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江西有一古村,古树、水口、小桥、人家,宛如朱熹笔下的梦里老家

江西有一古村,古树、水口、小桥、人家,宛如朱熹笔下的梦里老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司徒小凝看萌娃 访问量:4486 更新时间:2023/12/8 20:59:33

江西有一古村,古树、水口、小桥、人家,宛如朱熹笔下的梦里老家现在的游客随着前往旅游景点的增多,自己的需求也在随之发生变化,看惯了大都市里的车水马龙,就想寻找一处能够体验原生态生活的地点,其实这点需求在国内诸多城市里面,还是很好找的。在江西就有一座浓缩版婺源,属于小众原生态古村落,村内一棵千年红豆杉。这座古村就是婺源县赋春镇的源头古村,始于明代洪武年间,距今700多年,走进宛如走入梦里老家。

据悉源头古村可谓看点十足,在这里能看见长有千年时间的红豆杉群,其中的一颗红豆杉已有约两千年树龄了,其直径都已超出一米四了,想要把这棵古树围笼,需要好几个成年人才能团团抱住。另一棵更是稀有,本身在大家认知的红豆杉树木里面,知道它们属于单一主干生长而成的树木,但是这棵很是特殊,因为以分叉生长而成。左右两根主干上面生长的叶子样式也是各不一样的。

对于这棵样式特殊的古杉树,在村里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据悉,在很久以前曾在源头村住着一对两小无猜的夫妻,由于家中清贫,为了让妻子过上好日子,两人在婚后时间不长,丈夫就外出一人做生意去了。并且走之前告诉妻子,如果赚不到钱就发誓永不回家。两人分开很长时间,过着两地相思的日子,又过了很多年,丈夫觉得赚到钱了,所以就委托老乡给妻子捎话回来,他会在同年除夕回家跟她过团圆年。

很快除夕就到了,结果妻子在村口苦等一天一夜,虽然天气很,但是她依然不舍离去。丈夫也在日思夜盼能够早日跟妻子团聚,终于天亮前赶回了村里,他所看到的却是雪地里倒下的妻子。之后丈夫为了哀悼妻子,就为她在倒下的地方种了一棵相思树,即红豆杉。后来丈夫由于太过思念妻子,即将辞世时,他委托家人让他跟妻子葬在一起,在把男子下葬之后,村民就发现了这棵长势奇特的红豆杉树。

除了动人心弦的故事以外,在这里还能看见特有的村落水口,被水源围绕的人家,古朴典雅耐人寻味的窥月茶楼,再加上化底蕴深厚的探源书屋。龙泉溪谷美景被游客誉为空气清新的天然氧吧。古村内的水口,不仅拥有较好风水,而且景色也超美。源头古村的水口有石拱桥横跨在溪水上面。两侧各有一座山头,水口刚好位于村子下游出口处,既是村子出口,又是入口。

景色优美的同时,再加上错落有致的徽派建筑物,让人感觉犹如大师笔下,一幅风景超美的自然画卷似的。虽然源头古村占地面积不是很大,但是这里却拥有独特韵味,如果在温暖的春天里,还没有来过源头古村的话,就一定要前往这里一游,相信这里的景色肯定让你回味无穷。地址:江西省婺源县赋春镇藏在江西小众古村,村中藏着颗千年红豆杉,古色古香宛如梦里老家

更多文章

  • 朱熹学说把宋代妇女束缚住了吗?没有,她们远比你想象的要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微声悟网易号标签:朱熹,李清照,宋徽宗,唐仲友,司马光

    要说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妇女最开放,公认是唐朝,毫无悬念。而对唐之后的宋朝,人们往往会认为,由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等理论的提出,自宋以后,妇女的言行就被限制于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与唐人自有天壤之别。其实不然!朱熹的学说在他有生之年,并不显山露水,没有受到重视。他的影响力,主要是在

  • 娶尼姑,让儿媳怀孕?被尊称为“朱子”的朱熹,真的是个伪君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朱熹,宋宁宗,尼姑,赵构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吴潜世人对于朱熹的印象大多都只是停留在

  • 朱熹: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爆史君带你读历史标签:朱熹,孔子,大儒,长安城,唐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所以当孔子见到7岁的项橐时,被他的机敏折服,当场拜他为师,虚心请教。而朱熹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购物为何又叫‘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众弟子百思不解,一个10岁的小孩却一语道破。那10岁小孩又是如何回答的呢?咱们接着往下看。购物为

  • 创城在线丨朱熹大道路灯上新中!区城管局紧抓美化亮化提升项目工程

    历史解密编辑:建阳发布标签:朱熹,区城管局,城管局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里的每一盏路灯,照亮了无数夜归人的回家路。为点亮高品质城市生活,方便群众夜间出行,建阳区城管局科学规划设计市政路灯、夜景灯等照明设施,针对照明情况不够完善的朱熹大道沿线,积极谋划并推进朱熹大道路灯改造亮化提升项目,以良好的夜间亮化效果,打造优美、舒适、安全的城市生活环境。区城

  • 寻宋︱昙山朱熹题刻:颓然见此山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朱熹,苏轼,皇帝,宰相,宁宗,昙山,宋朝,蔡元定,艺术家

    昙山朱熹题诗塑像(一)颓然见此山钱江潮向西奔腾,至之江路尽头将与富春江衔接时,突然拐弯向南行10公里。原本可以径自流入钱塘江的富春江水也在今天富阳中学的位置偏东行20余公里,至今天杭州双浦镇的东江嘴与钱塘江河道形成一个尖锐的夹角。东江嘴一带长期以来受到洪潮肆袭,水祸频生,直到1996年筑起50里标准

  • 朱熹问学生:为何叫“买东西”不叫“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说破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朱熹,白居易,宋朝,老师

    每个民族都是特定文化造就的,文化是民族的内在标识,它刻在国人的骨子里,无形之中就会表现出来,谁也改变不了。华夏文明衍生到现在,持续了五千年之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在这个过程中,想要将其详细地表现并描述,无非就是两种方式:语言和文字。因为没有趣味性,许多东西只能失传。吃一堑长一智,老祖宗为了让我

  • 陆游的书法被他的诗人名气所掩盖,看看他80岁时写得字,绝对是一等一的高手,难怪让秦桧嫉妒、朱熹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陆游,秦桧,朱熹,书法,诗人

    在语文教科书中,岳飞、陆游、文天祥都是爱国诗人的典范,当然陆游在诗歌上的成就是他们中最高的,他留下了9300多首诗,其中脍炙人口的如“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都表达了他的拳拳赤子之心。但很多人不知道,陆游也是一位书法家,特别是在行、草书上,在南宋书坛举足轻

  • 张建伟:《论语》“侍坐”章朱熹注与儒家道德的现代化

    历史解密编辑:文以传道标签:朱熹,儒家,孔子,论语,王守仁,孟子

    摘要:《论语》“侍坐”章曾晳讲的暮春出游得到孔子的赞许。朱熹注与他人不同,他一方面引申到天理人欲方面,另一方面提出“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儒家思想以道德规范人的行为的反思。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的义务论,有时容易导致僵化与伪善。现代社会需要以中庸之道平衡各家思想,提倡自尊尊

  • 出人意料,在韩国居住着14万朱熹的后裔,曾回国拜祭建阳朱子墓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朱熹,韩国,后裔,朱氏,高丽,宋朝,儒家思想,建阳朱子墓

    在韩国居住着14万朱熹的后裔,其开基祖是朱潜,朱 潜字景陶,号清溪。他是朱熹的曾孙,即朱熹次子朱埜之孙。据朝鲜朱氏后裔编的《新安朱氏世谱》:朱潜于宋绍熙 五年(1194年)生于建阳县考亭。嘉定十三年(1220年) 朱潜被赐为文科翰林学士。其时,蒙古军队已占据黄河以北,铁骑步步南逼,宋朝社稷面临覆亡的

  • 高考已毕,读书有用吗?朱熹用短短四句,作出最恰当的回应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朱熹,读书,苏轼,观书有感,高考,方塘

    导言:高考已毕,读书有用吗?朱熹用短短四句,作出最恰当的回应我刚懂事起,我的父母就告诉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有出息。在读书的过程中,又有一句话是这么讲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可以提升个人的气质。随着年龄的增长,隐隐的有一种声音传了出来,“读书无用论”成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