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胡十六国中的“五胡”指的哪5个少数民族?

五胡十六国中的“五胡”指的哪5个少数民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526 更新时间:2024/1/28 7:58:15

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历劫而不屈。以最强的延续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从魏晋时期五胡十六国的历史演进中充分证明的这一点。

司马氏在曹魏统一北方和王浚渡江灭孙吴一统天下的基础上,本可以继续秦汉统一之格局,但是司马王朝走的是门阀政体之制度。由此造成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动摇了晋王室统治的基础。在西晋时期,五胡居于西晋北方、西方的边陲地区,对晋王朝呈现半包围局面。

八王之乱后,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这一段历史,在历史学者眼中,视为“中华的崩溃与民族大融合时期”,旧时史书称五胡乱华。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民族,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在前后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五胡乱华由氐族及匈奴族揭开序幕。

公元304年冬天,氐族领袖李雄占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史称前赵,是五胡建国的开始。

公元439年,九月,北魏帝拓跋焘率军包围姑臧,沮渠牧犍出降,北凉灭亡。北魏帝国统一华北,135年的五胡乱华时代结束。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南北对峙,正式进入南北朝时代。

五胡也迎来的他们殊途同归的结局,融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匈奴:汉朝南北匈奴分裂时,北匈奴可能迁往了欧洲,建立了匈奴汗国,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的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南匈奴在十六国时期,建立前赵、北凉政权。衰落后,逐渐融入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隋唐以后,史书上鲜有记载。

羯:羯族的石勒建立了后赵政权。后赵被冉闵灭亡后,羯族作为俘虏几乎被屠杀殆尽,仅剩下万人左右投靠了鲜卑人,后来鲜卑内乱时候攻击鲜卑人,被鲜卑人报复,于是投降南梁,但没多久就爆发侯景之乱,最终被陈霸先率兵伐灭。

鲜卑:鲜卑族建立前燕、后燕、南燕、西秦等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

氐:氐建立成汉、前秦、后凉等政权。前秦政权灭亡后,大部氐族人都随着历史的变迁慢慢融入了汉族,在南北朝末期,氐族人一支从四川迁移到云南,有一些氐族人留在了云南,而还有一些氐族人则继续南下,一直到了今天的缅甸一带,发展成为今日缅甸最大的少数民族克伦族。藏族有一个被称为白马藏族的分支,据考证也可能是以前氐族人的后裔。

羌:羌族的姚苌是后秦的建立者。后秦政权统治羌人及中原各族达33年。之后,还有几个羌人部落相继兴起。即陇南的宕昌羌,川、甘边境和岷江上游的邓至羌,二者存在了140多年。从东汉到西晋末年,北方的大部分羌人已基本融入汉族之中。隋唐时期,活动在甘青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羌人部落最后被松赞干布的吐蕃王国所统一,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宋代以后,南迁的羌人和西山诸羌,一部分发展为藏缅语族的各民族,一部分发展为现在的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标签: 五胡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都有哪些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侯国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大分裂时期,史学家们把这段时期称之为春秋时期,这个时期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乱”。为什么会乱呢?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郑、秦、晋等诸侯国的护卫下把国都从镐京迁到了洛邑,东迁之后的周王室衰弱到了极点,统辖的范

  • 日本侵占东北14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惨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北

    1931年9月18日,蓄谋已久的日本关东军突然炮击沈阳北大营,打响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第一炮。在此后的4个月当中,日本侵略者陆续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侵占中国东北地区长达14年之久。在中国东北地区沦陷的14年间,日本侵略者把中国东北变

  • 宗法制什么时候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宗法制

    宗法制是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瓦解的,秦朝统一六国后,奴隶社会彻底结束,标志着宗法制彻底结束。宗法制的内容是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宗法制是夏朝确立,商朝继承与发展,到周朝时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是按照王族或贵族的血缘关系来分配权利。宗法制的目的是为了一直保持奴隶主贵族的政治权利,让自身的爵位和财产保持完整性

  • 隋炀帝、唐太宗两帝为何要持续攻打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炀帝,唐太宗高句丽

    很多人对高句丽政权并不熟悉,总是将高句丽和高丽混淆,因为从地盘上看两者有一定重合性,从时间维度上来说,二者相差不过二百五十年。2015年公司组织我们去本溪五女山旅游,五女山上的高句丽王城,作为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一个十分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遗址,但是可悲的是,我的同事都是开口闭口高句(ju)丽,

  • 明朝蓟州兵变的起因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蓟州兵变

    万历二十三年,戚家军被残酷镇压的事件,被称为蓟州兵变,不仅是明朝历史上的悲剧,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桩悲剧。大概是由于不光彩,当局者并不想将这件事大书特书,在《明神宗实录》中只有寥寥数笔,万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已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

  • 清朝八旗的旗主都是什么人才能当上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立国之本,旗人身份也是满清贵族身份和地位的保障,八旗占据如此重要地位,自然是要牢牢掌握在皇室手中,八旗的旗主肯定是爱新觉罗的子孙了,确切来说都是努尔哈赤子侄的后代。八旗是努尔哈赤在起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产生的军队机制。在起兵之初努尔哈赤只有一支满人队伍,起名叫做黑旗;在不断收编周

  • 春秋时期鲁国三桓专政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鲁国

    春秋时期属于争霸的时代,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大多集中在春秋前期和中期,到了春秋末期,争霸战争变少,而诸侯国内部之间的斗争成为主流。早在春秋中叶,诸侯政权就逐渐下移到卿族手中。到了春秋末年,大夫专政成为常态。在鲁国,最为著名的就是“三桓专政”鲁国政权一度落

  • 吐蕃后期灭亡原因及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吐蕃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的各部落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的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那么吐蕃又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呢?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

  • 西魏北周八柱国历史介绍 八柱国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八柱国

    古代中国的魏晋时期有过许多政治贵族,几乎垄断了当时的政治权力,到了南北朝时期,曾经风光无限的东晋门阀世族们,随着东晋的灭亡,刘宋的兴起而逐渐衰败,王谢庾桓这些响当当的贵姓也已经不复当年,眼看中国贵族的黄金时代就要结束,这时,一个新兴的贵族集团横空出世,一飞冲天,延续了中国贵族时代的寿命,并开创了一个

  • 唐朝边疆设置的六大都护府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都护府

    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北朝鲜,西达中亚咸海,南面包括了现在的越南北部,北面则到蒙古高原的北部。唐王朝建业后,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不仅改郡为州,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还逐步确立了府制。唐朝的府制,依其形式和地位,分为三种类型:府、都督府、都护府。唐朝周围的异族很多,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