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奸臣蔡京、童贯和高俅,都是什么样子的下场?

北宋奸臣蔡京、童贯和高俅,都是什么样子的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学姐看生活 访问量:4812 更新时间:2024/1/21 3:24:17

很多《水浒》爱好者,对北宋奸臣蔡京童贯高俅等人的结局感到意难平:因为梁山好汉大多数都丧命了,但是蔡京、童贯和高俅这类人反倒继续逍遥。那么,从历史角度来说,这三位最终结局如何?

威武霸气的蔡京

其实从真实历史来看,不论是蔡京还是童贯、高俅,都不是泛泛之辈。毕竟,宋徽宗虽然昏庸,但北宋朝廷作为最高端的职场,没点真本事,光靠着皇帝罩着就打算在朝廷混的好?那只能是做梦。

蔡京是北宋 “名相”,同时也是一代艺术家。老蔡的艺术造诣也让宋徽宗十分认可。话说宋徽宗有个爱好,那就是喜欢画花鸟山石。所谓爱屋及乌,宋徽宗也对真实的花鸟山石十分感兴趣。于是,宋徽宗派人在全国范围内搜刮各地有看点的山石。

比如鉴宝也是一门技术含量高深的工作。这项工作,道君皇帝把他委托给了蔡京。当然也有说法认为是蔡京自告奋勇揽了这项工作。

而蔡京利用这项工作便利,在民间不断敲诈勒索,事实上,方腊起义就是被这么刺激起来的。

不过,随着蔡京得到器重,徽宗皇帝给他的赏赐也越来越大,所谓物极必反,渐渐地,宋徽宗发现,朝廷里面,巴结老蔡的大臣太多。这让宋徽宗感到不爽:毕竟,大臣只能巴结自己,不能巴结别人。于是宋徽宗开始打压蔡京。而蔡京也和宋徽宗打起了太极。

正在宋徽宗和蔡京扯皮的空当,金兵浩浩荡荡南下。面对金兵南下,宋徽宗想起了一个绝招:那就是鸵鸟战术。宋徽宗宣布禅位给宋钦宗。而宋钦宗也知道蔡京不是啥好鸟。于是宋钦宗抱着拉拢人心的想法,宣布:大宋朝起初国泰民安,就因为蔡京乱搞事情,导致内有农民起义,外有金兵南下。所以,蔡京是第一责任人。于是宋钦宗以惩办罪魁祸首的名义,打发蔡京去海南岛搞建设。

在当下海南岛是旅游胜地,可是在大宋朝,那可是荒凉之地。加上当时蔡京年事已高,到了海南岛,怕也活着回不来。

事实上蔡京想多了。蔡京南下的一路,当地老百姓一听说蔡京来了,于是对蔡京坚壁清野:开旅店的不招待老蔡,开饭店的也不招待老蔡。最终,饥寒交迫、风餐露宿,老蔡在长沙附近,病饿交加,撒手人寰了。

不过,从蔡京能和宋徽宗打太极来看,老蔡也算威武霸气。

战将童贯

其实童贯虽然干了不少坏事儿,但是在徽宗时代,童贯也算是能给大宋朝办实事的人物。

比如北宋的第一号边患是西夏。宋徽宗派遣童贯发兵讨伐西夏,在童贯指挥下,西夏将近一千里的土地被北宋军队夺取,西夏一度面临亡国危机。

此外,童贯在带兵打仗期间,也为北宋朝廷提拔、赏识了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虽然童贯也干了不少坏事儿,但对北宋朝廷的这些贡献,是不能否认的。

就好比很多贪官,虽然贪污,但你不能否认人家工作业务能力不弱,对社会的积极贡献也有。很多事情,需要辩证看问题。当然我这不是给贪官洗白,而是实事求是。

前文说过,方腊起义的爆发,蔡京责任巨大。而方腊起义波及北宋的东南地区,最终,还是童贯带领军队,扑灭的这次起义。也为此,宋徽宗把童贯视为国之栋梁,凭借实打实的军功,童贯的威望也很高。

宋徽宗在位后期,辽国境内爆发内乱,女真族的金国崛起,并危及辽朝。于是宋徽宗派人出使金国,和金国约定,一起夹击辽国。而攻击辽军的宋军,统领也是童贯。

不过,虽然童贯对付西夏人和方腊很有经验,但对付辽军,能力则很差。因此,童贯的大军被辽兵杀得七零八落。

其实此时童贯应该实事求是告诉宋徽宗:辽兵太厉害,咱不是对手,但是童贯并没有,而是选择谎报军情。

童贯的行为让北宋朝廷对形势产生了误判。并且,宋徽宗还为此,册封童贯为郡王。这在中国太监历史上可真不多。

要知道,明清的刘瑾魏忠贤、安德海李莲英,再怎么霸道,也不过是狗奴才,远不能和童贯相提并论。

而随着辽朝的灭亡,以及对金军抵御的不利。童贯的一些不法行为也都被宋钦宗知道。于是宋钦宗盛怒之下,派人处决了童贯。

说实话,童贯对宋朝的贡献比蔡京大,但结局却比蔡京惨。

打酱油的高俅

虽然《水浒传》里面,高俅是头号反派。但是历史上,论存在感,老高还真不是童贯和蔡京的对手。

话说宋徽宗起初是宋哲宗的弟弟,本来和皇位没有交集。宋哲宗去世后,北宋皇位后继无人,最终,在群臣商议下,宋徽宗做了皇帝。而高俅起初是宋徽宗做王爷的时候,陪王爷打球的一个小厮。

宋徽宗登基后,自然要重用一些自己信得着的人物。而高俅正是其中之一。就这样,高俅得以成为宋徽宗一朝的重臣。不过,和多少依靠自身才干上位的童贯、蔡京相比,老高无疑要逊色很多。因此,高俅的存在感不强。

靖康之变前夕,高俅因病去世。也有大臣跟宋钦宗讲,高俅是奸臣。不过,在南宋时期,高俅的后人依旧被册封为国公爵位,这说明,高俅自己虽然不堪,但他的后人多少,还是有值得让宋高宗称道之处的。

毕竟,宋高宗可和高家没啥交情。想在高宗朝廷谋取好处,多少也得有点过人之处。

和童贯、蔡京相比,高俅存在感最差,但晚景却最好。

标签: 蔡京童贯高俅宋徽宗宋钦宗

更多文章

  • 一言难尽的童贯:边立军功,边贪军费!

    历史解密编辑:小凡说故事标签:童贯,蔡京,宋徽宗,宦官,西北军

    童贯是北宋末期军队内部影响力最强的人物,可这个人却又是一个特别复杂的人,一方面他是一个比较能干颇有军功的太监将军,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贪污大量财物的巨贪。史载童贯少出李宪之门,性巧媚,后任宫中供奉官,相当于太监中的中级干部。李宪是宋朝比较有名的宦官将军,颇具军事才干,所以受其影响,童贯也逐渐对带兵打仗

  • 童贯名列“北宋六贼”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童贯,宋军,宋钦宗,宋徽宗,太监

    北宋末年出现了六个臭名昭著的奸臣,他们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六人合称“北宋六贼”。许多人认为,北宋之所以走向灭亡,这六贼就是罪魁祸首,亡国的元凶。今天夜读史书就来和大家聊聊这六贼中排名第二位的童贯。童贯这个人物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并不会太陌生。在《水浒传》中,童贯以枢密使(相当于今天

  • 真相:方腊起义军不是宋江而是童贯率军去征剿的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宋江,童贯,方腊,蔡京,宋徽宗,皇上

    作者:赵心放(童贯)就历史上的太监而言,北宋太监童贯被宋徽宗赏赐过封地、曾居太师之位,册封为广阳郡王,是个掌握兵权二十多年的权臣。据《宋史》记载,率军征剿方腊的不是宋江而是童贯。他长得十分魁梧,周身很有力气,下巴连着脖子处长满了胡须,不像是一个被阉割之人。后世历代人多是通过《水浒传》了解童贯的,充满

  • 童贯:一个北宋末年大宦官,传奇地创下五项中国历史之最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童贯,宦官,蔡京,宰相,宋徽宗,皇帝

    童贯(1054年—1126年),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北宋末年著名的“六贼”之一,也是人们熟知的和高俅、蔡京并列的大奸臣之一。童贯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虽然他被后人视为奸臣,但他却传奇地创下了五项我国历史之最!在封建王朝结束之后,宦官这个角色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童贯创下的这五项纪录毫无疑问地无人能打

  • 有胡子的太监童贯:宋徽宗时期的丑闻,丞相也分公、母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童贯,宋徽宗,蔡京,太监,宦官,丞相

    童贯是神宗和哲宗时的太监头子李宪一手豢养起来的太监,自小就在宫中,学会了当太监那一套谄媚逢迎的伎俩。《宋史》本传说他“性巧媚,自给事宫掖,即善策人主微指,先事顺承。”由于他善于察言观色,会揣测主子的心思,很受宋徽宗的宠幸。他又与朝臣勾结,特别是与蔡京之流,相互利用,相互吹捧。童贯与一般太监有点很不相

  • 童贯那么厉害,内能平方腊,外能收复幽燕,为什么还说他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童贯,蔡京,宋徽宗,宋钦宗,奸臣,宋神宗

    说实话,把童贯划归奸臣有点冤!当时虽然有“六贼”之说,其实童贯跟其他五人的情况完全不同。作为一名有政治野心的太监,童贯确有诟病之处,但也北宋朝廷做出了很大贡献。如果童贯站在你跟前,你一定不相信他居然是个太监,《宋史》说:“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皮骨劲如铁,不类阉人。”伟岸壮实,还有胡须,完

  • 同为《水浒传》的反派,为何童贯被枭首处死,而高俅却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童贯,高俅,奸臣,蔡京,宋徽宗,宋钦宗,古装片,历史片,水浒传(1998年电视剧)

    看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人都知道高俅和童贯,他们是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两位反派角色。小说中的高俅和童贯是代表北宋朝廷剿灭梁山好汉们的,而好汉们被逼上梁山也与他们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这样的角色对于《水浒传》的初级读者来说是恨之入骨的,每当他们看到“两赢童贯,三败高俅”的章节时,都希望这两位反派被梁

  • 灭掉梁山108好汉的蔡京、童贯与高俅,真实历史上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蔡京,高俅,童贯,宋徽宗,宋钦宗,苏轼

    在《水浒传》中,出现过三个十恶不赦的人物,他们分别是蔡京、童贯和高球,梁山108好汉,最终就是被这三人使用各种奸计铲除的,后人对他们简直恨得牙痒痒,其实在真实历史上也有这三人,并且也是坏人。因为《水浒传》中没有交代三个坏人的结局,让很多人感觉难以接受,所以今天我就从正史的角度来带大家了解一番蔡京、童

  • 长胡子的大太监:童贯是真的公公吗?他又凭什么掌握兵权二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童贯,胡子,蔡京,宋徽宗,宦官,太监,方腊,长胡子

    宋徽宗时期,朝廷奸臣佞党无数,多到连臭名昭著的高俅高太尉都排不上“六贼”的名号,而著名的六大奸臣更是在朝堂之上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荒淫无度,排除异己,把北宋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老百姓民不聊生。但是,此六人毕竟都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大家对他们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因此,就只得编一些民谣来出出气:打了筒,泼了

  • 童贯:被“封王”的太监,放眼整个历史长河,仅有一人而已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童贯,太监,宋钦宗,徽宗,宋徽宗,蔡京

    历史上存在着不少手握重权、权倾朝野的太监,但大多数都没有做什么好事,最终都没有得到善终。指鹿为马、改写历史的赵高,明末宦官专权的魏忠贤,深受慈禧太后喜爱的李莲英,这些人最后都没有得到什么好的结局。作为皇帝的身边人,太监的权力很大,在皇帝身边侍候的一般称为总管,他们可以替皇帝传话,有人要觐见皇帝也要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