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准噶尔为何这么抗揍,康熙两次大败噶尔丹为什么没能平定西北?

准噶尔为何这么抗揍,康熙两次大败噶尔丹为什么没能平定西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秀才吃瓜 访问量:1997 更新时间:2024/1/15 20:04:46

导读:其实这个也好解释,准噶尔此时已经由原来的部落转变成为了一个汗国的国家机制。而噶尔丹不过是这个汗国的首任君主。即使噶尔丹大败甚至说被杀掉,只要准噶尔的疆土政权还在运转;只要准噶尔汗国的对外政策没变,那么肯定会在新的君主的带领下和清朝站看斗争。这就决定了双方不是一两场局部战役就可以有结果的,必然会进入长期的的过程。事实上却是如此,双方随着君主的更迭;战争跨越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耗费了七十年的时间才最终平定西北。

清准战争爆发的背景

自从噶尔丹建立准噶尔汗国以来在大清忙于平定叛乱的时刻采取远交近攻的方式迅速吞并蒙古诸部,甚至吞并漠北喀尔喀部。这下噶尔丹的兵锋都抵到大清的心脏上了,对于心高气傲的康熙皇帝来说那是无法忍受的。必须发起反击,于是康熙御驾亲征亲率大军征缴噶尔丹。

康熙和噶尔丹大的战役有两次:乌兰布通之战和昭莫多之战。这两次战争进行得都非激烈,乌兰布通可以说是清朝的主场。而昭莫多战役准噶尔则是以逸待劳,但是经过激烈的战斗,甚至包括火炮和火枪的热火器的攻击最后都是清朝获得了胜利。清朝胜在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富庶的钱粮,但是准噶尔汗国也不是软柿子并不可能因为这两场战役的失利就造成政权的崩溃。双方的战争终于还是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准噶尔无法因康熙两次战争的胜利被迅速平定的原因

准噶尔不是一个部落,是一个成建制的汗国。这样有庞大战略纵深的游牧汗国不会因为一两个败仗就会崩溃。只要汗国有持续统一的对外政策的指导,那么无论是在那个可汗的领导下都可以进行持续的反击。

1、准噶尔汗国完美的继承了蒙古游牧政权来去如风的以精锐骑兵为主的作战方式。但是严苛的环境也造就了优秀的悍不畏死的骑兵队伍。常备军约6万左右的精锐骑兵是准噶尔汗国的根本。比如噶尔丹征服喀尔喀蒙古时仅仅就带了三万精锐骑兵。这样的军队来去如风,如果真不想打正面的歼灭战,凭借清军是无法彻底围歼的。况且骑兵作战来去如风并且没有步兵的掣肘,所以很容易在于清朝军队的作战中形成局部的兵力优势。当清军大部围剿时,准噶尔骑兵可以迅速远遁脱离战场,让以步兵为主的清朝军队徒叹奈

清朝虽然也是以骑射起家,但是到康熙时期八旗已经堕落了。清军更多的还是依靠庞大的步兵。这在准噶尔的精锐骑兵面前很难彻底歼灭对方。除非你能迫使对方决战才能依靠庞大国力慢慢耗死对方定胜负。

2、准噶尔游牧汗国的性质以及庞大的国土战略纵深导致了其战法是以运动战为主。这样的战法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因为准噶尔还不像中原的清朝政权一样有州城府县的定居生活。准噶尔是游牧方式:财富是牛羊可以移动,在茫茫草原中赶着就走了。况且准噶尔有庞大国土的战略纵深,不怕你清朝占领国土。除非你步步为营,否则一个出其不意准噶尔的起兵就会冲出来把你打的稀里哗啦。

3、准噶尔汗国虽然是游牧政权,但是并不迷信快马弯刀。而是与时俱进在火枪和火炮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装备,并且非常的先进而是可以在马上完成骑射的燧发枪。根据《准噶尔汗国史》的记载,准噶尔不但通过贸易购买火器并且还通过对外战争(对俄罗斯和中亚)俘虏的工匠开矿铸造火器。这部分工匠有些来自欧洲,所以铸造出来的火器很先进。反观清朝军队还坚持认为以骑射武勇为主的落后的作战方式。所以这也是准噶尔不能迅速平定的原因之一。

4、西北辽阔且恶劣的环境不利于清朝的后勤保障。当时的西北地区非常的贫瘠(当然绿洲和水草丰美的草原除外),清朝在这片土地上作战庞大的军需后勤是个很大的问题。这个我们可以参照《雍正王朝》中年羹作战的时候,军需粮草都需要从全国富庶的中原地区汇聚到陕甘地区。然后供应西北清朝的平叛大军,在这么遥远的且没有现代运输方式的情况下长久的依靠人力和畜力运输粮草对清王朝是个极大的考验。这都几乎抽空的清王朝,所以这也是准噶尔不能迅速平定的原因之一。

小结:

综上所述,准噶儿就不是康熙通过两次战役的胜利能够平定的了。所以准噶尔和清朝的战争持续了三代帝王70年的周期。

标签: 康熙准噶尔尔丹平定清朝汗国

更多文章

  • 历史战争:康熙皇帝一举平定噶尔丹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噶尔丹,尔丹,清军,平定,清廷,准噶尔部

    明末清初,蒙古族分为三部: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厄鲁特,蒙古分为和硕特、准噶尔、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其中准噶尔部势力最强,其先后兼并了土尔扈特部以及和硕部的牧地。噶尔丹执政时,准噶尔部势力更强。随着准噶尔势力不断膨胀,噶尔丹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此时,沙皇俄国也正疯狂扩张,为了侵

  • 康熙时期鳌拜、三藩、郑经、噶尔丹、沙俄为什么没有一起动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郑经,噶尔丹,康熙,鳌拜,沙俄,清朝

    我们可以从时间线上,来看看康熙搞定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公元1669年,康熙八年,康熙在索额图等人的帮助下,擒拿鳌拜,至此,14岁的康熙皇帝正式亲政。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皇帝顺利平定三藩。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皇帝派遣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出兵台湾,击败郑氏集团,正式收复台湾岛。公元

  • 三次被父亲康熙所伤的蓝齐儿,因和亲而嫁给噶尔丹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噶尔丹,蓝齐儿,康熙,李光地,孝庄,太后

    蓝齐儿本是康熙帝的爱女,但却被迫嫁给了康熙帝的仇人葛尔丹,在其逐渐爱上葛尔丹后,又眼睁睁看着葛尔丹被康熙下令射杀,最终伴着悲伤和怨恨度过余生。蓝齐儿,是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一个角色,在剧中,蓝齐儿是康熙帝的爱女,从小就在疼爱呵护中长大,因此也就造就了她讨人喜欢的性格,再加上本身就贵为大清格格,可以

  • 噶尔丹未做好内部团结工作便与清朝对抗,最终服毒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噶尔丹,清朝,沙俄,康熙,皇太极,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对于清朝而言,百年清准战争是很难打的。清圣祖自己就曾经三次亲征准噶尔的噶尔丹。经过百年交锋,准噶尔终于败在了清朝手下。噶尔丹作为准噶尔的首脑,率先和清朝开战,不过就是因为自己内部都没弄稳定,导致自己兵败服毒自尽。噶尔丹打不过清圣祖是正常结果。准噶尔汗国的地盘很大,但那只是表面。论综合实力,准噶尔与清

  • 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的来自蒙古草原的枭雄噶尔丹到底有多大能耐?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噶尔丹,康熙,尔丹,雍正,沙俄,乾隆

    如果熟悉明史的人都会知道明朝在明英宗时期发生过土木堡之变,在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瓦剌部也先所生擒,也先由此名震中原。而康熙时期三次亲征的噶尔丹正是绰罗斯·也先的嫡系后人,噶尔丹所建立的准葛尔汗国就是在统一了原蒙古瓦剌部也就是卫拉特部的基础之上。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历史上的噶尔丹究竟是怎样的人

  • 清准昭莫多之战,一代枭雄噶尔丹走向末路

    历史解密编辑:去看秦始皇陵标签:清军,汉军,康熙,大军,噶尔丹,孙思克,小说家,昭莫多之战

    乌兰布通之战对准噶尔军造成的伤亡,远没有回师撤退路上爆发的瘟疫和饥饿导致的减员那么大。同时,策旺阿拉布坦趁着噶尔丹远征的时机引兵偷袭科布多,留守噶尔丹大本营的阿奴夫人和丹津鄂木布以下大批部众被俘。1691年初,当噶尔丹率领仅剩的数千残兵败将,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科布多大本营时,映入他眼帘的是一片残破

  • 康熙时期鳌拜、三藩、郑经、噶尔丹、沙俄为什么没有一起发难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郑经,噶尔丹,康熙,鳌拜,沙俄,清朝

    我们可以从时间线上,来看看康熙搞定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公元1669年,康熙八年,康熙在索额图等人的帮助下,擒拿鳌拜,至此,14岁的康熙皇帝正式亲政。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皇帝顺利平定三藩。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皇帝派遣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出兵台湾,击败郑氏集团,正式收复台湾岛。公元

  • 清朝版图为什么比明朝大那么多?这就要从噶尔丹和准噶尔汗国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夏虫欲饮冰标签:噶尔丹,清朝,准噶尔汗国,清廷,明朝,康熙

    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比对过明朝和清朝的版图,如果大家对此有过对比,就能够发现清朝在巅峰时期的疆域版图比明朝大了很多,而谈到清朝版图为何比明朝大那么多的原因时,就不得不提到历史上的一个人和一支势力了,他们对于清朝版图的增加尤为重要,那就是噶尔丹和他的准噶尔汗国。噶尔丹出身卫拉特蒙古(漠西蒙古)显赫的绰

  • 三藩叛乱时如果吴三桂联合准噶尔汗噶尔丹夹攻大清,结局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吴三桂,尔丹,准噶尔,清军,康熙,平定

    所谓“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继茂和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后由耿精忠承袭,他们于顺治年间被派驻云南,广东,福建三地,在清军南下期间他们对于击败农民军和南明政权做出过重要贡献。然而依靠三藩力量平定天下的清朝,却打算“过河拆桥”,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这一下子触到了

  • 黑龙 | 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史实考

    历史解密编辑:明清史研究辑刊标签:康熙,尔丹,清朝

    清朝康熙皇帝三次亲征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这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著名事件。中外史家从不同角度考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提出各自的学术观点。由于史料原因,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局限于概括性叙述,缺乏深入细致的考论。笔者近年发文探讨康熙帝首次亲征和第二次亲征,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新史料,研究取得了—定的进展。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