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古代很多都是从北往南完成统一的?

为何古代很多都是从北往南完成统一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970 更新时间:2023/12/17 12:32:07

最近有人问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古代历史的变迁好像都是有一些规律可以寻找的,比如说这个全国大一统的情况,话说中国古代很大一部分都是从这个北方到这个南方的,也就是北方向南方统一,而这个南方向北方就少太多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为什么古代大都是从北往南完成统一,而从南往北统一的却很少?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要说这个问题需要从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历史等方面说起。纵观整个世界历史,实际上都是文明不断被野蛮摧毁的历史。

一、首先要从地理位置上说起

1、人类的文明一般起源于温带,而北方基本都是苦寒之地,冬天到张北看看就知道了。而南方也没有什么优势,只是自然环境植被好,人类在没有能征服大自然的时候,只是适合在温带生存,大约在北纬30度地区,大约就在黄河流域。南方与北方的战争就是地理位置上的争夺。

二、从中国历史说起

1、从远古开始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猎民族的争斗,以尚武的黄帝打败炎帝蚩尤部落,就是明显的事情,炎帝是神农氏,从事农业耕种的,蚩尤当时也是从事耕种,还掌握了炼铜的技法,这样,黄帝就走到了黄河流域,建立的华夏民族。从夏、商、周开始,持续了2000多年的奴隶社会。

2、到了周朝是以周天子为主的北方,和以楚国为主的南方之间的战争,周朝是高度文明的国家,最后是蛮荒之地的楚国战胜,从周和楚合并后,不断被北方少数民族侵略,这是春秋时期往后的的主旋律。

三、怎么形成这种局面的

1、汉人起源于气候相对适合农业生产的地区,这里没有什么道义,只有道理和运气,就是比较早的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北方生活在草原和森林的民族,靠打猎为生,因为农耕与游牧的原因,南北和方产生了差别。

2、农耕有两个益处,一是吃得饱,不用四处打猎了;二是居所固定。吃得饱、居所固定,这样就结婚生子,人口快速增长,还需要扩充领地,寻求可以农耕的地区,这样由陕西迁到黄河流域,成为了华夏民族。

3、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也带来了问题,一是食物得来的容易,就寻求安逸,不能像以前那样能打仗了;二是容易被别人找到,居所房屋是固定的,不像游猎民族随时可以走动,就会受到游猎民族的劫掠。同时由于农耕需要技术和人来耕作,所以不会被灭绝。再有就是还会被人口众多汉族最后同化。

所以,北方民族的统一不是偶然的,这是历史的规律。契丹人、沙陀人、金人、女真、蒙古、满人这才是在规律中胜出的民族。

标签: 古代

更多文章

  • 明朝的小冰河时期带来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小冰河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定都北京。从朱元璋建立西吴政权到明郑台湾被清军攻占明朝前后延续了319年。明朝晚期,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从而,爆发了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而在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了南

  • 五胡十六国中的“五胡”指的哪5个少数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五胡

    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历劫而不屈。以最强的延续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从魏晋时期五胡十六国的历史演进中充分证明的这一点。司马氏在曹魏统一北方和王浚渡江灭孙吴一统天下的基础上,本可以继续秦汉统一之格局,但是司马王朝走的是门阀政体之制度。由此造成社会各个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动摇了晋王室统治的基础。在西晋时

  • 春秋时期都有哪些诸侯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侯国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大分裂时期,史学家们把这段时期称之为春秋时期,这个时期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乱”。为什么会乱呢?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郑、秦、晋等诸侯国的护卫下把国都从镐京迁到了洛邑,东迁之后的周王室衰弱到了极点,统辖的范

  • 日本侵占东北14年造成的经济损失有多惨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北

    1931年9月18日,蓄谋已久的日本关东军突然炮击沈阳北大营,打响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第一炮。在此后的4个月当中,日本侵略者陆续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近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侵占中国东北地区长达14年之久。在中国东北地区沦陷的14年间,日本侵略者把中国东北变

  • 宗法制什么时候瓦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宗法制

    宗法制是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瓦解的,秦朝统一六国后,奴隶社会彻底结束,标志着宗法制彻底结束。宗法制的内容是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宗法制是夏朝确立,商朝继承与发展,到周朝时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是按照王族或贵族的血缘关系来分配权利。宗法制的目的是为了一直保持奴隶主贵族的政治权利,让自身的爵位和财产保持完整性

  • 隋炀帝、唐太宗两帝为何要持续攻打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隋炀帝,唐太宗高句丽

    很多人对高句丽政权并不熟悉,总是将高句丽和高丽混淆,因为从地盘上看两者有一定重合性,从时间维度上来说,二者相差不过二百五十年。2015年公司组织我们去本溪五女山旅游,五女山上的高句丽王城,作为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一个十分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遗址,但是可悲的是,我的同事都是开口闭口高句(ju)丽,

  • 明朝蓟州兵变的起因与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蓟州兵变

    万历二十三年,戚家军被残酷镇压的事件,被称为蓟州兵变,不仅是明朝历史上的悲剧,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桩悲剧。大概是由于不光彩,当局者并不想将这件事大书特书,在《明神宗实录》中只有寥寥数笔,万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日:“已未,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蓟镇督、抚、道臣擒其倡乱者正法,余党尽驱南还,奏闻

  • 清朝八旗的旗主都是什么人才能当上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立国之本,旗人身份也是满清贵族身份和地位的保障,八旗占据如此重要地位,自然是要牢牢掌握在皇室手中,八旗的旗主肯定是爱新觉罗的子孙了,确切来说都是努尔哈赤子侄的后代。八旗是努尔哈赤在起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产生的军队机制。在起兵之初努尔哈赤只有一支满人队伍,起名叫做黑旗;在不断收编周

  • 春秋时期鲁国三桓专政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鲁国

    春秋时期属于争霸的时代,但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大多集中在春秋前期和中期,到了春秋末期,争霸战争变少,而诸侯国内部之间的斗争成为主流。早在春秋中叶,诸侯政权就逐渐下移到卿族手中。到了春秋末年,大夫专政成为常态。在鲁国,最为著名的就是“三桓专政”鲁国政权一度落

  • 吐蕃后期灭亡原因及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吐蕃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的各部落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的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那么吐蕃又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呢?原本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各个小邦政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