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统一全国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秦国统一全国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317 更新时间:2024/1/26 13:00:39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齐国,自此延续了500多年的诸侯纷争的局面彻底结束,华夏九州尽归于秦。秦王采纳李斯建议取消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将天下九州分为三十六郡,使秦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事实上,秦国的崛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秦的发展首先应归功于秦穆公。穆公公元前659年即位,以知人善任著称。最具传奇色彩的是,他用五张黑色的公羊皮,从楚国人手中赎回了七十多岁的贤臣百里奚。在百里奚、蹇叔等贤臣的辅佐下,第一次将疆域东扩至黄河以西。他大败西戎,史称“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然而,真正让秦国走上富强之路的是三百年后的商鞅变法。变法图强。商鞅变法分两个阶段展开,历时十余年。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在商鞅变法一百三十八年之后,凭借商鞅所创制的秦法,依靠商鞅培育的强大秦军,秦始皇完成了荡平诸侯、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

然而,历经千辛万苦统一的秦国,仿佛流星般转瞬即逝。用尽了一百多年才统一中国,却存活不足20年就毁灭。

没错,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有序进行,秦确实也做到了。而好景不长,秦始皇血腥的一面便暴露无遗。秦统一以后的十几年中,秦始皇维持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进行了多次的大规模战争,完成了巨大的国防建设和土木建筑。秦二世时期,农民生活非常悲惨,在犬口中夺食,甚至衣不遮体,他们中往往在暴吏酷刑的逼迫下逃亡山林,密谋举行暴动。

种种表明,秦始皇的治国方式已经激化了社会矛盾,秦始皇一步步在为国家创造资本,西汉时的贾山谈到秦代“群盗满山”的情况时说:秦始皇在世时,他的统治已经在崩溃,但是由于皇帝以及开国大臣在镇压,没有人敢于和政府对抗。所以说秦王朝的灭亡是制度的优劣性决定的。

如今,当我们再次提及秦王朝,给后人留下最深的两点无非是统治的残暴,国家的短命。许多史家将其看作是因果关系。诚然,国泰民安是国家长久发展的基石,基石不牢,何来永垂不朽!

追其本质,试问为何秦代统治者会以残暴手段治国?其根本是当时思想境界的局限。我们不可否认思想对历代君王的指导作用,好思想可以治国,劣思想亦可以误国。秦朝的短命,亦在于维护大一统王朝政治的理论政治尚不成熟,统治者治国方式过于残暴欠成熟。一味的高压政策,怎得民心啊!不得民心,何来国家永存!

虽达到了统一,但这是统治者自己政治愿望的实现,这种过度功利化的统一无疑只是暂时的,这样的统一是无法站在发展的角度去审视的,“车同轨,书同文”,这种极具强制性的所谓的统一,对文化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并不大,反而阻碍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从统治者的出发点来观,统治者为了方便管理,建立过度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条例,统治者完全忽视了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性,加其暴虐成性,终于将百年打下的江山不足二十年就毁于一旦。

标签: 秦国

更多文章

  • 明朝的分封制度有什么弊端?清朝沿袭之后做了哪些改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分封制

    明朝的分封制度有什么弊端?清朝沿袭之后做了哪些改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的分封制根据《文献通考》的解释就是“列爵分土”。被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族或皇族,另外还有部分异姓,包括皇室的亲戚,再有就是功臣,主要是帮助皇族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这些人。清朝入关后,承袭了中原

  • 宣宗南迁为何会成为金国的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宣宗南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绝大多数的王朝都有过迁都的举动,其中著名的有盘庚迁殷、周平王东迁、北魏孝文帝南迁等等。细数这些历史上著名的迁都我们能够发现,古代王朝的一次迁都所决定的往往是一个王朝的兴衰。有的王朝因为迁都而走向强盛,而有些王朝的迁都举动却成为了王朝兴衰的转折点。历史上发生于金国末期的“

  • 辽朝为什么设置南院大王?有没有北院大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院大王

    要想了解辽国的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必定要从辽国的历史说起。辽朝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但是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丝毫不亚于汉唐宋明四个中原文明政权。其中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开创了“两院制”的先河即南院和北院分制。中华文明的概念探讨辽国历史之前,要明确一点“什么是中

  • 南明弘光政权是谁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明

    1644年的中国,处于风云变幻的乱世。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山海关外地动山摇,清军从容入关;南方诸省趁着清军与农民军大战之际,建立弘光政权。以当时的局势而言,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三方势力中,李自成的农民军率先被淘汰出局。但对于清军来说局势也并不乐观,虽然他们占领了北京,但并未统一全国。一些既

  • 清军入关有多少兵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军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率大顺军攻下了明朝首都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类似的一幕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回,这往往意味着一个旧王朝的终结和一个新王朝的诞生。但这一次,历史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1644年

  • 雍正帝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 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军机处

    清朝雍正在内阁之外,设立了军机处,这就是所谓的“南书房”。起初,皇帝为了保护军事机密,有许多事情不经内阁,直接有南书房军机处发出。后来变成了习惯,政府实际的重要政令,都在军机处,不在内阁。不过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也是由内阁大臣里挑选出来的,如果皇帝不到内阁办公处商量政事,就在军机

  • 唐朝和吐蕃为什么都要抢占吐谷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

    吐谷浑当时所处的位置,差不多就是今天的甘肃南部和青海北部地区,主要就是祁连山南边的一些地区。这个地区是青藏高原北部的缓坡地带,相对来说,到青藏高原的交通要比四川、云南方向更方便一些。这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要比青藏高原更好一些,自然环境不像青藏高原那么极端,既可以充当游牧民族的天然草场,农耕民族也可以在这

  •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和深层次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 靖难之役的历史背景 靖难之役结束后建文帝为何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又被人们称为靖难之变,这场战役发生在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是属于明朝政治统治阶级内部一场关于争夺地位的战争当时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又因为太子朱标早逝,所以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不久,就实施了一系列的削藩措施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

  •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有哪些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发生在1851年至1864年之间的一场农民起义战争,在这场农民起义战争中清政府受到沉重的打击,加速了清政府腐败统治的灭亡,同时帝国主义的势力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明显的,总结一下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一共有三。太平天国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