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让清朝急着结束中俄谈判,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噶尔丹到底凭什么

让清朝急着结束中俄谈判,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噶尔丹到底凭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贪吃的骆驼 访问量:2664 更新时间:2024/1/25 1:29:19

公元1689年,康熙皇帝在两次挫败了沙俄的南侵之后,命大臣索额图等人和沙俄谈判,并最终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这个在后世被认为平等的条约,其实并不太公平,因为康熙割让了部分土地。那么康熙明明在战场上打赢了,为什么还会签下明面上有些吃亏的条约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沙俄玩了文字游戏,索额图等人被坑了,也有人说,这是因为康熙当时急于和沙俄休战,因为他有更重要的敌人要处理。相对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要更靠谱一点。

那么当时是什么样的敌人,会让康熙大帝急于签订割让土地的条约“求和”呢?

这个敌人叫葛尔丹,当时是蒙古准格尔部的首领。提起准格尔部可能大家有点陌生,不过提起他们的前身瓦刺,可能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因为这支蒙古联盟曾经俘获过明朝的皇帝。

后来随着女真的崛起,和沙俄的侵蚀,瓦刺慢慢从华夏的北部往西溃退分散,其中的一部分就慢慢衍变成了后来的卫拉特四部,准噶尔部又是这四部中的一部。,准噶尔部自从自己独立门户之后,话事人几乎就都是噶尔丹家一族。

到了葛尔丹父亲巴图尔当首领时,准格尔部已经发展得颇具规模,巴图尔在位时,还做了两件事,第一是促成了《喀尔喀—卫拉特法典》的修订,这个法典既然由巴图尔这个首领主持修订,自然这部法典的核心,就是巩固他们家族对部落的统治。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法典中明确规定,以前蒙古人信奉的萨满教,被更有利于上层的喇嘛教取代了。

巴图尔在位时做的第二件大事,是积极和沙俄沟通,希望借助沙俄之手摆脱他们对清廷的“依赖”。

据一些史料记载,噶尔丹虽然不是巴图尔的长子,但是因为噶尔丹从小就聪慧过人,而且出生后不久,就被喇嘛教认定为活佛转世(这里面的水分不知道有多大)。所以巴图尔打算让噶尔丹继承他的位置。但是噶尔丹不是一般聪明,他深知,要想在准噶尔部站住脚,不能光靠他爹的喜欢,还要有足够的实力,毕竟在部落中,信奉的不是“仁义礼智信”,而是相信丛林法则。

不过噶尔丹长大了一点之后,并没有留在部落中和哥哥们争功,而是跑去当了喇嘛。噶尔丹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可以避开直接的纷争,另一方面他还有更深的谋算。他当时可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去洗涤心灵了,而是直接投在了五世达赖喇嘛门下。

这个五世达赖喇嘛也不是一般人,他曾协助四世达赖喇嘛推翻了,曾经在当地占据主导的另一教派,并颠覆西藏历史上最后一个贵族的统治政权藏巴汗王朝,从此开新的时代。五世达赖喇嘛接过四世达赖喇嘛的衣钵时,他实际上已经成了当地的实际话事人。

由此可见,噶尔丹当年不是去修身养性的,而是去找靠山的。因为噶尔丹聪明地选择了暂时离开是非之地,所以噶尔丹就把位置传给了第五子僧格。因为僧格的威信不足以服众,所以僧格继位以后,准格尔部内部就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僧格也被同父异母的兄弟杀害。

因为僧格的儿子策妄阿拉布坦当时还小,所以部落中的一些人就向在西藏已经有了一定势力,且非常受五世达赖喇嘛看好的噶尔丹求助。噶尔丹当年跑去出家,本来就不是打算一辈子陪着青灯古佛,所以一看机会已经到了,立刻带领自己这些积攒的力量,以及收拢的僧格的余部开始为兄报仇。

因为噶尔丹背后有五世达赖喇嘛支持,他本人又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所以很快他就搞定了内部家族的事,并勉为其难的还俗,然后成了准噶尔部的新话事人。

噶尔丹本人就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再加上五世达赖喇嘛也希望通过他的发展,来牵制已经建国的大清,所以噶尔丹在继位后,并没有安分的在家过日子,而是今天打的小部落,明天吞并个小部落,一点点的扩充着自己的实力。

噶尔丹父亲在位时,没有和沙俄达成深度合作,到了他哥哥在位时,还和沙俄差点彻底闹翻。但是等到噶尔丹继位以后,他迅速和沙俄达成了一些预定,从而从沙俄获得了武器等方面的支持。

当时的噶尔丹要钱有钱,要武器有武器,再加上噶尔丹的聪明才智,所以准噶尔部崛起得非常迅速。

据记载,公元1679年,正当康熙和吴三桂等三藩打得正激烈的时候,噶尔丹突然被五世达赖喇嘛的授予了“汗”的称号,而根据当时的规定,噶尔丹只能称台吉不能称汗。因为汗这个称号是属于成吉思汗家族的,如果清廷允许他称汗,那就会让他迅速在蒙古人中形成巨大的号召力。

而当时清廷的北境是交给蒙古人帮忙看守的,清廷为此连长城都荒废了,如果让噶尔丹有了巨大的号召力,那么清廷北境的蒙古长城,可能就会变成蒙古再次南侵的桥头堡。但是当时的康熙实在腾不出手来,所以只是谴责,但并没有进行实际上的阻止。

清廷的一时无奈,让噶尔丹变得得寸进尺,开始在沙俄以及五世达赖喇嘛的支持下急速扩张。噶尔丹的快速发展让康熙非常忧心,因为如果不搞定噶尔丹,会带来非常巨大的影响:

首先,噶尔丹的创业之路和女真很像,如果清廷任由它发展下去,那么噶尔丹对清廷不光是一个威胁,他们是有可能颠覆清廷的;

其次,如果不把噶尔丹搞定,那么他背后的五世达赖喇嘛怎么办,他是可以影响西藏大部分地区的,如果任由他们肆无忌惮的崛起,那么西北就岌岌可危,从中原往西北打,就像从南往北打,而从西往东打,就像从北往南打,这个后果懂得都懂;

第三,沙俄有南侵的野心,他们走东北会受到清廷的迎头痛击,可如果噶尔丹给他们开后门,那么后果将不可设想,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考虑,噶尔丹都必须要打,且要打到爬不起来才行;

所以基于上述原因,康熙不得不在谈判中吃点明亏,赶紧腾出手来教训噶尔丹,并不得不坚持把噶尔丹彻底打趴下为止。

标签: 噶尔丹康熙尔丹沙俄清廷僧格

更多文章

  • 准噶尔为何这么抗揍,康熙两次大败噶尔丹为什么没能平定西北?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康熙,准噶尔,尔丹,平定,清朝,汗国

    导读:其实这个也好解释,准噶尔此时已经由原来的部落转变成为了一个汗国的国家机制。而噶尔丹不过是这个汗国的首任君主。即使噶尔丹大败甚至说被杀掉,只要准噶尔的疆土和政权还在运转;只要准噶尔汗国的对外政策没变,那么肯定会在新的君主的带领下和清朝站看斗争。这就决定了双方不是一两场局部战役就可以有结果的,必然

  • 历史战争:康熙皇帝一举平定噶尔丹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噶尔丹,尔丹,清军,平定,清廷,准噶尔部

    明末清初,蒙古族分为三部: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厄鲁特,蒙古分为和硕特、准噶尔、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四部。其中准噶尔部势力最强,其先后兼并了土尔扈特部以及和硕部的牧地。噶尔丹执政时,准噶尔部势力更强。随着准噶尔势力不断膨胀,噶尔丹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此时,沙皇俄国也正疯狂扩张,为了侵

  • 康熙时期鳌拜、三藩、郑经、噶尔丹、沙俄为什么没有一起动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郑经,噶尔丹,康熙,鳌拜,沙俄,清朝

    我们可以从时间线上,来看看康熙搞定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公元1669年,康熙八年,康熙在索额图等人的帮助下,擒拿鳌拜,至此,14岁的康熙皇帝正式亲政。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皇帝顺利平定三藩。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皇帝派遣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出兵台湾,击败郑氏集团,正式收复台湾岛。公元

  • 三次被父亲康熙所伤的蓝齐儿,因和亲而嫁给噶尔丹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噶尔丹,蓝齐儿,康熙,李光地,孝庄,太后

    蓝齐儿本是康熙帝的爱女,但却被迫嫁给了康熙帝的仇人葛尔丹,在其逐渐爱上葛尔丹后,又眼睁睁看着葛尔丹被康熙下令射杀,最终伴着悲伤和怨恨度过余生。蓝齐儿,是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一个角色,在剧中,蓝齐儿是康熙帝的爱女,从小就在疼爱呵护中长大,因此也就造就了她讨人喜欢的性格,再加上本身就贵为大清格格,可以

  • 噶尔丹未做好内部团结工作便与清朝对抗,最终服毒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噶尔丹,清朝,沙俄,康熙,皇太极,金庸笔下角色,小说家

    对于清朝而言,百年清准战争是很难打的。清圣祖自己就曾经三次亲征准噶尔的噶尔丹。经过百年交锋,准噶尔终于败在了清朝手下。噶尔丹作为准噶尔的首脑,率先和清朝开战,不过就是因为自己内部都没弄稳定,导致自己兵败服毒自尽。噶尔丹打不过清圣祖是正常结果。准噶尔汗国的地盘很大,但那只是表面。论综合实力,准噶尔与清

  • 让康熙御驾亲征三次的来自蒙古草原的枭雄噶尔丹到底有多大能耐?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噶尔丹,康熙,尔丹,雍正,沙俄,乾隆

    如果熟悉明史的人都会知道明朝在明英宗时期发生过土木堡之变,在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瓦剌部也先所生擒,也先由此名震中原。而康熙时期三次亲征的噶尔丹正是绰罗斯·也先的嫡系后人,噶尔丹所建立的准葛尔汗国就是在统一了原蒙古瓦剌部也就是卫拉特部的基础之上。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历史上的噶尔丹究竟是怎样的人

  • 清准昭莫多之战,一代枭雄噶尔丹走向末路

    历史解密编辑:去看秦始皇陵标签:清军,汉军,康熙,大军,噶尔丹,孙思克,小说家,昭莫多之战

    乌兰布通之战对准噶尔军造成的伤亡,远没有回师撤退路上爆发的瘟疫和饥饿导致的减员那么大。同时,策旺阿拉布坦趁着噶尔丹远征的时机引兵偷袭科布多,留守噶尔丹大本营的阿奴夫人和丹津鄂木布以下大批部众被俘。1691年初,当噶尔丹率领仅剩的数千残兵败将,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科布多大本营时,映入他眼帘的是一片残破

  • 康熙时期鳌拜、三藩、郑经、噶尔丹、沙俄为什么没有一起发难呢?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郑经,噶尔丹,康熙,鳌拜,沙俄,清朝

    我们可以从时间线上,来看看康熙搞定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公元1669年,康熙八年,康熙在索额图等人的帮助下,擒拿鳌拜,至此,14岁的康熙皇帝正式亲政。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皇帝顺利平定三藩。公元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康熙皇帝派遣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出兵台湾,击败郑氏集团,正式收复台湾岛。公元

  • 清朝版图为什么比明朝大那么多?这就要从噶尔丹和准噶尔汗国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夏虫欲饮冰标签:噶尔丹,清朝,准噶尔汗国,清廷,明朝,康熙

    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比对过明朝和清朝的版图,如果大家对此有过对比,就能够发现清朝在巅峰时期的疆域版图比明朝大了很多,而谈到清朝版图为何比明朝大那么多的原因时,就不得不提到历史上的一个人和一支势力了,他们对于清朝版图的增加尤为重要,那就是噶尔丹和他的准噶尔汗国。噶尔丹出身卫拉特蒙古(漠西蒙古)显赫的绰

  • 三藩叛乱时如果吴三桂联合准噶尔汗噶尔丹夹攻大清,结局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吴三桂,尔丹,准噶尔,清军,康熙,平定

    所谓“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继茂和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后由耿精忠承袭,他们于顺治年间被派驻云南,广东,福建三地,在清军南下期间他们对于击败农民军和南明政权做出过重要贡献。然而依靠三藩力量平定天下的清朝,却打算“过河拆桥”,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这一下子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