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带着面具上战场,传奇将军狄青竟然比岳飞还冤,都是文人惹的祸?

带着面具上战场,传奇将军狄青竟然比岳飞还冤,都是文人惹的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琳讲故事 访问量:4855 更新时间:2024/2/20 8:49:52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是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对敌人的痛恨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就是这样一位满心报国的将士,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的故事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但我们所不知道的是,在北宋,还有一位和岳飞遭遇相似的武将——狄青

一、犯人出身的狄青,凭借战功青云直上

狄青这个人的出身已经不可以用普通的社会地位低下来形容了,他是因代兄受过成为罪犯而被充军。狄青在军队中的表现十分出色,每次上阵杀敌都极为拼命,与一般士兵不同的是,他总是头戴青铜面具,弄乱自己的头发,张牙舞爪地冲向敌军。两军对垒,一方军队出其不意,就如狄青这样,会给对方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可能也正因如此,狄青屡屡获胜。

狄青上阵杀敌时的形象

狄青在上阵杀敌时表现得异常勇猛。在一次战斗中,狄青浑身上下被敌军中伤八处。在这样的情况下,狄青仍然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直到把敌军击退才罢休。在创造了这样的英雄事迹后,狄青成了军队中的大红人,士兵们都十分佩服敬爱他。由于他脸上有刺字,将士们尊敬地称他为“面涅将军”。后来,面涅将军名声越来越大,甚至西夏的军队都十分惧怕他,一听是面涅将军的军队来袭,就不战而退。

除了军中的将士和来犯的敌军,还有一个人十分重视狄青,就是当朝皇帝宋仁宗。宋仁宗听说狄青的英勇事迹后,迫不及待地想要召见他。然而仁宗召见了几次,都没有见到狄青的面。因为前方战事吃紧,狄青一刻也抽不开身。仁宗实在是“思念成疾”,便派画家亲自到前线给狄青画像。狄青的画像成了仁宗的珍爱之宝,被挂在宫殿内日日观赏。

《清平乐》狄青

战争终于结束了,在宋仁宗马上就可以见到狄青的时候,广西又突发叛乱。狄青再次挂帅出征,不费吹灰之力就平息了叛乱。在此之前,由于仁宗对狄青的喜爱,狄青已经接连升官。此次又凯旋而归,帮助皇帝于危难之间,仁宗决定任命狄青为枢密使。枢密使在宋代可是宰相之一。此消息一出,群臣骚动。这就为后来的灾祸埋下了隐患。

二、成为文臣攻击的对象

群臣再怎样激愤,都抵不过仁宗下达的死命令,狄青还是去枢密院上任了。在日常工作中,狄青没有了皇帝的庇佑,免不了受大臣们欺负。其实在狄青还未担任枢密使的时候,就已经饱受文官们摧残。

《清平乐》宋仁宗

一向好脾气的韩琦都在大庭广众之下骂狄青,原因是什么呢?仅仅是因为狄青给被韩琦抓起来的战友求情。狄青求情道:“这是一位好儿郎。您抓他怕不是有了什么误会。”韩琦原本就十分鄙视武将,现在狄青又称武将为好儿郎,真可谓是火上浇油。韩琦一怒之下破口大骂狄青,还将那位将士给处死了。韩琦对待文官和武官的态度可谓是云泥之别:一位小官吏失手打碎了韩琦珍爱的玉环,韩琦非但没有责怪他,还宽慰他说:“没事不用害怕,玉环迟早会有碎的一天。况且你又非有意而为之。何罪之有?”管中窥豹,由此可见狄青在当枢密使之后日子的艰难。

《清平乐》韩琦

日常处理工作时,下官们来找狄青签署工作都是命令式的语气;平时见了面,对狄青招呼都不打一声,只有在签署名的时候,才跟狄青说两句话。史书中记载,狄青偶尔工作迟到,官吏们便严厉指责他,丝毫不顾忌这个领导的颜面。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大将军,曾在战场上威风凛凛,骁勇善战,如今遭此屈辱,会作何感想?即使心中有再多的痛楚,狄青也无人申诉。狄青在枢密院内如履薄冰谨小慎微地工作,之前不愿让他任枢密使的大臣们仍没有闲着。他们从狄青身上实在是挑不出毛病,就想到了造谣,编排狄青会像朱温代唐那样取宋而代之。

《清平乐》狄青

三、文臣设计除掉狄青

谣言是怎么流传起来的呢?这还要从狄青在后院祭奠祖先开始说起。

狄青祭祀祖先的时候为祖先燃烧纸钱,火焰太大火光冲天。周围的百姓还以为发生了火灾,便向官府报了警。消防员到了现场后,发现并没有火灾,狄青耐心解释后,这番闹剧才收场。不知怎么的,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在百姓的传言中变得越发离奇。流传最广的版本是,狄青原本是天上神仙,现在每天晚上会在家里发功修炼。由于之前狄青在战场上的光辉事迹早已传遍全国,人民都十分崇拜这位大英雄,因此才有了这样的传言。

人们对狄青发功的传言,本质上还是出于对他的敬爱。可是,对于那些不怀好意的官员们来说,这可是大好时机。文官们将狄青的发功与朱温代唐时的征兆联系在一起:相传朱温出生时,天降异象,火光冲天。大臣们紧紧咬住这一点不放,逼迫宋仁宗罢黜了狄青的枢密使一职。在这场政治斗争中,狄青注定了不可能嬴。狄青生不逢时,他错生在了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宋朝是文人的天下,哪怕是一个在边境抵御外敌取得了极大功勋的将领,都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在朝廷的文官们看来,取得这样的功绩还比不上一个状元郎。

文史君说

文治武功,各有优劣,文臣和武将,就如皇帝的左膀右臂,不可偏废。重视武将的发展,不限制他们的权力,就很有可能导致如同唐末藩镇割据那样的祸乱。然而宋朝,为避免这一现象再次发生,就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极度打压武将,军队战斗力低下,使得宋朝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失败。虽然宋朝在文化方面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没有武将们保卫边疆,这样的朝廷会很快灭亡,即使不灭亡,也只是苟延残喘地活着。

如果说岳飞的死体现了宋高宗的昏庸无能和苟且偷安,那么狄青的死就是体现了整个宋朝的悲哀。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推崇中庸之道,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把握好度,做得恰到好处,才能取得成功。前段时间,网上关于文科生误国的言论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位博士在他的论文中写道,中南亚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影响,原因是文科生太多。显然,这位同学并没有真正明白国家强大发展,文理缺一不可。希望大家要平等地对待文科生与理科生,不要像宋朝和那位同学一样,产生偏激的思想,否则会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参考文献

(元)脱脱等编:《宋史·狄青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

(元)脱脱等编:《宋史·岳飞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

王嘉:《由狄青之死看宋朝的命运——读<宋史·狄青传>有感》,《人民司法》2016年第15期。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标签: 狄青岳飞韩琦宋仁宗

更多文章

  • 狄青为宋朝立下大功但因宋朝崇文抑武遭到猜忌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狄青,岳飞,宋仁宗,宋朝,宋太祖,宋军

    令西夏军闻风丧胆的战神狄青,蹲过监狱、脸被刺字,8次中箭都没事,却在49岁被吓死。他死得太冤,冤到让人想起来就心痛。狄青是宋仁宗时期赫赫有名的战神。和他同时代的名人,还有一个,叫包拯。狄青的一生,实在太过曲折,也非常励志,只是,他的结局太戏剧化,让人想起来就忍不住心痛。狄青并非名门出身,他和许多人一

  • 评书演义故事, 狄青为何沦落为“白脸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小宝说说标签:狄青,狄龙,奸臣,宋朝,赵德芳,杨文广,杨排风,穆桂英,评书演义

    在北宋背景的各种版本评书演义里,狄青也是少年英雄,带领一批少年英雄抵御西夏战功赫赫,娶得鄯善国?公主?,回朝?被?宋仁宗?封为?平西王?,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狄青出身寒门,孤苦无依。他姑姑狄氏早年被选为皇家秀女,一入宫深似海,从此没有消息。宋真宗把狄氏赐给八王赵德芳,从此狄氏成为八王南清宫

  • 大将狄青问何仙姑,此去平蛮,能不能擒获贼首?何仙姑说,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走丢了标签:何仙姑,狄青,大将,宋仁宗,平定

    宋代曾敏行《独醒杂志》一书中,载有北宋大将狄去广西平蛮,路过永州时,请当地异人何仙姑预测战事结果一事,战后结果证明,何仙姑预测的很正确。这让狄青非常信服。那位朋友说了,这个何仙姑是”八仙“中的何仙姑吗?这个倒也不敢确定。也可能不是,因为当时,当地人只知道这位仙姑的预测很神,但是当地并没有说起与其他各

  • 古代名人智慧:狄青过犹不及治狂士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狄青,韩琦,仁宗,大喜,名士,宋朝,手下人,古代名人智慧

    最低成本的自我投资就是阅读——北宋仁宗年间,陕西安抚使韩琦主持抵御西夏军务。那韩琦重视人才,效仿“战国四公子”,招纳名士,接待贤能,必吐哺握发。若有名士豪士登门,必设宴招待,亲自敬酒。因此天下名人趋之若鹜。其中有位豪士叫刘易,自幼练武习兵,仗剑行侠,常在陕西边疆活动,偷袭过西夏兵营帐,因此韩琦十分器

  • 狄青一生有着硕硕战功,却惨遭满朝大臣猜忌,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局小乖简史标签:狄青,满朝,范仲淹,大臣

    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一代"面涅将军"(面涅:面部有创伤的痕迹。狄青因犯罪面部被刺字)在硕硕战功后,惨遭满朝大臣的猜忌,满朝大臣欲杀之后快。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面涅"士兵宋代主张兴文教,抑武事。后世时朱元璋也曾告诉自己孙子朱允炆乱世用重典,盛世用文治。宋代赵匡胤的杯酒释兵

  • 北宋名将狄青,为何屡被文官弹劾,郁郁而终?害死他的真凶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狄青,韩琦,李靖,北宋,宋朝,宋仁宗,范仲淹

    北宋名将狄青,为何屡被文官弹劾,郁郁而终?害死他的真凶是谁?狄青是北宋名气最大、经历最富传奇色彩的将领之一。他年少犯事,被刺面而发配从军,在军中因为能骑善射、勇谋兼备,而被范仲淹等文臣惜其才而举荐,从小卒擢升为方面大将。更因为他在战场上披头散发,戴青铜面具,冲锋陷阵时犹如恶鬼,因此所向难当,在对西夏

  • 为什么北宋文豪欧阳修,要迫害为北宋立下不世之功的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春来花自青香x标签:欧阳修,狄青,范仲淹,宰相,吕夷简,宋仁宗

    一桩“绯闻”引发的灾祸庆历五年,开封府接到了一宗通奸案。被告的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的外甥女。事情的起因是这样,欧阳修的妹夫在和他的妹妹结婚前,有一个女儿,张氏。然而他们刚结婚不久欧阳修的妹夫就去世了,这个女儿才7岁,无依无靠。于是欧阳修便将她接到家中,一起生活。时光荏苒,这个小女孩

  • 狄青作为北宋名将,49岁就死了,他比岳飞死得还冤吗?

    历史解密编辑:蓝风破晓标签:狄青,岳飞,韩琦,范仲淹,宋仁宗,欧阳修

    岳飞是冤死的,狄青是情商太低,自己“作”死的。简单说,对于狄青的评价只有十二个字:很勇敢、无原则、不感恩、胸怀小。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聊聊狄青为何出现“早死”的结局。1、狄青因为站队问题,背叛了范仲淹,动用了私刑从北宋开国到北宋灭亡,一百多年的“生命”中,如果给武将排个名,狄青能排前三。如果不算开国

  • 狄青:他是北宋最闪耀的将星,却为何成了朝廷中的众矢之的?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狄青,宰相,韩琦,宋太祖,宋仁宗,范仲淹

    一、人生的巅峰与分水岭——官拜枢密使北宋仁宗皇帝皇佑五年(1053年)五月的一天,仁宗皇帝召见了当时的宰相庞籍,跟他商量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仁宗想把狄青提拔成为枢密使。这个枢密使基本上是宋朝主管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大家可以自己体会。这个级别的官员的任免可以说是朝廷的大事,仁宗虽

  • 悲愤而死的宋朝名将——狄青

    历史解密编辑:小航航帆标签:狄青,宋军,西夏,韩琦,宋朝,范仲淹,宋太祖赵匡胤

    1039年,边塞,保安军。一群悍勇的西夏士兵与许多恐怖的西夏铁骑铁鹞子朝着宋军的阵地冲杀过来。宋军将领们全都哆哆嗦嗦,士兵们也有些畏惧,但是他们也大吼一声,拿起武器向着西夏军进行冲锋。厮杀了一阵,宋军节节败退,他们本身士气就不高,看到对方冲破了自己的防御,自然吓得四散奔逃,但谁叫有命令压着呢,他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