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汤和逃过一劫,不是朱元璋心慈手软,而是因为这三点做人的真谛

汤和逃过一劫,不是朱元璋心慈手软,而是因为这三点做人的真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3071 更新时间:2024/1/15 18:29:28

朱元璋诛杀开国元勋,都杀红了眼,为什么却对"大明三大帅"之一的汤和手下留情了,除了汤和卸下了身上所有的兵权,最重要的一点,是淮西勋贵中很多人都做不到的,甚至是你也不一定做得到吧?

汤和是跟随朱元璋最早的人,也可以说是汤和带领着朱元璋进入了权力的角逐中的,所以说汤和对于朱元璋来说算是一个领路人。朱元璋其实还是很感激汤和的,因此在朱元璋诛杀功臣的事件中对于汤和算是很客气了。

在一次酒后失言的时候,汤和对于镇守常州大发牢骚,说自己是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虽然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朱元璋这个疑心病很重的人来说,就这一句话,就让朱元璋记一辈子。但是朱元璋一直没有对汤和做什么过激的举动,直到开国封爵位的时候,才让汤和下不来台,但也仅仅是下不来台而已。

为什么汤和能够善终呢?笔者认为有三点原因很重要。

一、识趣。

这就是汤和能够善终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对于这些跟随自己打仗的兄弟们还是很感激的,但是慢慢的这些人都开始恃宠而骄了,认为自己得了功劳自己就是最大了,对于朱元璋封的居爵位不满意,就表现得张牙舞爪的,这在封建时代就是对皇帝的大不敬,更何况是狠辣的朱元璋,怎么可能容忍你们这些骄兵悍将在这里出言不逊,造成不好的影响呢?李善长蓝玉又怎么样,不懂得收敛,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汤和知道了这些人的做法在朱元璋那里有多么的惹人厌,也就夹起了尾巴做人,虽有怨言,但从不表露出来,不像是蓝玉这种没有头脑的人,这就是汤和识趣。其实识趣也是一门学问,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清楚知道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这个人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在暗示着你不要说话了,或者要怎么做,的时候就应该去这样做,避免让别人认为你不识趣。

有一个现象就比如两口子在外面吵架,有人过来劝解,这个时候作为老公的觉得在外面吵丢面子,就给老婆找了一个台阶下,两个人本应该安安稳稳的回家了,没想到,老婆却不依不饶了,老公小声说在外面这样影响不好,我们回家说,但是作为老婆却不识趣的继续大吵大闹,如果老公是一个脾气好的人,或许什么也不说了,如果不好呢?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二、 急流勇退。

在开国封爵的时候,以汤和的功劳那就是不排在第一,那也是稳坐第二的啊!但结果呢?却只是得了一个侯爵的封号,汤和从朱元璋这个封爵中看出了一点不同的地方,回忆起喝酒那次,汤和就变得十分的淡定了,知道朱元璋是为了打压自己,也是为了敲山震虎,对他这位功高震主的兄弟有点不放心了。

明白了这些,汤和就早早地以自己身体不适为由乞养故里,这正好中了朱元璋的下怀,一番赏赐之后,顺便把汤和的兵权给解除了,一举两得。大家都高兴,急流勇退也是需要点智慧的,能做到这点的人还真的不多。

我们生活中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但是还是有很多小事发生的,比如我们的面对着投资做的决定,是该继续,还是该选择放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后面的人生会过成什么样子。当投资的事业已经出现下滑的苗头了,就不能不忍痛割爱,去选择新的项目,这个时候,急流勇退却是需要一定的魄力,毕竟面对着每天那么多的收入突然一下子放弃,也不是哪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三、 低调做人。

退休后的汤和,每年都要进京几趟和朱元璋说说话,这是什么?要赏赐吗?不,这是为了让朱元璋放心,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现在的心情和心思是什么样的。回到家后,对于更是谨慎做人,从来不向任何人炫耀自己的功绩与能力,而是本本分分地做人,这才是朱元璋要的兄弟该有的样子。

现在低调做人并不代表这个人就是低级的,相反,现在会低调做人的人,那么之前做事一定是高调的,做事高调做人低调,在现在的任何场合中都会受到别人的仰慕,低调做人给人的感觉确实高调。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懂得做人的这些道理,定能够在生活中,顺风顺水的。

标签: 朱元璋汤和蓝玉李韩公赏赐

更多文章

  • 汤和63岁时交出兵权,厚着脸皮要一样赏赐,朱元璋听后大笑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旺旺旺标签:朱元璋,汤和,李韩公,胡惟庸,兵权,明朝

    明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公六人,侯二十八人,并赐免死铁券。然这34位拥有明太祖赏赐免死铁券的大臣,实际上得到的是一张催命符,他们当中有32人的最终结局都是以家破人亡告终。经胡蓝党案和靖难之乱,本人没有被杀、子孙不受牵连的幸存者仅剩有两家 ,其一是巢国公华高,在得免死铁券后一年便病逝琼州,且

  • 朱元璋屠戮功臣,唯有汤和一人幸免,并在太子朱标死后得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走丢了标签:朱元璋,朱标,汤和,郭子兴,蓝玉,明朝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真正以布衣出身的皇帝,他疾恶如仇、事必躬亲,为大明王朝的发展,奠定了极为良好的基础。他杀伐果断、狠辣无比,死在他手中的开国名将也不在少数,朱元璋登基之后,和刘邦一样,将屠刀伸向了曾追随自己的亲信。他不仅杀死了陪着他一起打天下的蓝玉,而且还牵连了许多无辜之人。狡兔死,走狗烹,

  • 朱元璋幼时为汤和杀地主的牛,做皇帝后杀尽功臣也不杀他,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秋月凉有你标签:朱元璋,汤和,蓝玉,皇帝,朱允炆,朱标

    朱元璋幼时为汤和杀地主的牛,做皇帝后杀尽功臣也不杀他,为何?小生谈历史2022-07-0315:03山东军事领域创作者关注朱元璋杀功臣,但是独独没有杀小时候的朋友,也就是家乡的朋友。不单单是没有杀汤和,基本上从凤阳走出来的,朱元璋都厚待了他们。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朱元璋念及旧情,虽说朱元璋残暴,可是不是

  • 河南的胡辣汤和山东的糁汤哪个好吃,它们很相似你能分清楚吗?

    历史解密编辑:美食考察员标签:油条,羊肉,糁汤,河南,早餐,胡辣汤,山东省,山东小吃,适量清水

    随着各个城市大量人口融合,各地的美食也随着人口迁移走入很多人的视野中。许多山东人发现,终于在能许多陌生的城市品尝到来自家乡的美食——糁汤了。但许多河南食客见河南的胡辣汤与糁汤极其相似,便纷纷品尝。虽说外貌相似,但许多河南食客对此并不满意,声称糁汤并不如胡辣汤“上头”,并不能使其“过瘾”。那么胡辣汤与

  • 汤和年近70,仍妻妾成群、花天酒地,却保全后世子孙二百年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糖果乐娱乐标签:汤和,徐达,富贵,明朝,元朝,郭子兴,李韩公,张士诚,开国皇帝朱元璋

    一、儿时玩伴,未曾想掀起血雨腥风在那个百姓尚不能饱腹的年代,汤和也不曾想到,自己竟与未来的皇帝结为布衣之交。有道是:“每逢天灾,必成人祸”,元末时期,中原遭遇连年大旱,彼时尸横遍野、饿殍满地。而朝廷却骄奢淫逸,甚至为了给皇妃庆祝诞辰,提前征收税赋。正可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朝廷吩咐征收税银,而到了

  • 汤和为何最终能够善终?年过七十依旧花天酒地,抱病仍进京面圣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汤和,朱元璋,郭子兴,太祖,义军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几乎都会在登基之后,对原本辅佐自己的功臣大开杀戒,这其中又以明太祖朱元璋做得最狠,大部分的功臣都被他屠戮殆尽,而信国公汤和却能独善其身,不仅活到了七十岁而且是寿终正寝,这个汤和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01汤和严格算起来应该是太祖的发小,他比太祖大三岁,两人是同乡,住的地方

  • 四君子汤、四物汤、四神汤和四神丸,均是经典名方且物美价廉

    历史解密编辑:鑫姐关爱健康标签:汤和,四神汤,四物汤,白术丸,四神丸,四君子汤

    这几个经典名方,除四神汤外,其余三个均已经制成现代口服中成药,且有多种剂型,服用方便,且物美价廉。今天我就给大家以四君子丸、四物颗粒、四神汤、四神丸为例进行科普。1、四君子丸: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补气基础方千古补气第一方,也是补气的基础方。适合于单纯的气虚,比如疲乏无力,懒言少语,食欲不

  • 汤和年迈还乡,却娶了上百个妻妾,几年后子孙富贵,学者: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汤和,朱元璋,陈友谅,李韩公,红巾军,徐达

    乞丐皇帝朱元璋,想必众读者都很熟悉。对于此人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一点应该就是平民出生,最终飞黄腾达坐上皇帝宝座。这个皇帝还有个名字叫做朱重八,庙号太祖,很多人也曾叫他土皇帝,他统治之时被叫做"洪武之治"。从一个农民变成一个皇帝,这样大的飞跃不能忽视朱元璋本人的努力和能力,但是如果仅仅只靠他自己一个人想

  • 汤和不愿意帮朱元璋猎杀黑熊,亲信不理解,汤和:把熊字拆开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朱元璋,汤和,熊字,郭子兴,皇上

    建立明朝的朱元璋出身低微,他靠着非凡的才能和毅力最终登上了皇位,但他当上皇帝后就迅速被权力和欲望所吞噬,对着手下的功臣们举起了屠刀。可却有一个十分亲近他的功臣活到了善终,他便是汤和。汤和能够善终的原因跟他会估判形势有很大关系,相传某次朱元璋带着朝臣们去打猎,当朱元璋提出要众人帮他猎杀一只黑熊的时候,

  • 汤和墓多次被盗,一文物却被嫌弃,专家暗喜:他们错过了2个亿

    历史解密编辑:一遇旧人标签:汤和,朱元璋,朱标,朱允炆,皇帝,郭子兴,汤和墓,文物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取得天下当了皇帝以后,突然觉得自己在世时,那些跟随自己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们或许会老老实实的。可是要是自己驾鹤西去呢?朱元璋考虑到太子朱标有些软弱和仁慈。不过那会儿他还没有下定决心杀功臣。公元1392年,太子朱标不幸得病去世了。朱元璋伤心之余决定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继承人。同时,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