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桧也曾坚定抗金?胡适称其冤枉,朱熹赞其有骨力,他当真有功?

秦桧也曾坚定抗金?胡适称其冤枉,朱熹赞其有骨力,他当真有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水的焱燚 访问量:750 更新时间:2023/12/8 19:15:40

历史上十大著名的大奸臣之一的秦桧。因为构陷岳飞、玩弄权术、打压抗金义等行为被顶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岳飞的一阙《满江红》,说出岳家军的英勇和不甘,映衬出了秦桧心中的懦弱和猥琐。

秦桧是个只会喝茶、吟诗的文人,他才会在乎名声。他一生三次为官,初入官场确实曾是个“硬骨头”,甚至做出过“抗金”的姿态。

秦桧是如何一步步从“谏臣”走向“奸臣”之路的呢?

寒门子弟,榜下捉婿

秦桧,江宁人氏,父亲是一个小官县令,在他去世之后,秦桧做过教书先生,才艰难的读完书。因为秦桧心中有一个远大的志向,他就必须高中进士,走入仕途。

秦太师在年轻时曾经写诗“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可见他的志向和野心。

公元1115年他中进士,宋朝有榜下捉婿的传统,王家看中了这个潜力股,将孙女嫁给他。

秦桧被授密州教授之后,勤奋如他又继续深造,考中词学兼茂科,奉调为京师的太学学正,成了一个九品京官。

他的妻子王氏出身北宋名门,祖父是北宋神宗朝宰相王珪

王氏家族人丁兴旺,与朝中众多名门,文人联姻,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姻亲网。

王珪长女嫁给了李格非,他的女儿是北宋大才女李清照;次女嫁给了大文人闾丘吁;三女嫁给了郑居中,他可是谥号为文正的官员,郑家和韩琦家也是亲家。郑家的后辈女儿嫁给了秦桧的儿子,这是后话。

王珪的长子王仲修靠着自己的才学考中进士,其他儿子则是靠着祖荫进入官场,王氏的父亲是王珪第四子。

王氏的父亲王仲岏,是一个软骨头,金国人兵马还未到,他没有抵抗,就吓得打开城门投降金人。靖康之难后,都逃去了南方。

秦桧娶了王氏,绝对是高攀,双方各取所需。王氏是一个有心机的女人,她是童贯的干女儿,秦桧对她也的礼让三分,甚至有些畏惧她,毕竟周围的政治资源都来自于王氏家族一门。

秦桧身边王家这么多投降派,王氏嚣张跋扈,自私自利,怎么会把国家放在第一位,都是为了蝇营狗苟的个人利益。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秦桧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初入朝堂,积极抗金

初入仕途的秦桧,没有混迹朝堂那些官员的圆滑,他秉持文人的理想,坚守着底线。

公元1126年,金兵逼进汴京,宋徽宗赵佶禅位于太子桓,自为太皇。朝臣分裂为投降派和主战派。

此时37岁的秦桧还是坚持要和金人一战,属于主战派。

大宋自澶渊之盟,用岁币买来了几代人的和平,朝中大臣的想法还是用钱来解决问题。

秦桧给皇帝上书,召百官详细讨论、加强守备、将金使安置城外、直言最多割让“燕山一路”,要加强守备,并且拒绝求和。

秦桧人微言轻,奏书呈上如同泥牛入海,皇帝一点反应也没有。

其实钦宗面对这个局面,也只想保住自己的位置,他内心只想求和。

不久皇帝擢升秦桧为职方员外郎,属于张邦昌的属下,就是专门干割地求和的事情的。秦桧认为有违自己的主张,三上奏折请求辞去此事,此时他的意志尚算坚定。

北宋拟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为条件和金人谈判,朝中大臣绝大多数都同意这个主张,但是秦桧投了反对票。

宋钦宗急于应对危险的境遇,却屡屡做出错误的判断。最重要的是,当时的救国之策都被他否决了,而误国谋略反而被他欣然笑纳。

书生秦桧以为天子和百官中的大多数人肯定也拥有和他一样信念,在原则性的大是大非面前,应该没有根本的分歧。

书生意气的秦桧此时是一辈子中腰杆挺得最直的时候。

亡国被俘,南归受宠

靖康之变,太皇,皇帝被俘,连带着后宫女眷以及王公贵族,一路到金营。

金人立张邦昌为帝后,秦桧立即草拟了一封致金人信,其中的意思就是宋国都沦丧,人心未亡,建立傀儡政权,刺激抗金的情绪不值得,不如保留臣服于金的赵宋政权,获得实在的利益。

这封信给秦桧捞足了名声和资本,北宋朝廷认为他是忠臣,金朝也从这封信,开始关注到他。

秦桧此时已经开始思索,怎样走出宋金的第三条路线。

北狩秦桧一路看到平日金尊玉贵的后宫女眷遭受的屈辱,太子一路哭泣,要白姓救他,吏部侍郎一路痛骂金人,被裂颈断舌而死,天下最繁华的城市,顷刻之间沦为人间地狱。

秦桧一个文人,没有经历过战场的洗礼,看到如此惨烈的场面,大脑和心灵变得无法思考,彻底吓破了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活着,他只有向金谄媚,才能获得活的机会。

此时他的心中已经没有了文人气节,更不要说抗金救国,想的只是自保。

靖康二年,赵构在应天府继位,徽宗让秦桧起草了一封和谈的合约,秦桧首次提出了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全新想法。

一下子引起了金国的重视,秦桧甚至觐见了金太宗,金国还赏赐了他大量金钱。

秦桧也从赵宋忠臣变成了金国的鹰犬,不仅学会说一口流利的金国话,还会书写,沟通无障碍。

1127到1130年,金朝对宋进行了战争,将赵构一路打到了海上,但是在岳飞、韩世忠等人领导下南宋军民顽强抵抗。

金人战线过长,兵力分散,无法长期的占领城邑,他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无法获得相应的收益。他们要改变策略,扶植新的汉人政权以汉制汉,扶植了刘豫的大齐政权。

金国以谈判为主辅以战争威胁的策略,与南宋开始了拉锯战。

秦桧肩负着使命走出上京,他和老婆趁乱逃回了南宋的地盘,建炎四年十一月在绍兴的行在,得到皇帝的接见,被授予了官职。

一心求和的赵构,看到秦桧,知道有了和金谈判的中间人。

1131年,绍兴元年,回归三个月的秦桧被任命为宰相,他走到了人生的顶峰。

残害忠良 天理昭昭

秦桧对高宗赵构的心态了如指掌,从而游刃有余地左右整个帝国政局,正是得益于靖康元年对时局的勘破和领悟。

赵构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一个白手套,秦桧正是合适人选。两者之间有了相当的默契。

归来的秦桧向宋高宗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欲天下无事,南自南,北自北。”它与金人扶持伪政权的目的不谋而合,便是划江而治,分裂大宋疆土。

朝廷内主战派的岳飞,他提出要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这让赵构极其害怕,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对岳飞产生了忌惮。没有子嗣的赵构,一直被岳飞催促立嗣,这一切让赵构动了杀心。

金国的金兀术和秦桧私下达成了协议,除掉岳飞,和谈可以成功。

公元1141年,金国准备重新与南宋议和,赵构不想岳飞在当中误事。秦桧在当中添油加醋,在赵构心上插上一把刀。

不久岳飞就被弹劾入狱,主审官请示宰相秦桧如何处置,他只说:“此为上意。”1142年,宋高宗下旨“岳飞特赐死”。

”绍兴和议“达成之后,韩世忠就岳飞被捕之事去质问秦桧,秦桧只是用莫须有三个字回答。

1142年,岳飞父子在风波亭就义。

莫须有这几个字如何让天下人信服?

清初船山先生评论赵构“忘父兄之怨,忍宗社之羞,屈膝称臣于骄虏,而无愧作之色;虐杀功臣,遂其猜防,而无不忍之心;倚任奸人,尽逐患难之亲臣,而无宽假之度。孱弱以偷一隅之安,幸存以享湖山之乐。惉滞残疆,耻辱不恤,如此其甚者,求一念超出于利害而不可得。”

1155年,秦桧去世,谥号忠献。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五年,赵构认为秦桧在宋朝发展中有着重要的贡献。

宋孝宗继位后,他实行抗金政策,为岳飞洗刷了冤屈。对秦桧追夺其王爵,改谥谬丑。

是非公断自在人心,时间可以说明一切。

南宋的朱熹,对秦桧做过这样的评价,秦桧的确有才能,只是将他的才能用错了地方,他看到了赵构没有决战的决心,局势上也难以成功,因此这样的决策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秦桧也一直被历史所谴责。

对秦桧的部分做了正面评价,但是他的错误的决策也给历史造成了巨大的后果。

近代胡适,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秦桧的“目的在于维持南宋朝廷的统一和稳定”,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他做出了一些“残酷而必要”的决策,比如打压官僚集团,加强中央集权等。但是,他也指出,秦桧在处理“靖康之耻”事件时,表现出了“丧尽天良”的行为,导致了南宋王朝的衰落和整个民族的耻辱。

《现代评论》一九二五年第一卷第四期中,胡适却评价:秦桧有大功而世人唾骂他至于今日,真是冤枉。

秦桧真的冤枉吗?他南归后所做的一切,是无法遮掩他陷害忠良,卖国求荣的罪行。

功过是非曲直,时间可以说明一切。

标签: 秦桧胡适朱熹岳飞赵构记者战争法

更多文章

  • 朱熹对中庸之道的诠释与建构

    历史解密编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标签:朱熹对中庸之道的诠释与建构,儒家,朱熹,中庸,宋儒,儒学

    下文为《朱熹对中庸之道的诠释与建构》,朱汉民著。节选自《清华国学(第1辑)》,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陈来主编,赵金刚为执行主编。朱熹对中庸之道的诠释与建构朱汉民自中唐至北宋的儒家学者如韩愈、张载、二程等将《中庸》从《五经》礼学体系中独立出来,并对其做出新的诠释,使《中庸》的经典地位和思想内涵开始

  • 为什么要不断地读书?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用一首诗回答了这个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朱熹,读书,宋宁宗,明镜,讲学,观书有感

    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兼诗人,儒家最后一位大宗师,世称“朱子”。朱子学说曾经垄断中国明、清两代官方应试教育,前后时间超过600年。尽管后世因批判儒教而对他颇有微词,但是作为一位古代贤者,他向世人提供的一些学习方法和理论,至今仍然值得借鉴。下面我们要提到的这一首小诗,就是他在庆元二年的一次讲学过

  • 江西有一古村,古树、水口、小桥、人家,宛如朱熹笔下的梦里老家

    历史解密编辑:司徒小凝看萌娃标签:朱熹,小桥,古树,宋朝,古村落,红豆杉,江西省

    江西有一古村,古树、水口、小桥、人家,宛如朱熹笔下的梦里老家现在的游客随着前往旅游景点的增多,自己的需求也在随之发生变化,看惯了大都市里的车水马龙,就想寻找一处能够体验原生态生活的地点,其实这点需求在国内诸多城市里面,还是很好找的。在江西就有一座浓缩版婺源,属于小众原生态古村落,村内一棵千年红豆杉。

  • 朱熹学说把宋代妇女束缚住了吗?没有,她们远比你想象的要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微声悟网易号标签:朱熹,李清照,宋徽宗,唐仲友,司马光

    要说历史上哪个朝代的妇女最开放,公认是唐朝,毫无悬念。而对唐之后的宋朝,人们往往会认为,由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等理论的提出,自宋以后,妇女的言行就被限制于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与唐人自有天壤之别。其实不然!朱熹的学说在他有生之年,并不显山露水,没有受到重视。他的影响力,主要是在

  • 娶尼姑,让儿媳怀孕?被尊称为“朱子”的朱熹,真的是个伪君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朱熹,宋宁宗,尼姑,赵构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吴潜世人对于朱熹的印象大多都只是停留在

  • 朱熹: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爆史君带你读历史标签:朱熹,孔子,大儒,长安城,唐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所以当孔子见到7岁的项橐时,被他的机敏折服,当场拜他为师,虚心请教。而朱熹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购物为何又叫‘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众弟子百思不解,一个10岁的小孩却一语道破。那10岁小孩又是如何回答的呢?咱们接着往下看。购物为

  • 创城在线丨朱熹大道路灯上新中!区城管局紧抓美化亮化提升项目工程

    历史解密编辑:建阳发布标签:朱熹,区城管局,城管局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里的每一盏路灯,照亮了无数夜归人的回家路。为点亮高品质城市生活,方便群众夜间出行,建阳区城管局科学规划设计市政路灯、夜景灯等照明设施,针对照明情况不够完善的朱熹大道沿线,积极谋划并推进朱熹大道路灯改造亮化提升项目,以良好的夜间亮化效果,打造优美、舒适、安全的城市生活环境。区城

  • 寻宋︱昙山朱熹题刻:颓然见此山

    历史解密编辑:澎湃新闻标签:朱熹,苏轼,皇帝,宰相,宁宗,昙山,宋朝,蔡元定,艺术家

    昙山朱熹题诗塑像(一)颓然见此山钱江潮向西奔腾,至之江路尽头将与富春江衔接时,突然拐弯向南行10公里。原本可以径自流入钱塘江的富春江水也在今天富阳中学的位置偏东行20余公里,至今天杭州双浦镇的东江嘴与钱塘江河道形成一个尖锐的夹角。东江嘴一带长期以来受到洪潮肆袭,水祸频生,直到1996年筑起50里标准

  • 朱熹问学生:为何叫“买东西”不叫“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说破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朱熹,白居易,宋朝,老师

    每个民族都是特定文化造就的,文化是民族的内在标识,它刻在国人的骨子里,无形之中就会表现出来,谁也改变不了。华夏文明衍生到现在,持续了五千年之久,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明。在这个过程中,想要将其详细地表现并描述,无非就是两种方式:语言和文字。因为没有趣味性,许多东西只能失传。吃一堑长一智,老祖宗为了让我

  • 陆游的书法被他的诗人名气所掩盖,看看他80岁时写得字,绝对是一等一的高手,难怪让秦桧嫉妒、朱熹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陆游,秦桧,朱熹,书法,诗人

    在语文教科书中,岳飞、陆游、文天祥都是爱国诗人的典范,当然陆游在诗歌上的成就是他们中最高的,他留下了9300多首诗,其中脍炙人口的如“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都表达了他的拳拳赤子之心。但很多人不知道,陆游也是一位书法家,特别是在行、草书上,在南宋书坛举足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