600多座城池,而且大多是江南富庶区域,从1851年到1864年这十余年间,所获的财物必然不少。

因此天京一破,所有人都在盯着这笔巨大的财富。

但曾国荃好不容易找到并打开了太平天国的国库后,他傻眼了,传说中有着无数稀世珍宝的圣库,此刻只剩下二方“伪玉玺”和一方“金印”,其他的基本上什么都没有。曾国荃瞬间面如死灰,良久才大喊一句:

我命休矣!

在场其余湘军将领也明白事情不妙了,早前是因为有太平天国在,清廷不得已之下才重用湘军。

眼下外敌一除,已壮大的湘军就成了清廷的心腹之患,出了这种事,那些朝中其他势力一定会以此为由向湘军发难,届时湘军该如何处之?

思想前后,曾国荃还是决定把情况告诉曾国藩,让哥哥定夺。

6月18日午夜,安庆大营内已经睡下的曾国藩被叫醒,在看过九弟的书信后,浑身有些颤抖,一方面是因为立下‘破贼’这天下第一大功,一方面也是担心圣库的事,以致于

“思前想后,喜惧悲欢,万端交集,竟夕不复成寐。”

曾国藩不愧是曾国藩,冷静下来后细细谋划,写下了一封传奇奏折

《奏报攻克金陵尽歼全股悍贼并生俘逆酋李秀成洪仁达折》。

此文长达三千多字,是曾国藩所上奏折中长度第二的,也是最重要的,看完这封奏折你就会明白曾国藩的水平有多高!

首先,奏折的前三分之二都是在描写攻破天京是如何困难、湘军如何艰辛血战、付出了多大牺牲等等,

“各营轮流苦攻,伤亡极多”、“左路城头之贼,以火药倾盆烧我士卒,死者甚众......由是弁勇无一退者。”

着重体现出湘军的不易。

说完攻城,接着又把所有功劳都揽了过来,

“首逆洪秀全,实系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

,在他的话中,洪秀全是因为害怕湘军攻城而服毒自尽,但实际上洪秀全是病死的。

至于洪秀全的儿子,

“据城内各贼供称......伪幼主积薪宫殿,举火自焚”

。什么叫水平?我不能告诉你没抓到幼天王,只说他自焚死了,要是后来被抓到了,那也是‘城内各贼供称’,跟我没啥关系,真正的滴水不漏。

对于朝中都关心的圣库,曾国藩没有怎么提,靠着前面的内容,已经突出了湘军眼里只有敌人,没有财物。也是在侧面提醒:

湘军为了国家连命都不要了,你们还惦记着钱?

最后就是抬高并且暗暗提醒朝廷:

“然卒能次第荡平,刬除元恶,臣等深为其故,盖由我文宗显皇帝盛德宏谟,早裕戡乱之本。宫禁虽极俭啬,而不惜巨饷以募战士;名器虽极慎重,而不惜破格以奖有功;庙算虽极精密,而不惜屈己以从将士之谋。”

这次能攻灭太平天国,实际上是道光皇帝打下的基础,我所率的湘军就是摘个桃子。朝廷那么节俭,却不惜给湘军巨饷,名器虽然贵重,却一再破格给湘军封赏,朝廷虽然多疑,却给与了湘军足够的信任。

每一句话都是反的,清廷有能力处理太平天国,怎么会任用汉人、怎么会乱上十余年?巨饷、封赏、信任,这些清廷对湘军也通通没有。

曾国藩这样说,就是给清廷戴一顶高帽子,面子上大家都过得去,同时也是提醒:太平天国你都平定不了,还是得靠我,而且钱、财、人、物我也没依赖你。

奏折环环相扣,条理清晰,通篇下来想表达的就是三个字“求封赏”,毕竟咸丰在去世前曾说‘克复金陵者王’,现在曾国藩攻破了,湘军付出这么多牺牲、立下这么大个功劳,是不是应该给点赏赐?

当然,曾国藩很清楚大清绝不会封汉人异姓王,所以是想以退为进,把自己的功劳大书特书顺便秀秀肌肉,然后以此堵住慈禧及政敌的嘴,让他们不好追究圣库之事。

慈禧在得知天京被迫、圣库无财的消息后,又喜又怒。清廷安插在太平天国的内奸张继庚1854年就曾上报太平天国圣库内藏有1800多万两白银,在慈禧想来,洪秀全搜刮了十年只会比这个数多,怎么可能全部消失了?

慈禧不信,朝中大臣也不信,但似乎也没什么办法,除非直接撕破脸,否则是要不到钱的,清廷眼下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处理掉湘军,因此只能忍了。

不过慈禧能统治中国这么多年,手段还是有的。翻脸是不能翻,但是可以找找不痛快,至于封赏就别想了,所以很快她发了道谕旨给曾国荃:

外城刚破,理应一鼓作气,生擒洪逆酋首,再上奏不迟!如此内城刚破,便迫不及待地上奏,表功之急,岂有此理!...倘曾国荃骤胜而骄,令垂成之功或有中变,致稽时日,必惟曾国荃是问。

敲打之意非常明显,即便十拿九稳的事情,要挑你的刺还是容易的,曾国荃一看诏书有些懵了,攻破天京没封赏也就罢了,反而被骂?

接着没多久,慈禧又一道谕旨发给了曾国藩,没有提作战之事,直截了当地问天京财宝去向,同时再次严令曾国藩约束曾国荃。

曾国藩看过后松了一口气,慈禧两次指责曾国荃其实就是给他看的,再加上询问‘圣库’,也就是要功过相抵的意思,暂时是不会追究了。所以曾国藩随后回了封奏折对财宝进行解释:

克复老巢,而全无财货,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

彼此就含糊地混过去了。

大敌一除,湘军、清廷就展开了一次交锋,如果慈禧是那种蛮横的愣头青,或者曾国藩有意问鼎,那天下转瞬只怕再次大乱。即便后来曾国藩自请裁减湘军,清廷还是没有对他放心,后来的‘刺马案’其实也是双方的一次角力。

直到曾国藩兄弟二人去世,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至于太平天国财宝的下落究竟如何,到现在也没人能说清,忠王李秀成被捕后经历了多番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坚称

“国库无存银米”、“家内无存金银”

。掌管太平天国内务的梦王董金泉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其实想一想也知道,太平天国连年征战都是要用钱的,这笔花销已经被搜刮干净的老百姓拿不出来,只能是从圣库里掏,而且洪秀全封了那么多王,这些王可不一定就会上缴国库,很多王的生活还非常奢侈,一直用还得不到什么补充,几千万两白银十年间完全可以用掉的。

当然,这只是个人想法,财宝的去向到如今还是迷。

更多文章

  • 洪秀全的岳父不贪图享受,结局如何?曾国荃下令铁梳,尸骨无存

    历史解密编辑:雾漫了江南标签:洪秀全,曾国荃,李秀成,太平天国,清军,尸骨无存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洪秀全也没有摆脱贪图享受、近女色的缺陷,早在金田起义前后,洪秀全就有了众多的妻妾,当定都天京以后,洪秀全更是妻妾成群,有传言说洪秀全宫中妃子上千。既然洪秀全的妃子众多,那么,他的岳父数量也是非常多的,在定都天京之后,洪秀全、杨秀清等人都开始懈怠、骄淫奢侈起来,不过,洪秀全的其

  • 如果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曾国藩,曾国荃,清廷,太平军,太平天国,左宗棠

    厉害的汉臣晚清名臣曾国藩,手中有兵,位高权重。他不仅掌管军务,成功地镇压了太平天国的起义,还积极引进西方技术,设立军械所,制造新式武器。太平军当年来势汹汹,要是没有曾国藩,清廷很有可能被太平天国踩在脚下。曾国藩对清朝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且他的崛起,还带动了一波汉人官员掌权。清朝末期,朝廷

  • 湘军名将曾国荃和李续宾谁厉害?他们的后裔中有人成开国元帅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薄荷糖的味道呦标签:曾国荃,李续宾,曾国藩,太平军,叶剑英

    前文永宣说到了叶剑英元帅的两任夫人:曾宪植和李刚。开国元帅叶剑英祖籍广东梅州,是客家人。他父亲是武秀才,但没有成为将军,而他的儿子却成为了新中国元帅。叶剑英还有一个亲弟弟,名叫叶道英,比他小9岁。叶道英建国后成为著名的党外民主人士,曾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叶剑英于1986年逝世,叶道英于1989年去世。

  • 清朝最惨烈的大灾荒,灾民多达2亿,曾国荃:全是鸦片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曾国荃,灾荒,山西,光绪,清朝,大灾荒,鸦片

    引言冯小刚有一部电影《1942》,讲的是民国时期河南发生的大灾荒,灾荒下的老百姓流离失所,惨不忍睹,看过的朋友们想必和我一样内心震撼。但是在这之前的清朝末年,还发生了一次更大的灾荒,当时的人称其实二百年未有之奇灾,史称丁戍奇荒。丁戍奇荒时间发生在光绪年间,时间大概是在1876年到1879年,其中灾荒

  • 他号称活阎王,三次请求杀曾国荃,却不影响两人精诚合作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水师,咸丰,曾国荃,彭玉麟,曾国藩,太平天国

    小珏说历史——《曾国藩及湘军》系列八十二 请勿转载在19世纪中期,中国大地上有两股势力在争夺国家的统治权。一方是入关近两百年的清王朝,一方是金田起义而诞生的太平天国。当时,清朝的的八旗军和绿营已经腐朽不堪,根本不是太平天国的对手,挺身而出的是曾国藩领导的湘军。太平天国最终被湘军击败,与入主天京之后发

  •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曾国荃

    历史解密编辑:城市种菜小白标签:曾国荃,彭玉麟,曾国藩,张佩纶,总督,巡抚

    曾国荃(1824年-1890年9月),字沅甫,号叔纯。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湖南双峰)人。晚清名将,湘军首领之一。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四弟,因在族中排行第九 ,故人称“曾九”或“曾九帅” 。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咸丰二年(1852年)取优贡生。后随曾国藩征讨太平天国起义,筹备湘军。咸丰六年(18

  • 太平天国国破后,宝藏竟消失无踪,真的被曾国荃藏起来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胡民说科技标签:曾国荃,太平天国,太平军,曾国藩,洪秀全,清廷

    据说太平天国埋有“宝藏”,从清末到民国,不时有人到南京清凉山挖宝藏。当年大破太平军的曾国藩明确在奏折里说他没有发现宝库,但是清廷和民间都不信。城破之日,查封贼库,所得财物,多则进奉户部,少则留充军饷,酌济难民。这是曾国藩对负责攻城的九弟曾国荃所下的指示,意思是找到宝库,多就进国库,少就留作军饷或者救

  •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贱议你读史标签: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慈禧,吴三桂,太平天国

    1864年,在围困了南京一年多以后,曾国荃终于攻破了南京城。持续了长达13年,占领南方17个省份的太平天国运动,落下了帷幕。在这件事上,曾国藩是大功一件。这么多年来,他没干别的事儿,就是和太平军死磕。他连夜写了一份报告,向慈禧汇报喜讯。慈禧很高兴,加封曾国藩为一等侯爵,太子太保,准戴双眼花翎。曾国藩

  • 太平天国的“圣库宝藏”是否存在?真被曾国荃给贪了?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曾国荃,太平天国,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

    从古至今,无论是哪个地方,无论是哪个国家,只要政权建立起来,便很自然地产生了财政事务,统治者为了行使国家职能,就要向人民征收赋税或者是纳贡,因此,为国家储藏财富的仓库也就应运而生,即是"国家金库"。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了南京,改为"天京",定其为都城,并颁布了"圣库"制度:太平天国的子民,一律要

  • 曾国荃围攻南京两年伤亡惨重,李鸿章却因一事不敢率淮军前来助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曾国荃,李鸿章,淮军,曾国藩,太平天国,左宗棠

    史载: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21日,湘军吉字营统帅曾国荃率部攻克了太平军设在金陵(太平天国称天京)钟山上的天保城,并分兵扼守太平门、神策门,实现了对金陵的合围。同年2月24日,左宗棠率楚军克复杭州。3月7日,湘军悍将鲍超攻陷句容。4月6日,李鸿章指挥淮军攻克常州。至此,太平天国设在天京东南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