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科书中,岳飞、陆游、文天祥都是爱国诗人的典范,当然陆游在诗歌上的成就是他们中最高的,他留下了9300多首诗,其中脍炙人口的如“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都表达了他的拳拳赤子之心。但很多人不知道,陆游也是一位书法家,特别是在行、草书上,在南宋书坛举足轻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生于浙江越州,这一年辽国灭亡,北宋也即将遭遇靖康之耻,走向灭亡。陆游生于江南藏书氏族,才高八斗,从小就在诗文书画上留意,而诗、书也成就了他。
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高中锁厅考试第一名,位列秦桧儿子秦埙前面。这让奸相秦桧深为嫉妒、怀恨在心,也导致陆游一直仕途不顺。在此之后,他专注于诗书创作。陆游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并不多,其中最精美也是最知名的一件为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80岁时所作的《自作诗卷》。
陆游晚年以书法作为精神寄托,他曾说到“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他的行书学自二王、张旭、怀素、颜真卿、孙过庭、杨凝式、米芾等人,到了晚年更能将古人成法融会贯通,正应了孙过庭《书谱》所言“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一言。此帖为陆游隐退后,获赠猩毫笔,遂挥毫应和。
《自作诗卷》行笔露锋苍劲,笔画凝实有力,墨色枯润相济,常做一笔书,飞白连带较多,自然古拙。笔迹随墨色的变化而呈现出厚重浑朴与飘逸虚灵两种状态,如“枳”字横竖浑拙、结字朴厚,而“浅”字则飞白虚灵、自然生趣。从不同的字中,我们可以一观陆游写此作时的随兴和酣畅。
《自作诗卷》结字遒劲多姿,变幻多端,既有方正肃整的大气磅礴之势,又有收笔迅捷凌厉而产生的的老辣之气,不拘一格,不计工拙。章法也纵逸洒脱,上下相连、左右呼应,布白通达,虚实相生。清代书法家孙承泽赞叹道:“时年八十,书法劲逸,老年不衰如此!”
陆游的书法并非后世才得到推崇,在当时就已经声名在外,南宋文学家朱熹直言:“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笔札精妙,意志高远”,即是说陆游的书法越老越劲健成熟,在南宋书坛是第一流的人物!《自作诗卷》也能印证朱熹所言并非过誉之词。
《自作诗卷》卷首有程南云篆书“放翁遗墨”题字,卷末有郭畀、陈琏、沈周等人跋撰写的跋文,之后藏入清内府,如今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此作笔法精熟,融汇了诸家法度,对于我们学习行书有很大帮助。现在,我们将陆游这卷《自作诗卷》真迹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笔画自然灵动、纤毫毕现,与真迹别无二致,特向您推荐,期待您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