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和亲”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和亲”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78 更新时间:2024/2/12 15:09:28

和亲,又可称和蕃,是指中原王朝或自视为中华正统国家的君主将自己或宗室的女儿或国内其他女性嫁给藩属国或被视为夷狄的君主或以示两国友好,增进彼此关系,具有政治目的联姻(英语:Royalintermarriage)。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政治集团的联姻或各地位平等的国家联姻不算在内[1]。

中国的和亲政策始于汉高祖刘邦,和亲从此以后发展成为对外政策,和亲之举不绝于书。中国历代和亲有自愿也有被迫。比如汉朝王昭君自愿请命嫁匈奴呼韩邪单于。而汉初汉朝被迫嫁翁主给匈奴冒顿单于、军臣单于伊稚斜单于。[2]和亲结果有成功也有失败。例如,王昭君出嫁匈奴成功铸造了当时汉朝与匈奴的友好关系,但汉初嫁给匈奴的汉朝公主,却没能阻止匈奴侵犯汉朝。

历史

中国

和亲始作人是西汉高祖刘邦,白登被围七日之后周勃解围击退冒顿,接受娄敬献策,开了“和亲政策”;有汉一代,有多位宗室女子以公主或翁主的身份下嫁匈奴单于。在汉武帝时期,造成省思与万物两位宗室翁主刘细君、刘解忧分别出嫁西域国家以为联攻匈奴。此后隋、唐皆有和亲

朝鲜

朝鲜王朝时期,朝鲜仁祖为免被清朝入侵,封宗室李恺胤之女李爱淑为义顺公主(朝鲜语:의순공주),并作为朝鲜孝宗的养女嫁给多尔衮,原为锦林令的李恺胤亦被晋封为锦林君。

越南

越南陈朝时,先有陈圣宗把皇妹安姿公主嫁给元朝镇南王脱欢,后有陈英宗把皇妹玄珍公主嫁给占城王制旻为妃。广南国君主阮熙宗有两位女儿和亲,一女阮氏玉夸嫁给占城王波罗美,另一女阮氏玉万嫁给柬埔寨国王吉·哲塔二世。

引证解释

1.和睦相亲。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行氏以伐秦之役怨欒氏,而固与范氏和亲。”

《礼记·乐记》:“﹝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对贤良文学策》:“百姓和亲,国家安宁。”

《隶释·汉李翊夫人碑》:“九族和亲,若弃附根。”

2.指两国彼此友好亲善。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不意颇伤齐师,愿结和亲而去。”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3.指互相结成友好关系。

《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今臣特来讲和,王上可亲诣齐国和亲,结为唇齿之邦。”

4.指封建王朝利用婚姻关系与边疆各族统治者结亲和好。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高祖﹞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咏和亲》:“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

《醒世恒言·独狐生归途闹梦》:“我朝自与你邦和亲之后,出嫁公主,做你国质婆。”

《昭君怨》诗:“朝廷不重色,故事再和亲。”

定义1

当时所谓“和亲”是指两个对立民族停止战争,捐弃仇怨,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态,而是经由两个民族的政治、军事当局协商并用正式条约(口头或文字)规定了的一种民族关系形态。

源自:文史摘《贵阳文史》2004年林建曾,朱崇演。

定义2

和亲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之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尽管双方和亲的最初动机不全一致,但总的来看,都是为了避战言和,保持长久的和好。

源自: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研究二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崔明德

来源文章摘要:<正>一、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评价标准对民族英雄的评价是学术研究中一个比较重要但又有较大分歧的问题。之所以会有分歧,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没有对称作民族英雄的标准作明确的科学的规定。

定义3

和亲

”这里的“和亲”是指晋国的中行氏和范氏两个贵族家族联合对付梁氏所进行的修好活动,并没有姻亲关系。(周礼·秋官·象紧载:“掌蛮、夷、闽、貉、戎\认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愉说焉以和亲之)

源自:论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它《民族研究》1995年崔明德,林恩显

定义4

其一,西晋已经出现的,把两个异族政权之间的联姻视之为和亲的认识观念在隋唐时期已被深化与普遍接受,如唐代史学家房玄龄就把匈奴族沮渠蒙逊与鲜卑乞伏炽磐之间的联姻称为“和亲”。鲜卑族的南凉主秃发乌孤派使者到鲜卑族的西秦主乞伏乾归处请求联姻称为“来结和亲”。

标签: 和亲

更多文章

  • 唐朝人口最多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

    因隋炀帝杨广造成的隋末天下大乱导致全国人口锐减,至唐高祖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李唐统一全国后户口开始逐步恢复。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全国有户380万。武则天神龙元年(705年)全国有户615万,约3714万人。唐

  • 唐朝时期的女性地位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最有特色的一个王朝,人们在谈论唐朝时,除了他自身辉煌的文治武功之外,唐朝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个性解放,也常常被后人所津津乐道。人们很难相信,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那些唐朝女性们,竟然有这样奔放的自由灵魂,她们的婚姻,她们的服饰,成为了哪个朝代最为靓丽的色彩。唐朝女性的社会地位,表现在日常

  • 唐朝君臣礼仪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自居,在千年前的古代,礼乐就被周工所提出,后来不断经历朝代的变迁后,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如孔孟等人不断提倡发扬,礼乐文化自此成为儒家学说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的核

  • 隋朝末年“隋统三分”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

    众所周知,隋朝之后是唐朝,隋朝和唐朝也是中国古代的大一统朝代中关系最密切的,连皇帝都是亲戚。不过唐朝继承隋朝的过程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顺利,隋炀帝杨广死后出现了所谓的“隋统三分”,唐朝只是其中之一。那么天下为什么会出现“隋统三分”的说法呢?大业十二年(61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一年都有哪些政策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仁宗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明成祖朱棣在最后一次征途蒙古之役后回朝时过世,这意味着强有力的军事扩张的终止和一个内部更新改造的新时代的开启。这种新的为政的态度被称帝的朱高炽系统化了。尽管他当政没到一年,他的儒家思想理想主义的影响在之后整整一个世纪中仍能感觉得到。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五代十国时期大汉奸石敬瑭是怎么建立后晋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靠着契丹建立政权,为何忧郁而亡?一、唐末之乱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代名词。五代十国起源于黄巢农民起义,虽然起义最终被镇压,但是兴起的各地军阀却呈现尾大不掉的态势,中央政权空虚无力,渐渐成为摆设。这个时期跟汉末乱世很像,东汉末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 连坐制度谁发明的 连坐制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连坐制

    连坐制度显然不是一个合理的制度,但它却在古代存在了千年时间。连坐制很好理解,就是一人犯罪,他的亲朋好友也会受到牵连。在这样的高压下,人人都会有危机感,人人都需要懂律法,不然自己犯罪,还会连累他人。连坐制十分的不人性化,那为什么每个朝代依然会沿用这样的律法呢?因为对于统治者来说,连坐制非常好用。有关连

  • 唐朝唐隆政变历史事件介绍 唐隆政变的结局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隆政变

    说到这个唐朝的“唐隆政变”,相信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这个,毕竟这个事情发生的时候,当时是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一起发动的唐隆政变。最后还当上了皇帝,也就是唐玄宗。那么在历史上,关于这个唐隆政变,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什么是唐隆政变唐隆政变是以李隆基为

  • 朱元璋下令兴建中都凤阳为什么中途叫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凤阳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立国号大明。其实朱元璋对南京这个都城并不是很满意,他始终觉得这个虎踞龙盘之地还不够理想,毕竟南京距离中原太远,不利于控制,慢慢便有了迁都的想法。思来想去,最后朱元璋决定将自己的故乡凤阳定位中都,修建中都中立府。凤阳位于安徽省,是朱元璋出生的地方。看来朱元璋称帝后

  • 百日维新的背景 如何评价百日维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百日维新

    说到清朝的百日维新,相信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毕竟历史课上都有学过。其实这个本质就是一个“夺权运动”。那么这个变法的背景是什么呢?怎么来评价这个百日维新呢?很多人可能在历史课上就是了解一下,深层次的就没有考虑过,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百日维新&rdqu