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称帝蜀国的反应怎么样

孙权称帝蜀国的反应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77 更新时间:2023/12/7 19:23:54

孙权称帝蜀国的反应

孙权是最后称帝的一个人,早期的孙权走一步看三步,该装孙子的时候就装,使得曹丕误以为他是真心降服自己。可是谁料这个十八岁就当家的孙权非常老辣,到了翻脸的时候就翻脸,把曹丕眼睛都气绿了,多次出兵攻打也没有攻下。曹丕死后,孙权称帝,蜀国的反应如何呢?

图为张震版孙权剧照

说起孙权称帝蜀国的反应这中间还有很长的一个故事。刘备在世时孔明就一直推崇蜀国和孙吴联盟,虽然刘备自称是汉室血统,但是他从小过的生活跟贫下民无异。刘备有今日的成就他很满足,根本就不听从孔明的建议要联合孙吴,所以刘备生前从来就没有重用过孔明。

刘备当初要攻打孙吴为关羽报仇,孔明是不赞同的,结果刘备大败还气死在途中。刘备死后,蜀国最有能力的人就是孔明,他本来就想联合孙吴攻打曹魏,所以当孙权称帝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去攻打孙吴。孔明甚至是赞同孙权称帝的,因为刘备死了,曹操死了,就连曹丕也死了,这个时候最希望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形成犄角之势。

为什么这么说呢?曹魏的大权已经被司马懿掌控,能制止司马懿的人只有孔明,但是孔明一人对付司马懿是相当吃力的。此时若是能站出来一个人吸引注意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孙权称帝,蜀国的反应是默认的。

孙权早年只想着带领江东父老过太平日子和休养生息,装了一辈子子,如今遇到这样大好的时机当然得称帝,倘若他不称帝的话,他没法跟江东父老交代,只会说他孙权懦弱和给江东人丢脸。孙权权衡再三后终于称帝,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孙权称帝后谁是丞相

孙权于222年被曹丕册封为吴王,又在黄龙元年即229年,在武昌即现在的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这就是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孙权能够称帝,和曹操所领导的魏国以及刘备所建立的蜀国三分天下,靠的当然不仅仅是他的父亲孙坚和大哥孙策所留下的基业,他审时度势,聪明睿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终于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而他在称王及称帝之后,曾经任命过多位丞相,其中最出众三个丞相是孙邵、顾雍和陆逊。

陆逊剧照

孙权在称王之后任命的第一任丞相是孙邵。他原本是北海太守孔融的下属,在他手下担任功曹的职位,被孔融称为恪担任朝廷要职的人才。生年不详,他在194年的时候跟随刘繇来到了江东,之后在孙策去世后又辅佐孙权,曾经向孙权上奏应该向朝廷上贡、通书信,孙权因此对他十分信任和器重。孙权称王后任命他为首任丞相。他在225年病逝,谥号为肃。

在孙邵死后担任丞相之位的是顾雍。他生于168年,字元叹,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小的时候曾向蔡邕学习,在成人之后担任合肥长,随后又担任过娄、曲、上虞等地的县长,在任上做出了一番政绩。他于225年接替孙邵担任丞相和平尚书事的职位,在丞相的位置上做了十九年的时间,做出了卓越的功绩。他与243年去世,谥号为肃侯。

接着担任丞相的是年少成名的陆逊。他出生于183年,本名为陆议,字伯颜。他最出名的事迹应该是在222年于夷陵之战中打败刘备率领的蜀汉军队,自此威名大振。他在244年接替顾雍担任丞相,勤勉有为,也做出了一定的政绩,只可惜他在晚年卷入了立嗣的争斗之中,最后被孙权责罚,郁郁而终,享年六十二岁。

在这之后,孙权又任命过步骘陆抗、诸葛恪、陆凯孙峻张悌等丞相,都没有什么太大的作为。

标签: 孙权蜀国反应怎么样孙权蜀国反应最后一个人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有火烧新野的故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火烧,新野,故事,火烧,新野,故事,中国,四大,古典

    火烧新野的故事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中,《红楼梦》以它的人物和细节描写位列其一,《西游记》则是以独特的视角和新奇的描写位列其一,而《三国演义》则以恢弘的场面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位列其中。火烧新野像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是以刘汉皇族为正义方书写的,虽然其中故事虚虚实实,但是都为人称道。“桃园结义”、“三顾茅庐

  • 朱元璋北伐背景介绍 朱元璋北伐路线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北伐,背景,介绍,路线,分析,朱元璋,北伐,背景,是

    朱元璋北伐背景朱元璋北伐背景是在清除漠北蒙元残余势力的基础上,明太祖朱元璋针对北元发起的八次军事行动,共历时二十六年之久,终于将蒙元势力彻底从中原境内铲除,使其不再有卷土重来的威胁。朱元璋北伐背景明朝建立后,对元朝的打击是无疑是沉重的,以至于元朝对中原地区的控制鞭长莫及,元朝旧部只得在草原一带活动,

  • 揭秘朱元璋北伐为什么可以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揭秘,朱元璋,北伐,为什么,可以,成功,朱元璋,北伐,为什么

    朱元璋北伐为什么可以成功朱元璋北伐为什么可以成功,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可从两方面来解释,第一层面民族主义的帮衬,第二层面则是朱元璋个人的雄才大略。朱元璋画像朱元璋北伐的对象是曾霸主中原的元朝,元蒙族是在马背上成长起来的民族,竟然敌不过草莽出身的朱元璋。元朝无疑是一个强大的朝代,但在民族歧视面前,却注定了

  • 历史上什么是成康之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什么,成康,之治,什么,成康,之治,我国,古代,有据

    什么是成康之治什么是成康之治?成康之治,是我国古代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太平盛世。说的是西周初年的两位君王——周成王姬诵和周康王姬钊的统治。周康王画像周成王姬诵刚刚继位的时候,年纪还很小,他的叔父周公代替他执政,帮助他稳固了周朝的统治。周公还政给成王之后,姬诵和他的儿子周康王姬钊,继承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

  • 历史上成康之治指的是哪两位君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成康,之治,指的,两位,君王,历史上,成康,之治,指

    历史上成康之治指的是哪两位君王历史上的成康之治指的是哪两位君王?成康之治,是我国有史可查的第一个太平盛世。指的是我国西周初年的两位君王——周成王姬诵和他的儿子周康王姬钊统治的时期。周成王周成王姬诵,是西周的第二位君主,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周武王去世,他继承王位的时候尚年幼。曾由他的叔父周公姬旦辅政多年

  • 党锢之祸的影响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锢之,影响,怎样,锢之,影响,指在,东汉,桓帝,灵帝,时期

    党锢之祸的影响党锢之祸是指在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宦官为了欺压与他们作对的士大夫给他们强加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最终使那些有识之士家破人亡的事件。东汉末年一共发生了两次党锢之祸,第一次发生在桓帝在位时期,这一时期虽然陈蕃等名士被宦官诬陷被免去官职,但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影响并不是特别大。而在第二次

  • 三国东吴孙权称帝时几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东吴,孙权,帝时,几岁,孙权,帝时,几岁,十八岁,接管

    孙权称帝时几岁孙权十八岁接管江东表现出的临危不乱和进退有度的气度被后人称道。孙权称帝时几岁被论及颇多,那么孙权称帝时几岁呢?图为张震版孙权剧照孙权是一个睿智的人,15岁就能独管一州,他被称为少年老成的一个人、即18岁有50岁的成熟睿智。当曹操带领80万大军要攻打他吴国的时候,他更表现出临危不惧的皇者

  • 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权,最晚,原因,是什么,孙权,最晚,原因,最后,一个,各有

    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孙权是最后一个称帝的人。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各有说法,但孙权选择最晚称帝是最明智的选择。图为孙权的画像孙权称帝最晚的原因之一是孙策死后,年轻的孙权继任兄弟的位置。当时的江东实力远不及曹操和刘备,经济上没有曹魏发达,地理位置上没有蜀国有绝对优势。如果孙权在曹魏和蜀建国时就称帝的话,作为

  • 第一次党锢之祸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第一次党,锢之,直接原因,是什么,第一次党,锢之,东汉,末年

    第一次党锢之祸东汉末年一共发生了两次对整个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党锢之祸,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于汉桓帝期间。桓帝在位时举行过一次天下大赦,赵津等宦官趁着这个时候为非作歹,做了很多触犯法律的事情,认为即将获得大赦的自己可以逃脱惩罚,然而成瑨等官员并不吃这一套,虽然那个时候皇帝形同虚设,朝廷真正的掌权人是宦官和

  • 曹丕篡汉的影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丕篡,影响,是什么,曹丕篡,影响,汉曹,丕代,指的,公元

    曹丕篡汉的影响曹丕篡汉曹丕代汉,指的是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为王的事件。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曹丕篡汉的影响。曹丕画像首先,曹丕篡汉的第一个影响是改朝换代,结束了历经一百九十余年东汉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三国时代曹魏王朝。话说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当时土地兼并日益尖锐,地主豪强出现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东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