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晁盖率领5000人下山攻打曾头市,发现自己已经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

晁盖率领5000人下山攻打曾头市,发现自己已经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故事一箩筐 访问量:4442 更新时间:2024/1/29 11:11:55

俗话说得好

“吃水不忘挖井人”,“子孙不忘祖宗”

可是在水浒108将里

唯独将开山祖晁盖排除在外了

是天意?人意?还是宋江故意这样做的?

《水浒》是一部宣传忠义之书

即使再蛮霸无理的人,只要是英雄见到了英雄

瞬间就变成了肝胆相照的朋友

花了大量的篇幅,写他们相互救助和仰慕

但我们从字里行间能察觉出来两人之间的矛盾

尤其是晁盖下山攻打曾头市时

他已经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

晁天王蹊跷的遗嘱

在许多人眼里,宋江和晁盖是生死兄弟

晁盖智取生辰纲的事情暴露以后

宋江不顾自身的安危,及时给晁盖通风报信

这才让晁盖他们逃过一劫

宋江在浔阳楼留下一首反诗

被蔡京一等人借题发挥

准备在江州法场将宋江斩首

晁盖带人劫法场,大闹江州城,救了宋江一命

两个人可谓是刎颈之交

自从宋江上了梁山以后

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晁盖的权利逐渐被架空

晁天王临终前的遗嘱就很蹊跷

盗马贼段景住为了交好宋江

打算将一匹良马献给他

不曾想半路上被曾家五虎弟兄给掠走

教头史文恭还编排歌谣诋毁宋江

晁盖听后非常生气,执意要找他们算账

带了五千人马去攻打曾头市

结果被史文恭毒箭射中门面,受了重伤

临死前,晁天王对宋江众弟兄留下遗嘱

“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

我们细想一下,晁盖为何执意亲自带人去?

晁盖为何留下那样的遗嘱?

晁盖和宋江是梁山泊的一、二把手

一把手没了,自然是二把手上位

况且宋江的能力和人品绝对是能够胜任的

这样的遗嘱是相当于否定和冷落了宋江

万一将来活捉史文恭的是个无名之辈怎么办

最关键的是,这个遗嘱给宋江设置了障碍

宋江是不可能感觉不到的

晁盖之所以这样做

就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已经被架空

虽然自己还是名义上的一把手

但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权利了

宋江的“蚕食”策略

晁盖等人把宋江从江州法场救上梁山

上山之后,晁盖就请宋江来坐第一把交椅

宋江赶紧说道:

“哥哥差矣! 感蒙众位不避刀斧,救拔宋江性命。哥哥原是山寨之主,如何却让不才坐?若要坚执如此相让,宋江情愿就死!”

宋江是晁盖施以援手相救的

不可能一来就争一把手

在两人相互推让之下

晁盖还是一把手,宋江当仁不让地做了二把手

起初,宋江不与晁盖争第一把交椅

但这并不说明宋江完全不想坐头把交椅

宋江只是不争寨主之名,而争寨主之实

每当晁盖想率众下山时,宋江就劝道

“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表面上来听,这话很有道理

这是为晁盖和整个山寨利益考虑

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宋江带领众头领多次下山

立了很多功,也招纳了很多人

自然他在梁山的威信越来越高

说话的份量也越来越重

金圣叹在《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中写道

“夫宋江之必不许晁盖下山者,不欲令晁盖能有山寨也,又不欲令众人尚有晁盖也。夫不欲令晁盖能有山寨,则是山寨诚得一旦而无晁盖,是宋江之所大快也。又不欲令众人尚有晁盖,则夫晁盖虽未死于史文恭之箭,而已死于厅上厅下众人之心非一日也。”

宋江的做法,就是“架空”了晁盖

梁山上固然二货很多,但人精也不少

我们也可以从吴用的表现察觉出来一二

吴用起初是随晁盖留守梁山的

后来就跟随宋江在中军出谋划策,帮助宋江

吴用就是看出了端倪,看出了宋江的用心

晁盖的不满与退让

晁盖和宋江在个人品质和理想上不一样

这也就决定了晁盖对宋江的做法有些不满

晁盖出身于农村,骨子里就有农民兄弟的质朴

他“人物轩昂,语言洒落”

林冲见晁盖做事宽泛,疏财仗义”

宋江一直在衙门里工作

官场厮混好多年,迎来送往

自然就有些虚伪,经常谦虚地称“小可宋江”

中等才能的人谦逊是忠实

大才、大智的人谦逊,那就是虚伪了

晁盖第一次不满是宋江给自己加了一个光圈

有次吃饭,宋江在庆功宴上自吹起来

将黄文炳造的谣言说给大家听

“叵耐黄文炳那厮,事又不干他己,却在知府面前,将那京城童谣解说道:‘耗国因家木,耗散国家钱粮的人,说是家下着个木字,不是个‘宋’字?‘刀兵水点工’,兴动刀兵之人,必是三点水着个工字,不是个‘江’字?这个正应在宋江身上。那后两句道:‘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合主宋江造反在山东,以此拿了小可。”

李逵赶紧来了一个神配合,说道:

“好!哥哥正应天上的言语!”

老大晁盖就坐在那里

他听了此话,心里会怎么想的

在信奉天命的年代

一下子就夯实了宋江一把手的位置

还有一件事情,“偷看天书”

《水浒》第42回中,宋江躲进庙里

兴遇九天玄女娘娘,给了他三卷天书

“三卷经书,可以善观熟视,只可与‘天机星’同观,其他皆不可见。”

宋江回来以后,并没有告诉晁盖

而是和学究一起天天探讨学习

二把手和三把手背着一把手鬼鬼祟祟

晁盖知道后,能不伤心吗

如果不是晁盖安排李逵及时赶到

宋江早已经是刀下之鬼

哪有机会来研究天书

这大大地伤害了晁天王的自尊心

当林冲劝晁盖不必亲自去打曾头市时

晁盖激动地叹道:

“我不自去,谁肯向前?”

简短的一句话,包含着多少痛啊

当晁盖准备下山时,旗杆被吹断

肯定不是什么吉兆

但只有吴用来相劝,其他人都没有说一句话

这让晁盖深深地明白

自己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

军中大事,晁盖不止一次的无奈的退让

杨雄石秀时迁以梁山名义偷鸡吃

晁盖下令将他们斩首,而宋江立即劝阻

耐人寻味的是,吴用也表示支持

晁盖只能退让了

后来,只要晁盖和宋江的意见相左

大家都支持宋江

这已经充分说明其威信比晁盖高

小结:

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

随着地位和形势的变化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陈胜可以在未称王前与农民朋友笑谈

“苟富贵,勿相忘”

而一旦他称王以后,又杀掉了他们

就是因为那些人没有看清陈胜的地位变化

还以为和以前一样,拿以前的糗事来笑话他

年羹也是一样

当雍正需要他平定青海时

两人之间的关系大大超出了君臣礼制

当雍正不再需要他时

极尽嘲讽,欲除之而后快

所以,晁盖和宋江之间的间隙也就客观存在了

标签: 曾头市吴用史文恭李逵晁盖

更多文章

  • 曾家五虎姓名有玄机:史文恭知道晁盖被谁射杀,却为何不敢明说?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晁盖,宋江,秦明,史文恭,曾家五,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史文恭可能是被冤枉的,有人说这在他的姓名中似乎就有暗示:死到临头,才知道有弓箭射杀晁盖这回事——史文恭者,死闻弓也。这也很好理解:如果史文恭参与了那场暗夜伏击,火把照如白昼,梁山好汉怎么会看不见那匹惹祸的“照夜玉狮子”?如果史文恭在场,又怎么能让陆战水平一般的阮氏三雄把晁盖救出去?史文恭被卢俊义生擒

  • 军情局上校一语道破真相:晁盖说错一句话、做错三件的后果很严重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吴用,晁盖,宋江,公孙胜,军情局,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晁盖亲征曾头市,居然没有一位好汉主动站出来要跟他一同前往,憋了一肚子气的晁盖只好“请启”了二十个头领,其中甚至不包括智多星吴用和入云龙公孙胜。吴用是晁盖的同村发小,公孙胜曾对晁盖寄予厚望,但是他俩明知晁盖此去等于飞蛾扑火,必将有去无回,却并没有建议他多带些人马: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戴宗已经侦查出曾头市

  • 晁盖违背兵法以弱势兵力攻打曾头市,一言不发的宋江有啥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肥羊标签:吴用,戴宗,宋江,晁盖,宋朝,曾头市,史文恭,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晁盖亲征曾头市,是他坐上梁山头把交椅之后的第一次指挥大规模作战,当然也是最后一次。在曾头市,晁盖脸上不明不白地中了一箭;抹了林冲提供的金疮药之后,不明不白地伤情加重了;被宋江亲子服侍灌(这个灌字是原著中写的)下汤药后,晁盖终于不明不白地死了。刻着史文恭字样的毒箭到底有没有毒,到底是不是史文恭射的,且

  • 射死晁盖的凶手就在梁山,晁盖临死前已经挑明,可惜无人敢动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吴用,落草,王伦,晁盖,宋江

    《红楼梦》的爱恨情仇;《西游记》的寓教于乐;《三国演义》的明争暗斗;以及《水浒传》义字当头。每一本书展开了说都有说不尽的故事,讲不完的道理,经典之所以经典也就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不同的角度出发都能读出不同的味道。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个热血的《水浒传》,大家都知道《水浒传》有36天罡和72地煞,加在

  • 晁盖二十三字遗言有三层含义:宋江吴用林冲听懂了为啥还装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雪球啃史标签:吴用,宋江,晁盖,林冲,宋朝,史文恭,卢俊义,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晁盖临终前,留下了二十三字遗言:“贤弟莫怪我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但宋江对梁山众好汉宣布的时候,却只剩下了十六个字,而且意思也全变了:“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别看晁盖临终遗言只有短短二十三个字,但却至少有三层含义,宋江吴用林冲都很聪明,当然也都听懂了,但是他们很

  • 林冲明白:晁盖的4个仇人全没动手,毒箭杀手就藏在20个头领中间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晁盖,林冲,宋江,史文恭,水浒传,王伦

    导语: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当中所讲述的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宋江一步一步将梁山农民起义事业推上顶峰,并且最终凑齐了108将,在经过排座次之后,彻底定下梁山的基本框架。第二个阶段就是宋江接受招安之后,梁山兵马成为了朝廷的一部分,帮助朝廷四处征战,并且最终损失惨重,导致梁山起义运动失

  • 晁盖其实从下山攻打曾头市时就明白了, 自己指挥不动梁山人马了

    历史解密编辑:吴辉食录标签:晁盖,宋江,曾头市,吴用

    水浒传中有无数的英雄好汉,虽然这只是编写的名著,但是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形象。今天要说的这位好汉就是在水浒中被称为托塔天王的晁盖,他的一生仗义疏财,并且是梁山泊的前任寨主,如此一个有能力的人为什么在曾头市的这一场战役中惨败,连自己的性命都搭进去了呢?实际上晁盖其实从下山攻打曾头市时,

  • 此人才是晁盖的死敌,不是宋江,难怪他上梁山后晁盖必死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柴进,落草,王伦,晁盖,宋江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存在着算计。所以在水浒传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这些好汉们的兄弟情谊,还有着他们之间互相算计。例如在开始的时候梁山上的一把手晁盖和宋江的争斗,所以大家都认为晁盖的死敌是宋江,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晁盖一出场就是忠义双全的性格,当时公孙胜也是敬佩他的人品,所以才和他们一起

  • 晁盖去世前想把位置传给谁?虽没明说,但吴用已经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吴用,卢俊义,史文恭,晁盖,宋江

    前言:《水浒传》中晁盖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人物了,作为梁山第二任寨主的他,从刚开始当寨主到死亡没有多久,因为征讨曾头市不幸中箭,最终在交代遗言的问题上,他说了谁帮他报仇,就把在这个位置传给谁。按理说当时宋江已经是第二把交椅了,理所应当应该传给宋江,但晁盖就没这么说,原因是他不想传宋江,与此同时又想看看谁

  • 高俅如何从苏轼的小吏,混成了执掌京城禁军的殿帅?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高俅,苏轼,蔡京,童贯,王诜,禁军,殿帅,宋徽宗,王安石,演奏家,中国传统音乐

    靖康元年(1126)五月十四日,高俅病卒于开封。而此前三月,被太学生陈东痛斥为“宣和六贼”的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已多被诛杀。和他们相比,高俅的下场还算不错。这让很多人不爽。《水浒传》中有四大贼臣,“蔡京、童贯、高俅、杨戬四个贼臣,变乱天下,坏国、坏家、坏民。”在《水浒传》中,高俅是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