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登帝之后对藩王做了哪些措施?

朱棣登帝之后对藩王做了哪些措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64 更新时间:2024/1/22 17:09:27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朱棣登帝之后对藩王做了哪些措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因为《大明风华》的热播,很多人也对明朝的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剧中朱瞻基最后登基称帝,但是面对自己的两个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他们两人总是站在一伙,想要对皇位图谋不轨,当朱棣还活着的时候他们就非常嚣张了。然而很多人知道,朱高煦最后是被朱瞻基处死的,可是跟他一起的朱高燧为什么朱瞻基没有追究他,他最后还善终了呢?

1.朱棣登基

壬午年之秋,踏着南京城内血迹斑斑的落叶,燕王朱棣登上了“金銮宝殿”。为了犒劳靖难有功的部属,朱棣首先对他们进行了封赐。通算下来,朱棣一共封赐了三位公爵、十三位侯爵、十一位伯爵。

他们是:淇国公丘福、成国公朱能、已逝的荣国公张玉、咸阳侯张武、泰宁侯陈珪、武安侯郑亨、保安侯孟善、同安侯火真、镇远侯顾成、靖安侯王忠、武成侯王聪、永康侯徐忠、隆平侯张信、安平侯李远、成安侯郑亮、思恩侯房宽、兴安伯徐、武康伯徐理、襄城伯李俊、信安伯张辅、新昌伯唐云、新宁伯谭忠、应城伯孙岩、富昌伯房胜、忻城伯赵彝、云阳伯陈旭、广恩伯刘才。

此外,新归附的建文朝勋贵、从征的将官、甚至帮过燕军的老百姓都得到了不菲的赏赐。利益均沾,并非朱棣的首创,历史上但凡新君即位常常会大赦天下以收揽人心。

犒赏完毕,朱棣又开始着手准备办理两件大事。

第一件:追捕建文朝的“余孽”。

这件事早在朱棣大军入城后就开始办了,贴在应天城大街小巷的燕王令旨清楚地罗列了二十九名“奸臣”的名单。事实上,这些忠心建文帝的大臣们没有了武力的保护,基本成了朱棣砧板上的肉,垂涎高额赏金的百姓自会将他们一一缚归官府。

最让朱棣忧心的是第二件大事:如何处理明初众藩王。说起来,这也是洪武朝和建文朝遗留的老问题了。当初明朝将蒙古人赶回漠北后,他们的实力仍然很强大。为消除边患,朱元璋先后发动了八次北征。可当北元朝廷日渐式微时,朱元璋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异性将领手握重兵。

如何钳制这些骄兵悍将呢?苦思冥想后,朱元璋想了个主意:分封诸王。终洪武一朝,朱元璋一共进行了三次大分封,除了太子朱标以及早夭的幼子外,包括他的外甥朱文正之子朱守谦在内,朱元璋一共封了26个藩王。

归纳起来:第一次分封主要是控制边疆,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封主要是控制内地。

这些藩王都拥有强大的武装护卫部队,少则3千人,多则近2万人。他们的冠冕、服饰、依仗、府第的规格仅次于天子,公侯大臣见了都要叩头膜拜。

和分封诸王同时进行的还有朱元璋对异性勋贵的大清洗。在洪武十三年以前,朱元璋主要清洗的对象是明朝的文官集团,胡惟庸案由此发酵。1388年捕鱼儿海之战,北元政权受到重创,明朝外部威胁不复存在。

2.朱棣清洗武将集团

于是,朱元璋遂决定发动蓝玉案清洗武将集团。临死前,朱元璋遂了心意,把一干功臣宿将几乎诛戮殆尽。后来,朱元璋自豪地对太孙朱允炆说,“朕以御虏付诸王,虏不靖,诸王御之!”朱允炆听完沉默不语,许久才说,“诸王不靖,孰御之?”

果然,朱元璋死后,朱允炆担忧成真,燕王朱棣凭借边防精兵率先发难。因为缺少统筹全局的良将,建文帝一败再败,终于被朱棣夺了皇位。为防止“靖难之役”重演,朱棣继位后不得不采取了更加有力的削藩措施。

但朱棣并未从根本上废除亲王典兵的制度,心怀不轨的亲王依旧存在,如朱瞻基即位初期的朱高煦之叛便是最明显的例子。若不是朱棣在位时削减了诸王护卫,控制了他们的资金来源,朱高煦之叛绵延到何时还真说不准。

不过,朱高煦之叛倒是提醒了朱瞻基:洪武时代遗留的藩王问题并未得到解决。那么,该从何处下手呢?不成想,赵王朱高燧帮他带了好头。

3.朱高燧低调保命

朱高燧,是永乐帝的第三子,曾在永乐时代多次伙同朱高煦陷害太子朱高炽。和冒失的朱高煦不同,朱高燧城府很深,他常将朱高煦推到前台,自己却躲在后方出谋划策。很明显,朱高燧是希望朱高煦和朱高炽拼的两败俱伤,好坐收渔翁之利。

太子朱高炽以退为进,虽然明白朱高煦、朱高燧狼狈为奸,但却从未向朱棣汇报过他们的不法行为。而且,每当朱棣将要严惩他们的时候,朱高炽竟不惜触怒朱棣为两人求情。这些事,朱高煦视若无睹,认为是朱高炽软弱可欺,但朱高燧却颇有触动。

但帝位的诱惑太大,朱高燧已经难以收手。眼见永乐九年太子朱高炽之子朱瞻基被册封为皇太孙,永乐十五年朱棣将汉王朱高煦徙往山东乐安。朱高燧决定放手一搏。

很快,机会来了。永乐二十一年朱棣病重,将朝中大小事务交给了太子朱高炽处理。朱高燧暗地拉拢当初投靠朱高煦的宦官黄俨,让他散布朱棣有意废太子而改立赵王的流言。

同时,朱高燧又暗示护卫指挥孟贤,让他做好起兵接应的准备。朱高燧的盘算很简单:先毒杀朱棣,再矫诏继位。谁知事不周密,朱棣知道了此事。他强撑病体提审孟贤等人,并将涉案之人全部诛杀。

若不是朱高炽向朱棣求情放过朱高燧,此事真是难以收场。虽然饶恕了朱高燧,朱棣却对朱高燧有了警惕。不久,他就对朱高燧的部属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洗。自此,朱高燧势力一落千丈,人也变得低调起来。

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后,聪明的朱高燧立刻上表辞去了王府的两支护卫,以表臣服。到了朱瞻基继位时,朱高燧不仅首劝朱瞻基登基,还将自己存在北京仓库里的八百余石禄米奉献给朝廷。后来,朱瞻基越发恭顺,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上报朝廷,从不自己做主。

尽管如此,朝中百官仍然认为朱高燧和朱高煦一样,是朝廷的一大隐患,应该设法剪除。于是,户部尚书陈山在宣德帝平定高煦之乱后,便力劝其乘胜奔袭彰德,逮捕赵王。朱瞻基拿不定主意,便问杨荣、夏元吉、蹇义是否可行。

杨荣表态支持,夏元吉、蹇义两人知道朱瞻基的报复心理,没敢提出异议。没想到,负责起草诏书的杨士奇却劝下了朱瞻基。他认为朱高煦反叛已被平定,朱高燧孤掌难鸣,已经不足为虑。况且朱高燧就藩后主动交出了自己的两支卫队,已经表示了臣服。若执意处置朱高燧,难免有损声誉。

但如何清除这颗定时炸弹呢?还是夏元吉想了一招:朝廷派人将朱高煦的供词和大臣弹劾的奏折送给朱高燧,看他如何处置?朱高燧收到信件后明白了朱瞻基的用意,马上表示愿将赵王府所有的护卫部队交还朝廷。

从此,以赵王朱高燧交还兵权为开端,那些仍然拥有护军的藩王们一遇到风吹草动,第一件事就是上表请求辞去护卫。渐渐地,诸王典兵的制度被废除了。

从此,藩王势力大衰,再也对中央皇权构不成威胁,这也是明武宗时期寘鐇之乱和宸濠之叛被迅速平定的原因所在。1431年8月,赵王朱高燧善终于家。

标签: 朱棣

更多文章

  • 明朝的三厂一卫是什么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厂一卫

    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卫,指锦衣卫。厂卫是明朝时期的反贪局和国家安全局、情报局;和勋贵系统一样,是明朝皇帝用于压制明朝文官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厂系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于北京东安门北;西厂系成化十三年(1477)设于旧灰厂;内行厂系正德初年设于荣府旧仓地;锦衣卫原为内廷亲军,皇帝的卫队,洪

  • 雍正帝在位时有哪些改革?雍正帝改革带来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帝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雍正在位时有哪些改革?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如果说从历代皇帝中,挑一个最勤政的皇帝,那非雍正莫属。毫不夸张地可以说,雍正是中华数千年来,为数不多的一流君主。为什么给他如此高的评价呢?如果你认为开疆拓土是评价一个君主优秀与否的标准,那么雍正并不优秀。可是如果你以治国水平、改革能力作为

  • 明朝时期的考勤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考勤

    现代人上班工作都会有一个考勤制度,上下班都需要打卡,用以管理工作时间,而且方式多样,非常方便。那么在古代,没有这些工具的时候,官员们是如何上下班,又是如何知道是否有人迟到早退或者缺勤呢?今天就来看一看,明朝时期官员们的考勤制度,缺勤会受到什么惩罚呢?“上班点卯”的由来要了解古

  • 古代北方突厥民族的历史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突厥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突厥的美丽传说!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关于突厥的由来,有两侧美丽的传说。一说,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后被邻国所灭,当时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士兵没忍心杀他,而是将他砍去双脚,扔在了草丛中。后来小孩被一母狼救下,长大后,与狼结合,邻国国王听说小孩还活着,怕有后患,便派人将他杀了,杀

  • 唐朝后期为何会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中央的政治每况愈下,地方节镇势力膨胀,藩镇形成割据局势。藩镇割据是从安史的降将开始的。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史朝义的叛军从邺城败退。唐朝因无力彻底消灭安史余部,对叛军采取姑息政策,接受了一批安史部将投降,对其所受伪官伪职,“一切不问”,并同意他们就地担任

  • 清朝在乾隆帝后期衰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帝

    对于近代清王朝衰落缘由的探讨,可以说是社会大众最为热心的近代史话题之一。然而,无论是封建制度的衰落,还是传统社会形态的桎梏,亦或是思想文化上的闭塞,都不失为清王朝中道衰落的一种解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就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数十年前,大清军队还曾经横扫准噶尔、平定大小金川乃至于入藏翻越喜马拉雅平定廓尔喀

  • 宋朝朝会制度历史介绍 什么时候可实行辍朝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朝会制度

    历史小编为大带来宋朝朝会制度是怎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宋朝时期的辍朝制度涉及到许多方面,并形成逐渐制度化的一个过程。这一制度涉及到丧礼辍朝、式假辍朝、国祭辍朝,一些像天象异常,皇帝身体原因或者是自然灾害等并不包含在制度之中。在这其中丧礼辍朝是辍朝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整个制度的主体。

  • 明朝初辽宁地区“朵颜三卫”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朵颜三卫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为什么要突袭“朵颜三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成祖一生进行了5次北伐,在第3次北伐的时候,本来是为了打击鞑靼大汗阿鲁台,但是在进军途中,并没有找到阿鲁台。因为阿鲁台早就带着族人提前逃跑了。明成祖一怒之下,把阿鲁台没有来得及转移走的帐篷一

  • 西汉时期有多少郡国!西汉的郡国及人口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汉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西汉的郡国及人口一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京兆尹,十二县,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户,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左冯翊,二十四县,户二十三万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二。右扶风,二十一县,户二十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七,口八十三万六千七十。弘农郡,十一县,户十一万八千九十一,口四十七

  • ​叶尔羌汗国世系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叶尔羌汗国

    叶尔羌汗国(公元1514–1680年)1.赛义德1514–1533⒉拉失德1533–1559⒊阿不都克里木1559–1591(一译阿不都哈林汗)⒋马黑麻1591–1609⒌阿黑麻1609–1618⒍沙拉夫.丁.速檀1614&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