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裕固族是什么人的后裔 裕固族是哪个民族的

裕固族是什么人的后裔 裕固族是哪个民族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312 更新时间:2024/1/3 13:40:14

世界上的民族很很多,分的也非常的细,在不同民族漫长的行程过程中,血缘有时候并不会起到很决定性的作用,反而有时环境和政治的影响等因素要更为重要一些。就像是裕固族,原本是回鹘的的一个分支,在明朝初年的时候迁徙到了河西走廊,慢慢的成为了一个半农半牧的民族。那么接下来吾爱诗经网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聊聊裕固族。

回鹘的前身是“回纥”,最早是匈奴统治下的丁零,与突厥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但跟突厥汗国一直是敌对关系(关于回鹘前文也已提及多遍)。突厥汗国被唐朝灭亡后,大部分回鹘迁入西域,少部分来到河西走廊。

当时唐朝已经衰落,河西走廊被吐蕃占领,这些回鹘人臣服于吐蕃,定居在甘州、沙州一带,即今天的张掖和敦煌。吐蕃统治非常残暴,河西汉人张潮议登高一呼,赶走了吐蕃,建立归义军政权。

归义军一度收复了整个河西走廊,打通与中原的联络。遗憾的是,唐廷衰微,不但无力支援归义军,反而命张潮议寓居长安,以解除唐廷对归义军割据的顾虑。河西的回鹘部族转而归顺归义军,并与之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唐朝灭亡后,中原再次陷入五代十国的乱局,归义军政权内部不和,又受到吐蕃、党项等胡族的挤压,地盘越来越小,与中原的通道也被重新切断。

河西回鹘部族趁机占领甘州,并因此被称为甘州回鹘。公元875年,甘州回鹘遣使入唐,表示愿意成为大唐藩属,得到了唐廷的许可和赏赐。

接下来的数十年里,甘州回鹘越来越强大,控制了兰州与河州,掌握住西域与中原的联系通道,归义军反过来向其纳贡,成为其附庸。这是甘州回鹘的全盛时期,部族人口超过30万,名义上占据河西七个州。

甘州回鹘长期与唐朝及归义军交流,吸收了大量的汉文化。他们仿照唐制,设立宰相和枢密使,也任用了一部分汉人为官。可汗自称是北宋朝的外甥,经常进献战马和宝石,以换取中原的货物。

可以说,甘州回鹘是对中原最为友好的河西胡人政权,对中原也没有野心,一直提供中原紧缺的战马,如果他们能一直占据河西走廊,也许北宋的历史将会发生改变。可随着党项的崛起,甘州回鹘和整个河西走廊的命运都被颠覆了。

定难军首领李元昊公然反叛宋朝,攻占环灵二州,建立西夏政权,进而吞并河西,毁灭了苟延残喘于沙州的归义军,只给后世留下了莫高窟藏经洞里的那些残书旧简。

甘州回鹘曾经抵抗过西夏,但他们没有像李元昊那样形成了严密的中央集权,数十万人口分成好多个半独立的部族,从而削弱了整体实力,不是西夏人的对手。

甘州回鹘不仅被迫臣服于西夏,还被赶出河西走廊,重新回到西域的荒漠戈壁上。不过,他们与北宋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完全被切断,此后又多次派使者入朝。宋朝史书上记载着他们人口兴旺,一直心向中原。

得不到西夏重视和优待,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蒙古兴起后,毁灭掉的第一个王朝便是西夏。西夏古国毁灭得如此彻底,直到民国初年才发现有西夏皇陵的存在,终于使人相信西夏不是一个传说,而是确实存在过的一个王朝。

甘州回鹘虽然臣服于西夏,但仅作为藩属中的一员,没有得到过西夏的任何优待,自然不需要对西夏保持忠诚,蒙古人一来便归顺了,得以免遭战火。

从唐末一直到16世纪的明朝后期,历经五百多年,临近河西走廊的这片土地变成乱世里的一片乐土,各族百姓远离战火,慢慢融合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撒里畏兀尔”,他们自称为“乎尔”,即裕固族的前身。

明朝取代元朝后,接受尧乎尔的称藩,并将他们编成卫所,以拱卫河西走廊。不过,明朝疆域只局限于河西走廊之内,对嘉峪关以西无能为力。

尧乎尔由于亲近明朝,在瓦剌、吐鲁番等多方势力的夹攻下,日子很不好过,多次向明朝求援。明廷无力拓边,便决定将尧乎尔迁入河西,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于是,撒里畏兀尔又回到了祖先生活过的河西走廊,在祁连山下的酒泉附近定居下来。

东迁是裕固族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直到今天,裕固族仍然流传着当年东迁的传说,他们终于找到了自己可爱的家乡,不再需要流浪,将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下去。

他们本来以游牧为主,东迁后向汉人学习农耕技术,慢慢变成半农半牧,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清朝初年,卫拉特蒙古的准噶尔部占领西域,迫使裕固族向自己臣服。

但是,裕固族对反叛没有兴趣,没有过多参与唯噶尔部的叛乱。康熙乾隆两位皇帝花了数十年时间使准噶尔部灭族,但没有牵连到裕固族。

从裕固族的历史可以看出,除了唐朝末年有过一段对外扩张外,裕固族由于分散的内部组织结构,没有产生过强有力的可汗,基本上没有参与过所在地区的称霸。

裕固族是个与世无争的民族,先后臣服于各个强权,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虽然没有辉煌的历史,但至少平平安安生存了下来,不像党项、准噶尔那样被彻底灭族。

这些独特的经历,使裕固族的文化和语言受到多个民族的影响,突厥语、蒙古语和汉语都是他们通用的语言。在蒙古的影响下,他们主要信仰藏传佛教。

民国成立时,裕固族的贫富分化已经比较厉害,一半左右的草场和牲口都掌握在大户手中,贫穷牧民的生活很艰难。1937年,红军路过裕固族领地上,很多穷人对红军表示同情和支持。

老大娘焦斯巴楞收留了十多名在战斗中失散或负伤的红军战士,还送他们重返队伍。后来还将一名红军战士招为女婿,大家都称她为“红老人”。

青年柯阿代给红军带路,使红军打了胜仗,他自己却被反动的马家军抓进大牢,在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最后壮烈牺牲。经过血与火的考验,广大的裕固族穷苦群众与红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解放后的1953年,“尧乎尔”正式改名为裕固族,取“富裕巩固”之意。1959年,裕固族的聚居区域进行大调整,并成立县级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区,分散在东西各部的裕固族同胞团聚在一起,归自治区统一管辖。

到2010年,裕固族的人口为14378人,比历史上的甘州回鹘要少得多,这是因为在漫长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很多裕固族部落与蒙古、维吾尔等民族合并,使本族人口反而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标签: 裕固族

更多文章

  • 满族真的来自通古斯吗 满族是通古斯人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满族

    明末,整个东北都是女真部落分布,我们今天只是简单的按地区分为,建州,海西,东海,女真。总共六十六个部落。我们一直说满族的起源是西伯利亚或者黑龙江以北,如果建州的努尔哈赤的祖先来源于黑龙江以北,可是叶赫、哈达、乌拉、等等很多部落都在辽宁跟吉林,他们也是来源自西伯利亚?很简单,这就是清末革命党造的谣。因

  • 北宋“元丰改制”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丰改制

    元丰改制,中国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进行的大规模官制改革。唐朝律令体制下,形成了以三省六部为首的精密官制体系,唐玄宗以降的社会变化,现实和理念偏离越来越大。唐朝大量设置临时官使职。使职包括观察使、节度使和转运使等。使职让律令之外的官员掌握实权。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倾向更加严重。宋朝成立统一中国,并没有大规模

  • 北魏权臣尔朱荣为何在河阴之变后放弃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尔朱荣

    自古以来,权臣如果在是否篡位称帝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基本上是死路一条。可是这个问题非常棘手,好多权臣左右摇摆,无法下定决心,结果是纵然材华出众,贡献良多,还会落得个惨死,身败名裂的下场。尔朱荣就是这样的权臣,他本是契胡族尔朱部落的领民酋长,虽然身为贵族,但是他和其他庸俗的贵族不同。从小就有大志。北魏末

  • “陈桥兵变”发生的原因及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中国历史上一宗发生在后周显德七年(960年)的军事政变。后周禁军效仿后汉乾和八年(950年)军士拥立郭威登基称帝的澶州兵变,于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拥戴赵匡胤为帝。此次兵变导致了后周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亦标志着五代十国中的五代时期的结束。过程公元959年,周世宗柴

  • “杯酒释兵权”发生的原因及过程介绍 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也黄袍加身,使类似澶州兵变和陈桥兵变的历史剧重演,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威胁利诱双管齐下,暗示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是‘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和平演变手法。与周朝的‘二桃杀

  • 宋朝的疆域与行政区划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

    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兵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依旧建都于开封。太平兴国四年,北宋攻灭北汉,结束自安史之乱和黄巢之乱以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然而,宋朝与辽国的疆界已经退至今山西的河曲、岢岚、原平、代县、繁峙和河北的阜平、满城、容城、霸州及天津市区一线。在宋辽间的战争中,辽军曾多次南下,最远到达

  • 宋朝中央官制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

    北宋初期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宰相,以尚书左右丞、六部侍郎以上至三师者充任,通常设两员,有时设一员或三员,宰相还兼馆、殿大学士之职。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以中书舍人以上至六部尚书官者充任,亦无常员,通常设两员,有时设一员、三员或四员。宰相

  • 宋朝军事制度历史介绍 宋朝禁军的战斗力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

    宋朝军队实施以募兵为主,征兵为辅的军队构成,实行自愿性的募兵制[参55],并且将灾年招募流民、饥民当兵,作为一项传统的国策,有社会福利性质,起到稳定政权作用[注18][注19]。北宋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藩兵,其中禁军厢军为募兵,乡兵藩兵为征兵。禁军是直属朝廷的正规军,也是宋朝军队的主力

  • 宋朝人口数量介绍 宋朝高峰期有多少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朝

    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全国有6,499,145户,人口约3250万。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元丰(1078年1085年)年间,全国有户1,600万。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全国有户1,730万。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户数达2

  • 宋朝赋税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

    宋朝税收制度特点是赋重役轻。首先,兵役基本消失。唐中叶以后,均田制破坏,府兵制解体,兵农分离的募兵制逐渐取代兵农合一的调兵制。南宋人王栐说:北宋“兵农既分,军制大异于古。”募兵制已占居主导地位。兵源既不像唐代前期那样调集世袭军户,也不像南唐那样差调全国农民,[参104]而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