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名臣欧阳修素来爱惜人才,为何要弹劾名将狄青?实情令人心酸

一代名臣欧阳修素来爱惜人才,为何要弹劾名将狄青?实情令人心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2813 更新时间:2024/1/26 3:13:52

嫉贤妒能,是人类的天性使然,当我们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时,总会心里不舒服,甚至还会对这些人心生厌恶,以至于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当我们出现这种心理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遏制,因为嫉妒心理会让我们比任何不幸的人都要痛苦,如果这种消极的心理得不到适当的发泄,会让我们长期处在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中,久而久之,便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

而当我们研究那些历史上比较有名气的大人物时,便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颗博大的胸怀,在他们身上似乎见不到嫉妒这种天性,由此,我们也能反过来理解,即想要成为大人物,豁达是必须的品格。

就拿北宋时期的欧阳修来说,他就是极具豁达的大人物,他一生不仅没有嫉贤妒能,而且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极力推荐和赞美,以至于使得当时一大批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共同谱写了北宋在政坛和文学上的璀璨篇章。

都说千里马常在,而伯乐不常有,与欧阳修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是幸福的,因为他就是最不常有的千古伯乐。

欧阳修举荐的人中有苏轼曾巩苏辙程颢、包拯、文彦博、司马光等等,更值得一说的,唐宋八大家之中,有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以布衣之身而被相中,欧阳修可谓目光如炬。

可是素来爱惜人才的一代名臣欧阳修,他却弹劾了当时最能带兵打仗的名将狄青,以至使得他的伯乐形象大打折扣。

难道胸怀宽广的欧阳修也容不下一个武将,他为何执意要弹劾狄青,背后的真相令人心酸,我们一起来看。

欧阳修的人

北宋景德四年,远离汴京的四川绵阳一片祥和,此时担任绵州军事推官的欧阳观已经56岁了,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年他却喜得贵子,更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这个儿子将来会让整个北宋颤抖。

他一向注重修身治家齐国平天下的人生格言,所以便为儿子取名为欧阳修。

老来得子确实是人生的一件大喜事,可是对于欧阳修来说,他的童年并没有感受到幸福,因为欧阳观在他四岁的时候便去世了。

欧阳修与母亲很快便陷入到了生活的困境之中,在走投无路之下,母亲带着欧阳修去了湖北随州投靠欧阳修的叔叔欧阳晔,这才勉强维持生活。

对于这位叔叔,欧阳修是十分敬畏的,他在随州为官正直,讲究廉洁奉公,这对欧阳修的未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后来欧阳修的成就,就得益于此,不过这也使得欧阳晔虽然是位官员,但家境并不富裕。

好在欧阳修的母亲是位大家闺秀,她常常在沙地上教导儿子读书认字,欧阳修十分肯学,这让欧阳晔对他也好生相待。

欧阳修的刻苦并没有让他科举之路上一帆风顺,反而多次落地,但欧阳修从不气馁,失败之后,洒脱应对,后来经胥偃的举荐欧阳修去了汴京应试,结果一鸣惊人,此后欧阳修的人生就彷佛坐上了特快列车。

欧阳修在朝中有了名望和地位之后,便时常举荐一些布衣士子,毕竟他知道寒门要出贵子,实在是太难了,欧阳修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所以他很少弹劾其他人,而狄青似乎成了例外。

狄青的名

很多人都说,北宋自开国以来,便被宋太祖赵匡胤埋下了重文轻武的种子,这句话一点都不假,但这并不意味着北宋没有名将,而狄青就是名将中的战斗机。

狄青出身寒门,十几岁的时候因为与人发生冲突而被捕入狱,结果得到的惩罚是脸上刺字,发配京师充军。

只是谁也没想到,这次充军为狄青打开了一道星光大道,他精通骑马射箭,充军之后就被分配做了骑兵,当时北宋外有强敌,当兵可谓是凶险至极。

可狄青一身勇武,根本不惧怕打仗,当李元昊发动叛乱时,朝廷便任命其为三班差事,前往边疆参与平定李元昊的战斗。

当时的李元昊势大,屡次打败北宋的军队,这使得军中士兵谈“李”色变,但狄青却丝毫不惧,在对战李元昊的时候,往往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在边疆的四年里,狄青前前后后打了25场战役,身上负伤高达八次,但从未打过一场败仗,以至于西夏人开始谈“狄”色变。

凭借着军功,狄青在军队中一路晋升,以至于还被任命为了枢密副使,后来又成为了枢密使,这一职位其实就相当于军队的一把手,而狄青也成为了军中一道旗帜,鼓舞着士兵们奋勇向前,让北宋的军队焕发出了活力和战斗力。

但就是这样一个能打仗会打仗的名将,却被欧阳修给弹劾了,这不得不说是一件令人听之愤怒的事情。

欧阳修弹劾狄青的背后

欧阳修给宋仁宗的弹劾奏本中是这样写的:

臣观枢密使狄青,出自行伍,遂掌枢密。三四年间虽未见过失,而不幸有的军情之名,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欲乞罢青枢务,任以一州,为国家消未萌之患。

这段说可以说是直接终结了狄青的军旅生涯,毕竟欧阳修在当时的文臣中可谓是领袖,他开了头,其他文臣自然争相弹劾狄青,就这样,狄青被罢了枢密使之职。

或许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谴责欧阳修,但实际上背后的真相令人心酸,因为欧阳修此举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为了陷害狄青,反而是为了保全他。

宋朝的开国太祖皇帝是武将出身,他自然深知武将的威胁,所以上台之后,立即来了一出杯酒释兵权,随后将触角直接伸到了地方上,规定地方上防务兵要轮流换地值守,而带兵的大将更要勤换。

正所谓:师无常帅,帅无常师。

也正是由于这种开国基调,当宋朝的皇帝对武将都很忌惮,能打善战的狄青自然也无法消除皇帝对他的戒备。

其实早在狄青升任枢密副使时,朝中的文官就开始对狄青动手了,不过碍于边疆战事,他们也只能隐忍不发。

但是当狄青升任枢密使的时候,朝中文官开始坐不住了,再加上宋仁宗体弱,久未生育,一时间谣言四起,甚至有人造谣狄青披上了黄袍。

这让宋仁宗对狄青有了杀心,当此之时,狄青应该急流勇退以自保,可是他毕竟不懂朝堂险恶,这让欧阳修很着急。

为了保全狄青,欧阳修接连给宋仁宗上了两道奏折,称狄青“其心不恶”,“未见过失”,以消除皇帝的杀心,可狄青哪是那么容易就能退掉的?

于是欧阳修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弹劾狄青,让朝廷免掉他的枢密使,而去做一州的长官,这不得不说是欧阳修下的一步好棋。

所以欧阳修弹劾狄青,并不是容不下他,而是为了保全他的性命,让大宋能留下一位能打仗的名将。

参考文献:《宋史》等。

(图网,侵删)

更多文章

  • 名将狄青被文人侮辱,他忍了,又被歌女嘲笑,狄青这样报复她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狄青,韩琦,宋仁宗,范仲淹,宋太祖,宰相

    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相对容易,也担心有朝一日某个大将来一出“黄袍加身”,所以他登基后马上搞了“杯酒释兵权”。削弱武将兵权是功臣赵普出的主意,赵普也因此成为宋初首位实权宰相。宋朝的重文轻武有利有弊。别的不说,将领的权力被剥夺到最小,地位也一落千丈,造成军队的整体战斗力低下。所以北宋后来长期受北方邻居欺负

  • 全史人物评鉴-狄青 字汉臣

    历史解密编辑:静嘉小可爱说故事标签:狄青,西夏,韩琦,汉臣,宋朝,宋仁宗,范仲淹,全史人物评鉴

    狄青字汉臣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狄青出身贫寒,16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人京,窜名赤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狄青精通骑马射击,早期是隶属于御马直的一名骑兵,后选做散置。宝元初期,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下诏选择卫士到边疆,任命狄青为三班差

  • 欧阳修为何3次上书,诬告寒门出身的狄青?欧阳修:为了让他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刘雨爱打篮球标签:狄青,包拯,诗人,欧阳修,宋仁宗,弦乐器,民族音乐,宋太祖赵匡胤

    欧阳修为何3次上书,诬告寒门出身的狄青?欧阳修:为了让他善终公元1038年,30岁狄青率领部队,悄悄绕过西夏前锋,在他们的粮草库里放了一把火。烈火熊熊燃烧,烧掉了西夏军的储备粮,也烧掉了他们的胆量。狄青大获全胜。他俘获敌军士兵500余人,还收缴2000多顶帐篷。宋仁宗欣喜若狂。自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

  • 秦桧陷害岳飞而致千古骂名,欧阳修陷害狄青没有,为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水中月眼前人标签:秦桧,岳飞,狄青,乐器,欧阳修

    春节期间因为满江红电影,秦桧陷害岳飞的历史事件成为了一时的热点,我看到有一些言论为秦桧鸣不平,更有人提出北宋的欧阳修陷害狄青,但是历史上很少听到有人骂欧阳修为奸臣。那么,秦桧陷害岳飞而致千古骂名,欧阳修陷害狄青却没有,真的的因为历史上的厚此薄彼吗?本文将带着大家来回顾这两个历史事件,然后再来谈谈我个

  • 带着面具上战场,传奇将军狄青竟然比岳飞还冤,都是文人惹的祸?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狄青,岳飞,韩琦,宋仁宗

    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是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他对敌人的痛恨以及

  • 狄青为宋朝立下大功但因宋朝崇文抑武遭到猜忌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狄青,岳飞,宋仁宗,宋朝,宋太祖,宋军

    令西夏军闻风丧胆的战神狄青,蹲过监狱、脸被刺字,8次中箭都没事,却在49岁被吓死。他死得太冤,冤到让人想起来就心痛。狄青是宋仁宗时期赫赫有名的战神。和他同时代的名人,还有一个,叫包拯。狄青的一生,实在太过曲折,也非常励志,只是,他的结局太戏剧化,让人想起来就忍不住心痛。狄青并非名门出身,他和许多人一

  • 评书演义故事, 狄青为何沦落为“白脸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小宝说说标签:狄青,狄龙,奸臣,宋朝,赵德芳,杨文广,杨排风,穆桂英,评书演义

    在北宋背景的各种版本评书演义里,狄青也是少年英雄,带领一批少年英雄抵御西夏战功赫赫,娶得鄯善国?公主?,回朝?被?宋仁宗?封为?平西王?,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狄青出身寒门,孤苦无依。他姑姑狄氏早年被选为皇家秀女,一入宫深似海,从此没有消息。宋真宗把狄氏赐给八王赵德芳,从此狄氏成为八王南清宫

  • 大将狄青问何仙姑,此去平蛮,能不能擒获贼首?何仙姑说,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星星走丢了标签:何仙姑,狄青,大将,宋仁宗,平定

    宋代曾敏行《独醒杂志》一书中,载有北宋大将狄去广西平蛮,路过永州时,请当地异人何仙姑预测战事结果一事,战后结果证明,何仙姑预测的很正确。这让狄青非常信服。那位朋友说了,这个何仙姑是”八仙“中的何仙姑吗?这个倒也不敢确定。也可能不是,因为当时,当地人只知道这位仙姑的预测很神,但是当地并没有说起与其他各

  • 古代名人智慧:狄青过犹不及治狂士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狄青,韩琦,仁宗,大喜,名士,宋朝,手下人,古代名人智慧

    最低成本的自我投资就是阅读——北宋仁宗年间,陕西安抚使韩琦主持抵御西夏军务。那韩琦重视人才,效仿“战国四公子”,招纳名士,接待贤能,必吐哺握发。若有名士豪士登门,必设宴招待,亲自敬酒。因此天下名人趋之若鹜。其中有位豪士叫刘易,自幼练武习兵,仗剑行侠,常在陕西边疆活动,偷袭过西夏兵营帐,因此韩琦十分器

  • 狄青一生有着硕硕战功,却惨遭满朝大臣猜忌,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局小乖简史标签:狄青,满朝,范仲淹,大臣

    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一代"面涅将军"(面涅:面部有创伤的痕迹。狄青因犯罪面部被刺字)在硕硕战功后,惨遭满朝大臣的猜忌,满朝大臣欲杀之后快。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面涅"士兵宋代主张兴文教,抑武事。后世时朱元璋也曾告诉自己孙子朱允炆乱世用重典,盛世用文治。宋代赵匡胤的杯酒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