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秀成为何被俘?1962年曾国藩曾孙抛出重磅史料,揭晓被俘真相

李秀成为何被俘?1962年曾国藩曾孙抛出重磅史料,揭晓被俘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磁场 访问量:2210 更新时间:2023/12/17 9:11:53

1850年,洪秀全发布团营令,将会众营编成伍,组成太平军与清军展开战斗,开始了与清廷的武装对立,初以“太平”为号,后建国号“太平天国”,“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些事情的真相隐藏在不可测的地方,人们为了探求事实的真相百思不得其解。也总会有一些人,终其一生,内心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事情,他们将其当做内心的依靠,生存的动机。而时间在指尖溜走,推着人们渐渐走向真相的那端,太平天国忠李秀成为何被俘?1962年曾国藩曾孙抛出重磅史料,揭开被俘真相。

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反抗运动,他的初衷是反抗黑暗统治,建立太平天国。这虽然是一场失败的起义,过程以及结果过于理想化,终是没有能力逃脱现实的残酷,但这场农民运动涌现了无数家喻户晓的将领。

出生在广西藤县的李秀成就是参加这项活动的一员,并且还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干力量之一。李秀成并不是一个口碑极佳的领导人,他备受争议,所以也就有了“忠王不忠”的说法,忠王指的就是李秀成。他在运动后期中,没有坚定自己的立场,变节投降。

在太平天国作战中,出师不利疆域逐渐缩小,被湘军苦苦相逼,李秀成带兵出征,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一筹莫展。1864年,湘军攻破城墙入关。李秀成在紧急关头,带着洪天贵出逃,但是在逃跑过程中,身份暴露,被湘军截获。

李秀成是湘军的眼中钉肉中刺,因为他杀死了很多湘军大将,所以在湘军首领见到李秀成以后便扬言要杀了他,幸好在湘军大臣的劝说之下没有立即处死李秀成,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温柔相对,让李秀成写下天平天国的详情,并投降。

要知道落入湘军手中的大将几乎都是凌迟处死,而李秀成却在有意无意地透露着他们想要的答案,维持自己的生命。曾国藩曾记录,李秀成在狱中洋洋洒洒写下三万六千余字,详细地交代了天平太国的详细事宜,事情巨细到每个领导人的特点,他还表示只要不伤害自己的生命,就会召集四方天平天国将士,让他们均来投降。

在众多被俘虏的将士口中清军并没有获得有用的信息,李秀成是天平天国的领导人之一,全程参与了太平天国的相关事宜,他对其中的程序可以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所以他对于湘军来说更有价值,虽然李秀成最后的结局也并不好,运往北京后被就地处死。

但是在牢狱之中的那段生活,却是李秀成英名尽毁的一段时间。在狱中他急于逃脱,所以在写罪状的时候,写得很快,用了八九天的时间,就写了不到六万余字。但是这其中的内容,并没有完整地呈现给朝廷,而是经过了曾国藩与赵烈文的删改,最后呈现给朝廷的只有两万七千多字。

李秀成写的那篇证词,多是回顾了天平天国的得失,并没有涉及太多军事政治事宜,但是这其中却隐藏着巨大秘密。曾国藩为了哄骗李秀成说想与他和谈,他害怕这件事会被别人大做文章,就将其删除了。还有就是太平天国赢得民心的现状、李秀成对于淮军的不满以及洪秀全的真正死因。曾国藩要这份供词的目的就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功绩,所以将那些不利于自己的舆论给删去了。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首脑,他对于太平天国的详情知道得很是详细,因此反映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小秘密。在证词之中他就表示了自己对洪仁的不满,认为他并不足以加封王位。李秀成对于曾国藩是欣赏的,也是认可的。他提出的购买洋人枪支自卫也得到了曾国藩的一致认同,那么曾国藩为什么最后又将李秀成处死呢?

1962年,曾国藩曾孙揭露了重要史料,原来李秀成劝解曾国藩称帝,而曾国藩并没有答应。但他怕李秀成进京以后拿此事来大做文章,给自己招来大祸,就将他杀了。证词被删减,那些秘密也就无人知晓,那份真正的证词上到底记录着什么,不得而知。

参考资料:

《太平天国》

更多文章

  • 李秀成畅谈2700位王爷:除了2人,其余都做不了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秀成,洪秀全,石亚达,韦昌辉,太平天国,冯云山

    1864年7月,忠王李秀成被俘虏,囚禁在两江总督府。应曾国藩之请,李秀成写下数万言《自述书》,讲述自己参加革命之具体经过,谈论太平天国事业之成败得失,还对2700多位诸侯王进行点评,是研究太平天国史的珍贵资料。册封2700位王爷,且还是世袭罔替(铁帽子王),也不知道洪秀全是怎么想。要知道,常用汉字也

  • 曾国藩听不懂李秀成的客家话,用纸笔进行审讯,那些纸条后成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李秀成,曾国藩,太平天国,罗尔纲,咸丰,同治

    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南京,获太平天国首脑人物之一忠王李秀成。表面上,曾国藩是对李秀成非常不屑的,称之为“忠逆”。内心深处,曾国藩却极其看重李秀成这名对手,称之为“名王”。得知李秀成被擒的当晚,曾国藩惊喜若狂,夜不成寐,赋诗作庆,诗云:平吴捷奏入甘泉,正赋周宣六月篇;生缚名王归夜

  • 李秀成供词为什么到60年代才公开?因为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听讲堂标签:慈禧,诗人,清朝,李秀成,曾国藩,洪秀全,曾国荃,书法家,科学家,太平天国

    清朝末年,列强用大炮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深陷苦难,沦为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华夏大地顿时充满哀悼。在这种绝境中,人们看不到世间的希望,只能求助于神佛。在洪秀全“宗教拜神”的指导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奠定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外来势力的干涉和农民起义本身的局限性,太平天国

  • 李秀成为何解救不了天京,难道25万太平军,打不过1万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左都护卫标签:宋军,李秀成,士兵,太平军,天京

    在太平天国大决战的时候究竟是何原因,使拥有25万大军的李秀成竟然连天京都解救不了?那时候天京仅仅被3万的湘军围困,其中还有一万多人是刚来的新兵。因为在那时在江南一带发生了大型的传染病瘟疫,以至于最后使很多人死亡。就连包围天京的湘军也是如此,也因为这次的瘟疫使士兵的军力大量的削减,除去患者以及久病不愈

  • 为何曾国藩要修改李秀成的自供状?被慈禧知道这件事,他就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曾国藩,李秀成,慈禧,左宗棠,太平天国,胡林翼

    在中国历史上,太平天国历时14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1864年6月,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将领忠王李秀成被俘,写下数万字的自供状,追述自己的经历和太平天国的历史;但曾 国藩拿到这自供状时,花了几天时间修改后才上报朝廷,并把原件藏起来,且不顾清廷要求把犯人押解上京的旨

  •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与忠王李秀成之间有哪些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听风月满佳人标签:陈玉成,李秀成,太平天国,韦俊

    一、因为太平军将领韦俊北上渡江的问题,陈玉部与李秀成部为此发生了小规模火并。1856年9月韦俊为太平天国镇守的武昌遭到清军围困,等待翼王石达开来援。不巧这时突然爆发太平天国高层互相残杀的“天京事变”,导致太平天国无人来援。后武昌断粮,信息不通,韦俊麾下的太平军将士饥疲但依然坚守。这年12月,官文(当

  • 李秀成指挥三十万太平军发动雨花台之战,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良辰奈何美景标签:李秀成,太平军,雨花台,太平天国,曾国藩,张国梁

    第一,他的失败可以用曾国藩一句话来概括,“城中群酋受封,至九十余王之多,各争雄长,苦乐不均,胜不相贺,败不相救。”平常作战,这些新封的王爷各自在自家战场,李秀成指挥起来还是比较从容。可是,当把他们聚集在天京这么一个芝麻小地,同是王爷,李秀成这个忠王已经失去了之前的约束力和支配力。压制他们必然会引起他

  • 李秀成临死前以为,有黄文金在,就可复兴天朝,但他的愿望落空了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李秀成,黄文金,太平军,太平天国,曾国藩,陈玉成

    陈玉成、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两人曾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浦口大战等一系列战略性胜利。茅家琦先生在《太平天国通史》中说:“李秀成是主要决策者,陈玉成则是主要实施者,陈、李联合是太平天国全军大团结的实力基础。”王戍笙在《太平天国运动史》中也说:“陈、李两人是太平军后

  • 名将不世出,忠王李秀成以一己之力,为太平天国续命八年

    历史解密编辑:听风月满佳人标签:李秀成,太平天国,太平军,续命八年,清军,洪秀全,太平天国(2000年电视剧),古装剧

    “这时年轻的军事天才李秀成发起了一系列战役,关键时刻让太平天国起死回生,延迟了天国政权的垮台。这时年轻的军事天才李秀成发起了一系列战役,关键时刻让太平天国起死回生,延迟了天国政权的垮台。湘军和淮军在与太平军的作战中不断壮大,出身于这两支军队里的许多将领,后来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实际上已

  • 自述书:石达开、陈玉成写几百字,为何李秀成能写几万字?

    历史解密编辑:拥有你全世界呀标签: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自述书,太平天国

    对于太平天国将领,无论是投降、俘虏,清朝一般都是凌迟处死,也就是常说的割千刀,非常残忍。处死之前,清朝大都要求他们写下《自述书》,也就是“供状”,以便了解太平天国军政情况。其中,李秀成《自述书》最为出名,9天之内写下五万字,被曾国藩删改后还有三万字左右,这是研究太平天国历史之珍贵资料,学者多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