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板桥奇案奇破

郑板桥奇案奇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七分灵异 访问量:579 更新时间:2024/1/17 5:29:21

1742年春天,郑板桥到山东范县赴任知县,上任第一天就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一面坐案,一面令师爷唤击鼓人进堂。

  老妇喊冤

  一位60多岁的农村妇女进了大堂,含泪呈上一张状纸:“早闻大人为官清正,求您为女把冤伸。女儿名叫秀春,为人善良心眼诚。相夫教子是典型,勤俭持家传美名。女婿在外把商经,大务小事一肩承。只因去年婿猝死,背上谋夫冤罪名。不日将要问斩刑,天大冤枉求洗清……”

  郑板桥看罢诉状,问道:“王秀春是你家女儿?你家在处,姓甚名谁?”老妇说:“禀告大人,王秀春是我的女儿,我姓刘,家住陈家庄,人叫我王刘氏。”

  原来王秀春的丈夫叫陈二,是个生意人。二毛从小母亲病故,由父亲陈三拉扯成人。陈三是个兽医,行医时结识了王秀春的父亲。陈、王两家虽相距约十里地,但二毛与秀春童年时在一个私塾念书,青梅竹马,感情甚笃。

  二毛和秀春结婚后,夫唱妇随,相敬如宾,特别是秀春为陈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后,全家大喜,更是和睦有加,十里八村的人都羡慕二毛得了一个贤惠善良的好妻子。二毛经商年在外,陈三每天走村串户,擦黑才能回家,家中大小事全由秀春一人操劳。邻居一个叫陈四久的男人常常帮她干些重活,从不计酬。秀春感激陈四久,常给他做些针线活儿,以作酬报。陈四久与陈三同宗同族,虽年龄与二毛相差不大,但论辈分,二毛管叫他四叔。陈四久妻子病故,一直独处,把二毛当作亲侄子,二毛更视四久为亲叔叔,两家关系格外融洽。

  二毛家中通常只有公媳和孩子三人。公公陈三长期单身过活,又有拈花惹草的恶习,日子一久,对儿媳也产生了非分之想。聪明的秀春想方设法逃避公公的侵扰,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可是时间长了,防不胜防。一天深夜,陈三偷看秀春洗澡后,淫心大发,入室将熟睡的儿媳紧紧抱住。秀春从梦中惊醒,早已明白眼前的处境,心生一计,装作糊涂,大喊捉贼!喊声划过宁静的夜空,四久听到“捉贼”声,随声附和道:“该死的贼子,看你往哪儿逃!”抄起家伙就追了出来。陈三见事不妙,气极败坏,越墙逃走。

  陈三恼羞成怒,怀疑秀春与四久有染,处处监视他俩的言行,并常对秀春大施淫威。秀春忍无可忍,本想把这件事告诉丈夫,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妥,好歹还是自己的公公。家丑不可外传,秀春只悄悄告诉了母亲。刘氏听了十分气愤,要找陈三算账,被秀春制止,要母亲先忍一忍。

  去年夏末的一天,二毛从外突然回家,秀春喜上眉梢,赶忙备饭为丈夫接风。刘氏见女婿久别归来,高兴之至,特地从集市上买了一只大公鸡送到陈家,秀春宰了,炖了一大钵,好让二毛吃个痛快。

  陈三想从酒席上发现秀春和四久的蛛丝马迹,假惺惺地叫过四久,一齐同桌共饮,并要秀春的母亲刘氐同外孙坐了上席。席间秀春心疼二毛,只顾给二毛奉菜,首先奉上鸡头。二毛接过鸡头,认为四久常为他家帮忙,过意不去,便将鸡头递在他的碗中。四久不受,又推让给二毛。二毛无奈便推给岳母。心地善良的刘氏推给陈三:“还是您亲家公吃吧!”陈三眼珠一转,为了讨好儿媳,把鸡头转给秀春。秀春婉拒,仍将鸡头放在钵中。二毛夹起鸡头说:“两位大人都不愿吃,那还是让四叔吃吧。”边说边四久碗中送去。四久一手挡住:“我看都不用推让了,二毛吃掉算了。”秀春连忙插话:“相公,既然都心疼你,你就吃了吧。”盛情难却,二毛不再推让,就和儿子分着吃了。

  当天晚上,二毛和秀春躺下不到半个时辰,二毛就觉得腹中剧痛,接着睡在隔壁的儿子也“哎哟”直叫。秀春起床点灯一看,二毛和儿子脸色乌黑、口吐白沫,秀春吓得七窍生烟,忙呼叫公公。孰料陈三趁酒兴与野女人幽会去了,忙而无计的秀春只好叫四久帮忙去接医生。医生还没有接来,二毛和儿子就一命呜呼了。

  鸡头有毒

  二毛和孙子暴死,陈三既悲且恨,一口咬定是四久与秀春勾搭成奸,在鸡肉中下毒,谋夫夺妻,一状告到县衙。

  县官刘青暗中收了陈三银两,连夜派人将四久与秀春一同捉拿归案,不由分辩,一口认定谋夫夺妻案成立。四久和秀春再三苦诉,刘青却一意孤行,决定来个屈打成招。可四久与秀春宁死不服,刘青令衙役将二人打昏过去,强行按了他们的指印,打入死牢,定于年前問斩。

  就在此时,郑板桥接任知县,秀春母亲刘氏听说郑板桥是个大清官,抱着一线希望,来为女儿和四久鸣冤。

  郑板桥早知刘青的劣迹,决心重审此案。第二天,他查阅案卷,果见漏洞百出。走访四久的左邻右舍,村人都说四久与秀春绝无通奸之事,倒是说陈三有乱伦之意。郑板桥反复琢磨:同桌6口共餐,都吃过鸡肉、喝过鸡汤,为什么只有二毛和孩子中毒?如此看来,公鸡头便是元凶了。又想,难道一只鸡仅仅只有鸡头有毒?郑板桥一时陷入困境。

  一连数天,郑板桥一直调查与本案有关的人和事。一天,来到城郊的一个小村子里,见一胖一瘦两个妇女吵架,胖子骂瘦子是陈年公鸡头,瘦女人暴跳如雷,要与她拼命。郑板桥忙上前将她俩劝开,问那个瘦女人,为什么骂她陈年公鸡头?瘦女人告诉他说,公鸡是蝎子和蜈蚣的克星,它的头部是剧毒,所以喂了10年的公鸡是不能吃鸡头的,它比什么剧毒都厉害。

  郑板桥恍然大悟,速回县衙,令衙役到乡村买一只喂了10年以上的公鸡,将它杀掉,煮其头,喂了狗。狗食后,不到两个时辰就死了。

  郑板桥复审案情,再次取证,先找到刘氏家,问她公鸡的来源。郑板桥在刘氏带引下,找到公鸡卖主,一问其情,正是喂了10年的公鸡。再传原告陈三,问他有何证据,陈三无言对答。郑板桥当即将王秀春和陈四久无罪释放,对蓄意诬害他人的陈三判了5年徒刑。

  郑板桥奇案奇破,震动齐鲁。

  选自《史月刊》

  (段明 图)

标签: 郑板桥刘青刘氏秀春二毛

更多文章

  • 市场上,郑板桥画作,为何多为“赝品”?真迹鉴别,方法有四!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郑板桥,赝品,书法,真迹,藏友

    近年来,郑板桥画作在拍卖市场上尤为瞩目,也连连拍出天价。与此同时,很多伪作、赝品也开始充斥市场,有些还打着着录、回流的旗号,花样翻新,不一而足。在华豫之门鉴宝节目上,有一个女藏友拿着一副家传郑板桥墨竹画作,刚开始胸有成竹说,有相关藏品机构曾报出1200万的天价,今天专门请专家予以确认。然而令人大跌眼

  • 尼姑私会旧情人,被人告上县衙,郑板桥:还俗!结婚!

    历史解密编辑:老黄说史标签:郑板桥,进士,尼姑,乾隆

    僧尼私会被举告,郑板桥妙判: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名人雅士,做派与常人不同, 郑板桥也未能免俗,

  • 郑板桥「重修城隍庙碑记」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石涛,书法,郑燮,郑板桥,城隍庙,扬州八怪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郑板桥(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

  • 慎郡王允禧:福晋不是玉娆,孙子却是乾隆之子,与郑板桥是知己

    历史解密编辑:史小晋标签:乾隆,玉娆,福晋,康熙,雍正,慈禧太后,慎郡王允禧

    “甄玉娆就是甄玉娆,只可独一无二,不可为人替身”,这句话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是《甄嬛传》中甄嬛的亲妹妹甄玉娆对待感情的态度,坚决拒绝做雍正的妃子,与自己的姐姐甄嬛一起共侍一夫。雍正之所以想要将玉娆纳入后宫,是因为玉娆长得最像纯元皇后。但玉娆绝不甘心做别人的替身,必须要跟自己喜欢的男人长相厮守。而

  • N多出版的郑板桥竹石图,不知会比六年前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风雨兼程送书画标签:做功,郑板桥,竹石图

    N多出版的郑板桥竹石图,不知会比六年前高吗,这次又新增了两个出版,这么多书,光做功课都得不少时间精力,牛逼~

  • 扬州八怪之郑板桥:人生自61岁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君来访书画苑标签:郑板桥,黄庭坚,司马相如,怀素

    人生自61岁开始文/钱红莉郑板桥的外祖父汪翊文是个博学多才的乡间隐士,把家里唯一的女儿嫁给了郑板桥的父亲。父亲给儿子取名为“燮”。燮,这个字含有和顺、调和之意。每一位长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做个随和平顺的人,以至有一个一帆风顺的人生。这么一来,郑板桥仿佛注定了要走一条主流之路,从小浸染在“四书五经

  • 倪云林画竹意境萧疏,明代徐渭首创画雪竹,为何郑板桥最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康康历史标签:徐渭,郑板桥,倪云林,墨竹图

    修竹耐寒常青、苍劲俊逸的气质形象,使其成为中国传统美德的物质载体,颇受文人墨客特别是历代画家的青睐。五代后唐李夫人首创临摹窗上竹影的墨图,继之诗书画三绝苏轼创作《枯木竹石图》,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倪云林笔下之竹更是意境萧疏,明代徐渭首创画雪竹之法。到清朝时风格更为多样化,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淳朴而拙厚,现

  • 扬州盐商重金求对,郑板桥收人五百两,为何只愿给上联?

    历史解密编辑:老黄说史标签:郑板桥,对联,雍正,乾隆

    扬州盐商重金求对,郑板桥收人五百两,为何只愿给上联?无论政客,还是商贾,附庸风雅者,古今皆不缺其身影。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就与富得流油的盐商们有过几次有趣的交际。郑板桥原名郑燮,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曾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

  • 郑板桥对徐渭超级崇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死忠粉~

    历史解密编辑:风雨兼程送书画标签:茶,徐渭,青藤,诗人,画家,郑板桥,书法家

    郑板桥对徐渭超级崇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死忠粉~郑板桥有印章“青藤门下牛马走”的谦称。

  • 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究竟“怪”在哪里?说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郑板桥,扬州八怪,画家,黄慎

    郑板桥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因在排行第一,所以也常自称为“郑大”。在书画上常题下板桥居士、板桥道人;到了晚年时期,也常署名做板桥老人。在“扬州八怪”中,郑板桥可以说算是最突出的一个。郑板桥的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母亲在他四岁时便离世了,由乳母费氏抚养长大。郑板桥自幼聪颖过人,勤读诗书。康熙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