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人很会编故事,此话不假。宾阳籍的大诗人柯炽就曾出版过由民间故事写成的长篇小说《蛇郎》,同时改编成戏剧在刊物发表,还编成演出剧本演出。宾阳籍的广西作家谭江鹰、梁沛民等也同时用流传于宾阳千年的民间事《老窍》写成了长篇小说出版发行,还编成电视剧在全国播放。还有作家黄瑞金、陈显栋、李志权也都先后利用在宾阳民间传颂的故事,写成几部厚厚的长篇小说。李志权目前正在将他的长篇小说《镇龙山传奇》改编成多集电视连续剧,已交给有关部门拍戏之用。
为此,说起狄青战侬智高、斩陈曙,除了有正史之外,还有些许十分动人的民间传说。这里说的是狄青破古漏关和黑风洞的故事。
宾阳当地人称侬智高会使法术,故陈曙、孙沔、余靖都对付不了他。
传说,在原来思陇与太守交界处有一个险关叫作古漏关(又称骷髅关),当地人还称上关的古道为石叠令,地势十分险峻,坡长壁陡,一夫当关,万夫莫挡。侬智高得知狄青来讨,一直深沟壁垒,让宋军屡攻不下。狄青从北方率兵来到宾州后得知,陈曙为抢头功,擅自率兵8000到古漏关攻打侬智高,结果大败而逃,大伤军中元气。狄青一怒之下,将陈等30多人拿下,以战败逃跑罪等斩首号令,以定军心,令当时当猫作鼠的孙沔、余靖也吓得脸色铁青。
随后,狄青令人攻关。想不到会法术的侬智高面对宋兵压境毫不退缩,在太守一个叫做黑风洞的地方,祭起了妖法。顿时,百万妖兵从洞中杀出,风声呼呼,搅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朝宋军劈头盖脸乱砸乱打。宋军被打得屁滚尿流,满头是血,丟盔弃甲。至今,太守古漏关一带,山中谷底,还到处见到那种麻石如箩似磨般散落在草丛之中。
狄青一时无计可施,自觉有点错怪了败将陈曙、袁用,于是,微服走访民间,寻求妙计。有一道士献上计策,妖邪最怕狗血淋头,狗血辟邪最为灵验。宾阳历来有悠久的烧砖制瓦,做陶瓷做米缸水缸,和做碗,烧石灰等传统。他们从先祖就传承下来一种习俗,大凡装窑放火前,必先杀狗祭窑拜土地,然后大吃一顿白斩狗或焖狗肉,再用狗血淋到窑顶周边以辟邪。要不杀狗祭窑,开窑出货时,产品往往变形,破陋,火功不到,色泽破相不理想,等等。故宾阳至今还有痴于狗肉,在夏至节前有三后四,大吃狗肉的习俗。
狄青于是暗下收购家狗杀之取血,同时依道士计,用狗血掺和砂子搓了一个极大的糯米糍粑。开战时,妖兵一拥而上,宋兵急用狗血瓢泼。妖兵顿时无精打采,败回洞中。狄青叫人依道士之法,口中念念有词,将大糍粑往洞口一甩,即将黑风洞粘得严严实实。随后,粘糍化成一壁大麻石,谁也搬它不动,妖兵全被封死于洞中,古漏关也同时告破。时至今日,人们在太守再也找不到那个黑风洞,仅留下一个美丽的传说,和漫山遍野的麻石和沙土。
(此故事主要流传于新桥、太守一带待续)
▍今日责编:东东
▍内容审核:诚诚
▍内容来源 :黄时沛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