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清朝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295 更新时间:2024/3/12 15:27:53

据史家考证,唐朝开元盛世的时候,实际人口已达7000万,之后增长缓慢。

康熙盛世的晚期,中国的人口一下子猛增到了4亿,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人口增长得如此之快呢?

第一个原因:税负改革。

在清军入关之后,改变了以往的收税方式,采用“摊丁入亩”的方式,彻底地废除了人头税。具体怎么做呢?

政府将要征收的丁银摊入到田赋之中进行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这样一来,无地的农民就不用再交人头税,而少地的劳动者则少交了很多的税收,摆脱了千百年以来的丁役负担;同时,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了土地的兼并。

根据《嘉兴府志》的记载:“田亩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

更加重要的是,清朝放松了对于户籍的控制,有利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自由迁徙,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种人才的流动对于推动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

清政府施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是明朝政府“一条鞭法”的延续和扩展,由于清王朝是外来民族,再加上在中原初定的时候就极力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招致反对的势力就很小,并且能够收买广大贫农的心。

因此,这个政策在实施的时候分外地顺利。由此带来的积极后果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第二个原因:新的农作物的引进。

长期以来,中国人都是五谷(稻、黍、稷、麦、菽或麻、黍、稷、麦、菽)作为自己的口粮,这些粮食作物的种子在没有得到改进之前,收成极差,要是遇到天灾人祸的话,很容易绝收。面对“摊丁入亩”之后的人口增长,清政府急需要找到一种新的粮食作物。

这个时候,几种从南洋传到中国的农作物如玉米、甜薯以及马铃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三种作物都是明朝的时候传入中国的,但是真正大面积种植则是在康熙年间。

《松溪县志》食货部就有相关的记述:康熙十八年县府曾刊布告,晓谕民众种植马铃薯。

那么,康熙帝为什么要大力推广马铃薯的种植呢?这跟马铃薯的生存习性有很大的关系。

马铃薯性喜凉,不耐高温,生长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大,叶片的光和作用强度高。按照这样的要求,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能够种植马铃薯。

除了能够大面积种植之外,马铃薯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均较高也是它特别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很多人都喜欢吃马铃薯,一个成年人吃三到五枚马铃薯就能够获取足够的能量。

其实,马铃薯对于人口的贡献,不仅仅是在中国有着卓越的表现,在西欧同样也如此。

第三个原因:政局稳定,和平时期较长。

从康熙到道光年间,清王朝的统治日趋稳定,全国范围内的战争几乎没有发生,特别是在康熙平定云南吴三桂之后,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就已经很少了。中原和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获得了长期的和平发展机会,这对于生产的迅速恢复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创造了很好的外部条件。

尽管康乾盛世充满了争议,但是人口大增却是不争的事实。

标签: 清朝

更多文章

  • 香港是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被清朝政府割让给英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香港

    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在英国的坚船利炮面前,清朝军队节节败退,几乎没有取得一场像样的胜利。1842年8月29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著名的《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又称“万年和约

  • 明朝一共出过几个年号?明朝的年号分别都有什么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明朝的年号分别都有什么含义?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到1644年崇祯皇帝煤山自缢,统治时间长达276年。在这276年中,明朝共出现了十六位皇帝。在这十六位皇帝中又出现了十七个年号,这十七个年号又有着不同的寓意,今天我

  • 吐谷浑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吐谷浑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吐谷浑王国是个怎么样的国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吐谷浑是边塞诗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与楼兰、轮台一样,几乎成了辽远西域的代称。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写道:“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柳宗元的《乐府杂曲&midd

  • 明朝初期的军事力量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

    清军入关带来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大量的“宫廷剧”充斥荧屏,让吃瓜群众们茶余饭后有了“八卦”清朝帝王、妃嫔们私生活之谈资。“清宫剧”如今已经是泛滥成灾,可获取之题材不多了,观众也出现了审美疲劳。为此,近两年来编剧们越来越关注清代之前

  • 中国古代的监军制度起源于什么时期?汉末三国的监军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监军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末三国的监军制度发展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监军是一种古老的军事制度,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监军制度,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在东周初期的齐国,齐景公曾经派司马穰苴带兵对抗燕国,但景公又并不信任穰苴。穰苴见景公有疑虑,主动提出让景公派其宠臣贾往监其军。(景公)派庄贾往,庄贾失期,穰苴按

  • 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和纠治方法历史介绍 汉朝的选官以什么为标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

    自秦代统一的高度集权的政治格局形成之后,汉王朝执政者继承了这一体制并有所创新和完善。两汉选官制度即是在此意义上的更新,提高了执政效能和管理质量。同时,对于产生的以腐败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弊病,也通过政治引导、道德教育、法律约束和舆论评议有所防范,有所纠治。察举:兼重德才的选官形式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 清朝的加衔制度历史介绍 什么样的人能加衔?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加衔制度

    古代封建社会,官员如果因公殉职,或是有突出贡献,朝廷照例会有所表示,在原职的基础上给予加衔。不过在明代以前,这种加衔还较为随意,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到了清代以后,关于加衔,才有了法律上的规定。清初由于是开国时期,重视武功,只是规定了武职官员的加赠事宜,并以级别加以区分。如顺治九年(1652)规定:提

  • 明朝的王爷和其他朝代的什么区别?王爷被削藩后平时干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爷

    中国拥有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在这两千年历史中大部分王朝的王爷们拥有着仅次于皇帝的地位和权力,他们平时参与处理政务为朝廷出谋划策,必要时也会带兵打仗保家卫国。不过在诸多朝代中明朝的王爷们却是个例外,他们基本上没有任何实权,平时的任务就是在封地吃喝玩乐。第二阶段为明惠宗、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时期。朱允炆

  • 秦朝修建的秦直道为何能寸草不生?秦直道的建成有哪些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直道

    提起秦始皇,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位暴君,实行残暴统治。不过,他在位期间也为后世做出了许多贡献。例如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等等。这些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那你知道秦始皇曾修建过一条高速公路吗?“高速公路”?看到这很多人都会心生疑惑,那时候有这技术条件吗?其实严格来说的话,秦始皇修建的这

  • 宋朝为何重文轻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朝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太祖赵匡胤原是后周皇帝郭威手下的一员大将,后周六年,周世宗柴荣北征得病返回京师,不久驾崩,逝世前任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统帅禁军。次年(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