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顾太清:与纳兰容若齐名,诠释了女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顾太清:与纳兰容若齐名,诠释了女人最好的生活状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绿说故事 访问量:3907 更新时间:2023/12/6 20:40:34

她清秀温婉,才华绝世,出身罪臣之家,却不媚权贵,无一丝骄矜习气。

她情笃相甚,以词相和,却蒙冤被逐,尝遍世态炎凉,不为窘迫所困。

她历经情殇,寄思于词,在人情冷暖中,心怀一份炽热滚烫,看花开花谢,体味别离新知。

最后,命运反转,她安详对待苦难,用平淡之心安守晚年,忧众生之苦,寄同情怜悯之心,获得了人生的超脱。

岂为平生偏爱雪,为人间留取真眉目。

她就是满族第一女词人,女性小说家顾太清。

冒天下之大不韪,得一段旷世良缘

顾太清出身钟鸣鼎食的显赫之家,满族镶蓝旗人,曾祖父是康雍乾三朝元老鄂尔泰

她三岁时受祖母开蒙,被许免去缠足,且常以男儿装扮示人。同时,年幼的太清凭借着天资慧敏,逐渐显示出诗词方面的天赋与才情。

奈何,因祖父陷入字狱一案,家道颓然倾倒。她不得不跟随父亲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

11岁时,父母病故,流落至江南的太清被姑父姑母收养。从宦门之女到“罪人之后”,人生的大起大落早已让她尝尽了世间百态。

繁华落尽,但诗情盛名还在。太清的词句古灵精怪,偏又豪气骤生,在江南闽秀文坛中堪称魁首。

一首《江城子》,更是让她词名鹊起:

晓妆慵,忒愁侬。燕子来时,红雨已濛濛。尽有春愁衔不去,无端底,是游蜂。

因姑母是荣亲府的福晋,她因此得以有机会常在王府走动。一次欢宴之上,太清与荣亲王的孙子奕绘相识,诗词可嘉、容貌清丽的她颇得奕绘可心。

一个是风华正茂的少年郎,一个是才华出众的佳女子,两人互相唱和,渐生情愫。

奕绘情深一片,想纳太清为侧福晋。然而,罪臣之后没有资格入皇家玉牒,如桎梏般的封建礼仪让一对痴情人从此分隔两地。

回到京城的奕绘为爱人千般谋划,动用了所有关系,只为能够接太清到京城相依相守。

而太清在姑苏城忍看冬去春来、花谢花落,执着守候十年之久,终于在26岁那年等到心上人接她回京。

不是所有的等待都有回报,但因为爱了,所以她愿意等。幸好,奕绘来了。

于是,太清豪不犹豫地放弃了满族姓氏,假冒荣亲王府包衣之女,降为奴仆,报宗人府,改姓为顾。

这对才子佳人冒着触犯皇室禁忌的风险,冲破了世俗的舆论压力,最终走到了一起。

婚后,志趣相投、相知相悦的夫妇俩,亦好结交同好,府上常常宴请文友,日夕酬唱,共话诗情。而他们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亦情人,二人经常秉烛夜读,评史论道,谈诗论画。

奕绘出诗集《明善堂集》,太清便和《天游阁集》;奕绘撰《南谷樵唱》,太清便和《东海渔歌》,俩人赋诗唱和,极尽琴瑟和谐之乐。

虽名为妾室,奕绘对太清绝对是以真心托付,施尽一生宠爱。正室夫人因病离世,奕绘亦不再纳妾,只有太清一人陪伴在侧。

女人只有选择与命运抗争,将人生的决定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才能摆脱出身的羁绊,放下卑微和束缚,才会有爱的勇气和生活的希望。

聪明的女人都懂得,真正的幸福不能等命运来安排,而要靠自己去争取和守护。

你只有拿起那一把追逐幸福的钥匙,去开属于自己的幸福之门,才能拥有最真实的幸福。

中年被逐家门,立志不作可怜红颜

9年的婚姻生活,温柔缱绻。顾太清少年时期的不幸被奕绘的深情一一治愈。

奈何天妒良缘,奕绘突然身染重疾,短短一个多月后,便撒手人寰。

痛失所爱的她一时悲伤难抑,沉默寡居,只能寄情笔下,回味往日美好时光,写下:“九泉寄语须相待,独坐挑灯泪满巾”。

华年失夫的太清,无不引人侧怜,不少文人墨客纷纷前来以诗相慰,消解太清心中的切肤之痛。

而在这些密友中,大文豪龚自珍也成了顾太清家中的常客。虽身居官位,可他灵逸而深峻的诗词,深得太清喜爱。

一首“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更像是表达了她对爱人的无限眷恋深情,以及对子女的哺育之情。

在古代,惜才爱才之人,终究躲不过世人的评说,更何况她还是一介女流之辈。

“一骑传笺朱邸晚,临风递与缟衣人。”谁曾试想过,龚自珍的这首诗将太清又一次逼了命运的悬崖边。

究竟谁才是“缟衣人”,暗度揣测之间,许多背地里心怀不满之人,将诗中的比喻当成了讨伐太清的绝佳武器。

众人眼中的“凿凿铁证”,香艳炙口,亦假亦真,使得身处舆论漩涡中的二人无力招架,却也有口难辩。

常以一袭白衣随性而为,品行一向端庄素洁的太清,明知自己不会在意这样的非议,却终被流言蜚语所伤,终被王府所不容而驱逐出门。

求智求才的她,也许未曾想到过,经历了世间沉浮,才明白诗词赋予人生的真正意义。

纵然提笔立就,辞藻灿烂,也无法修复世俗的偏见。

顾太清含冤被逐出王府,生活顿时陷入了窘迫,她只好变卖金钗,在郊外租了几间破旧的屋子,安置好几个年幼的孩子。

遭遇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之后,太清的词褪去了清新稚嫩的外壳,而有了脱胎换骨般的沉郁内核。

前人曰: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语。破败不堪的生活,并没有打消她对生活的信心,痴爱诗词的她邀请满汉的才女集结联吟诗词,且命名为秋红吟社。

在她的带领下,一群志同道合的女子们走出了深闺大院,她们琴弦互伴、饮酒流觞,开设社课,为中国古代女性文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如太清在《苍梧谣》中所说:“淡扫花枝待好风,瑶台种,不作可怜红”。

有的人面对生活的泥沙,只会无力地陷入其中,无法逃离。而有的人却将粗粝的沙石孕育成珍珠,成为生命里最精彩的日子。顾太清就是后者。

生命可以随心所欲,但不能随波逐流。

只有承受住生活的风暴,拥有海的辽阔和胸怀,才能镇得住波涛汹涌,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一番磨炼一重关,悟到无生心自闲

浮生若梦,世事如云。

坎坷清贫的生活,让太清拥有了淡然和从容,也更加专注于诗词的精进。

此时,她的诗词再没有如寻常女子那样慨叹落花流水无情,反倒增添了大丈夫般的坚定与豪迈。

她常以梅花自比,在《入塞o盆梅》中写道:“洞天深处护冰姿。蜂不知,蝶不知”。

不附庸他人,气格俊爽的太清,人生自有洒脱,岂肯一身才华,与谄媚构陷之辈同流。

虽屡遭文字所伤,太清却始终不改初心,运笔不辍。女儿出阁之时,她还敦敦教诲:“女红倘有暇,切勿废书篇”。

太清察微知著、睿智深邃的心志,使她对万事万物皆有了更加细致的观察,再平常的生活,她都过得饶有趣味,通透豁达。

顾太清的一生,虽为满洲贵族,却因遍尝世间疾痛,对百姓忧苦体会深刻,铭感于心。

尚武的满民族习性和内忧外患的时代格局,彰显出了她强烈的入世情怀。她提笔写下:“逢人便问君乡里,传闻几处干戈止,但愿秋霖洗甲兵”。

身为弱女子,心忧天下事,历尽尘世苦,却始终保持着对世界的亲善和关怀。

烟波流转,岁月漫漫,命运仿佛对这个女子起了怜悯之心。

因奕绘与正妻之子病逝,王府需太清之子继承门楣,在被逐出家门20多年之后,太清与子女重回府邸,颐养天年。

晚年的太清体弱多病,双目失明,但始终不离诗书,于79岁安然离世。濒临之际,她告知子女:“生同衾,死亦同穴。”安然离世的她,葬于房山之荣府南谷奕绘之侧。

一个女人倾尽毕生的才华,耗尽思念之度,终将与爱的人魂守相依。顾太清,也许真的无憾了。

真正爱一个人,会丰盈自己的内心,依靠坚定的信仰,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无畏追求,才能在岁月长河里,照亮每一寸的时光。

一个人倘若被物欲和名利之欲所束缚,反而失去了人性的自由,被生命的枷锁所禁锢。

不迷茫,不依附,有自尊,这才是一个女人应有的底气。

顾太清的一生,只做自己的主角,从不愿做别人的注脚。

她经历丧夫和冤屈之殇,却始终坚守自己的本心,不屈服亦未声张,而是用精神的超脱和异样的风采,为世人留下一幅幅经久流传的诗篇。

“一番磨炼一重关,悟到无生心自闲。探得真源何所论,繁枝乱叶尽须删。”

爱而不惑,哀而不怨,失而不念。真正见过世面的女人,温和有力量,沉稳有内涵。

面对泥沙俱下的生活,学会宠辱不惊,看淡世事沧桑,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内心才会安然无恙。

走过冷暖的岁月,感知生命的厚重,做一个为自己而活的人。

更多文章

  • 读了纳兰容若的3段情史,我再也不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了

    历史解密编辑:瓜瓜拍段子标签:纳兰容若,康熙,明珠,选梦词,顺治,容若

    康熙十六年十月初四深夜,偌大的大清重臣明珠府邸万籁俱寂。人们都已经睡下了,而在后花园一株海棠树下,一个面容清秀,满脸泪痕的青年男子,正蹲在那里,把一张张写满漂亮的毛笔字的白纸,投进面前的火盆中。随着火焰的升腾,纸片瞬间化作飞蝶,围绕着男子依依不舍地盘旋着,久久不肯离去。见此情景,男子越发哭的肝肠寸断

  • 纳兰容若的一首相思词,原来相思也可以这么美,似暖流般直达心底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大雁,思念,荼蘼,清朝,声乐,相思词,艺术家,古典乐,纳兰容若,纳兰性德

    纳兰容若是一个像玉一样温暖的男子,他的心思是如此的细腻,他的词也是那样充满柔情直达人的心底。纳兰的诗词从来都是细腻如玉,他从没有像肆意粗鲁的表达过自己的情感,一直像一个谦谦君子一样。这样的纳兰让人心生怜悯,让人心疼,上天怎么舍得让这么温柔细腻的男子心生不悦呢?可上天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纳兰也不可

  • 有一种伤感叫纳兰容若:短暂的一生爱过3个女人,最后都离他而去

    历史解密编辑:壹线故事汇标签:康熙,江南,选梦词,纳兰容若

    康熙十六年十月初四深夜,偌大的大清重臣明珠府邸万籁俱寂。人们都已经睡下了,而在后花园一株海棠树下,一个面容清秀,满脸泪痕的青年男子,正蹲在那里,把一张张写满漂亮的毛笔字的白纸,投进面前的火盆中。随着火焰的升腾,纸片瞬间化作飞蝶,围绕着男子依依不舍地盘旋着,久久不肯离去。见此情景,男子越发哭的肝肠寸断

  • 纳兰容若:他的文字,是数百年来最美的情书,总有一句,惊艳到你

    历史解密编辑:心情励志美文标签:康熙,富贵,纳兰容若,最美的情书

    如若你看多了清朝的小说与电视剧,能被评选为翩翩公子的,绝对是纳兰容若。那个温润如玉、能文能武的少年,无论是他所生活的年代,亦或者是现世,痴情于纳兰容若的女子绝对不在少数。纳兰不仅留下了众多清丽又哀绝的诗词,其实他本人本来就是一个传奇。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拥有这泼天富贵,无论是容貌或者是才情,都堪称完

  • 纳兰容若最深情的一首秋雨词,令人心疼!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秋雨,纳兰容若,雨声,风月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 教他珍重护风流。 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 珠帘四卷月当楼。 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一场秋雨一场寒。每年秋雨落时,听着窗外簌簌的雨声,就会想起海子那句,“雨是一生过错,雨是悲欢离合”。秋雨,仿佛总有唤醒尘封已久

  • 纳兰容若最美的8首词,道尽人世悲欢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纳兰容若,明月,康熙,柳絮,苏轼,温暖,纳兰,纳兰性德,清朝,声乐,古典乐,艺术家

    “春风鬓,少年心……梦百转,离别轻,蓦然回首,才被思念惊醒”。一曲《山水又一程》,毫无预兆地将我们的思绪,带回到三百多年前,想起了那个连名字都极美的纳兰容若。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子呢?显赫高贵的身世,他有;怀抱珠玉的才气,他亦有。清之一朝,乃至于说五百年来,如果非要评选出一位完美的贵公子形象,他都可

  • 顾太清:龚自珍的绯闻女友,与纳兰容若齐名的清代女词人的情与志

    历史解密编辑:讲不完故事标签:顾太清,龚自珍,纳兰容若,奕绘,悼亡诗,台湾清治时期,纳兰性德,二战

    顾太清(1799年2月9日-1877年12月7日),清朝著名女词人。亦称西林太清。满洲镶蓝旗人。西林觉罗氏。名春,字子春,一字梅光,号太清。与纳兰性德(即成容若)齐名,有“满洲词人,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谓,为满洲女词人之冠,被誉为“清代的李易安”。窗外的落雨初歇,风拂过柳枝,燕子在空中剪出一道

  • 纳兰容若的至交好友姜宸英,取法于唐兼融汉魏,挽救清初单调书风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康熙,清朝,姜宸英,董其昌,朱彝尊,科学家,古典乐,纳兰容若,纳兰性德

    姜宸英,“康熙四大家”之一、清代前期帖学的代表人物、“江南三布衣”之一。工诗文、书画,清人郑羽逵《宸英小传》称其“书法钟、王,尤入神品”。姜宸英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充满传奇。他虽为布衣,却是著名词人纳兰容若的至交好友。在纳兰容若故去后,他与几位文友将纳兰的词作加以搜集整理,编印成册,取名为《纳兰

  • 康熙十五年,一场“考编”改变了纳兰容若的人生轨迹……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纳兰容若,康熙,进士,纳兰,皇帝,清朝,纳兰性德,声乐,古典乐,艺术家

    ▲ 资料图片公元1676年,康熙十五年,一场殿试改变了纳兰容若的人生轨迹。进士二甲第七名,一个极高的名次。纳兰容若长舒一口闷气——他的“翰林梦”,终于要实现了!出生于豪门深院,惯看政治风雨的他,并不向往权力。但他也有自己的抱负:进入翰林院,成为当朝大儒,一代文宗。这是个迟到的结果。三年前,纳兰容若已

  • 诗魂叶嘉莹:和纳兰容若同姓,出身末代贵族,一天到晚都在念诗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叶嘉莹,纳兰容若,念诗,诗词,王国维,诗歌

    叶嘉莹和纳兰容若同姓,叶姓就是从“叶赫那拉”来的。纳兰容若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词人,叶嘉莹在对诗词的感悟上深得祖上精髓,作诗“我与纳兰同里籍”。祖父当过进士,父亲北大毕业,是一名翻译。母亲是一名教师,宽厚慈和,不失干练。叶嘉莹阴历六月出生,六月是荷花的生日,因此小名就叫“荷”,父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