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一:理学大师、钦差大臣朱熹巡视台州时,听说知州唐仲友与官妓严蕊关系暧昧,为了肃清官场风气,查办唐知州,他对严蕊百般拷打。严蕊为了保护情人唐仲友,宁死不屈,拒不承认,并留下一首千古佳作:“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事实二:朱熹巡视台州,收到大量举报唐仲友的材料,其中,多起案件涉及严蕊,于是把她收押到秘密基地,唐仲友却派人到办案基地公然抢夺严蕊,幸亏朱熹有所防范。事后,严蕊交代了她利用唐仲友牟取私利的大量不法事实。
您认为哪个事实是真实的历史?
事实一流传广泛,以至于我们都非常羡慕严蕊的生死爱情。但不幸的是,这是宋明时期文人编撰的传奇小说。历史的真相却是事实二。
严蕊画像。
严蕊画像
巡视台州
公元1181年(南宋孝宗淳熙八年)7月,浙东路(今浙江省)发生了非常严重的水灾。朝廷委派朱熹前往灾区巡视,重点是要评估浙东路受灾状况,同时考察当地官员履职情况,弹劾不称职官员。到当年底,朱熹已先后弹劾了一批不法官员。
1182年7月初,朱熹巡视台州。刚进台州境内,朱熹就遇到一批外出逃荒的饥民。询问之下才知道,台州官员不但不及时救济灾民,还继续不停催税,饥民无法生存只得外逃求生。一路上,朱熹不断收到各界人士对知州唐仲友的投诉,于是他在路上就向朝廷连上六道奏章弹劾唐仲友,罪名很多,有些还很严重,包括促限催税(比朝廷要求的时间提前催税)、违法扰民、贪污、蓄养亡命之徒、偷盗官钱、伪造官会(纸币)、与官妓有染等等。
朱熹弹劾唐仲友的各项罪名,多数都有人证物证,基本确有其事,但又是情有可原——它是当时官场流行的潜规则,大多数官员都在这么做。有些罪证是唐仲友的政敌刻意网罗的材料。
而把与官妓有染和贪污、伪造纸币这样的重罪并列,也是事出有因——与他有染的官妓,包括严蕊,都插手了当地的权力运行。
古代女子受刑。
抢夺严蕊
按照朱熹查获的资料,唐仲友与严蕊二人关系极不正常。他们在公务接待时就经常搂抱调情,酒后又公然双栖双宿。每逢休假日,唐仲友回家沐浴,还要带上严蕊等人侍候。
唐仲友用公款为严蕊等官妓购物,其中一次制作名贵衣物就花费近70万文。另有一次,为准备小儿子的婚礼,唐仲友用公款购买了近400匹高级布料,公然在政府大院里染色,并按照级别为严蕊等40多名官妓量身定做服装,引得“一州惊骇”。
朱熹查到的材料还包括,严蕊借用唐仲友的名义,插手公务借以牟利。
7月中旬,朱熹到达台州不久,就决定关押严蕊,先从她口中得到更多有关唐仲友的罪证。没想到,严蕊早已不在台州,而是被唐仲友送回了他的老家包养的起来。
原来,早在两个月之前的5月16日,唐仲友先接到朝廷的任命文件,他被提拔为江西提刑官。考虑到即将离开台州,唐仲友连夜与严蕊商议,准备以她年纪已大、不适合继续做官妓为名,要为她脱籍赎身。5月23日,在还未办理脱籍手续的情况下,唐仲友匆忙派出“公车”(轿船),将严蕊连同部分公款送回老家婺州。唐仲友还非常高调地大宴宾客,邀请官员名流一起为严蕊饯行。
得知严蕊的住处后,7月底,朱熹立即暗中派人赶赴婺州,秘密把她押送到台州下辖的黄岩县进行审讯。
8月1日,唐仲友得知严蕊被关押在黄岩后,立即派出一队人马杀奔过去,想要强行抢走严蕊,并与朱熹的手下大打出手,但朱熹早有防范,致使唐仲友没能得逞。
朱熹画像。
严蕊之罪
唐仲友的强行抢人,使朱熹万分愤怒。他加快了对严蕊的审讯。面对大量的人证、物证,严蕊很快招供了一些违法事实。
严蕊曾打着唐仲友的旗号为自家人牟利。严蕊有个兄弟叫周如(严蕊是艺名,本名周幼芳),在黄岩县做专管征收商税的拦头。南宋时台州正式编制的拦头只有12名,其他绝大多数都是临时工。拦头拥有收税的大权,但工作很辛苦,经常要赶路拦截商贩,完不成征收定额还要自己出钱垫付。偏偏周如与顶头上司何承节关系又紧张,时常受到刁难,他想辞职还要被勒索一大笔税金。周如无奈,找到严蕊,请唐仲友出面摆平。唐仲友一听,派人把何承节和周如等一起押到台州;一番询问之后,当堂判决周如辞去拦头职务,而将何承节关押了数天。
严蕊还曾插手案件收取贿赂。临海县贴司(低级文员)徐新被县政府派往国营酒店卖酒,并管理城外的两个小酒店。因为州、县政府都酿酒私卖以补充小金库,导致国营酒店销售困难,徐新常常要自己贴钱抵税。为了摆脱这个职务,徐新托人牵线找到严蕊。事成之后,严蕊收取4万余文报酬。宁海县有人私藏偷娶官妓,事发之后向严蕊行贿10万文免去处罚。
唐仲友画像。
不了了之
查明唐仲友的罪行后,愤怒万分的朱熹再次向朝廷发出了严厉的弹劾文书。
当明的宰相名叫王淮,他与唐仲友有姻亲关系。接到弹劾文书后,王淮轻描淡写地向宋孝宗汇报:这事不过是朱熹与唐仲友“秀才争闲气”而已。宋孝宗早就知道,唐仲友推崇眉山苏氏学说而反对朱熹理家学说,听到王淮的报告,他只是一笑而过。
为了摆平朱熹,王淮提议,罢免唐仲友刚被提升的江西提刑官一职,改由朱熹接任。这一招极其狠毒:朱熹如果答应,他弹劾唐仲友的目的就变成了争抢官位;如果他不同意,那只能向朝廷提出辞职。
朱熹选择辞职,此案也就无人追究了。
唐仲友也要求提前退休,得到朝廷批准。他与严蕊的结局,史料没有提及。想必在无人继续追查下,严蕊最终能够低调地回到唐仲友身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