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蒲松龄书法,苍劲古朴、挥洒自如!

蒲松龄书法,苍劲古朴、挥洒自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临池 访问量:2301 更新时间:2024/1/11 7:36:31

看来写字真是熟能生巧,清代著名小说作家蒲松龄精于书法,其书苍劲古朴,挥洒自如。青年时期学书即远追钟、,小楷体式似钟繇,笔法如羲献之精熟,顺畅舒展;而能质朴厚重,气息高古。

蒲松龄墨迹《聊斋诗存》

行书用之信札,信手拈来,自然洒落。蒲松龄有聊斋手稿、稿以及词稿等真迹传世,但都是小字。传世墨迹犹有《聊斋诗存》、《裴将军诗》立轴等。

《聊斋诗存》,纸本楷书8页册手稿本。每册横19厘米,高29厘米。此件出津门世家,甚为珍贵。署“留仙蒲松龄”,钤印“聊斋”、“蒲”、“松龄”。此为聊斋诗,书赠莲花社长,蒲松龄书草,世为罕见。其书风高古,洒落自然。

图/网传蒲松龄中堂作品

蒲松龄 (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200万言。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已引起周边人们的兴趣。《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蒲松龄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有文献表明他从青年时期便热衷记述奇闻异事,写作狐鬼故事。对一位志在入仕的秀才来说,这未免是不务正业,“可怜无补费精神”。为此,他曾受到友好的劝阻、不友好的讥讽。40岁时,他将已做成的篇章结集成册,定名为《聊斋志异》,并且撰写了情辞凄婉、意蕴深沉的序文——《聊斋自志》,自述写作的苦衷,期待为人理解。他没有屈从社会的偏见,此后仍然执着地写作,直到年逾花甲,方才逐渐搁笔。《聊斋志异》,是他在大半生的时间里陆续创作出来的。

『楚王山书画院 』搜集整理

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真的穷吗?他朋友圈都是县长、省长、部长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说,孔子,聊斋,手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说起古代的文化读物,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看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在聊斋志异里面,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男男女女,有痴情书生宁采臣和善良女鬼聂小倩的爱情故事。有莱阳生和公孙九娘两人相爱相杀,到最后的人鬼决绝。在这部小说里面有结局完美的爱情,也有两个人明明靠近,但是咫尺天涯的无奈。在《

  • 你猜蒲松龄究竟是干啥的?

    历史解密编辑:呼呼历史论标签:胡适,杜牧,山东,清朝,蒲松龄,科学家,小说家,日用俗字,聊斋志异,中国古文献

    蒲松龄写小说就是个兼职,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幕僚,也就是师爷。法律文书是幕僚案牍工作中经常撰写的一类公务文书,蒲松龄总结法律文书的要点就是写案情经过要简明扼要,写判案理由要确切适当(“审单中有审语、参语。审语,各序始末案也;参语,定其曲直断也。序事贵简而明,议罪确而当”)。如果这个案子是被上级批复下来的

  • 蒲松龄罕见书法,不输给历代大书法家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小楷,清朝,蒲松龄,书法家,科学家,小说家,聊斋志异,中国古文献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他的《聊斋志异》举世皆知,但绝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书法家。他有一件罕见书法面世,其笔墨之精妙,绝对不输给历代大书法家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

  •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真穷吗?他的朋友圈都是县长、省长、部长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康熙,光绪,乾隆

    01、蒲松龄,字留仙;1640年(明朝崇祯十三年)生于今天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蒲松龄的先祖并不是汉人,而是元朝时期迁居到山东的中亚地区的色目人,这可是蒲松龄老先生自己说的:按明季移民之说,不载于史,而乡中则迁自枣、蓟者,盖十室而八九焉。独吾族为般阳土著, 祖墓在邑西招村之北,内有谕葬二:

  • 蒲松龄的聊斋,有一个榆中兴隆山的故事,可结局你没有想到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世子,郡主,蒲松龄,兴隆山,八大王,三公主,冒险剧,神话剧,聊斋故事,中国古文献,聊斋(2005年电视剧)

    《八大王》是《聊斋志异》中的普通篇章,既不像《画皮》那样让人惊恐,也不像《陆判》那样正面描写来自阴曹地府的判官,《八大王》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令人有所感悟的故事,似乎还带有一枕黄粱的意味。兴隆山这个故事出自明末,兰州兴隆山曾上演了一段传奇姻缘。明末,兰州肃王府内有个邸娘娘,这个邸娘娘是榆中上伍营村的。据

  • 重读蒲松龄《促织》:1700字,8条微博的体量,史诗的气派

    历史解密编辑:凤凰读书标签:促织,蒲松龄,红楼梦,小说,史诗,鲁迅

    图丨《蛐蛐》动画(1982)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读蒲松龄《促织》(节选)作者:毕飞宇一我们今天要谈的是短篇小说《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

  • 为什么说蒲松龄的《野狗》,是最吓人的一篇小说?

    历史解密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蒲松龄,野狗,大屠杀,屠杀

    《野狗》之所以恐怖,因为这不是鬼在作恶,而是人。《野狗》写了乡民李化龙,正好遇到了著名的于七之乱。他为了避免被杀,从山中逃出来,又突然遇到军队。无奈之下,李化龙只能躺倒附近的死人堆里面装死,躲过了军队。但是,此时尸体都站了起来,说起话来,他们很恐惧一种叫做野狗的怪物。没多久,野狗就来了,是个人身狗头

  • 好友愿花500两黄金买手稿,蒲松龄:不卖,结果问题出在后人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二哥谈事标签:蒲松龄,聊斋志异,光绪,老舍,手稿,中国音乐家,清朝,音乐家,艺术家

    蒲松龄花费20多年的时间与精力完成《聊斋志异》,他的好友王士祯知道后,愿意出500两黄金购买手稿,不料,被蒲松龄坚定地一口回绝,结果后人却为了利益,主动拿出了手稿。一部《聊斋志异》,论的是反鬼神,见的是人心。蒲松龄之所以不卖给自己的好友,其实是有原因的,他有个心愿,想要把这部手稿传承下去,作为镇家之

  • 蒲松龄写《聊斋》,请人抽便宜烟,喝最苦的茶

    历史解密编辑:酒歌说文标签:举人,袁枚,蒲松龄,纪晓岚,奇幻片,恐怖片,科学家,聊斋志异,民间故事,阅微草堂笔记,聊斋(2005年电视剧)

    人活一辈子,想混出点名堂不容易。能让世世代代都记住你,更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教书先生,一辈子没考中举人,没一官半职,却因为写了一本狐精志怪的小说,从而青史留名,流芳百世。他就是清朝著名的民间文学家,如今自媒体民间故事的祖师爷,蒲松龄。蒲松龄一辈子写过很多东西,最有名的当属《聊斋志异》。以民间流传的故事

  • 语文课本上,蒲松龄笔下的《狼》,你真的看懂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自说文史标签:梦狼,武艺,屠夫,清朝,蒲松龄,语文课,科学家,小说家,聊斋志异,中国古文献

    这几年一直在写民间故事,为了素材,我也买了许多书,看了许多书,从先秦到明清,少说也有一百五十本吧。对于中国古代的志怪故事,其实很多都是表面写怪,实际写人。像《聊斋志异》就是,当年语文课本上学的几篇文章,也是多年后才弄懂。比如《狼》,就不仅仅是屠夫和狼斗智斗勇的故事,其内涵是非常深刻的。原文只有二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