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京兵变的过程 北京兵变最后的结果

北京兵变的过程 北京兵变最后的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02 更新时间:2024/1/21 20:16:34

经过

专使到达北京之日,全城遍悬五色国旗。

主要路口均搭起了彩牌楼,并大开中华门,请专使由中门而入。中华门是清代的“大清门”,平时关闭着中门,只有皇帝出入时才大开中门。袁世凯“开中门迎客”,可谓给专使以极高的礼遇。在欢迎专使的宴会上,袁世凯“诚恳”地表示:“一俟北京局势稳定,立即南下就职”。可是,二月二十九日晚六时,北京就发生了“兵变”。兵变的结果是商民遭抢劫者四千余家,京奉、京汉铁路局,大清、交通、直隶三银行以及制币厂亦遭劫掠,损失白银九百多万两。专使住所被洗劫一空,蔡元培等人避入东交民巷内的六国饭店,仅以身免。帝国主义国家驻华公使根据辛丑条约,纷纷调集军队进入北京保护使馆的“安全”,北京的政局大有内忧外患双临并至之势。于是商界人士吁请袁世凯“万勿南下”,北洋将领通电全国主张“大总统在北京就职”。在这种情况下,南京方面被迫让步,同意袁世凯于三月十日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29日(阴历正月十二日)晚6时,第三镇兵团炮、淄两营因扣饷事溃变。变乱先由驻扎朝阳门(也叫齐化门)的第九标之炮队引起,随后驻于禄米仓的辎重队、帅府原煤炸胡同东城土地庙驻军纷纷与之呼应,起兵作乱。炮队先在朝阳门外为乱,而后炮击强行进入朝阳门,辎重队在城内与之配合,打开城门,两队汇合后西行进,一路毁坏民居,劫掠无数。

当晚亥时初(21:00多)乱军至专使团居处,直言只索要财物,蔡元培等立即避去,衣物行李尽失,次日移居六国饭店中。下半夜西城、北城也发生骚乱,土匪和部分巡警加入抢劫。当晚袁世凯亲信并未阻止兵变,陆建章的执法处并无干预,掌管警政的赵秉钧当晚传令全城巡警一律撤岗。

各国驻华公使根据《辛丑条约》,纷纷调集军队进入北京保护使馆的安全,并威胁袁世凯如不尽快稳定局势就调集更多的兵力进入北京。兵变也蔓延到了保定和天津地区。

唐绍仪回忆,蔡元培专使团当时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找他与袁世凯商讨。他到了袁世凯家,正好北洋军第三镇师长曹锟前来报告称“报告大总统,昨夜奉大总统密令,兵变之事,已办到矣。”袁世凯说:“胡说,滚出去!”唐绍仪的个人回忆是唯一的孤证,从而遭到质疑,南京国民政府军令部长的徐永昌在回忆录中称“正月十二第三镇在北京兵变,初非袁世凯所主使,有些人委称系袁世凯指使,以抗议南方代表要求迁都南京者,实乃诬传。”

事后统计,京奉、京汉铁路局,大清、交通、直隶三银行以及制币厂遭劫掠,商民遭抢劫者四千余家。

袁世凯称帝

“北京兵变”是在袁世凯精心策划和具体部署下进行的,“哗变”的部队是袁世凯的嫡系亲军北洋第三镇(师)。兵变的总体计划是“兵变”开始后,如果南京方面做出让步,“兵变”就嗄然而止。南京方面如果仍然坚持袁世凯必须南下就职,就把“兵变”扩大化。“变兵”进入紫禁城杀掉宣统和隆裕,然后宣称“兵变”系专使所指使。于是,清帝退位的诏书自然失效。袁世凯则拥立庆亲奕劻之子载振为帝,联合北方的一切反动势力和南京临时政府相抗争。如果把革命镇压下去,袁世凯也就以大清再造者的身份“登台受禅”,变“大清国”为“大袁国”。袁世凯在登上总统宝座之前,就已经窥视皇帝的宝座了。

标签: 北京兵变

更多文章

  • 北京兵变发生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北京兵变

    北京兵变,又名“京保津兵变”,发生于1912年2月29日的清王朝刚刚宣布逊位的北京。北洋军曹锟的第三镇(师)下属的军队哗变,一般说法是这是在袁世凯的策划和具体部署下进行,但南京临时政府军令部长的徐永昌在回忆录中说这是污蔑。北京大学教授尚小明称袁世凯策划“北京兵变&

  • 美丽岛事件过程 美丽岛事件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美丽岛事件

    事件经过“美丽岛事件”又称“高雄事件”,是台湾党外势力直接领导的、与国民党当局展开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政治较量。1979年9月,由黄信介为发行人、许信良任社长、张俊宏任总编辑的党外政论性刊物《美丽岛》在台北创刊。该刊不仅言论激烈,而且来势凶猛,仅社务

  • 台湾美丽岛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美丽岛事件

    美丽岛事件(又叫高雄事件、高雄暴力事件叛乱案,当时国民党当局称其为“高雄暴力事件叛乱案”)发生于1979年12月10日的台湾。《美丽岛》杂志社在高雄举行的一次争取民主示威的游行,有两万人庆祝联合国发表《世界人权宣言》一周年纪念会,最后演变成警民对峙,台湾当局出动镇暴部队、镇暴

  • 北魏拓跋珪政治上的贡献有哪些 拓跋珪为政举措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拓跋珪

    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公元386年定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ld

  • 中国古代的酒到底多少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拓跋珪

    古人喝的酒跟现在喝的酒不一样,现在的酒大都是蒸馏酒或者是酒精勾兑的酒,但是在古代古人们喝的酒可都是纯手工酿造的酒,这种酒跟我们现在的黄酒差不多。它们这些酒度数一般只有七度或者八度,除非是烈酒,否则很难超过十度,这些酒大都入口甘甜解渴,并不是和现在的酒一样特别烧心,所以说古人们就算喝再多的酒也很难醉倒

  •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到达哪三个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安石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从指导思想上来看是要达到三个要求:其一即细上已提及的,要使并之家不得乘农民之急大搞高利盘剥,这体现了他念念不忘的抑兼并、乏的思想。其二使农民“时趋事,发展农业生产,这体现了他的“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通过发展生产以增加社会财富的理财思楚。其三

  • 青苗法在实施过程有什么调整 调整的地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青苗法

    青苗法目的改革之前的常平制度缺陷,希望抑制兼并之家盘剥农民同时,也期望通过该制度施行为政府“开源”,达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最终达到“强兵”与“富民”。制度设计青苗法又称常平新法,熙宁二年(1069年)

  • 蒙古灭大理之战过程及结局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理

    战役过程进军大理1252年(蒙古宪宗二年、大理天定元年)九月,忽必烈奉命带领将领兀良合台等率军十万人,誓师启程。1253年(蒙古宪宗三年、大理天定二年)夏,忽必烈率大军出萧关(今宁夏同心南),经六盘山集结于临洮(今甘肃),练兵备战。同时,蒙哥命便宜都总帅汪德臣率军入蜀,抵嘉定(四川乐山),配合忽必烈

  • 南京南明弘光政权的覆灭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明

    弘光帝朱由崧(1607年1646年),南明首位皇帝,是明季政治舞台上一位昙花一现的人物。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光宗朱常洛之侄,福忠王朱常洵庶长子。生母姚氏。1644年到1645年在位。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生于福王京邸,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七月,其父朱常洵封德昌王,朱由崧受封为福王世子,洛阳

  • 弘光政权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弘光政权

    防御崇祯十七年十月,满清以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2万骑兵征讨南明。不久,因陕西李自成大顺军日炽,多铎奉命转兵西向(参见清灭大顺之战),从而给弘光政权以喘息之机。为抵御清军南下,弘光朝廷兵部尚书史可法部署兵力:以总兵刘泽清辖淮、海,驻淮安,经理山东一路招讨事;总兵高杰辖徐、泗,驻泗州,经理开、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