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适是什么派诗人

高适是什么派诗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939 更新时间:2024/1/19 7:24:15

高适是什么诗人

高适是边塞诗人,他写的诗歌大都比较雄浑悲壮,反映战士的困苦和百姓的疾苦,属于现实主义的豪放派。

高适像

高适出生在普通人家,年轻的时候喜欢到处游玩,还到过当时唐朝的首都长安,也喜欢结交朋友,杜甫白都是他的朋友,他们在一起谈天说地,海阔天空。他最大的愿望是报效国家,建功立业,早年经人推荐,在朝为官,后来受不了官场那些欺善怕恶、趋炎附势的事情,而辞去官职。安史之乱,高适被封为节度使,讨伐叛军,平乱有功,再次入朝为官直到临终。

高适写诗,不喜欢用过多的修饰,直接表达心中所想和眼中所见,很多的景物和场景都是边塞独有的。为了国泰民安,不少将士只能留在边塞。遥远的边塞条件艰苦,没有亲人陪伴,生活上的条件也很简陋,那里的风吹草动都和国家的安全、稳定有很大的联系。

高适处于唐朝的中期,那时的唐朝很稳定和富裕,但是关于唐初的英雄传奇却在人们口中不断被诉说,那个时代的男子都像成为英雄般的人物,如果不是安史之乱,人民都忘记战争是什么样子的。

高适不喜欢做官的拘束,对国家的忠心却始终如一。国家遇到危难,皇帝都已经到蜀中地区避难,高适却带着队伍冲在前面,和叛军在战场上对峙。军队生活是无聊而又孤独的,免不了思念家乡,借着所见之景,抒发心中的思乡之情。

除夜高适

除夜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除夕,除夕是每年一家人团圆的日子,那天家里会做很多好吃的东西,一起吃着晚餐,聊着天,辞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

除夜配图

高适写除夜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但是他却没有和家人在一起,而是独自离家在外,没有亲人在身边,想到往年这一天和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光心里不免感慨万千。

《除夜》这首诗写的是高适一个人在外,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小旅馆,旅馆的条件很简陋,连亮着的灯光都冒着寒气,晚上的时光很漫长,他很早就躺在床上睡觉,可是睡了很久都没有睡着,这里不是他的家乡,他只是客居在此,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是怎样的呢?家人都团聚,唯独少我一人,家人应该都在思念我吧。今天一过又是新的一年,人又老了一岁,双鬓的白头发又添了不少。

这首诗刚开始读上去给人的感觉平淡无奇,读完这后会被诗人的情感带进市里面,这种很强的代入感就是诗人最厉害之处。

旅馆是个很平的地方,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住过旅馆,旅馆这个景,一下就让人想起住旅馆的经历。高适第一句的后半段一个问句,就如同一个互动,是和读者的互动,读者也跟着诗人在心里问无眠的原因。第二句就是答案,原来今天是除夕夜,诗人不说自己想家人,反而说家人在想他,家人舍不得自己,其实是自己舍不得家人,想念家人。第二句的后半段是诗人的感叹,又是一年了,又老了一年。《除夜》看似简单,其实很有感染力。

别董大高适

高适的《别董大》这首诗是用来赠别友人的。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被大家多次在送别会上,以表达对友人美好的祝福。

《别董大》配图

《别董大》其实一共有两首,除了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另一首是“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这两首诗是高适用来送别自己的朋友董庭兰的,董庭兰是一名琴师,但是他擅长的七弦琴却并不被人们接纳,属于不入流的乐器,当时的主流音乐是胡乐,所以无法在长安立足的董庭兰只能离开另谋生计,两人在睢阳相遇,有了短暂的相聚,因为董庭兰只是路过这里,之后还要离开继续赶路,所以高适做了这一首诗赠他。

标签: 高适是什么诗人高适是什么诗人边塞写的诗歌

更多文章

  • 尊师重道第一人燕伋典故 燕伋望鲁台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尊师重道,一人,燕伋,典故,望鲁台,故事,燕伋,典故,父亲

    燕伋典故燕伋受父亲之命,前去鲁国拜孔子为师。孔子是春秋鲁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知识渊博、教学有道,是一个人人都想拜他为师的大教育家。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个贤人,燕伋就是他其中一个贤人弟子。下面来看看燕伋典故。燕伋石像燕伋为了去鲁国拜孔子为师,在去之前,特地拿了“秦酒”作为拜师的见面礼。孔子有“酒圣”

  • 揭秘洛神甄宓的传奇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揭秘,洛神,甄宓,传奇,一生,洛神,甄宓,美的,代表,伏羲

    洛神甄宓洛神是贤和美的代表,是伏羲的女儿,有关她的传说是广为流传的,但是三国中有位女子甄宓据说是洛神的转世,从此也被人们称之为“洛神”。那么洛神甄宓有着怎么样的传奇呢?洛神甄宓剧照洛神传说是比较美丽的,因为洛神迷恋洛河周围的美丽景色就留在了人间,之后教会周围的人们生活的技巧,但是河伯贪恋洛神的美丽,

  • 甄宓怎么读及其含义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甄宓,怎么,及其,含义,解释,甄宓,怎么,很多,朋友,对于

    甄宓怎么读很多朋友对于甄宓这个人物比较有兴趣,但是我们在研究历史人物的时候,有时候会遇到字词的问题,就拿甄宓怎么读来说,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歧义。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甄宓怎么读这个问题吧!甄宓剧照有些人认为甄宓的宓是读(fú)的,但是也有些朋友认为应该读宓(mì),但是这个字到底应该读什么呢?这成了大

  • 晚清著名人物刘熙载书法品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晚清,著名,人物,刘熙载,书法,品鉴,刘熙载,书法,晚清,思

    刘熙载书法刘熙载晚清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刘熙载早年在官场为官就开始研究文学,写了很多的文学札记,晚年辞官在学院授课著书。他的学说总自认为最满意的就是艺概,因为这汇集了他毕生对古代各领域文学作品的论述。刘熙载本人同样具有躬身亲为的实践精神,刘熙载书法也真正体现了他对古书法的审美观点。刘熙载书法刘熙

  • 清人刘熙载基本资料 号称东方黑格尔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人,刘熙载,基本资料,号称,东方,黑格尔,清人,刘熙载,指

    清人刘熙载清人刘熙载指的即是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刘熙载生于一八一三年,是江苏泰州人,是著名的艺术评论家,被世人誉为“东方黑格尔”。他最有名的作品是《艺概》,详细讲述中国诗赋文词书法以及八股文的转变发展。刘熙载雕像清人刘熙载出生在一个清寒的知识分子家庭之中,父亲宋龄是一名闲居乡里的隐君子。刘熙载在他十岁

  • 古代文学家刘熙载墓葬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文学家,刘熙载,墓葬,在何处,刘熙载,清朝,著名,文学

    刘熙载墓刘熙载,清朝著名文学家,被世人赞誉为“东方黑格尔”。刘熙载因为著作《艺概》而成为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对于如此杰出的文学史家,人们对他的遗留墓地也深感兴趣,刘熙载墓究竟葬在何处。刘熙载墓元朝末年以前,刘熙载的先祖们世代居住在苏州。在后来张士诚打战失败后,原本居住在苏州一带的百姓因战事被迫向北乔迁

  • 高适除夜描写什么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适,描写,什么,事件,高适,就是,中国,传统,节日,除夕

    除夜高适除夜就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除夕,除夕是每年一家人团圆的日子,那天家里会做很多好吃的东西,一起吃着晚餐,聊着天,辞别旧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除夜配图高适写除夜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但是他却没有和家人在一起,而是独自离家在外,没有亲人在身边,想到往年这一天和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光心里不免感慨万千。《

  • 九品中正制是什么意思 九品中正制的影响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九品中正,是什么,意思,影响,如何,九品中正,什么,意思,别

    九品中正制什么意思九品中正制,别名九品官人法。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设立中正官,官员分九个品级。开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建立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拉拢那些世代作官的名门望族,并不是唯才是举。官服花纹图片此制度到西晋时期逐渐完善,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动,在古代社会存在了400年左右。上承察举制下启科举

  • 一代名将关羽祠建造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一代,名将,关羽,建造,在哪里,关羽,明朝,开始,最初,几年

    关羽祠在明朝开始最初的几年,荆州的老百姓为了纪念关云长,于是就修筑了关羽祠,也就是在卸甲山。并且弘扬了关羽做人忠诚、大义、仁厚、勇猛的品质,用来教育后代子孙阅读好的书籍、说正确的话、要做善事、做一个好人。关羽祠图片有传言说,明朝有一个宰相张居正,他家中排名第三的儿子张懋修,就曾经卸甲山这个地方读书并

  • 清初大画家髡残的书法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初,画家,髡残,书法,怎么样,髡残,书法,是个,和尚,画家

    髡残书法髡残是个和尚,是个画家,也是清初的四大有文化的僧人之一。他本名是刘武陵,小的时候住在南京,母亲早逝。为了活下去,所以出了家。在43岁左右就四处云游,倒也结识了不少文人,画作书法风格也从朋友那边学到不少。髡残本人没有什么传奇之处,体弱多病,性格寡默,又生活在佛门清静之地,所以心境是相当适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