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平和记忆:南胜发现与厦门翔安小盈岭朱熹“扳辕石”相似的古石刻

平和记忆:南胜发现与厦门翔安小盈岭朱熹“扳辕石”相似的古石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鹭客社 访问量:4678 更新时间:2023/12/8 18:59:56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2019年1月5日晚6时21分,南胜乡村教师林清河(我的老同学)忽然给我发来五张照片,让我进行研究解读。这五张照片涉及他的最新发现,一块“扳辕石”。发现地点是南胜田坑村北地溪畔。

从照片上看,石刻的核心是“扳辕”两字,刻石的时间是“己酉之春”,落款是地点“矾麓”与书者印章。“扳辕”两字,指民众挽留好官,不忍其离去,攀扯住驾马之辕,让车不得行走的情景。“己酉之春”是时间。“矾麓”很好理解,矾山脚下。最神秘的是印章,由于风吹雨打,本来就不大的印章更加漫漶不清。据前述,我们可以得悉,某年的己酉年春天,在矾山脚下,南胜的民众舍不得一位好官的离去。

在厦门翔安小盈岭,恰好也有同样的“扳辕石”,书者据说是朱熹。远在漳州山区的南胜镇竟然也会出现“扳辕石”,令人震惊。

刻字时间“己酉之春”的“己酉”是干支纪年法,六十年轮回一次,暂时无法明确具体年份,从元到清,我将所有相关的时间列出:1309年、1369年、1429年、1489年、1549年、1609年、1669年、1729年、1789年、1849年、1909年。

我们知道,南胜镇在元至治年间(1321-1323)到至元三年(1377年)之间,曾经是南胜县的县府所在地。此“扳辕石”会不会是当时南胜县知县的?经查,元朝(1271-1368)期间只有一个己酉年,也就是元武宗至大二年(1309年),在南胜县建县之前。可见,此古石刻与南胜县无关,故1309年可以排除。

在调查中,我得悉南胜镇曾是漳州分府(官员为南胜同知)的驻地,此“扳辕石”会不会是与南胜同知有关呢?

雍正十三年(1735年),海防同知由漳州府城改驻平和县南胜。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海防同知改为粮捕同知。 嘉庆三年(1798年),移海澄 县丞驻平和县南胜,改南胜同知为抚民厅同知,同知府移驻云霄厅。也就是说,南胜镇曾有63年时间作为“漳州分府”所在地驻扎海防同知(后改为粮捕同知),此同知即所谓“南胜同知”。

第一任南胜同知是谁呢?刘良陛!据悉,清乾隆元年(1736年),南胜同知刘良陛带头建设南胜书院。第二任南胜同知显然是 时翔。 王时翔 (1675-1744),字皋谟,又字抱翼,号小山,江苏镇洋人。王时翔于 雍正六年(1728)出任福建晋江县知县。此后,先后当过政和、瓯宁两地知县。续而被提拔为“漳州府同知,驻南胜”。提拔时间与接替刘良陛的时间非常接近。王时翔很可能是第二任的南胜同知。

《清史稿》称:王时翔“擢漳州府同知,驻南胜。南胜民族居峒中,多械斗。有赖唱者,纠众夺犯,匿险自固。时翔亲入山谕之曰:“汝诸赖万人,奈何庇一人而以死殉耶?为我缚唱来即无事。”唱不得已自缚出,始如律。濑子坑民叶扬煽乱,时翔谓缓之可一纸定,或张其事,大吏檄入山剿之。事平,意不自得,乞病归。”从文献中看,我的故乡是很喜欢械斗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得悉,王时翔是位好官。

刘良陛与王时翔的任职时间 距1789年的 己酉年时间较长,“扳辕石”不可能与刘良陛与、王时翔两人有关。

此篇为抛砖引玉,后续将继续探索!欢迎留言补充!

上图为厦门翔安的朱熹”扳辕石“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欢迎关注鹭客社,投稿联系微信号:DONGE110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更多文章

  • 秦桧也曾坚定抗金?胡适称其冤枉,朱熹赞其有骨力,他当真有功?

    历史解密编辑:落水的焱燚标签:秦桧,胡适,朱熹,岳飞,赵构,记者,战争法

    历史上十大著名的大奸臣之一的秦桧。因为构陷岳飞、玩弄权术、打压抗金义等行为被顶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岳飞的一阙《满江红》,说出岳家军的英勇和不甘,映衬出了秦桧心中的懦弱和猥琐。秦桧是个只会喝茶、吟诗的文人,他才会在乎名声。他一生三次为官,初入官场确实曾是个“硬骨头”,甚至做出过“抗金”的姿态。秦桧是如

  • 朱熹对中庸之道的诠释与建构

    历史解密编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标签:朱熹对中庸之道的诠释与建构,儒家,朱熹,中庸,宋儒,儒学

    下文为《朱熹对中庸之道的诠释与建构》,朱汉民著。节选自《清华国学(第1辑)》,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陈来主编,赵金刚为执行主编。朱熹对中庸之道的诠释与建构朱汉民自中唐至北宋的儒家学者如韩愈、张载、二程等将《中庸》从《五经》礼学体系中独立出来,并对其做出新的诠释,使《中庸》的经典地位和思想内涵开始

  • 为什么要不断地读书?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用一首诗回答了这个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朱熹,读书,宋宁宗,明镜,讲学,观书有感

    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兼诗人,儒家最后一位大宗师,世称“朱子”。朱子学说曾经垄断中国明、清两代官方应试教育,前后时间超过600年。尽管后世因批判儒教而对他颇有微词,但是作为一位古代贤者,他向世人提供的一些学习方法和理论,至今仍然值得借鉴。下面我们要提到的这一首小诗,就是他在庆元二年的一次讲学过

  • 江西有一古村,古树、水口、小桥、人家,宛如朱熹笔下的梦里老家

    历史解密编辑:司徒小凝看萌娃标签:朱熹,小桥,古树,宋朝,古村落,红豆杉,江西省

    江西有一古村,古树、水口、小桥、人家,宛如朱熹笔下的梦里老家现在的游客随着前往旅游景点的增多,自己的需求也在随之发生变化,看惯了大都市里的车水马龙,就想寻找一处能够体验原生态生活的地点,其实这点需求在国内诸多城市里面,还是很好找的。在江西就有一座浓缩版婺源,属于小众原生态古村落,村内一棵千年红豆杉。

  • 朱熹学说把宋代妇女束缚住了吗?没有,她们远比你想象的要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微声悟网易号标签:朱熹,李清照,宋徽宗,唐仲友,司马光

    要说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妇女最开放,公认是唐朝,毫无悬念。而对唐之后的宋朝,人们往往会认为,由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等理论的提出,自宋以后,妇女的言行就被限制于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与唐人自有天壤之别。其实不然!朱熹的学说在他有生之年,并不显山露水,没有受到重视。他的影响力,主要是在

  • 娶尼姑,让儿媳怀孕?被尊称为“朱子”的朱熹,真的是个伪君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朱熹,宋宁宗,尼姑,赵构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吴潜世人对于朱熹的印象大多都只是停留在

  • 朱熹: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爆史君带你读历史标签:朱熹,孔子,大儒,长安城,唐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所以当孔子见到7岁的项橐时,被他的机敏折服,当场拜他为师,虚心请教。而朱熹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购物为何又叫‘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众弟子百思不解,一个10岁的小孩却一语道破。那10岁小孩又是如何回答的呢?咱们接着往下看。购物为

  • 创城在线丨朱熹大道路灯上新中!区城管局紧抓美化亮化提升项目工程

    历史解密编辑:建阳发布标签:朱熹,区城管局,城管局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里的每一盏路灯,照亮了无数夜归人的回家路。为点亮高品质城市生活,方便群众夜间出行,建阳区城管局科学规划设计市政路灯、夜景灯等照明设施,针对照明情况不够完善的朱熹大道沿线,积极谋划并推进朱熹大道路灯改造亮化提升项目,以良好的夜间亮化效果,打造优美、舒适、安全的城市生活环境。区城

  • 寻宋︱昙山朱熹题刻:颓然见此山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朱熹,苏轼,皇帝,宰相,宁宗,昙山,宋朝,蔡元定,艺术家

    昙山朱熹题诗塑像(一)颓然见此山钱江潮向西奔腾,至之江路尽头将与富春江衔接时,突然拐弯向南行10公里。原本可以径自流入钱塘江的富春江水也在今天富阳中学的位置偏东行20余公里,至今天杭州双浦镇的东江嘴与钱塘江河道形成一个尖锐的夹角。东江嘴一带长期以来受到洪潮肆袭,水祸频生,直到1996年筑起50里标准

  • 朱熹问学生:为何叫“买东西”不叫“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说破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朱熹,白居易,宋朝,老师

    每个民族都是特定文化造就的,文化是民族的内在标识,它刻在国人的骨子里,无形之中就会表现出来,谁也改变不了。华夏文明衍生到现在,持续了五千年之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在这个过程中,想要将其详细地表现并描述,无非就是两种方式:语言和文字。因为没有趣味性,许多东西只能失传。吃一堑长一智,老祖宗为了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