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秀成畅谈2700位王爷:除了2人,其余都做不了大事

李秀成畅谈2700位王爷:除了2人,其余都做不了大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3984 更新时间:2024/1/24 22:45:15

1864年7月,忠王李秀成被俘虏,囚禁在两江总督府。应曾国藩之请,李秀成写下数万言《自述书》,讲述自己参加革命之具体经过,谈论太平天国事业之成败得失,还对2700多位诸侯王进行点评,是研究太平天国史的珍贵资料。册封2700位王爷,且还是世袭罔替(铁帽子王),也不知道洪秀全是怎么想。要知道,常用汉字也就3000多,洪天王还能册封2700位王爷,也是醉了。然而,在李秀成看来,这2700位王爷只有2人是王佐之才,其余都不是做大事的料,包括天王洪秀全。一起来看看。

01.天王洪秀全——冥顽不灵,不思进取作为一国之主,洪秀全在李秀成眼中就是一个冥顽不灵,不思进取,经常在关键时刻搞破坏的君主。例如,“天京事变”中,洪秀全不但没有及时发布诏书,承认事变合法性,还想让东殿、北殿、翼殿等实力派自相残杀,从而获得实权,最终导致灾难。为了制衡李秀成、陈玉成,洪秀全大量册封诸侯,导致军事指挥系统混乱,太平天国诸侯王形同军阀割据,最终被湘军各个击破。此外,洪秀全太迷信,一味靠天,不思进取,简直就是昏君。02.东王杨秀清——军事奇才,嚣张跋扈,政治头脑简单《自述书》谈到东王杨秀清时,李秀成起初评价很高:“天意化作此人,样样精通”,说东王就是军事奇才,太平天国能连续摧毁“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就是东王谋划之结果。但是,东王杨秀清过于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包括洪秀全在内的各“王”,基本都被杖责或威胁杖责,在公开场合打屁股。李秀成言:“威风张扬,不知忌讳”,后被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等联手干掉。

03.西王萧朝贵——作战勇猛无敌,谋略欠缺《自述书》谈西王萧朝贵,笔墨不多,但可以看出李秀成之态度。西王打仗最厉害,“冲锋陷阵,勇猛无敌,天下第一”,是绝对的开路先锋。但是,萧朝贵在谋略上不行,独自率2000兵马奔袭长沙,还亲自到第一线指挥战斗,结果被小兵一炮打死了。此时,萧朝贵与杨秀清在争夺军事领导权,出发时还想让东王第一时间派出增援部队,但东王延迟发兵。萧朝贵阵亡后,杨秀清才从郴州出发,拖了差不多一个月。04.北王韦昌辉——小聪明而已,不是大智慧韦昌辉是金田起义的最大赞助商与合伙人,没有韦家雄厚的财力支持,金田起义也许要推迟几年,甚至根本就玩不起来。《自述书》中,李秀成对北王的评价就是:“有急变之才,见机灵便”,却不是大智慧。太平天国各王中,北王受杨秀清欺负最多,经常被打屁股。但是,北王能够隐忍,等待机会,然后联合天王洪秀全、翼王石达开,一起干掉东王。可惜,韦昌辉报仇心切,没料到洪秀全、石达开会充当“吃瓜群众”。韦昌辉只顾着杀死东王杨秀清(上帝代言人),而不考虑后果,将自己陷入被动,最终被天王大卸八块,充当牺牲品。

05.翼王石达开——表面文武双全,但是大格局不行后人眼中的太平天国“战神”,翼王石达开在李秀成眼中就是:“表面上是文武双全,实则没大格局,目光太短浅。”《自述书》中,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是战略盟友,一起密谋诛杀杨秀清。“天京事变”爆发时,翼王石达开先是坐山观虎斗,后则公开偏袒东王余党,斥责北王滥杀无辜,想以此收买人心,结果韦昌辉非常恼火,杀了翼王一家。后来,石达开不顾天国安危,带走10万精兵,独自外出创业,结果连战连败,被凌迟处死。06.燕王秦日纲——忠心耿耿,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追随燕王秦日纲东征,李秀成在军事上崭露头角,开始独当一面。对于这位老上司,李秀成评价很低:“忠勇信义,但并无才情”,说秦日纲忠心可嘉,作战也勇猛,但是头脑太简单,没有政治智慧。“天京事变”爆发时,韦昌辉让他杀东王余党,他直接充当操刀手;韦昌辉让他追杀石达开,立刻率兵追击;洪秀全让使者建议他暂缓追击,秦日纲则徘徊不前。领导让干啥就干啥,结果石达开回京辅政时,与洪秀全达成交易——诛杀秦日纲,否则拒绝回京。

07.英王陈玉成——年轻热情,但过于意气用事《自述书》中,李秀成对自己这位藤县老乡的评价是,陈玉成年轻热情,是绝对的好朋友、好兄弟,但过于意气用事,结果中了叛徒奸计,被凌迟处死。1857年、1859年、1860年,手中兵力有限的忠王李秀成陷入三次危机,多次被清军围攻,处境很危险。此时,只要李秀成发出求援信,陈玉成则第一时间带兵前来帮忙,且充当主力,与对手猛烈厮杀,很够义气。但是,陈玉成太年轻,不知道保存实力之重要性,又太任性,结果被苗沛霖诱捕,受凌迟处死。08.安王洪仁发、福王洪仁达——草包中的草包《自述书》中,李秀成对洪秀全的这两兄弟是一顿讽刺、痛骂,说他们是草包中的草包,是祸害太平天国的人渣,“既无才情,又无算计,还贪得无厌,搜刮民脂民膏。”军政能力不行就罢了,还不顾太平天国事业,在京城作威作福,任意霸占民田、民宅、民女,俨然如同强盗。天京被湘军围困时,城内缺乏粮食,洪仁发、洪仁达不但不想着如何购买粮食,还对购买粮食回来的商人征收重税,结果再也没人愿意运输粮食,城内粮荒更严重。天京即将陷落时,洪仁发、洪仁达则公开掠夺市民财产,也是醉了。

至于剩下的王爷,李秀成更是看不上眼,如章王林绍璋是草包,护王陈坤书是害群之马,匡王赖文鸿太残暴,等等。《自述书》中,忠王李秀成直言:“无能、无才、无功,乃至贿赂之辈,皆封王。”可知,这2700位王爷,还真不是做大事的料,没有王佐之才能。那么,谁才是王佐之才呢?李秀成认为,只有2位王爷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第一位,就是南王七千岁冯云山,李秀成言:“谋业立国者乃南王,前期做事皆南王”,说冯云山才是太平天国之真正缔造者。南王冯云山不但才华过人,还非常谦虚谨慎,为了大局可以自我牺牲,绝对是干大事的料。此外,冯云山是理性主义者,可以将拜上帝教转型,使之融入儒家,从而争取知识分子支持。事实上,冯云山也是这么做了,只是被洪秀全坏了好事。

南王冯云山是王佐之才,这无可争议。那么,还有一人是谁呢?就是忠王,也就是李秀成本人。《自述书》中,李秀成对自己评价很高,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还能坚持八年抗战,主要得益于李秀成之努力。可惜,忠王李秀成说自己运气不好,生不逢时,没能遇见贤明君主,否则定有大作为。参考书目:《李秀成自述》

更多文章

  • 曾国藩听不懂李秀成的客家话,用纸笔进行审讯,那些纸条后成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罗尔纲,咸丰,同治

    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南京,获太平天国首脑人物之一忠王李秀成。表面上,曾国藩是对李秀成非常不屑的,称之为“忠逆”。内心深处,曾国藩却极其看重李秀成这名对手,称之为“名王”。得知李秀成被擒的当晚,曾国藩惊喜若狂,夜不成寐,赋诗作庆,诗云:平吴捷奏入甘泉,正赋周宣六月篇;生缚名王归夜

  • 李秀成供词为什么到60年代才公开?因为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听讲堂标签:慈禧,诗人,清朝,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曾国荃,书法家,科学家,太平天国

    清朝末年,列强用大炮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深陷苦难,沦为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华夏大地顿时充满哀悼。在这种绝境中,人们看不到世间的希望,只能求助于神佛。在洪秀全“宗教拜神”的指导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奠定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外来势力的干涉和农民起义本身的局限性,太平天国

  • 李秀成为何解救不了天京,难道25万太平军,打不过1万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左都护卫标签:宋军,李秀成,士兵,太平军,天京

    在太平天国大决战的时候究竟是何原因,使拥有25万大军的李秀成竟然连天京都解救不了?那时候天京仅仅被3万的湘军围困,其中还有一万多人是刚来的新兵。因为在那时在江南一带发生了大型的传染病瘟疫,以至于最后使很多人死亡。就连包围天京的湘军也是如此,也因为这次的瘟疫使士兵的军力大量的削减,除去患者以及久病不愈

  • 为何曾国藩要修改李秀成的自供状?被慈禧知道这件事,他就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曾国藩,李秀成,慈禧,左宗棠,太平天国,胡林翼

    在中国历史上,太平天国历时14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1864年6月,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将领忠王李秀成被俘,写下数万字的自供状,追述自己的经历和太平天国的历史;但曾 国藩拿到这自供状时,花了几天时间修改后才上报朝廷,并把原件藏起来,且不顾清廷要求把犯人押解上京的旨

  •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与忠王李秀成之间有哪些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听风月满佳人标签: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天国,韦俊

    一、因为太平军将领韦俊北上渡江的问题,陈玉部与李秀成部为此发生了小规模火并。1856年9月韦俊为太平天国镇守的武昌遭到清军围困,等待翼王石达开来援。不巧这时突然爆发太平天国高层互相残杀的“天京事变”,导致太平天国无人来援。后武昌断粮,信息不通,韦俊麾下的太平军将士饥疲但依然坚守。这年12月,官文(当

  • 李秀成指挥三十万太平军发动雨花台之战,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良辰奈何美景标签:李秀成,太平军,雨花台,太平天国,曾国藩,张国梁

    第一,他的失败可以用曾国藩一句话来概括,“城中群酋受封,至九十余王之多,各争雄长,苦乐不均,胜不相贺,败不相救。”平常作战,这些新封的王爷各自在自家战场,李秀成指挥起来还是比较从容。可是,当把他们聚集在天京这么一个芝麻小地,同是王爷,李秀成这个忠王已经失去了之前的约束力和支配力。压制他们必然会引起他

  • 李秀成临死前以为,有黄文金在,就可复兴天朝,但他的愿望落空了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李秀成,黄文金,太平军,太平天国,曾国藩,陈玉成

    陈玉成、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两人曾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浦口大战等一系列战略性胜利。茅家琦先生在《太平天国通史》中说:“李秀成是主要决策者,陈玉成则是主要实施者,陈、李联合是太平天国全军大团结的实力基础。”王戍笙在《太平天国运动史》中也说:“陈、李两人是太平军后

  • 名将不世出,忠王李秀成以一己之力,为太平天国续命八年

    历史解密编辑:听风月满佳人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续命八年,清军,洪秀全,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古装剧

    “这时年轻的军事天才李秀成发起了一系列战役,关键时刻让太平天国起死回生,延迟了天国政权的垮台。这时年轻的军事天才李秀成发起了一系列战役,关键时刻让太平天国起死回生,延迟了天国政权的垮台。湘军和淮军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不断壮大,出身于这两支军队里的许多将领,后来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实际上已

  • 自述书:石达开、陈玉成写几百字,为何李秀成能写几万字?

    历史解密编辑:拥有你全世界呀标签: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自述书,太平天国

    对于太平天国将领,无论是投降、俘虏,清朝一般都是凌迟处死,也就是常说的割千刀,非常残忍。处死之前,清朝大都要求他们写下《自述书》,也就是“供状”,以便了解太平天国军政情况。其中,李秀成《自述书》最为出名,9天之内写下五万字,被曾国藩删改后还有三万字左右,这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之珍贵资料,学者多有引用。

  • 被俘后,李秀成为何最后没有被凌迟?慈禧、慈安为何放弃凌迟他?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李秀,慈禧,清廷,太平军,李秀成,清军

    清代,“凌迟”并非正刑(不列入法典之中),而是皇家的私刑。也就是说,凌迟只有皇帝才能下令执行,其他人是无权下令执行的,违者等同谋逆。所以,曾国藩是无权决定李秀成是否受凌迟之刑。当然,有专家称李秀成是曾国藩擅自下令杀害的。而曾国藩之所以要直接越过朝廷,那么急不可耐的,就擅自杀掉李秀成,是因为曾国藩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