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仲淹任苏州知州时创立,走进苏州文庙,感受千年学府的文化魅力

范仲淹任苏州知州时创立,走进苏州文庙,感受千年学府的文化魅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生活视觉摄影 访问量:2652 更新时间:2023/12/24 18:12:45

双塔街道位于苏州市姑苏古城东南角,是春秋时期吴国宫“子城”所在地,底蕴深厚、人杰地灵,至今保存着许多古宅遗迹。让我们走进苏州庙,感受千年学府的文化魅力。

建筑布局

苏州文庙位于人民路,于北宋景祐二年(1035年)由名臣范仲淹任苏州知州时创立。自南宋至清同治700多年间,有碑记、志书可考的重修、拓建达30余次,明清极盛时占地约10万平方米。

文庙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重建,东庙西学格局。东庙有戟门、棂星门、大成殿、崇圣寺;西学存泮池、七星池、明伦堂。戟门又称大成门,硬山造,将军门式,圆作梁,面阔五间。棂星门为六柱三门四壁出头青石牌坊,柱间额枋两道,雕行龙、翔凤、仙鹤,有明显的明代艺术风格。大成殿为明成化遗构,重檐庑殿筒瓦顶,面阔七间,风格古朴庄重,保持明代规制及较多明代旧构件。崇圣祠为清同治三年重建;单檐歇山造,圆作梁,面阔五间。泮池、七星池均为明代遗构。明伦堂为府学主体建筑,现存建筑为同治年间所建;砖博风硬山顶,圆作梁,面阔七间。

文庙存碑

苏州文庙存碑甚多,尤以宋刻平江图、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最有价值。

平江图是南宋平江府(即苏州)城市地图,约制作于南宋绍定间,是我国现存最早、最详细的石刻城市地理图,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和苏州历史的珍贵文物。

天文图、地理图都是南宋黄裳所作,淳祐间浙西路提刑王致远得之于蜀地,携至苏州摹刻上石。天文图上部为星图,下为释文,绘刻星座280个,恒星1434颗,以及银河的界线,方位准确,具有较高科学价值,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星象实测图。地理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全国性地图碑之一。

文庙价值

苏州文庙首创庙学合一,左庙右学之制,为各地遵行,直至清末废科举,故有“天下之有学自吴郡始”之说,现被用作苏州市碑刻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文化双塔”微信公众号

作者单位:苏州市姑苏区双塔街道办事处 媒体选稿编辑:李俊锋 (新媒体运营师、高级摄影师)

标签: 范仲淹文庙苏州明伦堂棂星门

更多文章

  • 范仲淹曾是“范跑跑”,写《岳阳楼记》时,他的压力很大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赵恒,范仲淹,范跑跑,艺术家,演奏家,岳阳楼记,东亚弦乐器,中国传统音乐,先天下之忧而忧

    历史名人必定有“历史名片”,也就是说每个历史名人都有自己的招牌,例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飞的“精忠报国”,而范仲淹的招牌一定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老师的这“鸭梨”可大了,要赶在全天下人担忧之前而担忧,宋朝当时人口约一亿,要在一亿人口当中赶个第一名,真正是宰相之器。

  • 范仲淹:文能治盛世,武可镇山河,何等人物,值得后世仰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范仲淹,武可镇,宋仁宗,宰相,李元昊

    中华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孕育了多少英雄,多少文人豪杰。南宋时期,文天祥战败被俘,但他面对各种威逼利诱,坚定不移,不为所动;明朝时期,戚继光刻苦学文习武,成立戚家军,痛击倭寇;清朝时期,霍元甲苦练武功,吓退洋人,将我国“东亚病夫”的绰号踢掉。而范仲淹更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人物。他的

  • “微斯人,吾谁与归。” -宋·范仲淹

    历史解密编辑:国画刘春智标签:天明,红日,明镜,风声,苍颜,诗人,范仲淹,弦乐器,古典乐,民族音乐

    一夜风声紧,三更雨未眠。何人暗窗里,明镜照苍颜。少有冲天意,岁长知艰难。天明出红日,倚剑白云边。

  •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范仲淹

    历史解密编辑:京视网标签:圣贤,范仲淹,廖彬宇,方孝孺,诗说中国,拨弦乐器,中国传统音乐

    按:《诗说中国》是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

  • 韩琦主战、范仲淹主和:西夏来袭时,宋仁宗究竟如何抉择?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韩琦,范仲淹,宋仁宗,西夏,李元昊

    电视剧《清平乐》中,展现了北宋和西夏的三次大战,几次战争的结果以及朝堂争论,基本上符合历史事实。北宋仁宗时期,关于西夏问题,朝中主战、主和两派争论不休,仁宗一度主战,却不得不屈从于现实求和。北宋对夏的政策为何多变?是什么导致这样的困境?电视剧《清平乐》截图中的宋仁宗1西夏崛起与北宋的放任态度北宋仁宗

  • 范仲淹为何不记岳阳楼|徐景洲

    历史解密编辑:徐景洲标签:苏轼,诗人,乐器,范仲淹,欧阳修,徐景洲,齐特琴,岳阳楼记,民族音乐,千古名句

    顾名思义,《岳阳楼记》本应是以记岳阳楼为主要内容的,这不仅是由文章的体裁所决定的,也是范仲淹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宋庆历三年,范仲淹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到河南邓州,他的朋友滕子京也因受到诬告而被贬到了湖南。在湖南的任上,滕子京颇有政绩,正所谓“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第二年,在他的主持下,“增其旧制”

  • 范仲淹一生未到过岳阳楼,却写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范仲淹,岳阳楼记,岳阳楼,宋仁宗,滕子京

    范仲淹(公元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统帅。后世誉其为宋朝文武第一人,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很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当时家里穷,母亲不得不带着他改了嫁。拖油瓶过来的,自然没有好眼色看。继父家房子小,他只能到附近的庙里居住,有时穷得连三餐饭都吃不上,只得

  • 有作家靠炒作博出名?还写了《新岳阳楼记》,证明自己比范仲淹强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范仲淹,新岳阳楼记,作家,岳阳楼记,郭敬明,韩寒

    范仲淹是谁,是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曾写出《岳阳楼记》这样历经千年的传世经典。按说这样的大文学家应该本是受人尊敬和怀念的,可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却有一个人为了出名,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别人写的,跟范仲淹没有关系。之后他又为了证明自己比范仲淹强,又写了一篇《新岳阳楼记》,这个人又是谁呢?张一一初

  • 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庆历新政”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精鉴史馆标签:范仲淹,宋仁宗,欧阳修,岳阳楼记,仁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我们认识范仲淹基本就是从这一篇《岳阳楼记》开始的,范仲淹将岳阳楼描绘的绘声绘色 ,跃然眼前。但实际上范仲淹并没有去过岳阳楼,而仅仅是凭借一幅

  • 今学焦裕禄,古学范仲淹,河南和洛阳不该忽视伊川

    历史解密编辑:豫记标签:邵雍,伊尹,富弼,宋朝,范仲淹,焦裕禄,洛阳市,伊川县,河南省

    2016年4月26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的时候,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经典名言,成为后来河南人引以为傲的“今学焦裕禄 古学范仲淹”的最早出处。发源于河南兰考的焦裕禄精神不需赘言已家喻户晓。而即便是河南人,对范仲淹埋骨的河南伊川,恐怕也有认识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