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在广西66:石达开有多能打,他的无敌鸳鸯腿怎么无敌法?

太平天国在广西66:石达开有多能打,他的无敌鸳鸯腿怎么无敌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 访问量:1914 更新时间:2024/1/2 3:39:18

挖掘鲜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太平天国在广西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太平天国风情!

《大桂平传奇》 小城故事多,但听我唱和。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

翼王悲歌十二:石达开的武功连环鸳鸯步(踢)有多无敌?

前言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阵营中,被人们广泛赞誉的人物,他短短的传奇一生,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或真实,或演绎,或故事,都广为流传。

他武功高强,尤其是“无敌鸳鸯腿”(连环鸳鸯步),鲜有对手。他还被誉为太平天国的“战神”,实力超群,在“天京事变”发生之前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无往不利。他为什么在人们口中的赞誉度那么高,被认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完美的形象”?

这都和他的人生不无关系。

1

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石达开出生在贵县(今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达开村)北山里一个比较富裕的农民家庭里。他的始祖原居广东省和平县,石达开的父亲石昌辉约在达开五至九岁时便已早逝。丢下了弱妻幼子,家庭境况大不如前。

在词条中,对他的身世只有寥寥几句讲解,更多篇幅都是讲的他在太平天国的经历。单是从词条里,是不足以让人们了解他的。从词条中可以看到,他家原来也是起码富农(小地主)的级别,不愁衣食的,只是因为父亲早逝才导致家道落,不得已,小小的石达开就接过家庭的重担。

但其实,家庭带给他的影响还是很深的,支撑着他从幼年成长到了青年。没有祖辈和父辈给予的家庭氛围熏陶,是不会让他成为后来赫赫有名的“翼王”的。

2

按照族谱介绍,石达开的祖先是江西人。随着南迁,到了广东广宁以石崇山开基为始祖(第一世)。

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有好几次大的移民潮,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就有因为各种原因(最主要是躲避战乱)而迁徙到岭南地区的望族和百姓。比如说衣冠南渡,胡妃之乱,这些人走的路线都差不多,就是从海上或者陆路从福建入的广东。

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入广西呢?

因为广西算是开发比较晚的地方,并且山地丘陵和森林密布的地形地貌对于中原来的人们来说,生存环境太艰苦了。广东则不同,有富饶的珠三角平原,是中原开发岭南的主要地区。从秦始皇南征岭南后设置南海郡开始,经过南越国的进一步开发,交通相对于广西只有五岭中的灵渠和潇贺古道这两条主要通道来说,便利多了。

3

石达开祖先入广西是由于康乾年间开始的“改土归流”。

那时候,由于不断南迁流入的人口和休养生息,使得广东人口出现几何级数猛增的局面。珠三角平原地就那么大,支撑不了那么多的人口生存需要,于是迫使石达开家族祖辈从第八世开始就一迁再迁。

先是从广宁迁往广东惠州府和平县,然后到了康乾年间,清朝廷为了有效管理广西这个边地,施行“改土归流”,广西那时候属于地多人少,也希望有人口来填充,于是有了一个“招徕”的策略吸引人口。就这样,石达开祖上从十一世开始就从广东惠州府和平县迁往贵县北山里那坡村。

别看字面上只是简单的迁徙,感觉不外乎就是把所有家当车拉肩挑背驮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那时候的迁徙之路可不是现在的高速公路或者国道,而是充满荆棘和凶险之路。迁徙自古都是家族式或者结帮拉派式结伴同行。因为走路不可怕,穷人嘛,不靠双脚靠什么?可怕的是匪贼横行,沿途山头众多,收过路财的,谋财害命的,杀人越货的,劫道者多不胜数。

如果没有毅力和武功傍身保护一家老小和财产,哪里还会有迁徙路上的安全?在迁徙的艰难逆境中,成就了人们顽强与精明求生存发展的优秀遗传基因。

4

到了贵县北山那坡村安顿下来就能安身了?

不断涌入的“来人”要生存,就要土地,就要替人家当雇农干活挣钱养家。一无所有,什么事都要从头做起。这就和本地“土人”发生矛盾了。俗话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你抢我土地,抢我活路,我自然是要跟你拼命的,不然只有饿死。

就这样“土来之争”爆发了,并且旷日持久。既然是械斗,就是要靠武力解决了,那就有了头破血流的事情发生。就这样,练武就成了生活里的必须项。不练武怎么保护村子不被入侵和家人不被欺负?

这些都是石达开练武的氛围和武功的功底来源,日常跟村中族人练武,拜师学艺等等。

5

靠帮人种田养家糊口,不过是杯酒车薪,石达开家从曾祖父开始贩牛卖酒。经过三代经营,到石达开出世时候,靠贩牛卖酒家里拥有了三十多亩田产,还建了宽敞明亮的房子,买了马当行脚,雇了长工帮种田。

重要的是,石达开的父母还送他到私塾读书。石达开的太公,爷爷和父亲脑瓜子算是客家人中聪明的代表了,能从长工变成小地主,实是人中豪杰。他们的待人接物对幼小时期的石达开起到了蒙的作用,加上私塾的读书学知识,也使得他开智明事理比较早。

家庭的变故加速石达开的成熟成长。他很小就知道怎样去面对社会现实,懂得负责任有担当。所以石达开比他的祖辈,父辈更出色,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脑瓜子更聪明,能干,富于创新意识。就拿贩牛来说,贩牛虽然利大但是成本也高,他人又小,一次不能驾驭和管理那么多的牛,他改为贩鸭,本小利大又便于管理,整几个竹篾编成的笼子,一个马车装个几大笼,真是好过赶一头牛,脚力慢不说,还费力。

换句话来说,他比东王杨秀清的起点要高!很难说要是杨秀清有石达开这样的出身,还能不能有太平天国的出现?

6

石达开是个练武奇才。

本来幼年时期练武不过是强身健体,最多也就是长大后保家护村时候出把力而已。但是,家庭变故迫使他小小年纪就要出门“跑江湖”,江湖险恶,不勤练武功怎么行?不然多少鸭都会被贼人抢走。

大多数人练武都是练祖先流传下来的固定模式套路。而石达开在跑江湖做营生的时候,接触的高手就多了,无数次的斗命狠杀对招实战中,使得他逐渐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套路,更是创造性地自创了被人传得神乎其神的“无敌鸳鸯腿”(连环鸳鸯步)。

石达开的这个“无敌鸳鸯腿”,就是现在影视剧《黄飞鸿系列》中的“佛山无影腿”灵感来源。

准确来说就是“连环踢”,能连续踢出多少脚,就看武者的下功夫深度和强度了。据说石达开可以“九脚连环踢”。一般人可能抵挡得住两三脚已经很不错了,连续八九脚,不说防御上已经乱得不成样子了,可能小命都难保。

7

石达开的“连环踢”之所以无敌,让人觉得是“无影脚”,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他的武术套路和策略。

石达开年纪小,跟人对打力气自然难以支撑他进行久战,他就发挥他的灵活性,都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首先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先给对手面部,尤其是眼睛来上一拳,影响其视力并激恼他。那些贼人很多都是莽夫,一般都是气急败坏要打回来,自己示弱后退。

一般劫道的都是在山区或者人林深人少之处,石达开自然是观察好地形,把对方引到对己有利的己高敌低的地形地方时,突然回身或者停步发力起脚,再连续马上跟着来第二脚,第三脚,很少有人能顶得过三脚。由于他不是要人性命,所以一般两脚就差不多了。两两为双,所以叫“鸳鸯腿(步)”。

除非是遇到亡命之人以命相搏的话,就不客气了,因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之下,客气就是不想活了。尤其是回旋连环踢(步),石达开的出其不意常常一下子就让对手蒙圈了,加上眼睛受伤,视线模糊,于是就感觉是无处不是腿。上下左右无处躲的感觉。就这样,无影脚的威名就出来了。

除了这样发挥“无敌鸳鸯腿”的威力。他还善于利用地形、马车,和阳光。被追时候就逆光跑,等快被追上时候就凭借马车的高度飞身跃起回击。这样使出“无敌鸳鸯腿”效果更佳。关键还在于石达开知书识礼,见好就收,通常来说不下死力,留人性命,是非分明果敢,这使他在小小年纪就能以武服众,以武而被尊为首。

8

石达开不以武凌人,有勇有谋,所以在贵县、桂平、平南这些他常游走贩鸭沽酒之地声誉极好,人称“石相公”。这也是他的名字被冯云山和洪秀全听闻的原因之一。

最后三顾那坡村,最终请得石达开出山,成就了石达开的不世传奇。而关于他的武功,《北平国术馆讲义》更将他与许宣平、达摩祖师、宋太祖、岳武穆、张三丰、戚继光、甘凤池等人并论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拳术名家。

这个评价就厉害了,只可惜清朝廷在太平天国败亡后大肆销毁各种对太平天国人物的正面记载,以致他作为武林高手在后世的名声远不能和以上诸人相比。就这样,石达开的功夫就只是成为一种传说了。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威叔《太平天国在广西》系列67!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叔,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更多文章

  • 石达开真的是想自立为王才离开太平天国的?其实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石亚达,太平天国,洪秀全,太平军,杨秀清,清朝,石达开,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古装剧

    一 在很多正史的书记当中都把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归结于石达开,很多史学家都认为是因为石达开的离开才导致太平天国四分五裂,最终使得湘军有机可乘。 当时石达开在天京之变后赶回去,并且受到天京很多官员的拥护,纷纷保举他为丞相,辅佐洪秀全治理太平天国。但是洪秀全疑心太重,似乎对刚回来的石达开不太信任,就没有采

  • 湘军悍将田兴恕打败石达开升官因凌迟洋人革职,儿子成清朝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石亚达,田兴恕,太平军,清军,清廷,骆俊

    晚清的时候,有一对父子很有趣,父亲是清朝的保护人,为了维持清朝摇摇欲坠的统治,曾经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屡立战功,统领的这支湘军灭掉了席卷江南的太平天国,挽救了大厦将倾的清朝,最后官至钦差大臣、贵州巡抚(相当于省长)、贵州提督(省军区司令),掌权一省军政大权,绝对的封疆大吏。而他的儿子却在灭亡清朝的武昌

  •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72年后一老秀才道出关键细节,助红军跳出重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石亚达,大渡河,红军,洪秀全,蒋介石

    夜谈古往奇事说在把红军围追堵截到大渡河地区时,蒋介石非常嚣张的叫嚣道:要把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为什么蒋介石会拿红军比石达开?本来一路都是通过船只过河的红军,为什么在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上,会选择看起来更加危险的抢夺泸定桥呢一位亲身经历过石达开兵败的老秀才,把这两个历史事件无声的联系在一起,并且帮助改变了历

  • 石达开父子同入清营,石达开被杀后,他的儿子后来做了清廷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石亚达,骆俊,清廷,清军,太平军,清兵

    且说,石达开远征军由米粮坝渡过金沙江,突破了长江防线,电闪雷击,攻克宁远所属的河西重镇,驻军樟木箐,准备奔袭成都。在樟木箐,当地居民赖由诚献策,说可经冕宁、大桥、拖乌、铁宰宰,渡大渡河,直袭成都。但是,天意捉弄,五月并非大渡河汛期,而当石达开到达大渡河边的当晚,“俄而阴云四合,日夜滂沱大雨,河水陡涨

  • 石达开被凌迟,但临死前偷偷藏起一支血脉,现在这个村子火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石亚达,清军,清兵,太平军,左军,将领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凡被俘获的天国将领,都依大清律,被凌迟处死,而且都有历史记载。凌迟之刑,惨烈无比,可有的还是死得痛快,有的就死得很凄惨。石达开(1831年-1863年)是太平军中最有能力的人之一。石达开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客家人。初封“左军主将翼王”,天京事变曾封为“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军

  • 石达开受寸磔之刑时为何一声不吭?不是他不想吭,是根本不能吭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石亚达,洪秀全,清军,之刑,寸磔

    不可置否,一个国家想要维持平衡稳定,势必需要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督促民众遵纪守法才能有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对于犯法之人,法律自然也会对此判处相应的刑罚。说到刑罚,就不得不联想到古代的“刑法”,与现代文明社会截然相反的是,古代的刑罚令人心惊,其残酷手段让人闻风丧胆。由于古代君主的专制,因此对于犯错误的

  • 翼王石达开之死:错过渡江良机,11位夫人无奈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石亚达,清军,太平天国,翼王,天京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的农民起义,但这些起义往往是开始的轰轰烈烈,结束得仓皇可叹。农民一向是最安分守己的,他们辛辛苦苦地为王朝添砖加瓦,但是统治者只顾着享乐,极力地剥削农民,若是再碰到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那么农民就更加没有活路,于是他们只能选择起义这条不归路。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有很多次,有名的也有很多

  • 石达开已经定下进入四川的决策,何如还要在湖南宝庆鏖战大半年?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石亚达,宝庆,太平军,清军,李秀成,胡林翼

    我在前天写过一篇《石达开“负气出走”时带走了多少人?都做了哪些拆台子的事呢》,辨清了石达开的出走并不是纯粹的“负气”,主要是避祸。这种避祸,又不是单一的撂挑子,其仍然以太平天国事业为重,出走是主动让出以天京中心的根据地,避免因“地盘”争端而造成内部矛盾激化。基于这,我们就不难理解石达开1857年5月

  • 石达开的功过是非:是否参与“诛杨密议”?率部出走责任在谁?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石亚达,杨密议,李秀成,太平天国,洪秀全,韦昌辉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金田首义诸王之一,具有卓越的军事才干和政治才能。年刚二十来岁,就已是太平天国叱咤风云的杰出将领。但他又是一位很有争议的人物。近年来,史学界不仅著文,而且还召开专题讨论会,对石达开的功罪进行深入探讨。尤其对以下几个问题,研究者们更是各执已见。是否参与了“诛杨密议”?1856年9月发生的

  •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石亚达,大渡河,太平军,清兵,洪秀全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自从脱离洪秀全之后,1859年和手下的高级将领制定了“南安决策”,制定了进军四川的战略方针。之后发动了规模巨大的宝庆会战,但是没有攻下宝庆,被迫退到广西。在广西边打仗,边休整。始终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攻打南宁又失败。石达开对于进兵四川一直念念不忘,不知道他为何对于四川如此钟情。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