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国破后,宝藏竟消失无踪,真的被曾国荃藏起来了吗?

太平天国国破后,宝藏竟消失无踪,真的被曾国荃藏起来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胡民说科技 访问量:3653 更新时间:2024/2/15 10:49:02

据说太平天国埋有“宝藏”,从清末到民国,不时有人到南京清凉山挖宝藏。当年大破太平军的曾国藩明确在奏折里说他没有发现宝库,但是清廷和民间都不信。

城破之日,查封贼库,所得财物,多则进奉户部,少则留充军饷,酌济难民。

这是曾国藩对负责攻城的九弟曾国荃所下的指示,意思是找到宝库,多就进国库,少就留作军饷或者救济难民。

进城后大肆劫掠,士兵们确实发了一笔横财,但是掘地三尺也没有找到太平天国的圣库。

克复老巢而全无财货,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

所以曾国藩在奏折中明确写道“全无财货”,同时也表示出乎他的意料,也是一件从来很少听闻的罕见之事。

历史上改朝换代或者剿灭一方势力之时,定然会搜出大量财富。末代皇帝溥仪离开紫禁城也是带走了大量财物,企图东山再起,在我们今天看来的古董,宫里却横七竖八堆放在空房子里,不计其数,解放后,专家们小心翼翼清理。连醇亲王府被盗,也是用大卡车拉财物。日本人进入张作霖大帅府,抢得的金银也是以“亿”计。

太平天国起义一个轰轰烈烈存在十几年的政权,覆灭之时,要说没有大量财物,确实没人信。

慈禧肯定不会相信曾家兄弟的话,不仅清廷,民间也认为是曾家兄弟私吞了宝库。

但是1854年,张继庚暴露,被太平军杀害,此后清廷就没有圣库的准确消息。忠王李秀成的供词是:国库无存银米”“家内无存金银”,太平天国内务梦王董金泉也没有供出“圣库”的金银。

除了曾家兄弟,没人相信,当时《上海新报》就曾报道说,曾国藩的夫人从南京回湖南老家,动用二百多艘船运送财物。这更让人怀疑是不是曾家私吞了太平天国的财物。

曾国荃曾在湖南建13万平方米、长600米、宽230米的宅邸,更令人生疑。

清朝国库分为内府库和户部库,户部存银最多时是乾隆四十二年:8182万两,到嘉庆三年就只有1900万两,到了咸丰三年,也就是太平天国起义的第三年,户部存银仅有20多万两,湘军在战争中所获大量财物,如果据为己有,朝廷也不会容忍。

吾弟所获无几,而‘老饕’之名遍天下,亦太冤矣。

曾国藩也无不替弟弟抱屈,没有拿什么钱,但是“贪吃”的名声却遍天下。曾家在剿灭太平军的过程中,应该没有赚得多少钱。

根据张继庚的信件,太平军刚占领南京时库银高达1800万两,但仅仅几个月后就下降到800万两,九个月后信中写道不足百万两,他给江南大营的统帅向荣不断去信,催促尽快进攻天京。

1854年,张继庚卧底身份暴露,被东王杨秀清公开处决。1856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不久,起了内讧,史称“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伪东府有一万余两,伪天府有七千余两,伪北府有一千余两,其余大小伪衙藏银尚属不少,衣服更不计其数。

按照洪秀全的规定,不能私藏银两,可见“圣库”制度一开始执行就走了样,太平军内部将领和官员纷纷瓜分“圣库”财产。到了太平天国后期,“圣库”连形式也不存在了,成了英王陈玉成的府邸。曾国藩打下天津后,也曾住到灯笼巷原陈玉成的王府。这个“圣库”遗址,在上世纪70年代被发现,部分物品被搬出展览。

“圣库”可以说是公产,最后也不存在了,但是并没妨碍敛财,根据李秀成的供述,后期洪氏家族聚敛了大量财物,除了搜刮百姓的,各地将领们也进献奇珍异宝,比如洪秀全第四个儿子出生后,各地纷纷准备奇珍异宝送到天京,以备庆祝四殿下满月。

相比各王,洪秀全私产应该是最多的。洪秀全以及各王都藏有不少财富,这毋庸置疑。

洪福天贵才是15岁的孩子,为了活命,供状里把所知道的太平军细节娓娓道来,毫无骨气,但没有涉及宝藏的。其实,洪福天贵忙着逃命,即使带了金银,也不可能有庞大的数额。

零星的钱财大小王肯定是有的,那到底有没有一个庞大的“宝库”被藏了起来呢?

慈禧不相信曾国藩的说辞,解散湘军后,派新任两江总督马新贻秘密调查“圣库”,结果才两年,1870年,马新怡南京校场阅兵,众目睽睽一下,被刺身亡,史称“刺马案”,封疆大吏就这么死了,震惊朝野。

两年后,曾国藩也去世了,1890年曾国荃也去世了。但“圣库”的传说没有终结,说的有鼻有眼的,很多人相信它是存在的。

南京到底哪里能藏大批宝藏呢?不少人到清凉山寻宝,1983年,确实出土了两坛银元和钱币,但与太平天国没有关系。随着城市的拆迁和大范围的考古,南京能挖的基本都挖了一遍,发现了很多六朝遗迹,却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太平天国“宝藏”的线索。

从“圣库”消耗那么快,以及洪秀全崩溃忧郁病逝来看,应该没有一座金山银山似的宝库,如果真有,洪秀全完全可以出逃,以图他日。

更多文章

  • 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贱议你读史标签: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慈禧,吴三桂,太平天国

    1864年,在围困了南京一年多以后,曾国荃终于攻破了南京城。持续了长达13年,占领南方17个省份的太平天国运动,落下了帷幕。在这件事上,曾国藩是大功一件。这么多年来,他没干别的事儿,就是和太平军死磕。他连夜写了一份报告,向慈禧汇报喜讯。慈禧很高兴,加封曾国藩为一等侯爵,太子太保,准戴双眼花翎。曾国藩

  • 太平天国的“圣库宝藏”是否存在?真被曾国荃给贪了?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曾国荃,太平天国,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

    从古至今,无论是哪个地方,无论是哪个国家,只要政权建立起来,便很自然地产生了财政事务,统治者为了行使国家职能,就要向人民征收赋税或者是纳贡,因此,为国家储藏财富的仓库也就应运而生,即是"国家金库"。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了南京,改为"天京",定其为都城,并颁布了"圣库"制度:太平天国的子民,一律要

  • 曾国荃围攻南京两年伤亡惨重,李鸿章却因一事不敢率淮军前来助攻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曾国荃,李鸿章,淮军,曾国藩,太平天国,左宗棠

    史载: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21日,湘军吉字营统帅曾国荃率部攻克了太平军设在金陵(太平天国称天京)钟山上的天保城,并分兵扼守太平门、神策门,实现了对金陵的合围。同年2月24日,左宗棠率楚军克复杭州。3月7日,湘军悍将鲍超攻陷句容。4月6日,李鸿章指挥淮军攻克常州。至此,太平天国设在天京东南方向的

  • 兰州人朱克敬没钱过年,写诗贴在门上,曾国荃看了乖乖送来十万钱

    历史解密编辑:陇史荟王文元标签:曾国荃,朱克敬,郭嵩焘,巡抚,光绪,陈宝箴

    朱克敬:在湖南几十年,著作等身,是湖南文化名人,想不到却是兰州人一年冬天,快过年的时候,曾国荃骑马穿行在长沙街头……忽然,他停下,看路边大门。原来,一家人家的门口,贴着一首诗:“申椒零落菊英残,从古潇湘作客难。连日市门三尺雪,更无人记问袁安。”“从古潇湘作客难!”读完这首诗后,曾国荃又不断念叨。这一

  • 曾国荃真的因发掘到太平天国窖藏金银而一夜暴富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曾国荃,李秀成,太平天国,洪秀全,赵烈文,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古装剧

    1864年7月,被太平天国作为首都11年的天京(今南京)陷落。围城三年的湘军士卒红着眼睛嗷嗷叫着蜂拥而入,他们浴血奋战、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这一天,城破时,上至吉字营统帅曾国荃,下至兵营里雇佣的民伕、文员,都想进城大肆抢掠一番,大发横财后解甲回乡起屋讨小,当时传闻洪秀全和天国新贵们多

  • 纵兵血洗南京城的曾国荃,山西的百姓为何会为他建立生祠纪念?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曾国荃,曾国藩,百姓,巡抚,山西

    在晚清时期,有四大名臣,他们的兄弟们也都在朝中做了不小的官职,其中,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可以说是这些人当中最为成功的一个,身为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在曾国藩所建立的湘军当中担任了主要的将领,为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起义运动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和他的哥哥曾国藩一样,曾国荃也被民间的很多百姓视为杀人狂魔,曾国藩历

  • 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迫不及待打开国库后,仰天怒吼: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曾国荃,太平天国,曾国藩,国库,太平军

    俗话说得好将门无犬子,细数历代将军,哪一位不是战功赫赫威风凛然,军功是每一位将领的心之所向,头顶功劳自然会获得万千百姓的爱戴。在封建时期立军功,也是在朝廷平步青云的一种方式,然而君王枕侧岂容他人酣睡,当将领的功劳,渐渐有了冒头趋势之际,君王便会开始用手段打压。众所周知的将领们,若是想要立功,首先自身

  • 曾国藩九弟曾国荃军事能力怎么样?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清朝,诗人,曾国藩,曾国荃,太平军,李秀成,左宗棠,书法家,科学家

    曾国荃是一个很奇特的人物。镇压太平天国的几场著名恶仗都是他主打的,而且这些恶仗最后都以他的胜利告终。可是,人们更愿意赞许李鸿章、左宗棠,甚至他手下败将陈玉成、李秀成的军事才能,却很少有人去提及他的军事才能。他为朝廷所猜忌,为同僚所嫉妒,却不如他哥哥曾国藩一般老练,反而捅了不少篓子。换作别人,他应该活

  • 丁锐义:李续宾若采纳他的建议,曾国荃就没机会攻打天京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续宾,曾国荃,丁锐义,胡林翼,陈玉成,曾国藩

    1858年11月,李续宾信心满满,他连续攻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兵锋直抵三河镇,湘军气势如虹。此时,李续宾已经是浙江布政使,加巡抚头衔。只要拿下庐州,横扫皖北,他就是巡抚。也许是安徽巡抚,也可能是浙江巡抚,位列封疆大吏。巡抚,意味着什么呢?清朝封疆大吏,掌管一方,地位显赫。要知道,曾国藩奋斗多年

  • 曾国荃攻陷安庆后,对杀太平军俘虏一事感到后悔,曾国藩:该杀!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俘虏,曾国荃,曾国藩,太平军,陈玉成,安庆市,科学家,书法家,军事制度

    惨烈异常的安庆之战1861年(清咸丰11年) 9月,曾国荃兵分两路,一部抗拒陈玉成援军,另一部加紧开挖地道,准备用炸药轰塌城墙,再沿豁口鱼贯杀入。陈玉成督率各路救援大军不顾伤亡猛攻湘军, 城内的太平军守军也不断开城发起攻击,共同夹击湘军,但始终不能攻破湘军构筑的道道壕墙。事后曾国藩幕府高参赵烈文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