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为何要发罪己诏?罪己诏都有哪些内容?

汉武帝为何要发罪己诏?罪己诏都有哪些内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15 更新时间:2024/1/2 5:38:19

《轮台罪己诏》是前89年(征和四年)汉武帝所下达的诏书,公开向臣民反省过错,使到西汉的统治方针发生了急剧转变,重新回到了与民休息及重视发展经济的轨道,从而可以延续数十年国祚,避免了像秦朝般迅速败亡的结局。

《轮台罪己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内容丰富及保存完整的罪己诏,此后每当朝廷出现危机、遭受天灾及政权处于安危时,帝王多有发布罪己诏。

背景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雄才大略,建树广阔;惟到晚年,性格大变,迷信多疑。先建明堂,后垒高坛,树“太一”尊神,举办顶礼膜拜,并且靡费巨资,多次封禅出游,命令大批人民入海求助蓬莱真神。为了通神求仙,误信方士,将宫廷被服都改变怪模怪样,命人制造30丈高的仙人铜像,以搜集甘露和玉屑饮之,以为可以长生不老。并且任用侫臣江充,最终酿成巫蛊之祸,逼死太子刘据和卫皇后,受诛连者数万人,导致政治混乱。

经济上,由于汉武帝连年对外用兵和肆意挥霍,国库空虚。汉武帝以桑弘羊执掌全国财政,将盐铁实行垄断专卖,并且出卖爵位,允许以钱赎罪,使到吏治腐败。广大贫苦农民不堪官府和豪强的双重压榨,于汉武帝统治的中后期接连爆发起义,并且愈演愈烈。

军事上,前90年,在贰师将军李广利受命出兵五原(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讨伐匈奴的前夕,丞相刘屈牦与李广利合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后刘屈牦被腰斩,李广利妻被下狱。此时李广利正在乘胜追击,听到消息恐遭祸,欲再击匈奴取得胜利,以期汉武帝饶其不死。但是兵败,李广利只得投降匈奴。

以上种种打击使汉武帝心灰意冷,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颇有悔意。前89年,桑弘羊等人上书汉武帝,建议在轮台(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戍兵以备匈奴,汉武帝驳回桑等人的建议,下诏反思自己,又称“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政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史称“轮台罪己诏”。

轮台罪己诏原文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

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

《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军一将不吉”。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渴,失一狼,走千羊。”

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征和四年)三月,上耕于钜定。还,幸泰山,修封。庚寅,祀于明堂。癸巳,禅石闾,见群臣,上乃言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田千秋曰:“方士言神仙者甚众,而无显功,臣请皆罢斥遣之!”上曰:“大鸿胪言是也。”于是悉罢诸方士候神人者。是后上每对群臣自叹:“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

标签: 汉武帝

更多文章

  • 清朝的花翎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花翎制度

    花翎是清代官员的冠饰,用孔雀翎毛饰于冠帽后,以翎眼多者为贵。翎管,就是用来插孔雀翎子并使之与冠帽连接的附属饰件。要了解翎管的价值,就有必要先了解清代的花翎制度。清朝看重花翎,如同古代的“珥貂”一样,例应随官秩(官职高低)戴翎。宗室中,以贝子戴三眼花翎最为尊贵;镇国公戴双眼花翎

  • 南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南宋

    南宋(11271279年)立国一百五十三年,以往人们对它的历史地位评价较低。一是认为南宋从立国之日起,就存在着从北宋娘肚子里带来的老毛病积贫积弱。以积贫而言,南宋赋税剥削苛重,军费支出庞大,财政困难重重,滥发纸币又造成物价飞涨,生民重困;以积弱而言,在前期,对金作战败多胜少,被迫签订了一个个屈辱的和

  • 隋炀帝是怎么解决“台湾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隋炀帝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大陆东南地区的印纹陶文化就已经传播至台湾。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当时将台湾称为“岛夷”。到了汉代,大陆汉族人称台湾为“东?#91;”,三国时代称之为&ldqu

  • 明朝后期左右朝局的东林党是怎么退出历史舞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林党

    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刚刚登基时,最重用和欣赏的政治团体就是大名鼎鼎的东林党,双方之间的渊源早就存在,崇祯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哥哥明熹宗朱由校都是由东林党捧上皇位的。可以说,没有东林党,就没有明神宗朱翊钧的长子朱常洛这一脉延续至崇祯的皇位。再加上崇祯登基之初,把重点要清理的对象放在了东林党的政治死敌魏

  •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成立东厂?在明朝隶属于什么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难成功后,燕王朱棣是通过靖难起事夺取皇位,以武力非法夺取了建文帝政权,人民对朱棣王朝的正统性不是很认可。朱棣为了能够加强中央集权,1420年12月他设立了东厂,全名为东辑事厂。这个机构主要由宦官掌握,直接对皇帝负责。督察院、大理寺、刑部都无权干涉其运作,权力之大也是少有匹敌。朱棣打破

  • 历史上西南地区的政权为何都定都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成都

    一说到蜀国,可能有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中的蜀国了,但其实在历史上,蜀国远远不止有这一个,历史上的蜀国可以说是有很多的,而基本上所有的蜀国在建都的时候,都选择的是成都,也就是说所有的蜀国几乎都是将成都作为首都,这是为什么呢?成都相比起其他的城市,是否更有一些优势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

  • 隋文帝杨坚的治国措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隋文帝

    我们在上学时都知道汉朝文景之治时粮食和钱都装不进仓库,却不知道隋朝同样出现了这样的盛况;我们一直对盛唐之强盛印象深刻,但很少知道唐朝用了130年的时间才将全国户数超过隋文帝之时(也有说没有超过)。此外,人们很容易因为隋炀帝的荒淫无道、好大喜功忽略了其父亲的卓越功绩。隋文帝从北周夺过皇位时,隋朝户数约

  • 匈奴历史介绍 匈奴是怎么消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匈奴

    在中原地区正统王朝的史官的笔下,匈奴最终的衰落似乎是跟汉王朝对其的军事打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若是我们摘下了有色眼镜再去观察,其实真实的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匈奴的最终消失,追究其原因,还是要怪他们自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吧。一、华夏认同与华夷之分的形成以长城为标志,划分了

  • “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术为何在诸侯争霸中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袁术

    提起三国袁术,第一个映入脑海的词,恐怕就是奇葩。他祖上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他哥哥是十八路诸侯“盟主”袁绍,他自己却是个像“愣头青”一样的长不大的孩子,毛病很多,奢侈、多疑、狭隘、脆弱,还心中没数、过早称帝,被别人打到满地找

  • 江西商帮的兴衰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江西商帮

    有个好词叫做"钟灵毓秀",寓意山川秀美,人才辈出。而这词拿来形容江西,尤其是明清以后的江西,便是极为合适的。论自然风光,江西有秀美的庐山、奇崛的三清山……论人文风光,江西也有无可比拟的滕王阁、满是书卷气的江湾……而在建设江西上,有一群人自明清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