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大事年表

北宋大事年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03 更新时间:2024/1/17 11:54:18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以其建都于北方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

北宋乃由后周末帝禅让赵匡胤开始,统治了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以南一带的以汉族人为主体的生活地区。北宋政权先后与辽、金及西夏对峙。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与南宋共称宋朝,又称两宋。

960年:赵匡胤受后周恭帝让位,建立北宋,登基成为宋太祖。

963年:宋灭荆南。

965年:宋灭后蜀。

971年:宋灭南汉。

975年:宋灭南唐。

975年:宋太祖暴死,其弟赵匡义即位为宋太宗。

978年:宋灭吴越,统一南方。

979年:宋灭北汉,再征辽国但败于幽州外高粱河。

986年:宋二征辽国,再告失败。

993年至996年:李顺、王小波起义。

998年:宋太宗去世,宋真宗即位。

998年至1004年:咸平之治。

1004年:辽国南侵,被挡在黄河,宋辽签定“澶渊之盟”。

1008年:宋真宗封禅泰山。

1022年:宋真宗去世,宋仁宗即位。

1038年:西夏建国。

1042年至1044年:第一次宋夏战争,宋败。

1043年:庆历新政。

1044年:宋夏庆历和议,宋每年赠西夏帛银等物品,西夏称臣。

1063年:宋仁宗去世,宋英宗即位。

1067年:宋英宗去世,宋神宗即位。

1068年:王安石变法。

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废除新法。

1094年:高太后死,宋哲宗亲政,恢复新法,与西夏战争收复部分失地。

1100年:宋哲宗去世,宋徽宗即位。

1119年至1121年:方腊、宋江起义。

1125年:北宋联金灭辽,金国伐北宋,宋徽宗逊位,宋钦宗即位。

1127年:金国二伐北宋攻破东京开封,俘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共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柴宗训被逼禅位于赵匡胤,宋朝建立,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1126年靖康之变后,金国军队兵临汴梁,次年灭亡。

宋朝开国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在军事上积弱,1127年徽、钦二帝受金人掳去,迫使宋室南迁;1276年,忽必烈破宋都临安,宋朝亡国。

但宋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教之风气,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而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也颇有人在。

宋朝的经济文化发展与繁荣是规模空前的,农业,手工业,制瓷业,造船业等都十分繁荣。

北宋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分裂局面的结束。自此之后,中国历史上长期分裂的局面便没有再发生过。前后历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王朝最终被金灭亡。

标签: 北宋

更多文章

  • 春秋黄池之会;标志着吴国霸业的终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黄池之会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检阅自己的武装力量目的在于誓师(比如二战期间苏德战争时,苏联检阅检阅后,部队就直接开往前线)和示威(我们的隔壁邻居深谙此道)我国古代有几次比较有名的检阅:盟津誓师(武王伐纣),践土之盟(晋楚争霸)和黄池耀武(吴晋争

  • 吴王夫差失败得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王

    吴王夫差,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他是姬姓,大家应该都熟悉,就是西周王室的后裔。因为是吴氏,继承了祖宗的产业,也就成了吴王了。他生活在春秋的时候,也是末期了,阴差阳错下就成了亡国之君。本来不该的,但是命运造化弄人。吴国在他的手中强大,也在他手中灭国了。他的父亲叫做阖闾,大家应该也熟悉的,毕竟五霸之一嘛

  • 抗日战争中国取得胜利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抗日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最终,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领土。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首先,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在于它集中了全中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了人力和物质的保障,才能确保抗日

  • 七七事变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下午,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由大队长清水节郎率领,荷枪实弹开往紧靠卢沟桥中国守军驻地的回龙庙到大瓦窑之间的地区。晚7时30分,日军开始演习。22时40分,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立即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守军驻地

  • 李世民击败王世充统一中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

    王世充本不姓王,他是西域胡人,只因爷爷死得早,奶奶带着他爹改嫁到王家。这并不能改变他的血统,所以尽管他爹给他找了个汉人妈,但他还是长了一头卷发。不过,作为胡人的后代,王世充没有继承祖上的文盲传统与率真性格,而是自幼熟读经史、兵法、律令,而且性格狡诈,口齿伶俐。长大后,因为他爹对朝廷做出了重大贡献,所

  • 隋朝的军事区域划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朝

    隋文帝将全国各地区划划分为若干军事区域,设总管负责该地区军事,平时备边防患,战时奉命出征。总管下设总管府,分上中下三等。另外尚有四大总管:晋王杨广镇并州、秦王杨俊镇扬州、蜀王杨秀镇益州、韦世康镇荆州。隋朝共设有三十至五十多个总管,以长安为中心分为东西南北四大军区,驻守天下诸州以抵御外患。并且以北部边

  • 隋朝的军事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朝

    隋朝是中国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重新建立、各民族进一步融合、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时期,也是府兵制进一步完备并走向败坏,军事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部队建制军事制度方面,隋朝分置诸卫,统率军府宿卫的制度源自西魏北周时的十二大将军制,设置司卫、司武官,统率府兵宿卫宫禁;又有武侯府统率府兵巡警京城

  • 九品中正制的由来和内容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此项制度是由何夔发起),后来各参与方基本遵从这种不成文规定。曹丕于黄初元年(220年)命陈制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九品

  • 开元盛世衰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开元盛世

    唐玄宗创立的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开元年间,经过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天下大治。&ld

  • 回纥汗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回纥

    汉文史料中“回纥”一词来自古回纥文,回鹘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788年,回纥改名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乌护居住在天山一带。回鹘一度作为突厥汗国的臣属。突厥汗国强盛时,回纥部落臣服突厥。回纥汗国(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