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熹当官!

朱熹当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木子北6699 访问量:3100 更新时间:2024/1/28 9:33:40

同安县地主阎罗天,是当地有名的恶霸、流氓,无恶不作。一日,他看上了一个妙龄少女,叫惠玉,于是他想方设法地堵截这名少女。这日,他堵到李惠玉,先是言语威胁,说他姻亲是县尉,他上下都有人,让李惠玉跟他走。

偏偏这个姑娘不受他威胁,说他是青天白日之下抢劫,并转身要走。阎罗天怎肯放她走,手一挥,一群家奴都围了上去,阎罗天抓住李惠玉就要带走。李惠玉于是大喊救命,恰逢朱熹在附近察看洪灾,朱熹命随行的两名巡捕前去察看。巡捕赶到后大声训道:“方强盗,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女,罪不可恕!还不束手就擒?”阎罗天把规劝当成耳边风,继续作恶,于是双方打斗起来。阎罗天的恶奴最终被两名巡捕制服。

朱熹当时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朱熹是南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这个小故事就是他年少时进士及第,当官为民的一个小故事。朱熹的两名巡捕把这群恶徒带到朱熹面前,朱熹立刻摆案审问,朱熹道:“当今举国抗金,国破家亡之际,你等趁机作乱,扰乱朝纲,罪不可恕。”此事遂上报泉州知州惩办恶豪阎罗天,县尉阎三被革职查办。

朱熹走遍同安的山山水水,深入乡村僻野,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疾苦,并登上金门岛开办学堂,宣明教化,敦厉吏民,传播理学,以礼导人。

标签: 朱熹宣明进士巡捕宋朝理学家

更多文章

  • 朱熹满嘴仁义道德,只爱对学生进行洗脑,却从不为百姓主持公道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朱熹,道士,贾似道,道学,孔夫子

    寿终正寝之后,朱熹被人端到了孔庙,和孔夫子一起享受香火,还被“粉丝”吹捧成圣人。但在生前,这位圣人一度混得有如过街老鼠,很有点人人喊打的意思。有人还提议,干脆宰了朱熹,这样更有利于国计民生。刚会说话就在地上画八卦。朱熹很早就被吹得神神道道的了。他老爹是一风水发烧友,请来一位风水学博导,咨询自己选的一

  • 宋朝思想家朱熹提倡“存天理,灭人欲”,为何遭鲁迅和女权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咫尺的梦想载标签:朱熹,鲁迅,灭人欲,孝经,宋朝,孔子

    导语:思想家一定是有思想的,没有思想不能叫思想家,有思想的也未必能成为思想家。中国自古以来,能够被称作思想家的人并不多。孔子肯定算一个,宋朝有位叫朱熹的人,也被后人称为思想家。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赞同朱熹的思想,朱熹的思想,也并不完全适用当下的社会环境。比如近代的鲁迅就反对朱熹。【一】朱熹的一生起起伏

  • 江南第一书院竟在浙江台州,曾是片甲寸地,朱熹曾送儿子在此读书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菜菜爱旅行标签:朱熹,江南,仙居,鉴湖,桐江,宋朝,台州市,浙江省

    我是一位热爱古建筑与历史的人,真没想到竟然在台州的仙居县被我发现了一幢古建筑:桐江书院。它古朴而沧桑的外观,诉说着无尽的历史,犹如古人烙在仙居的一段文字、一个符号。桐江书院的建造人由晚唐诗人方干第八代孙方斫举资创建,因方干是浙江桐庐人,故以“桐江”为名。桐江书院是仙居县最早建造的书院,号称“江南第一

  • 朱熹大字行书,如快剑斫阵!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朱熹,行书,大字,宋朝,艺术家

    朱熹字符晦,号晦庵人称考亭先生他所著的《四书集注》影响了近八百年来的中国思想朱熹《易系辞册》所书内容节录自《易经》是朱熹存世仅见的大字墨迹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字字筋骨突出,强健有力笔势深沉而迅速大有快剑斫阵之势朱熹《易系辞册》高清大图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商务合作请联系 QQ:95

  • 圣人朱熹:易学理象数思想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红色史令标签:朱熹,义理,象数,易学,宋朝,周敦颐,周易本义,儒家思想

    引言朱熹是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结合义理与象数的易学思想构建出其独具时代特色的儒学新体系。朱熹的易学思想,被称为“时代精神的精华”。他结合佛、道、儒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思想主张,系统梳理《易》的全貌,通过理象数解析《易》的本质,对于易学的继往开来和传承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朱熹理学思想探究“理”

  • 浅观朱熹生态伦理之理,传承千秋万代之业

    历史解密编辑:红色史令标签:朱熹,儒家,伦理,学说,宋朝,人与自然

    引言伦理学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伦理学中的生态伦理学更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危机的加剧而备受关注。朱熹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家思想的代表,不仅在人文伦理学上有重要的贡献,也为生态伦理学提供了独特的思考和启示。朱熹认为,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其思想理念,在今天的

  • 朱熹将女子抓进大牢,严刑拷问,然而,女子奄奄一息,拒不认罪

    历史解密编辑:鹿说鹿语标签:朱熹,王淮,宰相,皇帝,严蕊,宋朝,唐仲友,官宦世家

    1182年,朱熹把严蕊抓入大牢,严刑拷问,将她折磨得奄奄一息,然而 ,严蕊遍体鳞伤,口吐鲜血,仍振振有词:“我死不足惜,让我诬陷恩人,绝无可能!”严蕊是谁,朱熹为何要对一女子如此?此事还要从朱熹与唐仲友的恩怨说起,北宋时期文风鼎盛,唐仲友和朱熹都是当时的大学问家,只是两人见地不同,学派不同,素来不和

  • 朱熹问:为何叫买东西,而不叫买南北?十岁小孩14字回答令他鼓掌

    历史解密编辑:口说名人堂标签:朱熹,宋朝,房玄龄,隋炀帝,长安城,四书章句集注

    语言是人类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二者相互依存,相生相灭。如今,很多古代语言都随着本民族的衰亡而失传,只留下了一点点石碑、泥板,证明曾经存在过。但汉语不一样。它是一种活着的语言,五千年来从未断绝。这也使汉语中的词组带有浓厚的历史气息。比如,“解手”这个词就反映了古代强制的人口迁

  • 朱熹是圣人吗?他为何推崇存天理灭人欲?他自己做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朱熹,灭人欲,孔子,程颐,教化

    朱熹被称为孔子的继承者,是继孔子以后的又一位大圣人。同时也是唯一一个非孔子亲传弟子,却能够享受孔庙祭祀的人,被大家习惯称之为朱子。理学大师程颐程颢的三代弟子李侗,便是朱熹的老师。所以朱熹所接受的思想教育主要就是理学教育。此后他的学说甚至与程颐程颢的学说合称为程朱理学。由此可见,朱熹的思想是非常有影响

  • 朱熹问:为何“买东西”不叫“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朱熹,岳麓书院,五经,进士,孝经,李侗

    身为现代人的我们都知道,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其实古代人也是这么想的,他们都想要努力学习,借着科举之路,致仕为官,成功实现阶级的跨越。 这种好学的氛围在宋代更是达到了顶峰,在宋朝时诞生来极为著名的六大书院,分别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并且这些书院都会教授“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