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拨开迷雾,探究历史,谈南宋奸臣贾似道真是如此不堪?

拨开迷雾,探究历史,谈南宋奸臣贾似道真是如此不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老汪讲故事 访问量:958 更新时间:2024/1/19 6:52:35

历史故事往往是非黑即白的,每个历史人物都有其复杂的多面性,就比方说有些人人唾骂的奸臣,他们可能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坏。

比如说南宋末年的奸相贾似道,千百年来,他一直作为文天祥光辉形象的陪衬存在着,但贾似道真的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吗?他真的就像历史课本上写的那么猥琐不堪吗?我觉得倒也未必,我不是他翻案,也没说说他是个好人,我只是认为看待一个人,不能狭隘的用一两件事情就给他下定论,如凿壁偷光的匡衡,我们从小被他故事熏陶,当然就把匡衡当做一个正面人物,一个榜样去学习,可谁知道他长大以后就变成了个祸国殃民的贪官呢?

还有写出悯农,看似对百姓生活困苦深表同情的李绅,其实私下生活有多奢侈无度,并没有给他写下的穷苦农民提供过一丁点帮助。而提起贾似道,也是如此。这个人不算太热门的历史人物,知道他的人可能也就是听说过他是南宋末年的大奸臣,后人戏称蛐蛐宰相,南宋国亡的帐都该算到他的头上,如此而已。

贾似道字师宪号悦生,浙江台州天台县人,出生在南宋嘉熙六年,这一年是公元1213年,离蒙古灭金国还有21年。他11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这也导致贾似道缺少管教,成了当地有名的二溜子。不过幸运的是,他的父亲贾涉生前是南宋的著名将领,家资颇丰,而他同父异母的姐姐是宋理宗的宠妃,在宫里非常有地位,这才使他没有彻底堕落下去。20岁那年,贾似道在贵妃姐姐的劝说下,开始了刻苦读书,并于几年后考中进士。此后,他一路官运亨通,平步青云。一直做到南宋的参知政事和平章军国重事。贾似道最好的朋友是南宋末年的抗蒙英雄孟珙,这也是一位历史牛人,但就是因为和贾似道走的太近了,所以后来才没有什么名声,很多战功都被人刻意抹去了。对于贾似道来说,孟珙亦师亦友,算是他的人生带路人。两个人合作无间,让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在很长时间内对南宋束手无策。孟珙死后,指定贾斯道成为他的接班人。从此,贾似道成为了南宋军政两界的头号人物。公元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大军决定全面向宋开战,当时蒙哥的重要助手忽必烈也从东路往鄂州进攻,意图和蒙哥形成双面夹击,让宋军首尾难顾,疲于奔命。鄂州就是现在的湖北武汉附近,忽必烈前期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南宋政权危如累卵。这时候,满朝文武,人心惶惶,私底下都在各自打着小算盘。

45岁的贾似道临危受命,宋理宗拜贾似道为右丞相,命他全权调动江西两广兵马前去鄂州抵抗蒙古大军。贾似道不辱使命,在大将吕文德等人的帮助下,在鄂州与忽必烈的大军周旋了两个月有余,不仅守住了防线,还迫使忽必烈退兵北上,解除了南宋立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危机。诚然,贾斯道能守住鄂州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因为当时蒙哥突然去世

忽必烈为了和阿里布哥争夺大汉的宝座,不敢久战,但是作为一个文官,亲自上战场,以南宋一国之力对抗正处于巅峰时期的蒙古帝国,试问这份勇气在当时有几个人能做到?忽必烈曾这样评价贾似道,我怎么没有贾似道这样能干的大臣呢?连文天祥都承认过贾似道的功劳。己未鄂渚之战何勇也,鲁港之遁何哀也,说的就是贾斯道在鄂州之战何其勇敢,在鲁港的时候又何其悲哀。

虽然有人说贾斯道在鄂州的时候和忽必烈私下议和,签下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个卖国汉奸,但这个说法从来没有证实过,不管是南宋的文献史册,还是元朝的文献史册,都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我想以当时贾似道的能量和地位,他也没有资格和胆子越过宋理宗去签什么卖国条约,可能只是作为缓兵之计,拖延时间和敌人签一个无关紧要的岁贡。议和既给足了忽必烈面子,也给南宋这边留下喘息的机会,即使我们再不愿承认,当时的情况是蒙古对于南宋有着绝对的优势。贾似道心里清楚,能够守住土地不丢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至于乘胜追击,光复故土,在当时的情况下现实吗?

我并不是要给他洗白,因为贾似道这个人。坏事没少干,骄奢淫逸,贪财好色,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好人。但我们现在的人看待历史太情绪化了,不是好人就一定得是坏人,这就有些偏激了。为什么后世在评价贾似道的时候那么差劲呢?除了他在鲁港之战一败涂地,弃城而逃,导致南宋彻底陷入死局外,最主要还是因为他掌权后实施的一些改革造成的。这里还要说一句,鲁港之战也不能全怪在贾似道身上。当时他手下的步军大将孙虎臣和水军大将夏贵,被蒙古军队吓破了胆,不战而逃,导致贾似道无兵可用,只能狼狈而归。公元1261年,贾斯道因为三年前击败忽必烈大军的功绩,在朝廷上权势越来越大

。为了改变当时南宋衰落的局面,他以强硬的手段开始进行变革。他禁止富人囤积居其,又提倡公田法,缓解土地兼并问题。当时的南宋,大量的田地集中在少数权贵的手里,这些大地主基本上是朝廷上的大官员。贾似道想限制个人的土地数量,规定超出份额的土地由国家收购变为公田,再交给无地的流民去耕种,所得收入可以充实国库,增加军饷。这个计划虽然遭到地主、士大夫阶级的强烈反对,但贾似道还是强制推行了出来,直到他辞官。从1263年到1275年,共计12年,公田法的实施,为南宋续了十几年的命。而且贾似道还大力的稳定物价,减少纸币的流通,改变了南宋的经济糟糕的情况。

这些对百姓来说都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但是中国古代历来的改革者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不是生前功败垂成,就是死后秋后算账,或被万世唾骂,王安石、张居正、雍正不都是这样的吗,贾似道也是这样。这不是说他有多好,只是说因为他的改革,触碰了权贵的利益,他死后的名声才会变得更臭。时间长了,各种真假难辨的流言蜚语就让后来者对他产生了固有的印象,把他也就想象成一个万恶的奸贼。我们也因此忽略了他的才干。他本是一介书生,既没有诸葛孔明的才学,也没有武穆岳飞的勇猛,却能想尽办法筹措钱粮,拆东补西,以南宋一国弱兵硬抗蒙古铁骑30年不倒。要知道,贾似道被正义的百官轰下台处死后,换上来的南宋宰相,四年都没坚持到就亡国了。这帮人一个个大义凛然,把贾斯道这个小人批得一无是处。都是嘴上功夫不错,但蒙古的大军打过来以后,当年骂贾斯道最狠的一帮人,几乎也是投降的最快的一帮人。简直是天大的讽刺。这就是现实中的人性

更多文章

  • 此人被称为“南宋之诗史”,短短四句的小诗“骂死”贾似道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宋室,靖康之变,贾似道,诗史,文天祥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两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屈辱的朝代,三百余年间,不断被游牧民族的铁骑践踏。靖康之变,北宋亡于金人;而百余年后,南宋又再次被蒙古铁骑攻破都城临安,连赵氏皇陵都被掘出焚毁,后宫妃嫔和临安百姓也如靖康之变中一样,很多都被俘虏北上,受尽屈辱。宋亡被俘的宫人之中,有一位南宋末年的大诗人—

  • 南宋与蒙元终极对决惨败,这个大锅是否由贾似道背?

    历史解密编辑:演员你是呀标签:贾似道,蒙元,宋军,元军,伯颜,水师

    1273年,与蒙元相持达6年之久的襄阳城兵尽粮绝,守将吕文焕投降元朝。由于吕氏家族在南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吕生(吕文焕)世握兵柄,兄弟子侄布满台阁,宋君臣之孰贤孰愚,宋河山城郭之何瑕何坚,宋兵民之多寡虚实,宋兵刑政之得失巧拙,不为不知。”所以吕文焕投降,元朝如获至宝,对他不计前嫌,对他优礼有加

  • 从200士兵到350万平方公里,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延续契丹人雄武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西辽,契丹人,天祚帝,大石,耶律,辽国

    公元1124年,在辽国皇帝天祚帝与金国女真人决战兵败前夕,辽国重臣、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杀死看守他的将领,率领两百余亲兵西逃。耶律大石并非要做契丹人的叛徒,而是他知道有心无才的天祚帝必败,辽国已经被无能的天祚帝带到了灭亡的地步,此刻,他要为契丹人找一条新的活路。耶律大石来到阴山北麓的可敦城,他

  • 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帝国,金朝为何没有追击?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金朝,西辽,耶律大石,辽朝,西夏

    西元 12 世纪,东亚大陆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儿:那就是庞大的大辽帝国和大宋帝国相继崩溃。而导致辽宋帝国崩溃的力量,是崛起于东北地区的女真部族——这种变化出乎几乎所有人的意料:要知道,女真部族当时还处于部落状态,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给辽国造成致命打击,更何况接二连三的消灭辽国和宋国?不过,虽然女真部族

  • 辽国灭亡后,耶律大石是如何率领区区200人在中亚重新建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发带月亮标签:天祚帝,大石,中亚,西辽,金国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因为内部的政治斗争而流亡出国,他们之中又有一些人在另外一块土地上建立政权。比如历史上的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等都是由逃亡出国的中国人建立的。在两宋时期,也有一个人流亡出国并且建立了一个非常强盛的王朝,他就是建立西辽并称霸中亚的耶律大石。北宋建国之初曾经与辽国进行了持续近半

  • 契丹人在危亡之际,耶律大石为何能再创契丹辉煌,称霸中亚!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皇帝,西辽,辽国,契丹,天祚帝,耶律大石

    盛极一时的辽朝,传到最后一位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时,已经非常腐朽,被女真人打得节节败退,1122年,天祚帝被迫流亡。期间,留守燕京(辽南京,今北京)的秦晋王耶律淳被拥立为帝,在拥立者中,有一个叫耶律大石的人。耶律大石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史载,大石通晓契丹文和汉文,擅长骑射,1115年中进士,历

  • 四海清一李唐战报02:诗仙李白单挑击毙耶律大石,唐军拿下碎叶城

    历史解密编辑:奕道君心本尊标签:李白,李唐,叶城,李世民,诗仙李白,长安

    这个系列的节奏环环紧扣,没看过李唐战报01集的朋友,建议往回翻,这里就不多做前情回顾了。总之李世民从敦煌起兵后,就以最快的速度突袭了周文王镇守的长安城。先秦百家还没有搞清楚怎么回事,长安的城头上就已经立起了大唐的军旗。经过漫长耐心的思想工作,李世民终于成功劝说了嬴政,让他投奔大唐做起了高级打工仔。唐

  • 击败18万宋军,打败耶律大石:完颜娄室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宋军,颜娄,张浚,天祚帝,金兵

    1130年,地点陕西,完颜娄室身先士卒,18万宋军溃败。遇到完颜娄室,名将都败下阵,耶律大石、张浚、种师中、姚古、吴玠、吴麟、刘锜、范致虚,等等。完颜娄室,金国名将,智勇双全,是金国初年首席悍将。从东北一路杀到西北,横扫大半个中国,完颜娄室从未遭遇败绩。可惜,完颜娄室在巅峰时刻陨落,而岳飞尚未崛起,

  • 南院大王萧斡里剌:耶律大石亲家,谋杀女帝儿媳的西辽开国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小粒圈主标签:萧斡,耶律大石,西辽,金国,天祚帝,夷列

    元朝的蔑儿乞伯颜生于元世祖中期,历经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文宗、明宗、宁宗、惠宗十一朝,堪称大元帝国的活化石。在汉文史籍中名声不显的西辽帝国,也有一位类似伯颜经历的权臣,从开国之主耶律大石创业,到称霸中亚建国称号,历经德宗、感天、仁宗、承天、末帝五朝,称得上是哈喇契丹国的活化

  • 耶律大石建立西辽后,金国为何不灭了这个流亡小国?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西辽,金国,天祚帝,王朝,大石,辽国,耶律大石

    提及耶律大石这个历史人物,想必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不过他不出名归不出名,却无人能够否认他曾经在历史上叱咤风云过一段时间的史实。要知道,西辽王朝就是由他一手建立起来的。按理来说,金国一直跟辽国有比较大的冲突,甚至可以说,金国是辽国一直都想干掉的一个死对头。在这种情况下,西辽本该没有机会可以建立起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