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后周世宗柴荣不死赵匡胤敢反吗 柴荣一生最大遗憾是什么

后周世宗柴荣不死赵匡胤敢反吗 柴荣一生最大遗憾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664 更新时间:2023/12/16 16:58:30

赵匡胤之所以能够被拥立为皇帝,成为宋朝开国国君,自然是和柴荣早逝有很大关系。不少朋友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如果柴荣不死赵匡胤还敢反吗?其实答案很明了,柴荣只要活着,赵匡胤无论如何都是没机会的。当然,影响每件事定性的因素都有很多,赵匡胤能够“黄袍加身”,柴荣的离世只是原因之一。柴荣作为后周第二位皇帝,可以说他的一生成就显赫,可惜最后壮志未酬,实属遗憾。

1、异姓继位,一战出名

柴荣出生在邢州(今河北邢台)的一个富户家庭,因家道中落,就投奔他的姑父郭威。郭威见他学习和练武十分努力,聪慧机灵,办事谨慎,加之本身膝下无嗣,就收他为养子,并改名郭荣

当时郭威家也并不富裕,柴荣就和其他的商人一起到南方去贩卖茶叶等物,以贴补家用,逐渐成为一个文武全才、且具有相当实践经验的少年俊彦。后来郭威成为军中大将,柴荣于是弃商从戎,跟随养父转战四方。

郭威建立后周后,柴荣任澶州节度使,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治理能力,在地方上赢得了好名声,深受郭威赞赏。显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病逝,柴荣奉遗诏继位,是为周世宗

殊不知继位不到10天,北汉刘崇趁后周国丧、新君年轻、内部不稳之机,亲率精兵3万,会同辽兵5万余,号称大军10万,侵犯后周。柴荣召集群臣商量对策,殿前意见纷纭,柴荣力排众议,亲自领军出征。

3月19日,敌我双方在高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北汉与辽军兵马雄壮,气势很盛,后周军中不少人感到惊慌,樊爱能、何徽率领的右军溃败,千余步兵解甲投降。

柴荣见形势危急,亲自率亲兵冒箭石督战。宿卫将军赵匡胤和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军分左右两路强攻。后周兵士见皇帝和将军身先士卒,胆气倍增,奋勇杀敌。北汉和辽军无法抵挡后周军队猛烈的攻击,兵败如山倒,刘崇仅率领百余骑狼狈地逃走。

此战之后,柴荣整顿军队,首先严明纪律,奖励有功将士,将临阵脱逃的两个将军和兵士斩首示众。其次裁汰老弱者,充实精壮勇猛之士,建立了一支所向无敌的禁军,在以后的征战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高平之战,柴荣既打出了国威,也树立起了自己执政的权威。

2、武能安邦,文能治国

柴荣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当时后蜀割据四川、并占据了陇西的秦、凤、阶、成四州。显德二年五月,柴荣指挥部队攻取了陇西四州。之后的三年中,进行南征,先后攻取了淮南、江北十四个州,势力达到长江。显德六年(959年)三月,他开始北征辽国,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由于在征战途中得了重病,含恨无力完成统一事业。

在对外用兵的同时,柴荣很注意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当时战乱频繁,民户多离乡背井四散逃亡,他主持制订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民户回乡定居,颁布了逃户田土的处理办法,田主在三年内回乡的,归还一半土地,五年内回归的,归还三分之一。五年之后回归的,除坟茔地外,一律不归还。尔后他依据元稹《均田表》所说的均田租的办法,制成《均田图》,颁发诸地官员,作均田准备。另派出朝廷官员34名到各州,均定田租,取消特权。扫除了唐朝以来的弊政。

后周以前一直沿用过去的律令等有一百五六十卷,文字难懂,条目繁杂不一,一些贪官污吏舞文弄墨,借此陷害民众。柴荣指定专人整理法制。经整理评定为《刑统》二十一卷。显德五年(958年),颁布《大周刑统》,使全国遵守统一的法律。以后宋沿用《刑统》,成为继承《唐律》的一部重要律书。

柴荣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还十分重视文化事业,在整理历法、音乐、典籍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诏令枢密使王朴,会同司天监等机构,修订历法,制成并使用《显德钦天历》,考雅乐,重定音律,使失传多年的唐代音乐得以恢复并流传到宋代。修编太祖郭威,后梁末帝朱友贞,后唐闵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等人的实录,填补五代书史上的空白,此外下诏搜求遗书,将散落在民间的典籍保存于国家史馆。

3、关心民众疾苦,励精图治

柴荣作为一代历史明君,还集中表现在关心民众的疾苦上。有一次他和文武百官在皇宫中会餐,指着桌上丰盛的菜肴说:这几天很冷,吃了这么好的热饭菜就不觉得冷了,这是百姓们用劳动换来的啊。我们不能亲自去种地,那就要亲临战场,去为民除害。

有一年皇宫中的永福殿坏了,柴荣下令修缮,指派宦官孙延希、董延勋等4人具体负责。某天柴荣到工地视察,看见工匠们吃饭用瓦片盛饭菜、拿木片当勺子用,很是生气,把孙延希叫来当场严加斥责,并定为死罪,对董延勋等3人免职。从此群臣无不心生惧意,再没人敢玩忽职守了。

唐末以来,佛教发展迅速,僧人享有免役免赋待遇,大量的劳动人口和土地流入寺院。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显德二年(955年),柴荣下诏废除诸道州府县镇的一切未经朝廷批准成立的寺院,并严格控制出家和受戒,并明确规定出家者必须得到父母、祖父母的同意,还要能诵读或背诵定量的经文。他下令将寺院的铜佛像收归官府,用以铸造钱币。据史载,这一年共废除寺院3万余所,还俗僧尼多达6万余人。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柴荣下令对开封城的内外皇城和民宅做了系统规划,发动10万民工前后干了3年,将开封城的规模较之以前拓展了一倍多,使之成为全国当时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经济最繁荣的城市,据说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定都于此,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柴荣精明强干,继位后有着远大的理想,他曾说过,如果我能再活30年,我当以10年开拓天下,10年养百姓,10年致太平。可叹的是天不遂人愿,他仅在位5年,便于959年6月19日病逝于“开拓天下”的道路上,时年仅39岁。真格是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标签: 柴荣

更多文章

  • 南朝齐萧道成的后代都被杀了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萧道成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萧道成的后代是不是也被杀了,看到这个很多人也都非常高兴了,因为这个萧道成也把别人后代都杀了,这个是不是又印证那一句什么世道有轮回的说法啊,嘿嘿,更多的我们也不说了,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这个萧道成的后代是不是被杀了,然后又是被谁杀了的相关的问题吧,感兴趣的可以速度的看看了!萧道成

  • 柔然历史介绍 柔然国是现在的哪里 柔然国是目前什么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柔然

    说到柔然国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国家的传说还是非常非常多的,在历史上这个国家曾经非常的灿烂,但是后来又神秘的消失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个柔然国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来看的话,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柔然国是现在的哪里柔然主要是现

  •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最迟称帝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

    汉末战乱出英雄,三家分得天下。公元220年,篡汉自立,建立魏朝,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建立东吴。从上面的时间轴中,可以看到孙权是称帝最晚的,而且是在魏蜀相继称帝后的八九年,才正式称帝,建立东吴。那么这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孙权称帝比魏蜀晚?孙权为什么不早称帝呢?最

  • 北魏道武帝为何要创建“子贵母死”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魏

    “子贵母死”制度源自北魏的开国皇帝拓跋珪。初行此制时道武帝拓跋珪像是经过相当充分的考虑,懂得它的得失之处,而且多少有应付不测的思想准备,而不像是一种临时心血来潮的不顾后果的因应措施。拓跋珪这样一个“出自结绳,未师典诰”的野蛮人,居然找到偶见的汉代典故作

  • 隋炀帝杨广称帝后都做了什么事情?三征高句丽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炀帝

    隋炀帝在位前期国力仍然强盛,隋炀帝继位之初便决定营建东京洛阳,并于同年下诏迁都洛阳,开凿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中国南北的隋唐大运河,修驰道与筑长城,带动中原与南北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与商贸发展,并对四周展开征讨,扩大了隋朝版图。然而由于隋炀帝过于急功好利,这些举措相反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破坏。下面历史小编就

  • 姚苌为什么杀苻坚 姚苌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姚苌

    姚苌曾被苻坚所救,后来投降前秦。等苻坚继位后,姚苌成为他身边最为重要的将领,姚苌也是立有诸多战功。不过姚苌明显不甘心一辈子只当一个将军,等他有机会后便开始对苻坚动手。当时苻坚出长安,前往五将山,姚苌趁机拿下苻坚,并且逼他禅位。但苻坚宁死不屈,最后死在了新平。但就算是这样,此后姚苌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他

  • 为何古代很多都是从北往南完成统一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

    最近有人问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古代历史的变迁好像都是有一些规律可以寻找的,比如说这个全国大一统的情况,话说中国古代很大一部分都是从这个北方到这个南方的,也就是北方向南方统一,而这个南方向北方就少太多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为什么古代大都是从北往南完成统一,而从

  • 明朝的小冰河时期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小冰河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定都北京。从朱元璋建立西吴政权到明郑台湾被清军攻占明朝前后延续了319年。明朝晚期,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从而,爆发了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而在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了南

  • 五胡十六国中的“五胡”指的哪5个少数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五胡

    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历劫而不屈。以最强的延续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从魏晋时期五胡十六国的历史演进中充分证明的这一点。司马氏在曹魏统一北方和王浚渡江灭孙吴一统天下的基础上,本可以继续秦汉统一之格局,但是司马王朝走的是门阀政体之制度。由此造成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动摇了晋王室统治的基础。在西晋时

  • 春秋时期都有哪些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侯国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大分裂时期,史学家们把这段时期称之为春秋时期,这个时期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乱”。为什么会乱呢?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郑、秦、晋等诸侯国的护卫下把国都从镐京迁到了洛邑,东迁之后的周王室衰弱到了极点,统辖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