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三厂一卫是什么机构

明朝的三厂一卫是什么机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823 更新时间:2023/12/14 0:27:14

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卫,指锦衣卫。厂卫是明朝时期的反贪局和国家安全局、情报局;和勋贵系统一样,是明朝皇帝用于压制明朝文官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厂系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于北京东安门北;西厂系成化十三年(1477)设于旧灰厂;内行厂系正德初年设于荣府旧仓地;锦衣卫原为内廷亲军,皇帝的卫队,洪武十五年(1382)成立。

职能

厂卫尤其是锦衣卫建立之初,其目的就是收集各类情报尤其是军事情报以保卫国家安全,在厂卫系统还未完全败坏之时,厂卫担当起国内外情报收集的职能,为国家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万历三大征”期间,锦衣卫的各级情报系统就为情报收集作出巨大贡献,在朝鲜抗日战场上含冰卧雪或者在西南热带雨林中征战,收集到的各类情报为明军作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后世满清统治者和投降满清的明朝文官出于统治和名声需要,对厂卫多有污蔑,称他们是打击正直人士、迫害百姓的黑暗势力,于国于民毫无益处,实际上,东西厂在有明一朝确有迫害百姓之举,但锦衣卫终明一朝只收集各类情报打击文官和士绅,从未对普通百姓出手。

而污蔑他们的文官们,恰恰是真正迫害百姓的凶手,如扳倒了严嵩徐阶家中土地几万亩,全是附近乡民投效或者家人巧取豪夺而来。而这些文官,才往往是泄露国家机密和情报的罪魁祸首。

厂的介绍

东、西厂或内行厂的头目,多由司礼监(见明代宦官)太监充任。东厂的官校也一直把司礼太监称为宗主。管东厂的太监称为“督主”,经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或其他太监兼任。其下设掌刑千户和理刑百户。

成化十三年(1477)设西厂时,以汪直领之。武宗时以当时“八虎”之一的马永成掌管东厂;以“八虎”的另一成员谷大用掌管西厂。当时司礼监太监刘瑾因与他们有矛盾,又另设内行厂,自成系统,权势居东、西厂之上,用刑尤为酷烈。隆庆元年(1567),冯保提督东厂,兼管御马监事;万历初,他又以司礼监太监督东厂。

万历三十三年(1605),陈矩也以司礼监太监督理东厂。魏忠贤自天三年(1623)开始,一直兼管东厂事。厂与卫的职权基本无差别。但由于锦衣卫属于外官,奏事需用奏疏,还有勋戚及其子弟参加,不如东厂太监亲近,故厂的势力总要大于卫。这样,锦衣卫侦伺一切官民,厂则侦察官民和锦衣卫;西厂有时还监视东厂,内厂则监视官民和厂卫,而皇帝直接领导与监督所有侦察机关,构成一套侦察特务体系。

厂卫都可以不通过司法机构,直接奉诏行事,受理词状,任意逮捕吏民。东厂“督主”太监有爪牙十五六万人,布满全国,多以“轻黠巧者”充之。其役长称“档头”,下边办事的人称“番子”。得到密告,先由番子密白于档头,后由档头率番子捉人,受害人如能及时贿赂,事情还有转机;若稍不如意,即直接行刑,痛楚十倍于官刑。

这时受害人若再不能满足他们的勒索,就送镇抚司狱,立即打死。东厂始于明成祖,一开始就是从收买建文帝身边的宦官、刺探消息起家的机构,其特务性质更为明显,所以正式建立后即专以宦官负责,“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其后明宪宗又增设西厂,东西厂下面则用了一批干事,“京师亡命,诓财(敲竹杠)挟仇(报私仇),视(东厂所属)干事者为窟穴”,这也就是说,东厂干事成为流氓头子,“自京师至天下,旁午侦事,虽王府不免”,“冤死者相属”。

锦衣卫介绍

按照时间顺序,先谈谈由朱元璋建立的锦衣卫。明初的军制比较简单,其基层单位是“卫”和“所”,每卫辖正规军士约5000人,其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为48处。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十二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

其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一个顿号,基本上把锦衣卫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部门。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的锦衣卫,基本上与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其中比较著名的为“大汉将军”。这些人虽名位“将军”,其实只负责在殿中侍立,传递皇帝的命令,兼做保卫工作,说白了,就是是在皇宫大殿上的桩子。

当然,这些“桩子”也非等闲之辈,一般都是牛高马大,虎背熊腰,而且中气十足,声音洪亮,从外表上看颇有威严,对不了解明廷底细的人有一定震慑作用。大汉将军在锦衣卫中自成一营,初期约有1500人,到明末,由于官僚机构的膨胀,大汉将军也一度增加到5000余人。

至于“巡查缉捕”,则是锦衣卫区别于其他各朝禁卫军的特殊之处,也是它为什么能为人们牢牢记住的原因。其实朱元璋建立锦衣卫的初衷也只是用来卤簿仪仗,但后来由于他大肆屠戮功臣,感觉传统的司法机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使用起来不太顺手。于是将锦衣卫的保卫功能提升起来,使其成为皇帝的私人警察。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

标签: 三厂一卫

更多文章

  • 雍正帝在位时有哪些改革?雍正帝改革带来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帝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雍正在位时有哪些改革?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如果说从历代皇帝中,挑一个最勤政的皇帝,那非雍正莫属。毫不夸张地可以说,雍正是中华数千年来,为数不多的一流君主。为什么给他如此高的评价呢?如果你认为开疆拓土是评价一个君主优秀与否的标准,那么雍正并不优秀。可是如果你以治国水平、改革能力作为

  • 明朝时期的考勤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考勤

    现代人上班工作都会有一个考勤制度,上下班都需要打卡,用以管理工作时间,而且方式多样,非常方便。那么在古代,没有这些工具的时候,官员们是如何上下班,又是如何知道是否有人迟到早退或者缺勤呢?今天就来看一看,明朝时期官员们的考勤制度,缺勤会受到什么惩罚呢?“上班点卯”的由来要了解古

  • 古代北方突厥民族的历史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突厥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突厥的美丽传说!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关于突厥的由来,有两侧美丽的传说。一说,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后被邻国所灭,当时有一个10岁的小男孩,士兵没忍心杀他,而是将他砍去双脚,扔在了草丛中。后来小孩被一母狼救下,长大后,与狼结合,邻国国王听说小孩还活着,怕有后患,便派人将他杀了,杀

  • 唐朝后期为何会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中央的政治每况愈下,地方节镇势力膨胀,藩镇形成割据局势。藩镇割据是从安史的降将开始的。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史朝义的叛军从邺城败退。唐朝因无力彻底消灭安史余部,对叛军采取姑息政策,接受了一批安史部将投降,对其所受伪官伪职,“一切不问”,并同意他们就地担任

  • 清朝在乾隆帝后期衰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帝

    对于近代清王朝衰落缘由的探讨,可以说是社会大众最为热心的近代史话题之一。然而,无论是封建制度的衰落,还是传统社会形态的桎梏,亦或是思想文化上的闭塞,都不失为清王朝中道衰落的一种解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就在鸦片战争之前的数十年前,大清军队还曾经横扫准噶尔、平定大小金川乃至于入藏翻越喜马拉雅平定廓尔喀

  • 宋朝朝会制度历史介绍 什么时候可实行辍朝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朝会制度

    历史小编为大带来宋朝朝会制度是怎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宋朝时期的辍朝制度涉及到许多方面,并形成逐渐制度化的一个过程。这一制度涉及到丧礼辍朝、式假辍朝、国祭辍朝,一些像天象异常,皇帝身体原因或者是自然灾害等并不包含在制度之中。在这其中丧礼辍朝是辍朝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整个制度的主体。

  • 明朝初辽宁地区“朵颜三卫”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朵颜三卫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为什么要突袭“朵颜三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成祖一生进行了5次北伐,在第3次北伐的时候,本来是为了打击鞑靼大汗阿鲁台,但是在进军途中,并没有找到阿鲁台。因为阿鲁台早就带着族人提前逃跑了。明成祖一怒之下,把阿鲁台没有来得及转移走的帐篷一

  • 西汉时期有多少郡国!西汉的郡国及人口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汉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西汉的郡国及人口一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京兆尹,十二县,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户,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左冯翊,二十四县,户二十三万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二。右扶风,二十一县,户二十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七,口八十三万六千七十。弘农郡,十一县,户十一万八千九十一,口四十七

  • ​叶尔羌汗国世系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叶尔羌汗国

    叶尔羌汗国(公元1514–1680年)1.赛义德1514–1533⒉拉失德1533–1559⒊阿不都克里木1559–1591(一译阿不都哈林汗)⒋马黑麻1591–1609⒌阿黑麻1609–1618⒍沙拉夫.丁.速檀1614&nd

  • 维吾尔族的历史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新疆人口最多的民族,超过千万。维吾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维吾尔”是维吾尔族自称“Uyghur”的音译,具有“联合”、“同盟”(拉施特《史集》第1卷)和“凝结”的意思。&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