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王朝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长城真的是为了抵御外敌吗

古代王朝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长城真的是为了抵御外敌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96 更新时间:2024/1/26 21:03:06

在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中,长城是保家卫国、守护边疆的重要建筑。但事实上,大部分长城都非常低矮,这不禁让人怀疑,它在古代真的能挡得住游牧大军吗?不仅如此,有的观点甚至还认为,长城的存在反而害了中原朝。

我们都知道,当长城出现后,小规模牧民南下劫掠的路子就行不通了,游牧民族开始被迫走联合,并陆续对中原发动大型战争。假设你是单于即匈奴族部落联盟的首领,正带领着数万名骑兵向中原进攻。你知道自己的战力所向披靡,因为在当时还没有任部队能承受得起骑兵冲击,你信心满满地来到边境上,却意外碰到了汉人所建的长城,这城墙并不高,你自己都能翻过去,但马却就是过不去。

这时你会发现,没有了马的骑兵在长城面前简直毫无用武之地。但是没关系,骑兵还有一个绝对优势,那就是超强的机动性。你发现长城之间是有缺口的,于是决定快速进行转移,从缺口处直插进去,打中原一个措手不及。

中原的士兵总不能跑得比马还快吧?没错,步兵还就是比马快,因为长城几乎都建在山岭线上,无论多么复杂险峻的环境,他们都能如履平地,而骑兵却需要避开山坡,多绕几百公里才能到达下一个缺口。好,既然以上方法都行不通,那就顶着压力强攻吧。

但此时你会发现战斗地形对自己极为不利,因为这些长城的缺口都是中原王朝自己留下的,这使得他们能掌握主动权,并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交战关隘,而作为游牧民族根本就没有任何胜算,这就是长城的军事意义。

不过,在某种情况下,长城却是一把双刃剑,有观点认为,中原压根就不该造出长城这样的建筑,因为如果没有长城,游牧民族很可能不会联合,也不会诞生一个强大的游牧明,并最终发展成古代中国的千年劲敌。

但是换个角度去想,一个文明生生不息的诀窍绝不应该是消极应对,以为自己不做改变,对手就会原地踏步的想法是极其幼稚的。汉唐作为古代中国最伟大的两个盛世,就特别注重开放和锐意进取。

很多人只知道长城的军事价值,却没有听说过它的贸易价值。比如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仰仗着长城的保护。从地图上来看,河西长城的许多段落都临近河西走廊的交通道路,它保证了东西方贸易的稳定,这才有了张骞通西域的故事。

既然说到了张骞,就不得不提他与敦煌莫高窟的渊源。在敦煌莫高窟的323窟中,就画着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临别辞行的场景,开辟丝绸之路的张骞并没有完成他的使命。汉武帝派张骞出使的真正目的其实是为了探寻佛像的名号。

虽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都没有完成初衷,但他却开辟了丝绸之路。自此,汉与西域诸国才被丝绸之路紧密相连,商贸往来络绎不绝,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韵也传盛于后世。但你敢相信吗?

再给大家讲个冷知识,唐朝是最爱喝葡萄酒的朝代,而河西长城和丝绸之路也都位于北纬40度左右,要知道,这是种植葡萄的黄金位置,唐太宗世民把这里生产的葡萄称为龙眼。从此一酿千年,如今,长城葡萄酒仍在这北纬40度线上开设酒庄和种植基地,生产品质优异的葡萄酒。也正是因为在品质上的执着突破,长城葡萄酒才成功入选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品牌强国工程。其推出的短片《长城赋》串联了汉唐今朝三个盛世,看着让人热血沸腾,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如今,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让春风又渐次度过了玉门关,而这一杯葡萄美酒也仿佛蕴含了对未来的期盼。如今,长城实际的保护意义已经趋于结束,但它的精神却始终摇曳在杯盏间,交融在热血里。毕竟,盛世是你我的盛世,长城是每个人的长城。

标签: 长城

更多文章

  • 东汉时期的豪强都是怎么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汉

    每一个新王朝的建立,都是一次对旧王朝的革命,这是个刮骨疗伤的痛苦过程。但总有那么一些王朝的建立者在这个过程中走了一些捷径,让革命的进程大大加快,其副作用就是革命的效果大大降低,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王朝最突出的有两个,分别是东汉和两宋。最乏力的皇权公元40年,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已经登基整整十六年了,但此

  •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历史变迁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古代

    在先秦时期少数民族被分为南蛮、东夷、西戎、北狄等。都是泛称,并非单独的民族。蛮我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亦称南蛮。殷周时分布于今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地区。秦汉以来,仍以蛮泛称南方少数民族。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亦称“东夷”。夏至周时分布在今山东、河南东部和淮河中下游一带。春

  • 楼兰国是怎么消失的?汉唐时期的人为什么仇恨楼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楼兰

    楼兰古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曾经因丝绸之路而繁华一时,却只存在了800多年,悄然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时至今日,楼兰古国依然保留她神秘的面纱。令人望而退步的,不是古国骇人听闻的传说,而是遗址上写着高达3500元的门票价。如果外国游客想要一睹其芳容,还需要缴纳30万元的定金。所以,楼兰古国的遗址

  • 楼兰古国的祖先根源是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楼兰

    北大考古系教授林海村说:“楼兰人使用中亚去卢文作为官方文字,而楼兰本族语言却是一种印欧语系的语言,学术界称作‘吐火罗语。”“楼兰人类学研究的结论和楼兰语言学研究结果再一次提醒我们,在遥远的古代,有一支印欧人部落生活在远离欧洲的楼兰。”因而,

  • 为什么客家女人都围着围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客家

    客家妇女的围裙又叫围兜、围身裙,呈古钟形,上罩胸,下掩腹,宽至身侧,一般为蓝布,用鲜艳的花布镶边或绣边,有的还在围裙上端绣花绣图案,围裙上端两角连缀布带,用于套挂颈上。围裙两侧缝有两指宽的花布带,穿戴的时候在背后打一个大蝴蝶结,并垂下两条飘带,围裙紧紧捆在腰间,显得俏丽好看。任何一种习俗都有一段悲壮

  • 中国古代民族之:鲜卑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鲜卑族

    东胡鲜卑族显于史书者,共五部:乞伏氏、秃发氏、宇文氏、慕容氏和拓跋氏。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它们先后在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建立多个割据政权,其中以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版图最大,历时最久。当刘裕在长江流域代晋建宋时,就意味着黄河流域的五胡十六国行将谢幕,而以狂风扫落叶之势最后戛然收尾的胜利者,即为鲜卑族之拓跋

  • 匈奴人是什么人种?匈奴人讲什么语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匈奴

    匈奴人是什么人种?匈奴人讲什么语言?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他们披发左衽。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汉时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在西迁后消失在中国的古籍中。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和欧亚大陆的历史进程

  •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之:柯尔克孜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是中国的古老民族之一。汉文史籍首先著录柯尔克孜先民的是《史记》,称之为“鬲昆”。后来的史书又作“隔昆”。东西汉时期多称“坚昆”,魏晋至隋朝称“结骨”、“契骨”、&ldqu

  •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之:布朗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布朗族

    大约于公元前300余年,在中国云南西南部兴起、而于公元一世纪末期衰亡的哀牢国,是一个神秘的古国。南朝时期范晔撰《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载述哀牢说:“其称王者七十七人,户五万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一十一。”“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秀,兰干细布,织成

  •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之:毛南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毛南族

    毛南族使用毛南语,一般认为属汉藏语系(一说属于“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或“台卡岱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支。传统上毛南族没有文字书写系统,而是用汉字音义拼记或以汉字为基础创造新字来记录毛南语的民歌和宗教诵本等,这些“土俗字”只有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