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巡游的目的

秦始皇巡游的目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321 更新时间:2024/1/1 0:03:40

秦始皇,对于这位有着千古一帝之称号的中国历史上的首位皇帝,史官历来褒贬不一,不乏对其是口诛笔伐,虽然说近年来对秦始皇帝这位千古一帝的评价比较客观和理性,既对他实现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王朝,开创历史新局面的丰功伟绩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批评了他的好大喜功、刑罚严苛、滥用民力、劳民伤财等反面。

史书上记载的秦始皇形象的定性,主要还是集中在汉朝时期,《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对秦始皇暴虐的指责多达六十七处。《汉书》里面谈到到秦始皇时,也用了“民力罢尽,赋敛不节,法令烦惨,刑罚暴酷”等一些词汇。西汉著名的一位思想家贾谊对秦始皇评价为“怀贪鄙之心,不信功臣、不亲士民,以暴虐为天下始”。总之在后来汉朝对始皇帝秦始皇的评价都是趋于负面的,这也许是为了让其推翻秦朝建立汉朝更具有合法性吧。

然而虽然说秦朝这个朝代已经灭亡了两千多年,但是好在秦始皇留给我们后世人的遗物还是能够透露出当时朝代的不少信息,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石刻,这些石刻就是秦始皇留给后世人们的最直接的文字信息。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有过多次的巡游天下的记录,在每次巡游过程当中,秦始皇帝屡次命令丞相李斯在石头上刻字记录自己的功绩,而在目前经考古证实了的九块石刻当中,有八块就提到了黔首一词,要知道在秦朝时期秦人称老百姓就是称作黔首的,而这些石刻当中多次提到黔首一词,也就是多次提到百姓一词,比如:峄山石刻上出现“黔首康定,利泽长久”;东观石刻“黔首改化,远迩同度”;琅琊石刻“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黔首安宁,不用兵革”等等。

显然,从这些石刻当中体现出来的秦始皇帝的形象并非跟史书上面的一样,这些石刻映射出来的秦始皇的形象是心系百姓的一位仁君形象。考古证实,所谓的秦朝修建的阿房宫夯土台基上并没有出现任何秦朝宫殿遗迹,也就是说在秦始皇称帝的十一年里,阿房宫始终只是个规划,并没有动工。而且历史上首位起义者陈胜,也从来没有提到秦朝民生困顿,他的造反的理由仅仅是“失期皆斩”,但是根据出土的云梦秦简记载,失期超过十天,处罚只是上交一副铠甲,遇到雨季,则免于处罚。

从这种种的现象似乎在告诉我们,秦始皇似乎并不像是史书当中记载的那般暴虐不堪,并非是一位暴力、冷酷无情,残酷的暴君,反而更像石刻上映射出来的心系百姓的仁君形象,毕竟,一个暴君应该是不会说出“忧恤黔首,不用兵革”这样的话的。而秦始皇帝携子巡游天下的真实目的或许除了是古代帝王都具有的寻求长生不老的通病之外,更多的原因可能是为了让继位者亲眼看看民间的疾苦,未来做个好的帝王,或许这就是秦始皇帝携子巡游天下的真实目的吧。

标签: 秦始皇

更多文章

  • 王保保和徐达多次的军事对垒到底谁厉害些?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徐达

    徐达(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徐达被明太祖朱元璋列为大明王朝的第一开国功臣。元朝末年,徐达参加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鄱阳湖之战中消灭陈友谅。两年后,又攻灭张士诚。1367年,徐达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并于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元大都,终结了蒙古贵族在中原

  • 赵构禅位的原因 宋高宗赵构在禅位后做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构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宋高宗在当了三十六年皇帝以后,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自称太上皇帝。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宋高宗的禅让诏书,他直门地解释退位的原因是“思欲释去重负以介寿臧”。作为

  • 满族的祖先是谁 满族起源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满族

    据2000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满族人口约有1068万人,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北京等省市。我们都知道,清朝是由满族人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少数民族统一的王朝。很多朋友都十分好奇满族的起源如何,满足人的祖先到底是谁?其实满族的历史也很悠久,甚至能在《山海经》中找到一些线索,那有关满族的

  • 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武帝

    班固的《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武帝制匈奴,通西域,“师旅之费不可胜计。至于用度不足,乃榷酒酤,管盐铁,铸白金,造皮币,算至车船,租及六畜。民力屈,财用竭,因之以凶年,寇盗并起,道路不通。直指之使始出,衣绣杖斧,断斩于郡国,然后胜之。是以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岂非仁

  • 明朝灭亡后成立了哪四大南明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南明

    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城,朱由检见大势已去,在煤山自缢。其实此时明朝就已经等于是灭亡了,但很多官员逃到了南京,然后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建立了弘光政权。虽然从地图上看,南明势力很大,军队人数也不少,但只要开战便是溃不成军,没有丝毫战斗力。除了南明,当时还有三个政权,其中清军是完成了最终的统一,

  • 南朝宋文帝几次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伐

    战争的结果是胜利还是失败,不仅仅跟敌人的实力强弱有关,还跟自身的实力强弱有关。在历史上,宋朝是一个非常矛盾的王朝,明明是一个非常富有的王朝,却总是因为各种战争的失败让自己创伤累累。在宋文帝统治的时候,这位统治者又发动了一次北伐战争,而这次战争结果却以失败告终,宋文帝北伐为什么失败?重点原因是宋朝的内

  • 如何评价王安石宋神宗变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安石

    每一任皇帝都能够希望创造一定的丰功伟绩,都能够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国泰民安,国家富强民,人民幸福。每个皇帝都希望励精图治,都能够采取有效的治理之下,把国家昌盛起来,宋朝其实有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这个皇帝就是宋神宗。宋朝是我国唯一一个重文轻武的国家,宋朝变法集中表现在宋神宗这里。宋神宗刚刚上台的时候,国家

  • 李密夺权的过程 李密用了哪些手段使翟让失去领导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密

    在《水浒传》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叫林冲火拼王伦。水泊梁山的主人原本是王伦,林冲上山之后,因为林冲能力强,武艺高,而且人品也很好,王伦的地位受到威胁。不久之后,晁盖带着六个好汉投奔梁山。王伦好吃好喝招待一顿之后,就要把他们赶走。理由很简单,一个林冲就已经危及他的地位,这下来了七个,他如何领导得了?王伦

  •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堕落真的跟杨玉环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玄宗

    安史之乱爆发后,避难成都的唐玄宗曾与大臣裴士淹谈论他任命过的宰相们。关于姚崇,他说:“若姚崇在,贼不足灭也”;谈起宋璟,他有些不悦:“彼卖直以沽名耳”;说到张九龄,唐玄宗给予高度评价;提及李林甫,他说:“是子(这个家伙)妒贤嫉能,无人能比&

  • 东汉末家族袁绍的实力多大:四世三公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绍

    了解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袁绍老是标榜自己是“四世三公”,所以别人的身份地位都比不上他,别人也应该对他们恭恭敬敬、客客气气的。就连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一直被袁绍嫌弃,说曹操不过就是个宦官之后,完全都不能跟他的“四世三公”相比。事实上也是如此,不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