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达开10万人怎么做才能避免被清军消灭?1855年2月11日大败湘军

石达开10万人怎么做才能避免被清军消灭?1855年2月11日大败湘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937 更新时间:2024/1/17 6:35:48

石达开10万人怎么做才能避免被清军消灭?1855年2月11日:石达开率太平军在江西湖口大败曾国藩的湘军。

石达开怎么才能避免灭亡呢?

毛泽东等人对于石达开是比较不屑的,认为他缺少战略眼光,只是一个出色的战役大师。

石达开的一系列军事战略失误,导致自己的灭亡。

从开始到最后,太平军面对清军都是占劣势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太平军之所以能够从广西金田起义开始,一直北上到定都南京,并不是自己厉害,而是清军太垃圾。

当时八旗兵和绿营兵都极度腐败,太平天国起义之前,天地会在广西的起义就闹得天翻地覆。

比如广西天地会头目陈亚贵起义,从1846年战到1850年,以区区数百人发展到三四千人规模。

清军这么多年,就拿陈亚贵没有办法,差点被他攻陷省会桂林。

这也不是说陈亚贵多厉害,还是清军战斗力太弱。

两广总督李星沅对此说道:“窜马平县属大发圩抢劫店铺,距府城城仅数十里,闵正凤官居提督畏惧避战,安坐衙门,并未前往督战捉拿。官兵在都咸堡打仗阵亡兵勇多人,该提督仍未渡河救援。”

闵正凤身为广西提督,是从一品高级武官,竟然连小股“匪徒”都不敢去捉拿。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清军战斗力可想而知。

而天地会的实力很弱小,尚且可以将清军搞得难以招架,敢打敢拼以客家人为主的太平军,就更厉害了。

从金田起义以后,太平军本来也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毕竟自己区区几千人,装备又差,周边清军怎么说也有几万,又有武器装备的优势。

好在太平军有三大优势,第一就是清政府暴政治理天下,又搞民族压迫,导致南方农村各地都有大量反政府分子。太平军所到之处,大量农民踊跃参军,兵力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增加。

金田起义时,太平军作战部队不超过3000。北上这一路伤亡惨重,五个王就战死了两个,而作战部队到南京仍然有四五万人,扩大了十几倍之多。

第二就是满清对于叛军都是严惩,太平军即便投降也难逃一死,官兵都不会有好下场。所以参加太平军以后就是有进无退,要么胜利要么死亡,并没有第三条路。这种情况下,太平军官兵都是豁出性命厮杀,只是打一份工的清军士兵自然不是对手;

第三就是太平军有一群优秀将领,还有一个出色的领袖杨秀清。

包括石达开在内的将领,都是能征善战,身先士卒。上面也说了,五王之一的萧朝贵冯云山都因为到最前线作战,先后战死,可见太平军将领的厉害之处。对比遇到小股匪盗都吓得不敢出兵的广西提督闵正凤,太平军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而更重要的是太平军最高领袖杨秀清,实在太厉害。这个不学有术的烧炭工,自起兵以后的一系列战略决策,没有大的失误,最终成功定都南京,接着攻破江南、江北大营,建立太平天国。

即便如此,相对满清政府,太平天国实力还是弱小的。杨秀清指挥的鼎盛时期,太平天国不过刚刚摧毁了距离南京近在咫尺的江南和江北大营,暂时解除了清军的直接威胁。

清军已经进行了军事改革,以地方团练为主要镇压力量。仅仅曾国藩直系湘军就有十多万人,战斗力还很强。

相比起来,太平军鼎盛时期号称30万,其中骨干部队仍然是从广西一路征召的军人,总数不过四五万人而已。所谓的30万大军,大部分都是从占领区强制征召的男性农民。

这些农民不是自愿参军,也不愿意打仗。平时他们只是做工的工人,打仗时强行送到战场做炮灰。

显然,这些人即便有二三十万,也是不堪一击,太平军能打仗的还是那区区几万人。

就经济实力上来说,太平军仅仅控制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各一部,而满清则几乎控制整个中国。

满清为了剿灭太平天国,花费高达2亿5000万两白银的军费。而鸦片战争前的1839年,就是满清财政比较好的时期,国库也只有530万两白银。

由此可见,满清政府可以拿出资金的规模之大,这也是太平天国无法达到的。

满清各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也就是说太平天国尚且难以自保,那么石达开呢?

石达开率领自己的嫡系脱离太平天国,依靠区区几万人在四面转战,孤立无援,岂不是死路一条? 自然,石达开脱离太平天国,也是有原因的。

天京事变中,洪秀全为了夺回被杨秀清篡夺的权力,不但将其杀死,还将他的手下和支持者斩尽杀绝,竟然杀了2万多人。

大家想一想,太平天国在南京城里面能够多少人?这2万人几乎将同杨秀清沾边的人,全部都杀光了。

而石达开也不算是杨秀清的嫡系,仅仅认为不该滥杀无辜,就险些被韦昌辉所害。虽然石达开自己跳城逃走,全家却都被杀光。

石达开不是蠢人,他明白没有洪秀全的命令,韦昌辉是没胆量杀东王和翼王的。

随后洪秀全又将韦昌辉一伙200多人杀掉灭口,试问如此凶残恶毒的大哥,谁还敢跟他?

站在石达开的角度,没有投靠清军来对付洪秀全,已经算是给面子了。

话虽如此,毕竟洪秀全和石达开有共同的敌人,就是满清。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现在石达开已经回到部队掌握军权,也就不怕洪秀全。所谓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石达开手中有枪杆子,洪秀全又能把他怎么样?石达开自己的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证的,洪秀全还要千方百计拉拢他。

在满清大兵压境,己方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石达开应该同洪秀全暂时结盟,靠拢在一起,一同对付强敌,而不是分道扬镳。

当年北方捻军并没有统一组织,虽有几十万人却一盘散沙,不足为患。即便如此,捻军的一些将领也知道和太平军联合的道理,一同对付满清。

就是因为捻军高级将领比较有战略意识,他们在太平天国灭亡以后又同太平军残部联合,转战多年才被清军打垮。

石达开足够聪明的话,就应该占据江西、浙江一部本不属于太平军的地盘,虽自立门户但至少形式上归属洪秀全指挥。

退一步说,太平天国最终要完,到时候石达开拉杆子走也不迟。

大家看看当年的刘备就很聪明,他带着几千人投靠刘表,被安置在新野。以刘备区区这点兵马,投靠刘表这棵大树以后,在新野盘踞了7年时间。

曹操不是畏惧刘备区区数千人,而是他同拥兵五六万的刘表站在了一起,就没那么容易对付。

所以,曹操是搞定了北方敌人,包括少数民族乌桓以后,等到刘表重病才南下进攻。

而刘备也很聪明,知道自己挡不住曹操大军,立即提前放弃新野走人,只是跑得不够快,这才在长坂坡遭遇失败。

石达开如果有足够的战略眼光,就应该学习刘备的作风。

但石达开的做法,却是错误的。

石达开后来的所作所为,是不同洪秀全玩了,试图自己开辟另一个天国。

但是,石达开应该明白几个道理,第一,他的部署虽多,但人家忠于的是太平天国,而不是石达开。一旦石达开自立门户,很多部署就不会同他一条心。毕竟天王洪秀全才是上帝之子,是政教合一的神秘人物,石达开充其量只是一个世俗的将领。

开始石达开率部游走于太平天国边缘,尚且没有同洪秀全彻底决裂时,部署尚且同他一条心。

但石达开率部脱离太平天国,他的很多旧部就离开了他。

一开始,诸如大将杨辅清之流直接划清同石达开的界限,接受洪秀全指挥。

要知道,杨辅清可是杨秀清的族弟,也同洪秀全有很大仇恨。他尚且选择洪秀全,其他人就更别说了。

到了南下作战连连失败的时候,朱衣点等将领更是直接脱离石达开北返,“万里回朝,共匡王室”。

他们拉走的石达开旧部,也有数万人,最终在江西铅山河口同李秀成会师。

由此, 石达开由于部署叛变,兵力越来越少。脱离洪秀全时,石达开号称有10万大军,到大渡河覆灭时只有三五千人而已。

第二,石达开应该明白,没有一个稳定的根据地,任何强悍的军队是难以生存的。

太平军之所以能够同清军对抗这么多年,同占据江南的根据地密不可分。

之前从广西到江苏的流动作战中,太平军损失是非常巨大的,高级将军也有多人战死。

好在当年南方各省腹地的清军多年没有打仗,战斗力极弱,加上当地对政府不满的农民、流民很多,可以大量补充太平军兵员,这才能够维持到占领南京。

石达开不愿意同洪秀全彻底翻脸,无法占据属于太平天国的地盘,自己开辟新天地又接连失败,再次成为流寇了。

成为流寇后最直接的表现是,军队战斗力急转直下。

宝庆战役中,石达开用尽全力攻打宝庆长达2个多月。

这么小的一个城市,石达开大军就是打不下来,还战死8000人,受伤不计其数,48个将领被俘,损失了大量元气。

通过宝庆战役可以看到,石达开已经难以在清军控制的核心地区站住脚,不足为患了。

资料中写得很清楚:石达开大军在湖南转战五个半月,虽然初期攻势凌厉,但未能攻占祁阳,武冈,没有后援基地,更没退路,终至孤军深入,粮草不济,士兵因长期作战而疲惫不堪。入湘后大量招募的天地会成员,根本不耐苦战,一战即溃,甚至不如左宗棠在湖南新募集的兵勇善战,原不能和训练有素的湘军匹敌,这是宝庆会战失败的根本原因。

此时的石达开,又犯了很多战略错误。

中国南方有很多三不管地区,几十个土匪拿着几杆枪,也能占山为王,同政府对抗。

如果石达开率部进入这些地区建立根据地,也是可以同清军周旋的。

然而,石达开的理想一直很大,不屑占领这些老小边穷地区,从广西最终进入四川。

在他看来,只要占领四川就可以像刘邦一样,最终建立争霸天下的基业。

这话没错,但也要看你有没有实力。

此时石达开大军战斗力剩下不到二三成,在广西同地方民团武装的战斗,也是连战连败。他的军队攻打庆远德胜镇附近的牛岩山寨,从1859年12月开始,使用了上万大军打了1个月,才勉强攻克,仅仅杀死了五六百团练士兵。

进入四川以后,石达开还是站不住脚,只能边战边走,最终到大渡河附近力量耗尽,被清军歼灭。

石达开的灭亡几乎是必然的,他犯了很多根本上的错误,实力也太弱了。

更多文章

  • 既然石达开的人缘不错,为何在他离开洪秀全时,没有几个人跟随他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石亚达,洪秀全,洪秀,李秀成,太平天国,韦昌辉

    1856年9月的一天晚上,杨秀清正在睡觉时突然脖子凉了,于是头掉了下来。原来韦昌辉偷偷让人将其除掉,这样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后来士兵在韦昌辉的指挥下对东王府展开屠戮,杀掉了任何和杨秀清有关的人,历史上称之为“天京事变”,于是太平天国开始走下坡路了。实际上杨秀清被杀的幕后主使就是洪秀全

  • 石达开留在四川大渡河畔的两个谜团,其中一个已经部分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涅槃说史标签:骆俊,石亚达,大渡河,太平军,李秀成,石达开,四川省,太平天国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英雄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十六岁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万马征战疆场,二十岁被封翼王,太平天国的将领们对石达开的谋略和胆魄都十分敬仰,1863年夏,他率领远征军三万余人转战到川西的大渡河畔,由于河水陡涨等原因,太平军被清军及民团、彝兵等团团围困,苦战月余不得出围,最终全军覆没。他本

  • 石达开背后的男人,太平天国真正的战神,牺牲后石达开彻底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石亚达,太平军,太平天国,清军,李秀成,曾国藩

    #头条创作挑战赛#太平军早期将领中,除了石达开,秦日刚之外,最能打的就属罗大纲了。罗大纲早年的情况资料很少,只是知道在他加入太平天国之前,就已经是一名天地会的成员。虽然民间少有关于他的资料,但是在清廷官府的资料库中却有着他的不少事迹。原来他是一名活跃在永安,荔浦一带有名的巨盗,专门掠夺往来商贾的财物

  •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他为什么不走泸定桥?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清军,石亚达,泸定桥,大渡河,太平军,洪秀全,石达开

    石达开之所以不走泸定桥,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他这边,他唯一的选择只有安顺场。01,石达开的出走,以及他为何要去四川。1856年九月,爆发了著名的天京事变,天王洪秀全为了夺回大权,密令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人返回天京,诛杀东王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与杨秀清都有矛盾,但石达开当时人在前线,无法及时

  • 石达开被处死后,剩下的太平军去哪了?大渡河边还有群人在感谢他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石亚达,太平军,清军,太平天国,洪秀全,清兵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历史上很多人,至今仍然活在人们心中,这其中就有一位人民英雄—石达开。加入洪氏集团有钱人家的孩子,要接受良好的教育,没钱人家的孩子,要早早学会营生。儿童时代的石达开,这两种生活都经历了。石达开出生在贵州一个还算富裕的农民家庭,不用为一日三餐操心,乐乐呵

  • 天京事变后,石达开有上中下三策,若选择中策,曾国藩就危险了!

    历史解密编辑:直证大史官标签:清廷,诗人,清朝,曾国藩,石亚达,太平军,洪秀全,石达开,科学家,书法家,太平天国,天京事变

    在太平天国诸多英雄人物中,石达开最为传奇!16岁受访出山,19岁统帅千军万马,20岁获封翼王,28岁逼得曾国藩要自杀,32岁成都英勇就义!可以说,石达开一生轰轰烈烈,体恤百姓拒绝卖国,所以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正因为石达开形象过于完美,所以世人都叹息他的死!然而,如果在天京事变

  • 石达开最愧疚之事,相信了一个人,却让2000兄弟死不瞑目!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清军,骆俊,石亚达,曾国藩,洪秀全,石达开,太平天国

    大家都知道,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中,最传奇的人物之一!16岁受访出山,19岁统帅千军,20岁获封翼王,24岁败曾国藩,32岁英勇就义!可以说,石达开一生轰轰烈烈,精彩无比,对百姓非常体恤,对西方拒绝卖国,所以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石达开有一件最愧疚的事情,就因为

  • 石达开带着5岁儿子与清军谈判,自己被凌迟,儿子的下场更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君山梵静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洪秀全,韦昌辉,清军,翼王,石达开

    鸦片战争后,面对巨额赔款,中国农民在更为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下走上了奋勇抗争的道路。1851年,农民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发动“金田起义”,定都南京,正式宣布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不仅在于它空前的规模,而是它具有以往的农民运动所不具有的新特点,属于

  • 血溅大渡河:翼王石达开的最后归宿,太平天国一代战神悲情落幕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太平军,清军,洪秀全,骆俊

    科甲巷内,翼王从容赴刑1863年6月24日 成都 午时三刻烈日当空,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偶尔拂过有气无力的风,也不过搅动起空气中的燥热,却无法带来一丝清凉。逼仄而破败的科甲巷内,人头攒动,负责警戒的清军如临大敌,围观的百姓也不敢喧哗,可怕的静默中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死亡气息。此时,阴森而厚重的监牢大门缓缓

  • 石达开:太平天国的奇男子

    历史解密编辑:全世界 原全历史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太平军,清军,洪秀全,曾国藩

    1863年6月27日,太平天国的奠基者之一石达开在成都慷慨就义,年仅32岁。石达开一生文武双全,少年统军,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中流砥柱。不仅他的同僚们喜欢他,即使是他的对手曾国藩、胡林翼等用兵为政的高手,也都对其评价颇高。不同于太平天国的其他封王杨秀清、韦昌辉等人,石达开对争权夺利之事毫不在意,迹近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