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堪比杨排风银枪击败狄青儿子的杨门女将,奇遇得宝弓大战狄家虎将

堪比杨排风银枪击败狄青儿子的杨门女将,奇遇得宝弓大战狄家虎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琳讲故事 访问量:791 更新时间:2023/12/7 0:43:35

狄青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盖世英雄,满腔正义的他对宋朝也是无比忠诚,一心为护卫宋朝边境也是呕心沥血,他也想让狄家英雄辈出,创立的狄家刀也想成为一代武学。不过他遇到了是非不分的双阳公主和偏激固执的儿子狄龙,最终比武场上的狄杨大战开始了,自命不凡的狄龙遇到了勇武的女将杨金花,狄家刀与杨家枪到底谁更胜一筹?

【狄家刀与杨家枪】

狄家刀法是狄青改创而成的,这位武曲星转世的传奇人物,首战就立下了演义中的经典奇功,那就是斩杀了西夏猛将薛德礼,而在此之前杨宗保与众多名将都败在了薛德礼的手中。雄关之战瞬间让狄青成为天下敬仰的英雄,从战绩上来说狄青的本领似乎更强于杨宗保,那么狄青的狄家刀真的能强过杨家枪吗?

相对来说,杨宗保并不是杨家最强的人物,无论是杨六郎、杨七郎还是杨宗英,他们比杨宗保更有优势,雄关之战中杨宗保在枪法上并没有落下风,七十多个回合下来就有了薛德礼暗箭伤人的结果。薛德礼面对名将杨宗保是全神贯注,杨宗保的败阵与轻敌有着很大的关系,作为新人的狄青已经通过众将的交待中知道了薛德礼的特点,而轻敌的薛德礼对狄青却是一无所知,这才有了斩杀薛德礼的奇功。

狄青这位武曲星转世的英雄,他的师傅也是仙体之身的王掸老祖,狄青学到了比正常人水准更高的本领,招法刁钻奇特的刀法豪气神勇,王掸老祖将他教成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帅才,运筹帷幄的兵法韬略之下,这套刀法不仅能够斩杀众多的悍将高手,而且刀法更适合两军阵前的冲锋陷阵。相比之下,杨家枪是多年积累改创出来的武学经典,这套枪法没有狄家刀的神奇境界,而是众多平凡枪法的精华改创而成的,招法是靠着多代人朴实勤勉创悟出的,枪法更加细腻与实用。彰显霸气的狄家刀,是冲锋陷阵的强势武艺,而攻防兼备的杨家枪却是耐人寻味的经典武学。

【英姿飒爽的杨门女将】

在北宋六大家族中最引人入胜的就是杨家将,传唱千古的杨门虎将早已家喻户晓,而英姿飒爽的杨门女将也是深入人心。伴随着杨六郎与孟良焦赞的亡故,曾经的少帅杨宗保成为边关的顶梁柱,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陪伴在佘太君的身旁,每天在家教杨文广与杨金花读书习武,儒雅的儿子杨文广非常温顺,而刚毅的杨金花虽然读书习武不落下,但是这位直率豪气的女中豪杰,经常会因为打抱不平而惹祸,穆桂英看在眼里却是喜在心中,因为她自己就是这种性格。杨金花惹祸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一位忘年的帮手,那就是年近五旬的烧火丫头杨排风,一直没有成婚的她就成了贴身照顾杨金花的丫环。

当杨宗保在雄关阵亡的消息传来,佘太君担心杨文广再上战场,便将他送到鹅头寺学艺七年,武艺学成后的杨文广也是悄悄回家,对外都是宣称杨文广病故身亡多年。这些隐忍的事情护住了杨文广,却让杨金花与杨排风非常纠心,她们一直希望杨家能够重振雄风,而杨排风却故意说出杨家将当年大战辽军的事迹,说得杨金花更加焦躁。当李青打着南唐旗号造反的时候,高锦、郑印与寇准都已故去,呼延庆带着一帮兄弟守孝三年,因此朝中一时半会没有无将可派,出于公心的狄青要镇守雄关,便推荐了儿子狄龙挂帅,包拯不放心上奏便有了比武夺帅的群雄大会。

狄龙还是很正直的,只是母亲的溺爱让他不能明辩是非,他从小是在母亲的皇宫中长大的,不懂得宋朝的那些人生道理,勤奋与刻苦之中让他将家传刀法练得很不错,他的招法不如父亲,但是蛮力却比狄青强出不少,多年来一直没有遇到对手。比武大会上他也很轻松,那些二三流战将与他斗不了几个回合,连胜数员战将的他开始轻狂了,他早就听说杨家的高手众多,而此时没有一人出现,狄龙以为杨家怕他,但是又想会一会杨家将,便带人到天波府门前故意找茬,把门前下马牌坊推倒,金匾也打落到地上,杨洪前来理论也被他们打了,这下彻底惹怒了杨金花与杨排风,就这样女扮男装来到了校场比武来了。

【更胜一筹的杨家枪】

杨金花的武艺是众多杨家英雄指点出来的,父亲杨宗保传枪,母亲穆桂英传刀,杨排风将那些克敌制胜的绝技都教给了她,曾祖母佘太君也不断来指点她,就连五台山上的杨五郎也传过她一些本领。在去五台山的途中,杨金花夜宿神庙在梦中还有神人授宝弓,并且将神箭之法传给了她,勤练之下的箭法比母亲穆桂英还要厉害。此时的比武场上,面对百步穿杨的狄龙,神箭在手的杨金花射出的三箭震惊了全场,连狄龙也暗中吃了一惊,不服气的他冲杨金花打了个招呼,抡刀直接就劈过来,杨金花从小在天波府打斗中长大的,她将宝弓收好之后,抬起手中银枪迎了过去。

大家都见识过狄龙的厉害,他的狠力曾经震退了两员壮实的战将,而女扮男装的杨金花显得格外瘦弱,大铁刀劈下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当银枪快要挨到大铁刀的时候,银尖突然一绕,顺着刀杆往狄龙的手腕而来,虽然伤不到狄龙却也让他吓了一跳。当狄龙还在自认为无敌的时候,杨金花的枪可就用上了真功夫,狄龙是来夺帅印的,而杨金花却是为杨家与杨洪报仇来的,一招枪崩檀木桩的招法,啪啪啪直逼胸前与咽喉而来,杀得狄龙有些不适应,随后探底寻蛇的招法又扎向他的小腹,就这样一连三五枪让狄龙有些手忙脚乱,几招狠枪让他也是有惊无险,场下之人也是大声叫好。

狄龙虽然有些蛮横,不过他的刀法也不是等闲之辈,狠力之下的刀法有着开天辟地之势,猛劈怒扫的刀法,紧逼头顶与咽喉这些要害部位,而杨金花的银枪更快更巧,犹如一条银蛇在大铁刀周围缠绕,狄龙的狠刀逼得十分紧,却总是在杨金花的快枪之下退让收回。两人在阵前大战了四十多个回合,狄龙忙得气喘吁吁而杨金花是越杀越巧,她的快枪让人看着眼花缭乱,趁着两马错蹬之际,杨金花一招盘肘枪扎到了狄龙的腿上,看着带伤而逃的狄龙,她满意地笑了,这一枪是为杨洪报仇而扎的,也是为狄龙看不起杨家而刺的,因为在杨金花的心中,杨家枪才是无敌的。

更多文章

  • 瀚大黎众|河北版狄青大败番兵故事连环画《风雪夺昆仑》汪玉山绘画

    历史解密编辑:瀚大黎众连环画标签:绘画,狄青,连环画,汪玉山,河北省,风雪夺昆仑

    点击瀚大黎众,免费关注,每天有不一样的连环画等着您!连环画《风雪夺昆仑》汪玉山绘画,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第一版,定价:0.19元,印数:1——125500册。

  • 大将狄青真的怕猛士刘易吗?狄青征服刘易的秘密是……

    历史解密编辑:知书少年很达理标签:狄青,刘易,猛士,大将,韩将军

    话说北宋有位叫狄青的名将,有一年,他要率兵去守边塞,狄青的好朋友韩将军向他推荐了一名猛士,这名猛士叫刘易。刘易最大的优点是熟知兵法,善打恶仗,刘易对狄青守卫的那段边境情况了如指掌,所以狄青很器重他,但这个刘易有个不良嗜好,就是特别爱吃苦荬菜,一顿饭吃不到苦荬菜,就会骂不绝口,甚至动手打人。苦荬菜因为

  • 名将狄青下场凄凉,除了客观原因,他的这句口头禅也是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飞雪的涟漪标签:狄青,范仲淹,皇帝,战功,武将

    宋朝是一个挺奇怪的朝代,虽然经济发展的老好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各个朝代中也是排的上号的,但是却老被别人欺负,今天他让你上贡,明天他让你割地的,小宋虽也反抗过,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这种情况是和当时的政策息息相关的——重文轻武。宋朝的皇帝为了避免黄袍加身的事件再次发生,于是大大贬低武将,将武将的地位一降再

  • 宋朝名将狄青,本深受皇上重用,却因一句口头禅,成皇帝猜忌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云心似我心呐标签:狄青,皇帝,宋朝,岳飞,范仲淹

    我们知道宋朝文人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是铸造了很多名将,其中包括北宋的狄青将军,以及南宋的岳飞将军,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然而今天我们所讲的这个主人公正是北宋的这一名将狄青。这位将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并且也是深受皇帝喜爱,但是对于之后自己的一个缺点却成为皇帝猜忌之人,并且没有将其重用。狄青

  • 1044年,狄青捅了范仲淹一刀,错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墨小墨说故事标签:狄青,范仲淹,韩琦,宋仁宗,欧阳修

    狄青01庆历四年(1044年)三月,时任靖远副都的狄青面临重大抉择。这个决定来自命令。他的顶头上司、副枢密使、陕西宣抚使韩琦、知微州尹竺下令逮捕二人,严刑拷打,随时准备处死。问题是这两个人就是参与政事的人范仲淹。狄青执行命令就是得罪范仲淹,不执行就是得罪韩琦。范仲淹和韩琦不仅是对他厚道的老上司,还是

  • 相比秦侩陷害岳飞,欧阳修陷害狄青致死,为什么感觉少有人提

    历史解密编辑:蔷薇凋零标签:岳飞,欧阳修,狄青,秦桧,宋仁宗,秦侩,拨弦乐器,弦乐器

    欧阳修3次上奏,把狄青赶出汴京,害他49岁惊惧而死,却名声无损,依旧是北宋文忠公,后世也很少提及此事。相比之下,秦桧陷害岳飞的代价可就大了。作为南宋初年宰相,秦桧被后人骂得狗血喷头,雕像还在岳飞祠前跪了800多年。同样是陷害功勋卓著的名将,为何欧阳修陷害狄青毫发无损,秦桧陷害岳飞就人尽皆知呢?狄青功

  • 文官的话凉了大将狄青的心,武将地位太低,难怪宋朝积贫积弱!

    历史解密编辑:洪都烟客标签:狄青,宋朝,韩琦,岳飞,皇帝,文官,范仲淹,官宦世家

    说起富而不强,宋朝敢称第二,就没有哪个朝代敢称第一:拥有全世界GDP的三分之一或一半(也有人说占八成),每年军费占国库收入的六七成乃至八成,但是周边只要是个国家就可以吊打它,辽、金、蒙古自不必说,就连从陕北横山县起家西夏,也能靠痛打赵宋,每年都能得到15万匹绢、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的“岁赐”。按照现

  • 只提一个名字说一句话秦桧害岳飞欧阳修陈执中害狄青都轻易得逞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秦桧,岳飞,狄青,欧阳修,陈执中

    宋代文官地位高,武将地位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也是宋代富而不强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家天下的封建社会,什么事情都是皇帝老儿一个人说的算,是让文官压制武将,还是让武将放心建功,或者让太监出来搞平衡甚至掌权,根子都在皇帝那儿。重文还是重武,跟时代环境和周边局势有关,正像汉朝陆贾所说的那样:天下安,注意相;

  • 古代名人智慧:狄青出其不意袭险关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狄青,大军,天明,雍州,将领,宋朝,安抚使,古代名人智慧

    最低成本的自我投资就是阅读——宋仁宗皇祐年间,广源州(今越南高平)侬智高反叛,夺州破县,兵围广州(今广东广州)。朝廷多次派人进剿不胜,只好从西北边防调来智勇闻名的大将军狄青,任命他为安抚使,负责征讨事宜。狄青接任之后,调兵遣将,向西南进军,同时与前安抚使孙沔交谈,摸透以前出师不利的原因。孙沔讲前几次

  • 狄青真是被以欧阳修为首的文官集团迫害至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狄青,欧阳修,范仲淹,韩琦,岳飞,王安石

    狄青:沙场边塞事,横槊赤子情北宋出相,南宋出将,这是今人对宋代两朝官员的基本认识,北宋时,名相辈出,范仲淹、吕蒙正、王安石;南宋时,将星闪耀,岳飞、韩世忠、孟珙,俱是千古之名臣名将。但是,一旦反过来,那就有些惨不忍睹了,南宋好像除了奸臣还是奸臣,北宋除了初期跟着太祖起兵的一帮战将外,其他能上到台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