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范仲淹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范仲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京视网 访问量:462 更新时间:2024/1/4 5:16:01

按:《诗说中国》是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此诗由国画家孙持雄绘制《忧国忧民范文正公》诗意图。本文选自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义三百图》,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全书365篇,每幅图之命名均为相关成语。

壬午岁怀范仲淹七律

断齑划粥苦零丁,浩气犹随典册生。

忧国忧民为至乐,请求请愿每孤行。

闲时手释三千卷,御寇胸藏十万兵。

绍继丘轲弘教化,无私盛德育群英。

张红星教授注:

齑:用醋、酱拌和, 切成碎末的菜或肉。《周礼‧天官‧醢人》:“以五齐、七醢、七菹、三臡实之” 汉郑玄注:“齐,当读为齑……凡醯酱所和,细切为齑。”孙诒让正义:“齑为切和细碎之名,故菜、肉之细切者通谓之齑。”

零丁:孤独无依貌。《陈书‧沈炯传》:“臣婴生不幸,弱冠而孤,母子零丁,兄弟相长。”唐 高适《蓟门行》之三:“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浩气:正大刚直之气。唐牟融《谢惠剑》诗: “浩气中心发,雄风两腋生。”《水浒传》第七二回:“浩气冲天贯斗牛,英雄事业未曾酬。” 《明史‧杨继盛传》: “临刑赋诗曰:‘浩气还太虚, 丹心照千古。 ’”

典册: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 《左传‧定公四年》: “备物、典策、官司、彝器。”杨伯峻 注:“典策谓典籍简册。” 《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壬辰,晋太子炎绍封袭位,总摄百揆, 备物典册,一皆如前。”宋苏舜钦 《上孙沖谏议书》:“然而典策之奥,治词之法,不越此有言而又笔之者,斯亦可尚。”

忧国忧民:为国家和人民而忧虑。宋范仲淹《谢转礼部侍郎表》:“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杨家将》第十二回: “卿忧国忧民, 真社稷臣也。”

至乐:最大的快乐。 《庄子‧至乐》:“至乐无乐,至誉无誉。”晋陆机《招隐》诗:“至乐非有假,安事浇醇朴。”明方孝孺《赠河南王佥事序》:“遇时而得位者,众人之所慕,非君子至乐之所存也。”

请愿:采取集体行动要求政府或主管当局满足某些愿望, 或改革某种政策措施。

孤行:本指独自行路;单独行动。汉张衡《思玄赋》:“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明 陈子龙 《悼女颀诗》之三:“平生一步尝回首, 何事孤行到夜臺?”清薛福成 《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海外羁氓,孤行孑立,一遭诬陷, 控诉无门。”

释:解开。《诗‧郑风‧大叔于田》:“抑释掤忌,抑鬯弓忌。”朱熹集传:“释,解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公使阳处父 追之,及诸 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 。”

御寇:抗击敌寇。宋王安石《与王子醇书》:“得书,喻以御寇之方。”

胸藏:胸中藏着。指有某种才能。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话说吴江有个秀才萧王宾,胸藏锦绣,笔走龙蛇,因家贫,在近处人家处馆, 早出晚归。” 《说唐》第四八回:“这老爷就是 刘文静 ,乃京兆人,与李靖同窗,胸藏韬略, 文武全才。”

绍继:继承。《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乙巳,沛王林薨” 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自古帝王功德言行,互有高下,未必创业者皆优,绍继者咸劣也。”唐道宣 《<凈住子>序》:“所谓净住,身口意,身絜意,如戒而住,故曰净住。子者绍继为义。”

丘轲:孔丘和孟轲的并称。唐韩愈 《石鼓歌》:“方今太平无事日,柄任儒术崇丘轲 。”唐 罗隐《水边偶题》诗:“穷似丘轲休叹息,达如 周召亦尘埃。”宋王禹偁《赠刘仲堪》诗:“丘轲 有堂奥,试脚到阶砌;杨墨恣荒榛,挥手欲芟薙。”

教化:教育感化。 《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世尊曰:‘教化劳耶?开导末世,实此为冀。 ’” 《西游记》第二六回:“教化众僧脱俗缘,指开大道明如电。”

无私:公正没有偏心;不自私。《左传‧成公九年》:“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大子,抑无私也。”清张锡祚 《月蚀诗》:“吾闻皇天无私泰阶平,二纪五纬谁相爭。”

盛德:品德高尚;高尚的品德。《易‧系辞上》:“日新之谓盛德。”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唐岑参《故僕射裴公輓歌》之一:“盛德资邦杰,嘉谟作世程。”

群英:谓众贤能之士。《后汉书‧窦何传论》: “内倚太后临朝之盛,外迎群英乘风之势。”晋陶潜《咏荆轲》:“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明 方孝孺《送河南佥事汤侯序》:“夫以汉承秦坑灭之余,贤才宜其难遇也。而真主一出,群英猬兴。”此处“育群英”即培养众多人才。

更多文章

  • 韩琦主战、范仲淹主和:西夏来袭时,宋仁宗究竟如何抉择?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韩琦,范仲淹,宋仁宗,西夏,李元昊

    电视剧《清平乐》中,展现了北宋和西夏的三次大战,几次战争的结果以及朝堂争论,基本上符合历史事实。北宋仁宗时期,关于西夏问题,朝中主战、主和两派争论不休,仁宗一度主战,却不得不屈从于现实求和。北宋对夏的政策为何多变?是什么导致这样的困境?电视剧《清平乐》截图中的宋仁宗1西夏崛起与北宋的放任态度北宋仁宗

  • 范仲淹为何不记岳阳楼|徐景洲

    历史解密编辑:徐景洲标签:苏轼,诗人,乐器,范仲淹,欧阳修,徐景洲,齐特琴,岳阳楼记,民族音乐,千古名句

    顾名思义,《岳阳楼记》本应是以记岳阳楼为主要内容的,这不仅是由文章的体裁所决定的,也是范仲淹写作这篇文章的初衷。宋庆历三年,范仲淹在庆历新政失败后,被贬到河南邓州,他的朋友滕子京也因受到诬告而被贬到了湖南。在湖南的任上,滕子京颇有政绩,正所谓“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第二年,在他的主持下,“增其旧制”

  • 范仲淹一生未到过岳阳楼,却写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范仲淹,岳阳楼记,岳阳楼,宋仁宗,滕子京

    范仲淹(公元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统帅。后世誉其为宋朝文武第一人,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很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当时家里穷,母亲不得不带着他改了嫁。拖油瓶过来的,自然没有好眼色看。继父家房子小,他只能到附近的庙里居住,有时穷得连三餐饭都吃不上,只得

  • 有作家靠炒作博出名?还写了《新岳阳楼记》,证明自己比范仲淹强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范仲淹,新岳阳楼记,作家,岳阳楼记,郭敬明,韩寒

    范仲淹是谁,是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曾写出《岳阳楼记》这样历经千年的传世经典。按说这样的大文学家应该本是受人尊敬和怀念的,可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却有一个人为了出名,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别人写的,跟范仲淹没有关系。之后他又为了证明自己比范仲淹强,又写了一篇《新岳阳楼记》,这个人又是谁呢?张一一初

  • 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庆历新政”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精鉴史馆标签:范仲淹,宋仁宗,欧阳修,岳阳楼记,仁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我们认识范仲淹基本就是从这一篇《岳阳楼记》开始的,范仲淹将岳阳楼描绘的绘声绘色 ,跃然眼前。但实际上范仲淹并没有去过岳阳楼,而仅仅是凭借一幅

  • 今学焦裕禄,古学范仲淹,河南和洛阳不该忽视伊川

    历史解密编辑:豫记标签:邵雍,伊尹,富弼,宋朝,范仲淹,焦裕禄,洛阳市,伊川县,河南省

    2016年4月26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的时候,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经典名言,成为后来河南人引以为傲的“今学焦裕禄 古学范仲淹”的最早出处。发源于河南兰考的焦裕禄精神不需赘言已家喻户晓。而即便是河南人,对范仲淹埋骨的河南伊川,恐怕也有认识上的不足。

  • 北宋文人范仲淹,为何会娶雏妓为妻?这里面有何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讲史事标签:宰相,皇上,北宋,范仲淹,吕夷简,宋仁宗,百官图,弦乐器,演奏家,中国音乐家,中国传统音乐

    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先祖曾是唐朝的宰相,由于他的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到一户姓朱的人家,因此他青少年时使用的是朱说这个名字。他在二十六岁时,以朱说的名字考取了进士,从此开始在朝中做官。范仲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能写一手好文章,他的《岳阳楼记》早已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为官时,他表现出忠直敢谏,

  • 【邓州教育】我市范仲淹公学入选省级特色示范校

    历史解密编辑:邓州在线标签:范仲淹,中小学,教育,邓州,示范校

    来源:邓州在线喜讯!热烈祝贺邓州市范仲淹公学入选“河南省民办中小学特色示范校"!喜讯!喜讯!为了进一步引导和规范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根据民办教育发展有关管理办法规定,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全省民办中小学特色示范校和全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项目等遴选工作。经各地各学校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网络答辩、征

  • 从寒门士子到千古宰相,范仲淹经历了什么?他又为何屡次被贬?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范仲淹,宋仁宗,宰相,太后,刘娥,李元昊

    他是北宋耿直一哥,怼太后怼皇帝,命运给了他一副烂牌,他却多次打出王炸,这人就是北宋范仲淹!从寒门孤儿到千古宰相,范仲淹究竟经历了什么?他为何能被后世敬仰?公元989年,范仲淹在徐州出生,在他两岁时,亲爹范佣就去世了,孤苦无依的范母只能带着范仲淹改嫁给了朱文翰,范仲淹也因此改名为朱说。因为母亲从未向她

  • 范仲淹比人们想象中还要伟大,只是被《岳阳楼记》掩盖了光辉

    历史解密编辑:东江学习社标签:晏殊,刘娥,诗人,宋朝,范仲淹,吕夷简,宋仁宗,岳阳楼记,民族乐器,官宦世家

    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菜根谭》说到范仲淹,人们自然会想起千古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已经妇孺皆知,而对于作者范仲淹,一般人却了解不多。范仲淹的光辉,几乎被他自己的作品所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