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洮姐妹话家风丨范仲淹家训,让一个家族兴旺了八百年

洮姐妹话家风丨范仲淹家训,让一个家族兴旺了八百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洮南市妇联 访问量:4011 更新时间:2024/1/21 7:46:03

范仲淹先生从小就有救人救世的大志,一生积功累德,不疲不厌。他常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他的人生目的。

范仲淹曾留下家训百字铭,他的子子孙孙代代相传,到民国初年,八百年不衰。我们一般世间人能够看到三代不衰,很难得了。

1、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古语说“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还需父子兵”,兄弟间理应相互帮助,相互关心。我们持家立业,必须得注重孝道,维系好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不遗余力。

无论是孝道也好,丹诚也罢。都是慈悲的体现,慈悲是没有度量,没有尽头的。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注重孝道和慈悲,才能团结齐心,创建和美家庭。

2、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我们平时能够勤学苦练,一旦真正用到知识的时候,也不会惊慌失措。范仲淹在年轻时一度连夜苦读,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四书五经中寻乐,数年之后,他深谙儒家经典,吟诗作对,顺手拈来,成为一代豪。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读书很重要,尊敬师长更重要,我们应该向敬重父母一样尊敬师长。遵守礼仪,谦逊忍让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一味疏忽,用狂妄的心态去为人处事,必将事倍功半,得不到理想的结果。

“逊让敦睦邻”,即是说,唯有谦逊忍让,用宽厚和善的态度,才能促进邻里和睦。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知道谦卑宽厚,能够彬彬有礼、友好待人,才能广结善缘,赢得福报。

3、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尊老爱幼历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体恤鳏寡孤独与弱势群体同样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像现在在公交车上设有老弱病残席,在乘车时设有老弱病残孕专用通道,为百姓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就是“敬长怀幼”、“体恤孤贫”的直接体现。

大至一个国家,中至一个团体,小至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种情愫,能够发扬“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的精神。“满招损,谦受益”,我们为人处事,要具备谦虚与廉明的品质,千万不要骄傲自满、恃权傲物。

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知道尊老爱幼、富有同情心,能够戒骄戒躁、谦恭廉明,才能树立威信,为人信服。

“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这是范仲淹留给子孙的一句名言。

做事可不拘小节,但要有大义,眼光要长远,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做决定要慎重。

范仲淹的儿子去苏州买粮,回程途中遇上了范仲淹的好友石延年,石延年穷困潦倒,食不果腹。

范仲淹的儿子就把买到的粮食全部送给了石延年。回到家后他将这件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父亲范仲淹,获得了范仲淹的连连称赞。

做事要慎重,不要被暂时的利益冲昏头脑。家庭要想兴旺离不开全家的共同努力与细心规划。

家庭要想长久兴旺,家庭成员的眼光要长远。家庭是一个整体,每一个决定都需要家庭成员谨慎商量。

4、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敬惜字纸是中国文化传统理念之一,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出于对文化与文字的崇敬,古人认为应当对字纸,即写有文字的纸张表示尊敬和爱惜。

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在《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中云:“字之恩德,说不能尽。敬惜书字,福报甚大。”即便是现在,珍惜字纸也是环保和节约资源的重要方式。

“五毂”即“五谷”,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最朴素、最自然,也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传统食品。没有“五谷”,我们的色身就无法得到供养,我们的生命也就无法继续,所以我们应该报“五毂恩”。

范仲淹在《教子家书》中说“吾所最恨者,忍令若曹享富贵之乐也”,他曾告诫自己的子孙亲友“清心做官,莫营私利”。

家庭要兴旺,最重要的是要走正路。人心要清,走得路要干净。心不干净清明,总往邪路上跑,可能会得到一时的荣华,但绝对长久不了。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只有干干净净、扎扎实实做人做事,才能走得长远,家庭也才能长久兴旺。

5、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

八德

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处世的基本操守。“八德”发展到现在,就成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二十字的公民道德规范。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这两句是对前面家训的总结。“创业容易守业难”,这同样适用于持家,一个家业的操持与发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后世如能谨遵前人教诲,以家训为戒,才能将家业继承得更好,将家庭操持得更好。

这二十个字,是告诫后代们要切记前辈训诫,精进勤勉,遍施善行,才能发扬祖业,有所作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一生坎坷,在仕途上也是几起几落,但其虚怀若谷、谦恭宽厚的品格一直为后世敬崇与效仿。

这首《家训百字铭》以朴实无华、言简意赅的文字,总结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要点,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不愧是家训中的精华之作。

《家训百字铭》不失为一套助力于我们为人处世、操持家业的成熟理论。

标签: 范仲淹家训石延孝道

更多文章

  • 范仲淹, 一首词, 被欧阳修讥笑, 却名流千古, 成为边塞词的首创

    历史解密编辑:乐乐寻味标签:苏轼,陆游,晏殊,诗人,范仲淹,欧阳修,辛弃疾,边塞词,科学家,民族乐器,千古名句

    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位御史范文正,性情耿直,多次直言上书怼皇帝,朱元璋大为光火,一怒之下,要问斩于他。行刑之前,朱元璋查看呈上来的奏折,当看到范文正的家族介绍时,急忙把他传唤至跟前,问,“你可是范仲淹的后人?”“我是范仲淹的第十二世孙。“范文正答道。此话一出,画风突然转变,朱元璋不仅当下赦免他的死罪,

  • 一首马屁诗短到只有两句,却拍到点子上了,范仲淹:给他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老黄说史标签:刘邦,韩琦,范仲淹,马屁诗,古典乐,拨弦乐器,民族乐器

    一首马屁诗短到只有两句,却拍到点子上了,范仲淹:给他升官!在人们的既有经验中,古诗最少会有4句,比如七言绝句、五言绝句之类,这样的诗才是合乎规矩的。比如唐朝诗人王之焕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虽简短,却气势、文采及人生哲理均不输长诗。三句诗就非常罕见了,人

  • 范仲淹去世后,他的子孙后代过得如何?范仲淹得以善终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范仲淹,宰相,宋哲宗,范纯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出自《岳阳楼记》的名言,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非常的熟悉。而这句话的提出者,则是北宋时期的名臣范仲淹。说起范仲淹,这位北宋的名臣,在历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除了这篇《岳阳楼记》之外,由他主导的庆历新政,几乎影响了北宋上百年的时间。北宋一朝,如果要评一个对北宋影响力的

  • 范仲淹曾三次被贬,为啥均被人们称为具有光耀风范?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晏殊,富弼,宰相,皇帝,声乐,范仲淹,宋仁宗,拨弦乐器,民族乐器,齐特琴类

    作者:赵心放编辑搜图范仲淹(989-1052年 ),北宋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治理国家、戍守边境和文学成就方面等都有突出的成就,他的思想品质对后世影响深远。(一)“划粥断齑”苦读书范仲淹的身世很坎坷,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就病逝了,母亲带着他这个“拖油瓶”改嫁,随继父姓,起名为朱说。朱说从小生活贫苦,

  • 宁夏风华6:没有宋军好水川惨败,难有范仲淹名满天下的《岳阳楼记》,张元给北宋带来了多惨痛的教训?

    历史解密编辑:桂临塞上聊历史标签:宋军,西夏,韩琦,范仲淹,弦乐器,岳阳楼记,宁夏风华,电影导演,张元(导演),中国传统音乐

    历史有意思挖掘鲜为人知的有关宁夏的诗歌故事,讲述你不熟悉的诗人在宁夏的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宁夏诗歌历史味道!《宁夏的诗》 宁夏古诗多,但听我唱和。 唏嘘叹往昔,千秋已蹉跎。那些闪耀宁夏历史天空的诗人5:如果北宋朝廷能把张元留住,西夏的崛起可能就没那么快了,更难有名篇《岳阳楼记》前言只要是

  • 北宋难民吃不起米,范仲淹:涨米价,难民:真是好官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范仲淹,宋仁宗,宰相,米价

    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便是出自于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笔下,不禁为后人所津津乐道。范仲淹祖先便是唐朝时期的宰相,其父亲便是在范仲淹年少时得病去世,后范仲淹追随母亲改嫁,并改了名字。在逐渐长大后深知家中不容易,便下定决心光复祖上往日荣耀,独自一人前往南都地区求学,寒窗苦读数十载,希望能够有一天能够实现理

  • 范仲淹54岁行书《乡曲帖》

    历史解密编辑:君来访书画苑标签:范仲淹,乡曲帖,朱昂,尚文,仲淹

    北宋范仲淹书札《边事帖》,又称《乡曲帖》,粉花笺本,纵30.5cm,横42cm,行书,13行93字。故宫博物院藏。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信中“知府刑部”是富严,他曾官刑部郎中,此时正在苏州知府任上。范仲淹本苏州人,因此对富严给予自

  • 范仲淹家训,让一个家族兴旺了八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无处不风景love标签:范仲淹,家训,至交

    “凡见利处,便须思患。”——范仲淹大意:凡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就要多想想有没有什么隐患。心得: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除了你的父母亲人,至交老友,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对你好。做人不能被一时的好处迷花眼,而看不到背后隐藏的危机。

  • 范仲淹:文能治盛世,武可镇山河,何等人物,值得后世仰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夜阑听书雨标签:范仲淹,宋仁宗,吕夷简,宰相,赵恒,仁宗

    五千年中华盛世,十四亿炎黄子孙,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肩负起了民族的脊梁,有多少志士将天下兴亡之命脉担责于肩。千余年时代在变,但不变的是民族精神,霍去病封狼居胥、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精忠报国、林则徐虎门销烟、夏明翰视死如归。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见巍巍历史岁月的钢铁意志,浩瀚历史长河的

  • 灾民买不起米,范仲淹下令价格再涨一倍,专家:此举救了百万灾民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范仲淹,百万,仁宗,皇帝,宰相,灾民,弦乐器,拨弦乐器,宋朝,演奏家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临崩溃的边缘,罗斯福大胆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力挽狂澜,被尊奉为大功臣。他的这套国家干预经济手段,更是在往后的四十年间被奉为治理经济的不二之选。但这种被西方视为圭臬的手段,却早在中国宋朝时便已出现。当时的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之旱灾,紧接着饥荒也在大范围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