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晚期晋国为何会被瓜分?晋国灭亡的原因

春秋晚期晋国为何会被瓜分?晋国灭亡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787 更新时间:2024/1/28 4:53:17

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为什么会分裂?要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编一起看一看。

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之所以会分裂韩、赵、魏三家,根本原因是:分封制的存在。

以晋国三分天下进行分割,之前叫做春秋时期,往后叫做战国时期。它是战国时期开始的标志。

晋国划分为三个国家,具体原因,我认为分为以下三点:

一、分封制是晋国三分天下的根本原因

分封制是周朝遗留下来的政治制度。为了便于国家管理,周朝是在各个地方分封诸。这一制度有处也有坏处,好处有利于政权的巩固;而坏处体现在如果诸侯国强大,不利于王室的安定。分封制的缺陷在周朝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春秋时期体现在了晋国。

二、晋献杀掉晋国公,是三分天下的主要原因

当年晋献公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解除晋国公子的威胁,将各个公子杀掉,这为晋国三分天下埋下了伏笔。所话说:“战父子兵,打仗亲兄弟。”将晋国各家公子杀掉,无疑削弱了晋国王室的势力,此消彼对地,各个大夫的势力相对的被放大了。晋献公的这个做法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三、韩、赵、魏三家势力的增长是导致三分天下的直原因

晋国后期,晋国分为六家大夫分割。经过斗争与分裂,最后只剩下韩、赵、魏三家。刚才提到晋国王室实力被削弱,大夫相互争夺地盘,实力变得越来越大,周天子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将他们分封诸侯,这样,战国七雄正式形成。

标签: 晋国

更多文章

  • 秦国统一全国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齐国,自此延续了500多年的诸侯纷争的局面彻底结束,华夏九州尽归于秦。秦王采纳李斯建议取消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将天下九州分为三十六郡,使秦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事实上,秦国的崛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秦的发展首先应归功于秦穆公。穆公公元前659年即位,以知人

  • 明朝的分封制度有什么弊端?清朝沿袭之后做了哪些改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分封制

    明朝的分封制度有什么弊端?清朝沿袭之后做了哪些改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的分封制根据《文献通考》的解释就是“列爵分土”。被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族或皇族,另外还有部分异姓,包括皇室的亲戚,再有就是功臣,主要是帮助皇族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这些人。清朝入关后,承袭了中原

  • 宣宗南迁为何会成为金国的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宣宗南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绝大多数的王朝都有过迁都的举动,其中著名的有盘庚迁殷、周平王东迁、北魏孝文帝南迁等等。细数这些历史上著名的迁都我们能够发现,古代王朝的一次迁都所决定的往往是一个王朝的兴衰。有的王朝因为迁都而走向强盛,而有些王朝的迁都举动却成为了王朝兴衰的转折点。历史上发生于金国末期的“

  • 辽朝为什么设置南院大王?有没有北院大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院大王

    要想了解辽国的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必定要从辽国的历史说起。辽朝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但是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丝毫不亚于汉唐宋明四个中原文明政权。其中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开创了“两院制”的先河即南院和北院分制。中华文明的概念探讨辽国历史之前,要明确一点“什么是中

  • 南明弘光政权是谁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明

    1644年的中国,处于风云变幻的乱世。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山海关外地动山摇,清军从容入关;南方诸省趁着清军与农民军大战之际,建立弘光政权。以当时的局势而言,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三方势力中,李自成的农民军率先被淘汰出局。但对于清军来说局势也并不乐观,虽然他们占领了北京,但并未统一全国。一些既

  • 清军入关有多少兵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军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率大顺军攻下了明朝首都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类似的一幕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回,这往往意味着一个旧王朝的终结和一个新王朝的诞生。但这一次,历史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1644年

  • 雍正帝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 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军机处

    清朝雍正在内阁之外,设立了军机处,这就是所谓的“南书房”。起初,皇帝为了保护军事机密,有许多事情不经内阁,直接有南书房军机处发出。后来变成了习惯,政府实际的重要政令,都在军机处,不在内阁。不过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也是由内阁大臣里挑选出来的,如果皇帝不到内阁办公处商量政事,就在军机

  • 唐朝和吐蕃为什么都要抢占吐谷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

    吐谷浑当时所处的位置,差不多就是今天的甘肃南部和青海北部地区,主要就是祁连山南边的一些地区。这个地区是青藏高原北部的缓坡地带,相对来说,到青藏高原的交通要比四川、云南方向更方便一些。这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要比青藏高原更好一些,自然环境不像青藏高原那么极端,既可以充当游牧民族的天然草场,农耕民族也可以在这

  •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的时间和深层次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促使唐代开始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由于发起反唐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 靖难之役的历史背景 靖难之役结束后建文帝为何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又被人们称为靖难之变,这场战役发生在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是属于明朝政治统治阶级内部一场关于争夺地位的战争当时朱元璋把自己的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又因为太子朱标早逝,所以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不久,就实施了一系列的削藩措施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