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的语言是什么,是世界范围使用最广的英语吗?在笔者看来,最美当是汉语,悠悠汉语,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中的奥妙也非同一般。很多人身处汉语环境之下,对其的感知往往很浅薄,有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疑惑。
加之汉语经过几千年的演变,配上其本身的表意性质,使得汉语博大精深。仅仅是一个“买东西”就有着不同的解释,很多人都会疑惑东西南北,为何偏偏要“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呢。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宋代就被解开了。朱熹朱熹,宋代时期最著名的理学家之一,是宋代儒学成就最高的一批人。并且朱熹不仅在文学上成就颇高,同时在教育、哲学、为官等上都非常杰出,是宋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范仲淹,身为北宋时期的重臣,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死后被赐谥号“文正”,人称范文正公。而朱熹更加了不得,死后单赐谥号“文”,这个谥号的意义和地位远远高于文正。从此就能够看出朱熹的地位。
不仅如此,朱熹还是唯一一个非孔子亲传弟子却能够配享孔庙的哲人之一,其理学思想更是成为了元明清三代的官方指导思想。因此,朱熹在历史上的地位乃是无以复加,无人能及的。朱熹的一生也是较为坎坷的,尤其是卷入了庆元党禁的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遭受到了很多人的排挤和打压,朱熹更是被诬蔑为“伪学魁首”。当时的朱熹已经是自成一派,在南宋的影响力非常大,弟子门生遍布朝野,因而朱熹被清算的时候,整个朝堂可谓是颠覆性的改变。对于朱熹的冤枉,直到朱熹去世八年之后才得以平反。
朱熹的文学造诣、哲学理念在那个时代,都是最为突出的,其既继承了中国先秦时期传承到宋代的文学、哲学理念,同时还因地制宜,将其进行改善,阐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哲学理论。《观书有感》之中,讨论到半亩方塘为何如此清澈,朱熹回答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这便是典型的哲学思考,而今天提出的“买东西”,也是这样一个有关于中国古代五行学说之下的哲学论辩。
五行学说与“买东西”古代的课堂,其实是非常枯燥的,因为主要学的都是儒家的经学典籍,内容枯燥乏味,难度大,加上那个时期也缺乏一些娱乐设施因此课堂氛围相对沉闷。因此古代的老师也是想方设法的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会出一些趣味问答来调动学习。
例如朱熹再一次上课的时候便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学生一个个无精打采,不想听课。恰巧学堂外经过了几个提着竹篮前往市场货物的女子。朱熹灵光一现,便对着学生问道,为什么大将经常都说前去“买东西”,而不是去“买南北”呢?
而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又很难。往往是日常生活之中最常见的现象,当我们认真思考的时候却发现找不到源头,一时间很多学习都埋头苦想,也不犯困了。这个时候有一个年仅十岁的学生站了出来,解释道;“东为木,西为金,南为火,北为水。那么竹篮可装木金,而非水火,自然是“买东西”,不是“买南北”。”
这个回答,朱熹自然很满意,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的哲学观点,不管这个回答是不是最正确的,但是这个答案证明学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在五行学说之中,东方属木,南方属火,中央属土,西方属金,北方属水。因而认为竹篮所买乃是东西,也是存在一定道理以及合理性的,因为古人对于这些非常看重,甚至说房屋建筑的建造都会按照五行所属进行建造。
中国的建筑大都是坐北朝南,因为南方属火,阳气更加旺盛,利于人体;北方则属水,性阴,因而要背着北方。五行学说绝非是简单的封建理论,这是中国古代上千年文化的积累和传承,其中包含了地理、天文、文学等多个方面,最终汇聚而成的。其实“买东西”一词的形成,也是古代的集市设立有着重要关系。
严格商业政策古代的商业政策是非常严格的,从汉代开始,商业经营便有着严格的限制,商业经营的时间、地点都要严格遵守政府的规定,一旦违反,便会受到惩处。市坊制度便是唐代的商业经营规范方式。唐代时期长安城之中有着一百零八坊,星罗棋布,白居易曾这样描述“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足以可能到长安城的繁华。即便是如此繁华的国际大都市,长安城的商业布局依旧是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唐代时期的市场经营同样受到了政府的管制,每日经营的时间都要根据政府要求进行。当时长安城中的金吾卫便担负维持市场安定等责任,每到黄昏时分,金吾卫便会击鼓,提醒商户百姓要宵禁了,商户闭市,百姓回家。从现有的资料来看,长安城也是坐北朝南的,皇城位于长安的北部,宫殿、宫门的朝向大部分都是朝南的。而当时长安规模最大的两个市场便位于东西两侧,称为东市和西市。在《木兰辞》之中写道:“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钗头,北市买长鞭。”
总结:这便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看似简单的道理,却有着不一样的来源。如果深究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奥妙令人称奇,简简单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厚的哲学道理、社会基础等。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不会关心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