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诛杀开国元勋,都杀红了眼,为什么却对"大明三大帅"之一的汤和手下留情了,除了汤和卸下了身上所有的兵权,最重要的一点,是淮西勋贵中很多人都做不到的,甚至是你也不一定做得到吧?
汤和是跟随朱元璋最早的人,也可以说是汤和带领着朱元璋进入了权力的角逐中的,所以说汤和对于朱元璋来说算是一个领路人。朱元璋其实还是很感激汤和的,因此在朱元璋诛杀功臣的事件中对于汤和算是很客气了。
在一次酒后失言的时候,汤和对于镇守常州大发牢骚,说自己是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虽然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朱元璋这个疑心病很重的人来说,就这一句话,就让朱元璋记一辈子。但是朱元璋一直没有对汤和做什么过激的举动,直到开国封爵位的时候,才让汤和下不来台,但也仅仅是下不来台而已。
为什么汤和能够善终呢?笔者认为有三点原因很重要。
一、识趣。
这就是汤和能够善终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对于这些跟随自己打仗的兄弟们还是很感激的,但是慢慢的这些人都开始恃宠而骄了,认为自己得了功劳自己就是最大了,对于朱元璋封的居爵位不满意,就表现得张牙舞爪的,这在封建时代就是对皇帝的大不敬,更何况是狠辣的朱元璋,怎么可能容忍你们这些骄兵悍将在这里出言不逊,造成不好的影响呢?李善长、蓝玉又怎么样,不懂得收敛,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汤和知道了这些人的做法在朱元璋那里有多么的惹人厌,也就夹起了尾巴做人,虽有怨言,但从不表露出来,不像是蓝玉这种没有头脑的人,这就是汤和识趣。其实识趣也是一门学问,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清楚知道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这个人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在暗示着你不要说话了,或者要怎么做,的时候就应该去这样做,避免让别人认为你不识趣。
有一个现象就比如两口子在外面吵架,有人过来劝解,这个时候作为老公的觉得在外面吵丢面子,就给老婆找了一个台阶下,两个人本应该安安稳稳的回家了,没想到,老婆却不依不饶了,老公小声说在外面这样影响不好,我们回家说,但是作为老婆却不识趣的继续大吵大闹,如果老公是一个脾气好的人,或许什么也不说了,如果不好呢?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二、 急流勇退。
在开国封爵的时候,以汤和的功劳那就是不排在第一,那也是稳坐第二的啊!但结果呢?却只是得了一个侯爵的封号,汤和从朱元璋这个封爵中看出了一点不同的地方,回忆起喝酒那次,汤和就变得十分的淡定了,知道朱元璋是为了打压自己,也是为了敲山震虎,对他这位功高震主的兄弟有点不放心了。
明白了这些,汤和就早早地以自己身体不适为由乞养故里,这正好中了朱元璋的下怀,一番赏赐之后,顺便把汤和的兵权给解除了,一举两得。大家都高兴,急流勇退也是需要点智慧的,能做到这点的人还真的不多。
我们生活中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但是还是有很多小事发生的,比如我们的面对着投资做的决定,是该继续,还是该选择放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后面的人生会过成什么样子。当投资的事业已经出现下滑的苗头了,就不能不忍痛割爱,去选择新的项目,这个时候,急流勇退却是需要一定的魄力,毕竟面对着每天那么多的收入突然一下子放弃,也不是哪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三、 低调做人。
退休后的汤和,每年都要进京几趟和朱元璋说说话,这是什么?要赏赐吗?不,这是为了让朱元璋放心,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现在的心情和心思是什么样的。回到家后,对于更是谨慎做人,从来不向任何人炫耀自己的功绩与能力,而是本本分分地做人,这才是朱元璋要的兄弟该有的样子。
现在低调做人并不代表这个人就是低级的,相反,现在会低调做人的人,那么之前做事一定是高调的,做事高调做人低调,在现在的任何场合中都会受到别人的仰慕,低调做人给人的感觉确实高调。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懂得做人的这些道理,定能够在生活中,顺风顺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