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惠文王的政治举措有哪些?人们是如何评价秦惠文王的?

秦惠文王的政治举措有哪些?人们是如何评价秦惠文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98 更新时间:2024/1/19 23:16:32

说到秦惠文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但是一说到芈月、宣太后、秦昭王、秦武王,大家应该就会知道了。没错,秦惠文王就是大名鼎鼎的宣太后的丈夫,就是秦武王和秦昭王的父亲,是秦国的国君。秦惠文王,赢姓,赵氏,名驷,是继秦孝公以后的第一个将国君的称呼后缀“公”改为“王”的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公元前337年,秦孝公去世,于是秦惠文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本文所要讲述的,就是秦惠文王在位以来的为政举措,看一看他到底有什么功劳和错误,并且总结历史上对秦惠文王的评价。

不得不说的是,秦惠文王真的是一位实干家。一继位,秦惠文王就做了一件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那就是对付商鞅。商鞅可是秦惠文王的父亲秦孝公在世时最为倚重的朝臣了,若是没有商鞅,没有商鞅变法,秦国还会如此迅速的强大起来吗?为什么一上位就要除掉一位对秦国的发展有利无害的臣子呢?

早年做太子的时候,秦惠文王挺不老实的,他身为秦国太子,地位尊贵,是所谓的贵族,已经过习惯了“贵族”的生活,法律规则在他眼中都不重要。可商鞅才推行了新的秦律,秦惠文王像往常那样做事,很快就触犯了法律。秦惠文王可是太子,谁敢真的因为他犯了罪而去惩罚他呢?商鞅也没有办法,但是他不能任由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于是就以学生犯错老师有罪的名头,对太子的老师施以了墨刑。这样一来,秦国再没有人敢挑战秦律,于是秦国上下都不得不遵守秦律。继位后,秦惠文王怎么看商鞅,怎么不顺眼。除了和商鞅有旧仇以外,秦惠文王针对商鞅还出于政治的考虑。商鞅自主导变法事务以来,一直拥有着非常巨大的权力,这对秦王的权力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所以,秦惠文王处处打压商鞅,还趁着商鞅被诬陷造反,直接抄了商鞅的家,最后还将商鞅五马分尸。

除掉商鞅只是秦惠文王执政收权的第一步,商鞅这种人才,秦惠文王不会傻傻留着他的性命。可除掉了一个商鞅,秦国的王权还是有非常多的威胁,于是秦惠文王趁着商鞅的造反之案,大做文章,将诬陷商鞅的公子虔和公孙贾都抓了起来,铲除朝中二人的党羽。这样以来,秦国朝政上秦惠文王就拥有了绝对的权力,谁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更别说试图掌控他了。

朝中的不安分子被秦惠文王除掉了,现在他急需一大批听命于自己的人才。历史上,秦惠文王执政非常出色的地方就在于他对人才的招揽上面,不管他们的国籍如何,只要能够为他所用,他就能信任他们。魏国人张仪来到秦国,对秦国称霸提出了连横的建议。秦惠文王对张仪,那是出自骨子里的喜爱,喜爱的是张仪的才华和谋略。为了得到张仪的辅佐,秦惠文王甚至去求张仪来当他的丞相,这对张仪既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请求、邀请,张仪被秦惠文王这样看重,心里对秦惠文王非常感激。张仪和秦惠文王的志向不谋而合,两人合作共谋秦国霸业。

军事上,虽然遭受了五国合纵连攻,可是秦惠文王依然非常坚强的守住了秦国的领土,不止如此,秦惠文王甚至还打败了五国联军,导致战国几个国家中,没有一个国家再有独自抗衡秦国的实力。秦惠文王征服了义渠、巴蜀,大大扩张了秦国的领土,巩固了秦孝公变法以来秦国的强大。秦惠文王的一生值得肯定,他没有让秦孝公变法成果衰弱,在这同时,他还能保持秦国朝政的平衡,这是非常厉害的。他政治经验丰富,执政手段强硬,秦国持续这样的发展速度,距离一统天下就不远了。

标签: 秦惠文王

更多文章

  • 北魏直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北魏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北魏

    导致北魏直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北魏灭亡的原因分析!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比较混乱的时代,许多朝代并存在这一段时间,各国之间的战争也经常频繁发生,北魏作为当时一个重要的国家,是由当时的少数民族鲜卑族所建立起来的,北魏也在孝文帝等统治者的领导下逐渐的发展

  • 春秋晚期晋国为何会被瓜分?晋国灭亡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晋国

    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为什么会分裂?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之所以会分裂韩、赵、魏三家,根本原因是:分封制的存在。以晋国三分天下进行分割,之前叫做春秋时期,往后叫做战国时期。它是战国时期开始的标志。晋国划分为三个国家,具体原因,我认为分为以下三点:一、分

  • 秦国统一全国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齐国,自此延续了500多年的诸侯纷争的局面彻底结束,华夏九州尽归于秦。秦王采纳李斯建议取消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将天下九州分为三十六郡,使秦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事实上,秦国的崛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秦的发展首先应归功于秦穆公。穆公公元前659年即位,以知人

  • 明朝的分封制度有什么弊端?清朝沿袭之后做了哪些改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分封制

    明朝的分封制度有什么弊端?清朝沿袭之后做了哪些改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古代的分封制根据《文献通考》的解释就是“列爵分土”。被分封的对象主要是王族或皇族,另外还有部分异姓,包括皇室的亲戚,再有就是功臣,主要是帮助皇族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这些人。清朝入关后,承袭了中原

  • 宣宗南迁为何会成为金国的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宣宗南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绝大多数的王朝都有过迁都的举动,其中著名的有盘庚迁殷、周平王东迁、北魏孝文帝南迁等等。细数这些历史上著名的迁都我们能够发现,古代王朝的一次迁都所决定的往往是一个王朝的兴衰。有的王朝因为迁都而走向强盛,而有些王朝的迁都举动却成为了王朝兴衰的转折点。历史上发生于金国末期的“

  • 辽朝为什么设置南院大王?有没有北院大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南院大王

    要想了解辽国的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必定要从辽国的历史说起。辽朝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但是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丝毫不亚于汉唐宋明四个中原文明政权。其中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开创了“两院制”的先河即南院和北院分制。中华文明的概念探讨辽国历史之前,要明确一点“什么是中

  • 南明弘光政权是谁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明

    1644年的中国,处于风云变幻的乱世。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煤山自缢;山海关外地动山摇,清军从容入关;南方诸省趁着清军与农民军大战之际,建立弘光政权。以当时的局势而言,鹿死谁手还未可知。三方势力中,李自成的农民军率先被淘汰出局。但对于清军来说局势也并不乐观,虽然他们占领了北京,但并未统一全国。一些既

  • 清军入关有多少兵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军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率大顺军攻下了明朝首都北京,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类似的一幕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许多回,这往往意味着一个旧王朝的终结和一个新王朝的诞生。但这一次,历史却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1644年

  • 雍正帝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 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军机处

    清朝雍正在内阁之外,设立了军机处,这就是所谓的“南书房”。起初,皇帝为了保护军事机密,有许多事情不经内阁,直接有南书房军机处发出。后来变成了习惯,政府实际的重要政令,都在军机处,不在内阁。不过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也是由内阁大臣里挑选出来的,如果皇帝不到内阁办公处商量政事,就在军机

  • 唐朝和吐蕃为什么都要抢占吐谷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

    吐谷浑当时所处的位置,差不多就是今天的甘肃南部和青海北部地区,主要就是祁连山南边的一些地区。这个地区是青藏高原北部的缓坡地带,相对来说,到青藏高原的交通要比四川、云南方向更方便一些。这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要比青藏高原更好一些,自然环境不像青藏高原那么极端,既可以充当游牧民族的天然草场,农耕民族也可以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