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周造成礼崩乐坏的原因

东周造成礼崩乐坏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79 更新时间:2024/1/14 5:37:46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孔子所提出的这个礼崩乐坏就是指西周“郁郁乎哉”的礼乐制度到东周时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但是对于在东周时期造成礼崩乐坏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好奇吧!下面就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四大制度

西周有四大制度: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这四大制度是互为补充的,其目的在于更长久的维护周天子的统治。

商周时期,虽然奴隶制帝国已经被建立起来,但事实上“”对“庶民”的统治是十分粗犷、简单的,而分封制将土地分割给诸侯国,则有效的解决了广大地域的细致经营问题;分封制的基础是宗法制,宗法制区分了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其实际上是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度的一种延续,宗法制确立了天子天下大宗的地位,因而封建制度得以实行;但分封制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那便是天子的权力下降,于是便有了礼乐制度作为补充,在礼乐制度之下,每个不同阶级、不同地位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称呼、不同的服装,而见面行礼、丧葬享受、能够动用的礼器及其规模等也均和个人的身份挂钩,如此框定了每个人的地位,如有违背,便被视作违逆宗法,天子可以取消其身份;而井田制则划定了土地,令贵族世代享有封地,而农民永远为农民。

2、礼崩乐坏

随着分封制治下各诸侯国的发展,天子的权威开始逐步下落,一是天子自身做出了许多不合礼法的事情,削弱了礼乐制的权威;二是诸侯国实力增长,同天子血脉联结逐渐淡薄,诸侯国履行宗法制度、维护周天子的统治不再是一种自身存在的必要周天子已经没有能力号召天下、取缔封国了;三是经济基础的发展使得各封国可以建立更强大的军队、享有更多的财富物品。

东周时期,这一趋势越演越烈,最终有人开始不再顾及礼乐规范,动用不合礼乐规范的乐队、物品,而这一火苗并没有遭到周天子的有效的控制,这从根本上证明了周天子已经并不具备维护礼乐制度的能力,原本就对礼乐制度的限制有所不满的各方诸侯自然纷纷效仿,便在宏观上呈现出一片礼崩乐坏的景象。

标签: 东周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幽州刺史公孙瓒为何败于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公孙瓒

    公孙瓒,字伯圭,东汉末年军阀之一,割据幽州一带,麾下大军十余万,更有一万白马义从,威震塞外,可惜后期与袁绍争霸之时,被袁绍率军击败,最后下场悲凉。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从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公孙瓒的军事力量还要强过袁绍,但最终却被袁绍击败了,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看公孙

  • 秦二世东巡路线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二世

    秦始皇于出巡途中驾崩,车队在“秘之,不发丧”的情况下继续行进。秦二世胡亥与载运秦始皇尸身的辒凉车经行直道回到咸阳。秦二世胡亥即位之后,曾效法“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彊,威服海内”,以扩张行政权势为目的东巡,至辽东,还至咸阳,很可能再次经历直道。导致望夷宫之

  • 赵佗为什么会到岭南称王 赵佗是否背叛了秦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佗

    秦始皇完成一统大业后,便开始进军岭南百越之地。此后赵佗率领大军平定岭南,并任龙川县令。赵佗一边防止范越人反抗,一边大力安抚当地民众,还传播中原文化。而秦朝所面对的情况越来越糟,赵佗也是看在眼里。等任嚣病逝后,赵佗将南海郡的官吏换成自己的亲信,此后找准机会在岭南自立建国。有人觉得赵佗此举是背叛了秦朝,

  •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为什么要解散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曾国藩,湘军

    说到清朝曾国藩的实力,大家应该都是知道的,他所带领的湘军可是击败了太平天国运动,而且当时的湘军可是数量庞大,就连清朝政府都会忌惮。但是为什么曾国藩最后却把湘军给解散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864年6月,湘军攻破天京城,太平天国灭亡,一个月后,也就是1864年7月,曾国藩下令,将12万湘军全

  • 畲族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畲族

    在我国的南方各地都居住着畲族人,人数很少,他们刀耕火种过着游耕生活,到一处,烧一处,烧毁了森林的地方种植粮食,产量低,人口发展不起来。畲族语言单调,自已没有文字,结绳记事,而且互相争斗。社会原始,属于原始部落奴隶制社会结构,黑暗,野蛮。汉族人称这个族群为南蛮。随着大量汉人的南下,这个族群进入了深山之

  • 唐朝“会昌中兴”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会昌中兴

    唐武宗李炎是唐朝第十五位皇帝,性情沉毅,雄谋勇断。在位期间,对内打击藩镇和毁佛运动,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度呈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幸福来得有点儿突然,作为唐穆宗的第五个儿子,唐敬宗和唐文宗的弟弟,王爷李炎眼看着大唐皇帝宝座在哥哥们的屁股下面挪来挪去,原想着

  • 秦朝与隋朝的区别 为何两朝都是短命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

    秦始皇嬴政横扫八荒六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可惜的是,繁荣强盛的秦国,却仅仅只存活了15年便二世而亡。和秦朝相似的是隋朝,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却也只能二世而亡。秦朝和隋朝都是在乱世中建立的王朝,为何最后却都二世而亡?历史往往存在着惊人的相似,秦朝和

  • 周朝赏赐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赏赐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无疑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虽然自从平王动迁洛邑后,周王朝的局势发生巨变,但它仍是天下共主,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宗周灭亡以后似乎周王朝也不复存在了,因此论著中总是较少提及周王室。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渐渐兴盛,周王室走向衰微。在周王室衰败的过程中,赏

  • 春秋战国时期“客卿”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客卿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到春秋战国进入了大变革时期。周天子的政权不断衰落,各诸侯国渐渐脱离掌控。春秋战国强者称霸的时代,大诸侯国想称霸一方,小诸侯国想安身立命,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四处网罗人才以求治国良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士”阶层崛起,周游列国,成为其他诸侯国的客卿,为

  • 春秋时期晋国为何经常出现国君被弑杀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晋国

    春秋战国时期,弑君现象频繁发生,我们可以从这一社会现象中窥见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倾向和趋势。晋、齐、郑、鲁、曹、魏、陈、蔡等许多诸侯国中都有弑君的情况发生,其中晋国的弑君现象非常突出。通过分析晋国的弑君现象,能够帮助我们更全方位地认识到晋国的军事、政治格局,解读历史事件,也能加深对春秋时期中国古代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